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豆田杂草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豆田杂草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豆田杂草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豆田杂草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豆田杂草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草剂的种类教学目标掌握除草剂的分类方法,为学习大豆田化学除草奠定基础。1.灭生性除草剂正常使用剂量下无选择地对作物和杂草全部杀死的除草剂。也称非选择性除草剂,如草甘磷、百草枯。2.选择性除草剂指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及作物,甚至只能杀死某一种或某类杂草的除草剂,如乙草胺、精噁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2,4-滴、灭草松等。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二、按施药方式

1.土壤处理剂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施于土壤表面或混入土壤中的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主要靠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并发挥杀草作用。如乙草胺、嗪草酮等。

2.茎叶处理剂在作物和杂草出苗之后,直接喷施于杂草叶面及茎秆上,抑制或杀死杂草的除草剂,如精噁唑禾草灵、氟磺胺草醚等。

3.茎叶处理兼土壤处理剂既可用于作物出苗前土壤处理也可用于作物出苗后进行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如异噁草松,2,4-滴等。三、

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

1.触杀性除草剂

施药后通过与杂草的茎叶、幼芽、根系接触即可发挥杀草作用,药剂本身只进行渗透并不向其他部位移动的除草剂。如乳氟禾草灵、敌稗等。

2.内吸传导性除草剂

施药后可被植物的根、茎、叶、芽鞘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到其他部位而起到杀草作用。如精吡氟禾草灵、草甘磷等。四、

根据除草剂的杀草谱分类

1.禾本科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如“精喹禾灵、烯禾啶等”仅对大豆田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对其他种类杂草无效,属于禾本科除草剂。

2.阔叶除草剂

主要防除双子叶杂草及少数单子叶阔叶类型的杂草,对其他种类杂草无效或防效差。如“克阔乐”对苣荬菜、大蓟、小蓟及鸭跖草等多种阔叶杂草,属于阔叶除草剂。3.莎草科除草剂

主要防除莎草科杂草,但对多种阔叶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对禾本科杂草则没有防效。

4.广谱除草剂

指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效的除草剂。如“广灭灵”对大豆田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均可有效防除,

灭生性除草剂也属于广谱除草剂的范畴。除草剂的混用

1.混用的优点可以扩大杀草谱;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降低在作物与土壤中的残留;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药效期;提高对不同气候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等等。2.混用原则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仅要考虑当季对作物生长的安全性,也要特别重视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长残效除草剂应严格限制使用或淘汰。其次混用除草剂之间应具有亲和性,混用应是加和效应或加成效应,具有拮抗作用的除草剂不宜混用。豆田除草的主要方式教学目标掌握大豆田除草的主要方式。杂草是指生长在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杂草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局部气候温度,有些则是病虫中间寄主,促进病虫害发生;寄生性杂草直接从作物体内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豆田除草主要包括人工除草、机械除草、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等方式。1.人工除草

主要用锄头铲掉豆垄两侧杂草。对于垄上双条播的大豆,苗间杂草应结合铲地,用手或小扒锄拔掉或铲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伤苗。对于东北春大豆产区,若大豆采用人工除草,一般要三铲三趟,至大豆封垄后,还要人工拿大草。人工除草耗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现都是在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为去除局部残存杂草的辅助手段。2.机械除草使用畜力或机械动力牵引的除草机具。一般于作物播种前、播后苗前或苗期进行机械中耕耖耙与覆土,以控制农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工效高、劳动强度低。缺点是难以清除苗间杂草,不适于间套作或密植条件,频繁使用还可引起耕层土壤板结。3.中耕除草

中耕既可以大量消灭垄沟,垄帮杂草,又能消灭部分苗眼草,加深耕层,提高地温,调节水分,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可采用机马牛结合的办法,用机引七铧犁、五铧犁或畜力牵引铲趟机进行趟地。机械中耕除草比人工中耕除草先进,工作效率高,但灵活性不高,一般在机械比程度比较高的农场采用这一方法。4.化学除草

根据作物和杂草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的方法。实践证明,化学除草是消灭农田杂草,保证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有除草速度快,效率高,为人工除草效率的5~10倍。豆田封闭除草教学目标掌握影响豆田封闭除草的主要因素及如何选择除草剂;学会豆田封闭除草的施药技术。1农田杂草的一般性状杂草在与栽培植物的相互竞争条件下,形成了许多栽培植物所不具备的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因此,了解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就可以掌握杂草发生和危害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减少杂草对农业的危害。种子的成熟期和出苗期参差不齐繁殖方式多样生命力顽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传播途径广1农田杂草的一般性状2.1直接为害

