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_第1页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_第2页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_第3页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_第4页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XX/TXXXXX—XXXX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significanthabitatofterrestrialwildlife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1-11-8)

XX/TXXXXX—XXXX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的原则、基本条件、划定指标、评估认定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划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8317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2025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

图图式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4708湿地分类

GB/T37364.1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导则

LY/T1812林地分类

3术语与定义

3.1陆生野生动物terrestrialwildlife

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3.2栖息地habitat

由一定的地理空间、土壤、植物、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构成的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来源:GB/T37364.1-2019]

3.3重要栖息地significanthabitat

对某种(类)野生动物的种群存亡或种群消长具有关键作用,需要长期保护,具有固定的边界或可

以划定边界,可以进行管理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3.4种群数量populationsize

某一物种(类群)的成年个体数量之和。

4划定原则

1

XX/TXXXXX—XXXX

4.1科学性

以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监测、评估结果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考虑物种生态过程的各个

阶段。

4.2整体性

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山脉、河流、地貌单元、植被等自然边界以及生态廊道

的连通性,合理划定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应划尽划,避免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破碎化。

4.3协调性

与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当前管控能力

相协调,统筹划定。

5基本条件

5.1区位重要

是陆生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迁徙停歇地、集群地、觅食地、水源地、育幼地、生态廊

道等,全年或在某一时期内某种(类)野生动物的数量或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5.2基础资料完整

陆生野生动物分布、数量、密度等资源状清楚,调查方法符合GB/T37364.1的要求;基础地理、自

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完整。

5.3管理可行性

边界清晰或者可以划定清晰的边界,土地权属清晰,具有可以采取相应的管护措施的基础。

6划定指标

6.1.1单一物种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区域,可划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任何一种IUCN极危或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0.5%;

——任何一种IUCN易危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1%;

——任何一种陆生野生动物在集群期间其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10%;

——陆生野生动物中的任何一种鸟类或兽类的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1000只;

——以下陆生野生动物类群任何一种的数量达到或超过100只:

叶猴类

金丝猴类

猫科动物

犬科动物

麝类

鹮科动物

猛禽

2

XX/TXXXXX—XXXX

——以下陆生野生动物类群中任何一种的数量达到或超过10只:

懒猴类

穿山甲类

豹类

鹤类

鹳类

鹈鹕

鸨类

犀鸟类

巨蜥类

——有以下陆生野生动物任何一种定居或长期栖息:

长臂猿类

大熊猫

亚洲象

印度野牛

朱鹮

赤颈鹤

扬子鳄

6.1.2类群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区域,可划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以下陆生野生动物任一类群的总数量达到或超过20000只:

水鸟

雉鸡类

——以下陆生野生动物任一类群的总数量达到或超过1000只:

有蹄类

灵长类

7评估认定

7.1评估材料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报告作为重要栖息地评估认定的基础材料,划定报告编制要求见附录

A,专题图要求见附录B。

7.2认定办法

所有指标符合条件的,认定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因报告资料不完整或调查方法不符合要求的,

修改、补充后再进行评估。

3

XX/TXXXXX—XXXX

表1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认定指标及要求

条件指标要求认定要求

单一物种一种或多种符合6.12项指标任选一

区位重要性项符合要求给予

类群任一类群或多个类群符合6.2认定

资料完整,内容符合附录A的

基础资料

要求

资源现状清楚,种群调查方法3项指标同时符

资料完整性资源现状

符合GB/T37364.1合要求给予认定

基本图件符合附录B的要求

范围范围合理,面积适宜

3项指标同时符

管理可行性边界边界清晰

合要求给予认定

土地权属土地权属清晰

8命名规则

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采用以下方式命名:

--重要栖息地范围涉及2个或多个省份的:自然地理名称+物种(类群)名称+重要栖息地

--重要栖息地范围涉及同一省内2个或多个多个县(市)的:省名+自然地理名称+物种(类群)

