《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做好小小文化传承人——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

【教材简析】

《赵州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课围绕单元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展现了中华古建筑赵州桥的独特魅力。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赵州桥》这篇课文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接下来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具体介绍,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设计理念】

一、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本单元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任务群情境设计中,旨在任务形式上吻合儿童的心理,走进儿童的生活,鼓励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在教学设计结合课后题确定“中华文化小小宣讲人”为核心任务。通过“再识古迹,构建宣讲框架"解密古迹,细致宣讲内容”等四个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符合学生渴望长大、急切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小公民这样的心理。

二、情境创设要有整体性

教学中将任务群情境设计应该贯穿始终,甚至整个单元的学习要做整体规划,以一个大任务情境来进行设计。比如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将整个单元的大情境定为“中华文化小小宣讲人”,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在教学落实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文本特点、教学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每课的任务情境,逐步推进。

三、做好语言思维训练

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一定是核心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落实过程中,围绕单元要素以及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来进行。理解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引导学生读懂段的构成。落实重点词语改进与传承,同时也渗透了传统文化既要有传承又要有改进的主题,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并进。任务情境的设计不断推进学生主动学习,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任务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美观,能够围绕中心意思讲赵州桥介绍给别人。

3.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教学重点】

1.在任务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美观。

2.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教学难点】

能够围绕中心意思把赵州桥准确、具体、生动的介绍给别人。

【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谈话法指导朗读法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2.学法指导:

圈点勾画法以读促悟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赵州桥视频介绍

2.教具学具:预学单、学习单、

【教学过程】

任务一:再识古迹,构建宣讲框架。

导语:孩子们,为了做好我们中华历史的小小传承人,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历史古迹——赵州桥。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可以声情并茂、准确细致的做好的赵州桥的小小宣讲人。

1.明确目标,板书课题。

2.检查宣讲初稿,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讨论宣讲框架,细化目标要求。

(1)讲清楚:说清赵州桥的基本信息。

(2)讲具体:围绕中心句,将清楚“雄伟"坚固”“美观"创举”的含义。并能结合资料,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3)讲生动:语速适中,声音洪亮,大方自信,富有情感。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任务,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产生角色体验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也对接来下的创设学习任务群奠定基础。】

任务二:解密古迹,细致宣讲内容。

(一)研究任务一:探究桥之雄伟

过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雄伟,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2.自主探究交流,体会“雄伟"。

【预设1】50多米、9米多宽、37米多宽的河面。

(1)出示赵州桥平面数据图,全面立体感受赵州桥的样子。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字。

张开双手约一米,五十多米,则为五十多个小朋友张开双手一字排开;一间教室约十米宽,五十多米,约有五间教室那么宽。

(3)作者是怎么样将赵州桥的长、高、宽写清楚的。(板书:列数字)

(4)生朗读,教师点评指导。

【预设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多宽的河面上。”

(1)重点理解“横跨"。图片

A.“横跨”是什么意思?

B.出示赵州桥图片理解“横跨在三十七多宽的河面上"。

C.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横跨”。

D.出示“没有桥墩"与“有桥墩”的桥梁对比对比图片,体会“横跨"着的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理解“全部用石头砌成”。

A.出示资料,学生独立阅读。

B.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C.教师小结:是啊,古人在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专业设备,只能靠肩挑手抬的条件下,把1000多块石料打磨,并且搭建成拱形桥梁,那得多不容易啊!

D.情感朗读。

3.小结桥的样子。

孩子们,这就是赵州桥,作者用准确的数字,准确的描述让我们看到赵州桥的雄伟的样子,独特的设计。而这种独特的设计又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4.聚焦设计,助力理解“创举"

(1)出示句子,学生读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请你聚焦第二自然段,合作探究赵州桥的秘密,完成思维导图。(3)观看视频动画,说一说“拱上加拱"设计之妙。

(4)小结:是啊,这四个小桥洞,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怪不得说,齐读:“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板书:设计特点)图片

(5)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被说成“创举"?

(6)资料小提示:一千四百多年前,这样的设计,在欧洲没有,美洲没有,日本有没,只有——中国有。这种设计,是世界第一,前所未有,这种设计,比后来者足足早了1200多年。这种设计——读:在建桥史上是一种创举。

(7)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研究任务二:探究桥之美观

1.默读第三自然段,作者写了几种龙,你最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2.学生自主汇报。(投影)

“有的是相互缠绕的龙,有的龙相互抵着回首遥望,有的龙在玩着双龙戏中”

3.预设。

第一种: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图片

(1)读句子。

(2)什么是“缠绕”,动作理解。

(3)想想他们在干什么?

第二种: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图片

(1)读句子。

(2)学生动作还原龙的动态。猜一猜他们看到了什么

第三种: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图片

(1)理解“双龙戏珠”。

(2)图片出示。

4.说一说这些龙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5.赵州桥上可不止3种龙,它一共有58种,想不想看看(课件)。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图片

(1)学生观看视频。

(2)自由说一说龙的形态。

(3)语言训练: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说龙的样态。

6.小结:此刻,这赵州桥上的图案真是……(板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姿态万千)

7.朗读:是啊,怪不得作者说——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生集体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与生活体验相勾连,让学生感知具体的数字体会其雄伟的特点和语言的准确。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在语境中理解“创举”,在体验感受“美观"进而让学生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赵州桥,为做好“小小传承人”做好语言建设。】

任务三:厚植古迹,增色宣讲自信。

过渡: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我们的祖先在追求赵州桥实用价值的同时也在追求着艺术价值。

1.出示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学生读文。

(2)想象一下,在这1400多年里,赵州桥可能经历过什么?

预设:地震、洪水、战乱、车辆重压……

2.(配乐资料引入)特别是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当地多处公路、桥梁倒塌,赵州桥距离它仅40多千米,但它倒下了吗?(没有)1400多年里,虽然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苍老的痕迹,但它仍保雄姿。经过修复,它又恢复了当年的青春。图片

3.我们的祖先在追求赵州桥实用价值的同时也在追求着艺术价值。这再一次体现了赵州桥的确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生读),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生读)。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补充,情境创设,让学生从历史时间的角度感受赵州桥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符号,让情感深植学生心中,提升自豪感,讲出文化自信。】

任务四:宣讲古迹,做好文化传承人。

过渡: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为赵州桥做的宣讲词也不断地完善,接下来,我们就要借助宣讲词和先关补充材料,做好小小中华文化的小小宣讲员。

1.出示宣讲词框架,集体完善宣讲主要内容。

2.提出宣讲目标和要求。(出示评价单)图片

3.同桌根据宣讲词相互进行练习,并为同桌提出意见或建议。

4.个别展示。

5.集体评价,颁发小小宣讲人徽章。

6.课堂总结:孩子们,在你们的讲解中我们看到了赵州桥的雄伟、美观,感受到了它设计的精妙,更体会到了他是我们中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相信在你们的宣讲中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它,喜欢他,赞美它。其实,想要做一名优秀的导游,那得对中国所有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你还了解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7.学生自由回答。

8.教师出示地图,在地图中重点点明敦煌、乐山、长城、布达拉宫等地。让学生体会我国历史文化古迹跨越千年,遍布南北,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图片

9.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探寻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去查找资料,去亲自触摸体验,把你的感受分享给你的同伴。

10.集体朗读:让我们的中华之魂,中华之根永远传承。

【设计意图:利用宣讲词,提供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思维阶梯,为学生有序有效表达提供保障。并在学生的练、讲、评中激发学生“小小传承人”的角色意识,做好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