(1)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降低农作物产量。农田杂草种类多,根系分布广,生长迅速,夺取水分、养分、阳光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能力要比作物强得多;(2)产生抑制物质、阻碍栽培作物生长;(3)降低农产品品质。杂草的绿色植株大量混人收获物中,妨碍脱粒和干燥,甚至造成粮食霉烂变质。2.农田杂草危害2.2间接为害

(1)助长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2)增加生产费用和劳动力。(3)毒害人畜。(4)降低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5)妨碍农事操作,加大收割损失。(6)影响水利设施。3.豆田土壤封闭除草

豆田封闭除草按施用方法可分为土壤施药和茎叶施药。土壤施药法又分为播前土壤施药(又称为土壤封闭、土壤处理)、秋施药和播后苗前土壤施药。目前农村常用的方法是播后苗前施药和茎叶施药。

3.1.1整地质量施药前整地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土壤处理剂的药效发挥。整地质量差,地表有植物残株和大土块,造成许多死角接触不到药剂,当湿度充足时,土块的缝隙、残草下面,土块内部遇湿涨开,均能萌发大量杂草。大土块较多的田施药,由于土块表面积较大,单位面积施药剂量减少,从而降低除草效果。此外,土块较大,喷施易挥发的药剂后不能保证混土的质量,使药效大为降低。3.1.2施药技术施药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除草效果,施药技术主要包括施药方法和施药适期。3.1

影响土壤处理除草剂吸收的因素

3.1.3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吸附作用、淋溶以及微生物降解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粘重,则除草剂在土壤中被吸附越多、被微生物降解越快、淋溶越少,一定量的除草剂效果就越差。3.1.4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与除草剂的吸附作用、挥发、淋溶、化学分解、生物降解均有密切关系。由于杂草从土壤中所能吸收的物质基本上都是水溶液,当土壤湿度较大时,则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减弱,土壤中游离态的除草剂增加,便于被杂草吸收,另一方面,土壤湿度大则杂草生理活动旺盛,萌发和生长加快,主体的吸收能力增强,吸入除草剂的量增加,传导也快,除草效果就好;反之,土壤湿度小,施入的除草剂大量被土壤吸附,成为难以移动的束缚态,杂草的主体吸收能力也很弱,淋溶、挥发和分解增加,除草剂的持效期随之缩短。

3.1.5温度和光照低温使吸附作用加强,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解吸附,因此,高温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温度对土壤处理剂药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杂草的生理状况而起作用。温度较高,杂草萌发和生长较快,吸收和传导能力强。另外,温度较高,光照条件好,杂草的生理活性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旺盛,某些光合抑制剂或呼吸抑制剂能随水分和光合产物的传导到达最终作用位置,从而起到杀草的作用。3.1.6土壤pH值土壤pH值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微生物降解和化学分解有关,偏酸性土壤有助于促进对除草剂的吸附作用和在土壤中降解,而使一定量除草剂的效果下降,持效期缩短。3.1.7风风首先影响土壤处理的喷药质量。喷药时遇大风,药液随风飘移,一是造成飘移损失;二是造成分布不匀;三是有可能引起周围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豆田土壤处理药剂选择,既要考虑大豆的耐药性,又要考虑除草剂持效期的长短,对下茬作物是否在影响,同时也要了解田间杂草的种类。在生产上常用的除草剂有乙草胺(禾耐斯)、都尔、赛克(甲草嗪)、速收、普施特(豆草除)、广灭灵、阔草清等。3.2除草剂的选择

一般在大豆播种后至出苗前施药。每公顷喷液量:机引喷雾机为200~300公斤;人工背负式喷雾器300~500公斤。选用扇形喷头。人工施药应顺垄施药,一次喷一条垄,定喷头高度、压力、行走速度,不能左右甩施,以保证喷洒均匀。3.3施药技术