名称+重要栖息地

--重要栖息地范围仅在同一个县(市)的:省名+县(市)名+自然地理名称+物种(类群)名称+

重要栖息地

4

XX/TXXXXX—XXXX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划定报告编制基本要求

A.1概述

宜包含以下内容:

——位置、范围、面积;

——地形地貌;

——河流水系;

——气候特征;

——植被区系;

——动物区系及特点;

——社区状况。

A.2陆生野生动物状况

宜就各种陆生野生动物分别叙述以下情况:

——保护级别;

——IUCN级别;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

——发现地点;

——种群数量及变动趋势;

——栖息地类型及面积;

——受威胁因素;

——保护现状。

A.3划定原因

对照划定指标,描述划定为重要栖息地的原因。

A.4划定范围

A.4.1根据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范围,结合土地利用状况、社区状况、管理需要等,综合确定重要

栖息地的范围和边界。

A.4.2应充分利用明显的标志如林线、雪线、山脊线、行政区界等确定重要栖息地的边界。

A.5保护管理建议

5

XX/TXXXXX—XXXX

A.5.1该重要栖息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A.5.2保护管理建议。

附表

附表各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与全球种群数量对照表

附图

附图1区位图

附图2遥感影像图

附图3植被图

附图4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5土地权属图

附图6野生动物发现位点图

附录

附录1主要物种照片

附录2景观照片

附录3工作照片

6

XX/TXXXXX—XXXX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专题图要求

B.1专题图类型

应包括以下专题图:

——区位图;

——遥感影像图;

——植被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权属图;

——野生动物发现位点图。

B.2一般规定

B.2.1基础地理信息底图

宜依据GB/T13923、GB/T18317的分类体系选取地理信息要素。符号、线型及填充样式应依据GB/T

20257.2、GB/T20257.3、GB/T20257.4的规定。

B.2.2坐标系

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B.2.3比例尺

宜根据重要栖息地大小选用合适的比例尺。

B.2.4图例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图例应与底图中的图例一致。

B.2.5指北针

应在图幅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标注指北针。

B.2.6经纬度或公里网

宜在图廓上标注经纬度或公里网。

B.3专题图规范

B.3.1区位图

B.3.1.1应注明重要栖息地在全国、省、市及县级行政区划中的位置。

7

XX/TXXXXX—XXXX

B.3.1.2基础地理信息应标注主要行政境界线。

B.3.2遥感影像图

应在30米或更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基础上加工处理而成。

B.3.3植被图

B.3.3.1宜参考《中国植被》进行植被分类,应至少细化到植被亚型。

B.3.3.2基础地理信息应包括各类境界线。

B.3.4土地利用现状图

B.3.4.1林地利用现状分类应参照LY/T1812,湿地分类应参照GB/T24708,其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应

按照GB/T21010。

B.3.4.2基础地理信息应包括各类境界线。

B.3.5土地权属图

B.3.5.1应标注土地所有权。

B.3.5.2有条件的宜标注土地使用权。

B.3.5.3基础地理信息应包括各类境界线、水系、村委会以上的居民点等。

B.3.6野生动物发现位点图

B.3.6.1应分别标注各种陆生野生动物的发现位点。

B.3.6.2基础地理信息应包括各类境界线、水系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XX/T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划定原则...........................................................................1

4.1科学性.........................................................................2

4.2整体性.........................................................................2

4.3协调性.........................................................................2

5基本条件...........................................................................2

5.1区位重要.......................................................................2

5.2基础资料完整...................................................................2

5.3管理可行性.....................................................................2

6划定指标...........................................................................2

6.1.1单一物种...................................................................2

6.1.2类群.......................................................................3

7评估认定...........................................................................3

7.1评估材料.......................................................................3

7.2认定办法.......................................................................3

8命名规则...........................................................................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划定报告编制基本要求........................................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专题图要求..................................................7

I

XX/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暂略)

II

XX/TXXXXX—XXXX

表1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认定指标及要求

条件指标要求认定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