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课件 第三单元 账面费用的分配结转_第1页
《智能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课件 第三单元 账面费用的分配结转_第2页
《智能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课件 第三单元 账面费用的分配结转_第3页
《智能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课件 第三单元 账面费用的分配结转_第4页
《智能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课件 第三单元 账面费用的分配结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三

账面费用的分配结转任务一分配结转辅助生产成本任务二分配结转制造费用任务三单独核算生产损失任务四分配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任务一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分配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前期工作分配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前,要确认本期日常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已全部登记入账,包括期末应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集中归集的间接费用也完成了结转,辅助生产成本数据完整。具体做法是将“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数据与总账数据进行核对。对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账面费用汇总,一般通过结计费用“本月发生额合计”、“本月费用合计”(有期初余额的账户),确定辅助生产成本各明细账户待分配费用总额,核对无误后进行分配结转。分配结转后,“辅助生产成本”账面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其账户余额为辅助生产在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结转顺序计算费用分配率根据各受益对象接受辅助劳务及产品的多少,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的“受益原则”分配填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填制会计凭证按费用的承担者分别借记“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支出”等对应账户,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法不同方法应用的条件有所不同,分配的费用数额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直接分配法辅助部门之间不分配费用,应用于辅助部门之间不提供或较少提供劳务及产品的情况;而其他四种方法辅助部门之间需要分配费用,应用于辅助部门之间提供辅助劳务及产品较多的情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尽可能提高费用分配的准确性。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对象,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不相互分配费用。因此,一般应用于企业辅助部门之间不提供或偶然提供较少辅助劳务及产品的企业。直接分配法的优点在于辅助部门之间不分配费用,计算简便。由于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一般不会临时改变费用分配方法,因此,其缺点在于如果辅助生产部门之间偶然出现劳务供应时,分配费用不符合受益原则,数据的客观性将受到一定影响。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劳务数量之和某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总额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劳务费用某受益对象耗用的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教材例题3-1:某装备制造企业设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两个账簿归集的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总额分别为供电车间88,000.00元,机修车间25,000.00元,辅助生产部门劳务量供应量统计表见下表:(费用分配率有舍位时,可能出现分配尾差,分配尾差计入最后一个受益对象的分配金额,使分配费用合计与待分配费用总额相等。)直接分配法计算受益部门受益对象供电数量(度)机修工时(小时)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

100机修车间10000

基本生产一车间A产品300002500B产品80001900一般耗用40000

工程施工

16000

管理部门

6000

合计

1100004500供电、机修车间12月份劳务供应量统计表教材例题3-1:根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金额的计算结果,填制下表: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产品40,604.55

—B产品17,835.45制造费用—一车间35,200.00在建工程14,080.00管理费用5,280.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8,000.00

—机修车间

25,000.00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合计待分配费用88,000.0025,000.00113,000.00劳务数量(度、小时)1000004400

费用分配率0.885.6818

基本生产一车间A产品数量300002500

金额26,400.0014,204.5540,604.55B产品数量80001900金额7,040.0010,795.4517,835.45一般耗用数量40000

金额35,200.00

35,200.00工程施工数量16000

金额14,080.00

14,080.00管理部门数量6000

金额5,280.00

5,280.00分配费用合计88,000.0025,000.00113,000.00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

——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要根据相互提供的劳务及产品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应用于企业辅助部门之间经常性提供辅助劳务及产品且数量较多的企业。因为企业辅助生产部门之间提供辅助生产劳务及产品较多时,如果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不按所耗劳务及产品分配费用,分配费用数据的客观性将受到较大影响。交互分配法分两个步骤计算:第一步,根据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对辅助生产成本账面待分配费用进行分配,即将费用分配给含辅助生产部门在内的所有受益对象,辅助生产部门之间就完成了一次费用交互分配。第二步,对第一步交互分配后各辅助生产部门分得的费用应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即不再分配给其他辅助生产部门。(先内部后外部)某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其他辅助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数量之和某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总额内部分配交互分配法某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其他辅助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待分配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外部分配教材例题3-2:某制造企业设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两个账簿归集的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总额分别为供汽车间120,000.00元,机修车间240,000.00元,辅助生产部门劳务量供应量统计表见下表:(费用分配率有舍位时,可能出现分配尾差,分配尾差计入最后一个受益对象的分配金额,使分配费用合计与待分配费用总额相等。)交互分配法计算供汽、机修车间1月份劳务供应量统计表受益对象供汽数量(立方米)机修工时(小时)供汽车间