3.4.1普施特、豆黄隆及含有豆黄隆的制剂是长残留除草剂,应限制在豆麦轮作区使用,后茬不能种植敏感作物。普施特每公顷1.5~2升,施药后的地块第二年只能种植大豆、小麦,三年内不能种植白菜、油菜、黄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甜菜、西瓜、高粱等作物,也不能用施过普施特田内的土壤作为水稻。甜菜、蔬菜等作物的育苗床土。施用过豆黄隆的地块,后茬不宜种植甜菜、水稻,马铃薯、瓜类、蔬菜、高粱等作物,土壤PH>7的地块不宜使用此药。3.4土壤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2土壤处理剂是通过土壤而被植物的根、幼芽吸收起作用的,药效受土壤类型、质地和水分的影响很大,同样剂量在不同条件下,杀草效果不一样.、例如,粘质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用药量要大些,砂质土、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用药量要小些;降雨量少,土壤水分含量低,除草效果差。此外,大风把施过药的表土刮走,也影响药效。所以,在干旱条件下,必须浅混土或趟蒙头土。赛克、乙草胺和2.4D-丁酯易淋溶造成药害,在低洼地和土壤湿度过大的地块易产生药害,在这种条件下避免使用。3.4土壤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3有一些难防除的杂草如刺儿菜、苣荬菜和鸭趾草等,目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使用效果不好,如田间以这些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采用苗后除草。3.4.4要保证用药剂量,要根据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来确定作用推荐剂量的上、中、下限,不能盲目一概使用下限量。3.4.5要保证足够的喷液量。3.4土壤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禾本科杂草的化学防治教学目标掌握防治禾本科杂草常用化学除草剂的特点、防除对象,学会使用这些常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的具体方法。化学防治基础大豆苗后茎叶处理剂按防除对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另一类是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的除草剂。由于多数地区豆田杂草群落都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所以在生产中多将两类除草剂混配应用,以扩大杀草谱,保证药效。一、烯禾啶(拿捕净、灭草敌)

2、防治时期、方法:12.5%拿捕净用药量随叶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般稗草2~3叶期每公顷用1.0升,稗草4~5叶期每公顷用1.5升,稗草6~7叶期每公顷用2.0升。在稗草2~3叶期施药最佳。

1、防治对象:主要防除对象有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等。二、精喹禾灵(精禾草克、精克草能、金草克)

2、防治时期与方法:5%精喹禾灵防治3~5叶期稗草每公顷用0.75~1.05升,防治金狗尾草、野黍每公顷用0.9~1.5升,防治芦苇每公顷用1.5~2.0升。用药量需随杂草叶龄而调整,杂草叶龄小用药量可低些,杂草叶龄大用药量应适当增加。

1、防治对象:可防除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马唐、芦苇等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被杂草茎叶吸收。三、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

2、防治时期、方法:15%精稳杀得防治2~3叶期稗草,每公顷用0.5~0.75升,4~5叶期用0.75~1.0升,5~6叶期用1.0~1.2升;防治芦苇每公顷用2.0升。

1、防治对象:可防除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马唐、芦苇等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被杂草茎叶吸收,对大豆安全。四、氟吡甲禾灵(高效盖草能、圣戈、高盖)

2、防治时期、方法:10.8%高效盖草能在稗草3~4叶期施药,每公顷用0.375~0.45升,稗草4~5叶期每公顷用0.45~0.525升,稗草5叶期以上每公顷用0.6升;防除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芦苇等3~5叶期每公顷用0.6~0.9升。

1、防治对象:可防除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芦苇等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被禾本科杂草茎叶吸收,对大豆安全。五、快捕净

2、防治时期与方法:10%快捕净在稗草2~3叶期施药,每公顷用0.3升;稗草3~4叶期施药每公顷用0.375升;稗草5叶期以上及防除芦苇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0.45升或酌情增加药量。

1、防治对象:可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金狗尾草、野燕麦、芦苇等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最大特点是杀草速度快,杀草速度优于同类其它品种,对大龄稗草也有较好效果,对大豆安全。六、喹禾糠酯(喷特)

2、防治时期、方法:4%喷特在稗草3~5叶期每公顷用0.6~1.0升,防除多年生芦苇每公顷用1.2~1.8升。

1、防治对象:可防除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燕麦、芦苇等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大豆较安全。七、烯草酮(收乐通)

2、防治时期、方法:在大豆2~3片复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公顷用12%收乐通乳油0.525~0.6升,对水均匀喷雾。干旱或杂草较大时,杂草的抗药性强,用药量应适当增加。防除芦苇等多年生杂草也应适当增加用药量。

1、防治对象:为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可用于大豆田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对大豆安全。阔叶杂草的化学防治教学目标掌握防治阔叶杂草常用的化学除草剂,学会使用这些常用阔叶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的具体方法。一、氟磺胺草醚

2、防治时期:掌握好用药时期。施药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对还没出苗的杂草起不到杀草作用;施药过晚,杂草抗药性增强,会降低除草效果。一般应在多数阔叶杂草2~4叶期并且田间阔叶杂草基本出齐时施药。长期干旱、低温影响药效,但温度过高造成杂草叶片气孔关闭影响对药剂的吸收,应避开中午高温干燥时间施药。

3、防治方法:25%氟磺胺草醚在阔叶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1.0~1.5升,加植物油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助剂能提高除草效果。

1、防治对象:氟磺胺草醚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杂草茎、叶及根均可吸收,杂草受害症状为叶片黄化或有枯斑,最后枯萎死亡。主要防除苋、蓼、藜、龙葵、狼巴草、鸭跖草、香薷、小蓟、大蓟、苣荬菜、问荆等。二、灭草松(排草丹、苯达松)

2、防治时期:灭草松最佳施药时期为大豆2~3片复叶期,阔叶杂草2~5叶期(一般株高5厘米左右)。

3、防治方法:48%灭草松(排草丹、苯达松)每公顷用2.0~3.0升。土壤水分、空气湿度适宜、杂草苗小情况下用低剂量,干旱、杂草大或多年生阔叶杂草多时用高剂量。施药应在早、晚气温低、空气湿度大、风小时进行,施药后8小时之内降雨会降低药效。

1、防治对象:灭草松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主要防除蓼、苋、藜、苍耳、狼巴草、鸭跖草(3叶期前)、香薷、苘麻、小蓟、大蓟、苣荬菜、问荆等杂草,灭草松对苍耳特效。三、三氟羧草醚(杂草焚、杂草净)

2、防治时期:三氟羧草醚施药时期应掌握在大豆2片复叶以前,阔叶杂草2~4叶期(株高5厘米左右)施药,苍耳、藜超过2叶期,鸭跖草超过3叶期抗药性增强,药效不好。大豆超过2片复叶期抗药性减弱,会加重药害。

3、防治方法:21.4%三氟羧草醚每公顷用1.0~1.5升,杂草小、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时用低量,杂草大、干旱时用高量。

1、防治对象:三氟羧草醚属触杀型除草剂,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可防除蓼、苋、藜(2叶期前)、龙葵、苍耳(2叶期前)、狼巴草、鸭跖草(3叶期前)、香薷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对多年生阔叶杂草苣荬菜、小蓟、大蓟及问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四、乙羧氟草醚(阔罢、好省星、克草特、快克立)

2、防治时期:乙羧氟草醚在大豆2~3片复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3、防治方法:每公顷用10%乙羧氟草醚0.6~0.9升对水均匀喷雾。

1、防治对象:乙羧氟草醚属触杀型除草剂,被杂草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作用很小。乙羧氟草醚对杂草杀伤速度快,对后茬无影响。可用于苗后茎叶处理,有效的防除藜、蓼、苋、苍耳、龙葵、鸭跖草、大蓟等多种阔叶杂草,也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五、克莠灵(苯达松+杂草焚)

2、防治时期:克莠灵在大豆1~2片复叶、阔叶杂草2~3叶期、鸭跖草3叶期以前、杂草株高5厘米左右时施药。施药过晚,杂草过大抗药性增强,会降低药效。

3、防治方法:44%克莠灵每公顷用1.5~2.0升,阔叶杂草小、田间湿度好的条件下用低量,杂草大、干旱条件下用高量。

1、防治对象:克莠灵是苯达松和杂草焚的复配制剂,属触杀型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吸收。克莠灵除苯达松和杂草焚能防除的杂草种类外,能提高对藜、苘麻、鸭跖草、龙葵、苣荬菜、小蓟等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因两种药剂复配降低了杂草焚的用药量,可提高对大豆的安全性。六、克阔乐(阔侠)

2、防治时期:克阔乐在大豆1~2片复叶期、多数阔叶杂草2~4叶期、田间杂草基本出齐时进行茎叶处理。

3、防治方法:24%克阔乐每公顷用0.45~0.6升。杂草小、水分适宜的条件下用低量,杂草大、干旱条件下用高量,在严重干旱及温度超过27℃时应停止施药。

1、防治对象:克阔乐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施药后被杂草茎叶吸收,在光照充足条件下,2~3天杂草叶片出现灼伤斑并逐渐扩大,致使整个叶片变枯,最后全株死亡。克阔乐主要防除:蓼、苋、藜、龙葵、苍耳、鸭跖草(3叶期前)、香薷、苘麻、铁苋菜、狼巴草、水棘针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苣荬菜、小蓟、大蓟、问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七、异噁草松(广灭灵、田得济、豆草灵)