4000机修车间9000

一车间3000010000二车间100006000管理部门6000

合计5500020000教材例题3-2:根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金额的计算结果,填制下表: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48,000.00

—机修车间19,636.36

制造费用—一车间229,031.62

—二车间229,031.62

管理费用19,351.7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168,000.00

—机修车间259,636.36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金额合计供汽车间机修车间供汽车间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120,000.00240,000.00148,363.64211,636.36

供应劳务量55000200004600016000

费用分配率2.181812.00003.225313.2273

供汽车间用量

4000

金额

48,000.00

48,000.00机修车间用量9000

金额19,636.36

19,636.36一车间用量

3000010000

金额

96,758.89132,272.73229,031.62二车间用量

100006000

金额

32,252.9679,363.64111,616.60管理部门用量

6000

金额

19,351.78

19,351.78金额合计

19,636.3648,000.00148,363.64211,636.36427,636.36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

——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通过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再按照各受益部门劳务或产品耗用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建立联立方程时,按照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也要根据受益多少负担费用的思想,以“某辅助生产部门原账面待分配费用+从其它辅助生产部门分配转入的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分配转出的全部费用”为等量关系。代数分配法的优点在于分配的费用最为客观、准确。缺点在于如果企业辅助生产部门较多,在建立方程组时,求知数较多,计算工作较为复杂。因此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则可扬长避短。以例题3-2数据为例运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设供汽车间单位成本为x元/立方米,机修车间单位成本为y元/小时。建立方程组:120000+4000y=55000x(1)240000+9000x=20000y(2)将(1)式移项:4000y=55000x-120000将y代入(2)式:解得:x=3.1579(元/立方米)将x值代入(1)式:120000+4000y=55000×3.1579解得:y=13.4211(元/小时)交互分配法计算教材例题3-3:根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金额的计算结果,填制下表: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53,684.21

—修理车间28,421.05制造费用—一车间228,947.37

—二车间

112,105.26

管理费用18,947.37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173,684.21

—机修车间268,421.056代数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项目金额合计供汽车间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元)120,000.00240,000.00

供应劳务量550004000

用代数分配法计算的单位成本3.157913.4211

供汽车间用量

4000

金额

53,684.2153,684.21机修车间用量9000

金额28,421.05

28,421.05一车间用量3000010000

一般耗用金额94,736.84134,210.53228,947.37二车间用量100006000

一般耗用金额31,578.9580,526.32112,105.26管理部门用量6000

金额18,947.37

18,947.37金额合计

173,684.21268,421.05442,105.26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

——顺序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部门之间受益多少排序,将受益少的部门排在前面,先分配费用,将受益多的部门排在后面,后分配费用。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部门将费用依次序分配给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部门及其他受益部门,即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部门不分得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的费用。排在最后的辅助生产部门只将费用分配给辅助部门以外的受益对象。顺序分配法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分配程序,各辅助生产部门生产费用只计算分配一次。缺点在于当先分配费用的辅助生产部门,如果有接受后分配的部门辅助劳务及产品时,而不分得相应的费用,分配结果的客观性受到一定影响。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提供劳务总量-前序辅助生产耗用量直接发生费用额+耗用前序辅助生产费用额某受益部门应负担的劳务费用该部门受益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教材例题3-4:以例题3-1数据为例运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金额的计算结果,填制下表: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8,000.00

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产品78,545.45—B产品47,854.55制造费用—一车间32,000.00在建工程

12,800.00管理费用4,80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8,000.00

—机修车间96,000.00顺序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顺序)供电①修理②合计待分配费用88,000.0096,000.00113,000.00劳务数量1100004400

费用分配率0.821.8182

辅助生产修理车间数量10000

金额8,000.00

8,000.00基本生产一车间A产品数量300002500

金额24,000.0054,545.4578,545.45B产品数量80001900金额6,400.0041,454.5547,854.55一般耗用数量40000