2、防治时期:既可做土壤处理也可做茎叶处理。在大豆苗后杂草2~3叶期使用。

3、防治方法:每公顷用0.8~1.2升。

1、防治对象:持效期长,一次用药,药效可达作物整个生育期;用药时间灵活。苗前土壤封闭苗后茎叶用药。防除对象:稗草、狗尾草、马唐、金狗尾草、牛筋草、龙葵、香薷、水棘针、马齿苋、苘麻、藜、小藜、遏蓝菜、柳叶刺蓼、酸模叶蓼、鸭跖草、苍耳等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的刺儿菜、大蓟、苣荬菜、问荆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八、咪唑乙烟酸(普施特、豆草除)

2、防治时期:5%咪唑乙烟酸在杂草2~4叶期防治。

3、防治方法:每公顷用1.5~2.0升,施药一定要注意风速、风向,防止药剂飘移到敏感作物上造成药害。

1、防治对象:属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药剂通过根、叶吸收,传导至分生组织中,使植物生长受阻。大豆可将其迅速代谢,因而对该药耐性很强,属芽前及苗后早期选择性除草剂。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如稗草、金狗尾、绿狗尾、苘麻、反枝苋、藜等。多年生杂草识别教学目标掌握多年生杂草的识别要点;能够准确识别出豆田常见的多年生杂草。识别要点:多年生草本,具发达根茎。地上茎直立。一是孢子茎,先发,肉质,不分枝,黄白色或淡黄色,孢子囊穗状顶生;二是营养茎,于孢子茎枯萎前在同一根茎上生出,有轮生分枝,绿色。叶变成鞘状,有黑色小鞘齿。问荆(木贼科、木贼属),别名:笔头草、节骨草苣荬菜(菊科、苦苣菜属)识别要点: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具短柄;茎生叶无柄。小蓟(菊科、蓟属),别名:刺儿菜识别要点: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具匍匐根茎。茎直立,叶互生,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具纵棱,冠毛羽状。花期5~6月,果期5~7月。农田杂草的概念及分类教学目标掌握农田杂草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农田杂草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它既不同于自然植被中的植物,也不同于栽培作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全国大豆草害面积平均为80%,中等以上草害面积达53.4%,其中稗草、马唐在全国各大豆田均有为害,为害面积分别为1500~2000万亩,由于杂草为害,每年约损失大豆15万~20万kg。

农田杂草的概念

农田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危害栽培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植物。

这不仅指通常人们所说的草,也指生长在栽培作物田中非人们有意识栽培的其它作物,例如,在大豆田中生长的小麦或玉米等。

1.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一年生阔叶杂草3.多年生杂草杂草分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例: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等;

稗草够尾草马唐一年生阔叶杂草

例:苍耳、反枝苋、龙葵、铁苋菜、香薷、水棘针、狼把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猪毛菜、藜、菟丝子、鸭跖草、马齿苋、猪殃殃、繁缕、苘麻等;

苍耳反枝苋龙葵马齿苋多年生杂草

例:问荆、苣荬菜、刺儿菜、狗芽根、芦苇、香附子等。问荆苣荬菜刺儿菜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识别教学目标掌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识别要点,能够准确识别出豆田常见的禾本科杂草。禾本科杂草识别要点

茎圆形,秆常中空。叶2列互生,叶具叶片、叶鞘,叶片狭长,具平行脉,叶鞘开口。每个小穗由穗轴、颖片和小花组成。由小穗组成各种花序,果实颖果

常见杂草识别识别要点:茎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叶鞘松弛,下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无叶舌;叶片无毛。圆锥花序主轴具角棱,粗糙;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具极短柄或近无柄;野稗(稗草)禾本科、稗属识别要点:

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100厘米;叶片扁平,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形,刚毛粗糙,通常绿色或褐黄色。狗尾草(绿狗尾草、谷莠子、狗尾巴草)禾本科、狗尾草属识别要点:茎直立或基部倾斜,叶通常两面无毛,叶鞘无毛,下部者压扁具脊,上部者圆柱状。圆锥花序紧缩,圆柱状,主轴被微柔毛。刚毛稍粗糙,金黄色或稍带褐色。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尖,通常在一簇中仅一个发育。金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识别要点:茎直立或下部倾斜,膝曲上升,无毛或节生柔毛。叶鞘短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