金额32,000.00

32,000.00工程施工数量16000

金额12,800.00

12,800.00管理部门数量6000

金额4,800.00

4,800.00分配费用合计88,000.0096,000.00184,000.00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

——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企业确定的辅助产品及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部门实际耗用的数量,计算各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将分配后形成的“辅助生产成本”账面差异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适用于企业辅助生产相对稳定,计划单位成本较为准确的企业。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在于辅助劳务及产品计划单位成本事先已确定,无须计算分配率,简化了分配计算工作;分配差异能反映出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内部经济责任考核。缺点在于如果计划成本测算不准确,与实际成本脱离较大时,会导致分配的费用失真。分配后的账面差异=分配前账面待分配费用+从其他辅助部门分得的费用-本部门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教材例题3-5:以例题3-1数据为例运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假定企业制定的“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单位成本分别为:供汽元3元/立方米、机修14元/小时。分配如下表: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56,000.00

—机修车间

27,000.00制造费用—一车间230,000.00

—二车间114,000.00管理费用18,000.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165,000.00

—机修车间280,000.00编制结转分配差异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2,000.00(红字)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11,000.00

—机修车间13,000.00(红字)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项目供汽车间机修车间合计账面待分配费用120,000.00240,000.00

供应劳务量5500020000

计划单位成本314

辅助生产供汽车间用量

4000

金额

56,000.0056,000.00辅助生产机修车间用量9000

金额27,000.00

27,000.00基本生产一车间用量3000010000

金额90,000.00140,000.00230,000.00基本生产二车间用量100006000

金额30,000.0084,000.00114,000.00管理部门用量6000

金额18,000.00

18,000.00分配金额合计165,000.00280,000.00445,000.00分配后形成的账面差异(此行可删除)11,000.00-13,000.00-2,000.00供汽车间成本差异=120,000.00+56,000.00-165,000.00=11000机修车间成本差异=240,000.00+27,000.00-280,000.00=-13000分配方法优点缺点应用条件直接分配法计算简便不完全符合受益原则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不(或较少)发生劳务供应。交互分配法费用较客观准确计算复杂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较多发生劳务供应。代数分配法最为准确计算复杂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顺序分配法简化了分配不完全符合受益原则辅助生产劳务供应不均衡,存在明显顺序。计划成本分配法简化了分配计算可能导致费用失真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准确的企业小结任务二

制造费用分配结转分配结转人工工时比例分配法人工工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标准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结转

——人工工时比例分配法人工工时比例分配法人工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工人生产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能将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负担的间接费用水平联系起来,有助于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析和管控。适用于以手工生产为主的生产条件下的制造费用分配,从而使分配结果较为合理。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生产部门生产工时总数某生产部门制造费用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结转

——人工工资比例分配法人工工资比例分配法人工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为分配标准计算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人工工资比例分配法与人工工时比例分配法的区别在于考虑了工资率的差异,主要适用于同一生产部门不同产品技术复杂度有显著差异且对间接费用水平有相应影响,生产工人因技术等级要求不同而小时工资率也不同的生产情况。由于技术复杂度高的产品生产会导致间接费用水平有所提高。因此,运用人工工资为分配标准比人工工时更为客观和合理。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生产部门生产工人工资总数某生产部门制造费用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结转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为标准计算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部门的制造费用分配。因为这种生产部门的制造费用主要是机器设备折旧、调整及养护等使用费用,这部分费用与机器工时联系密切。运用这种方法,必须对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有准确、完整的记录。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生产部门机器工时总数某生产部门制造费用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结转

——标准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标准机器工时分配法标准机器工时分配法是对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的机器工时按照一定的系数折算为标准机器工时,按折算的机器标准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当制造费用主要由机器设备折旧、调整及养护等使用费用构成,且不同类型的设备折旧费及设备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情况下,直接按照机器工时分配制造费用会造成分配上的不合理。例如全自动化生产设备与半自动生产设备两类设备相比,前者的折旧费用总额较高,那么单位机器工时应分担的费用也相应地要多。因此,如果将半自动生产线机器工作一小时的系数定为1,则全自动生产线机器工时的系数应大于1,系数值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算确定,然后将各类机器工时折算为标准机器工时分配费用。教材例题3-6:某企业生产部门期末制造费用总额41600元,主要由机器设备折旧费构成,设备分类及工时等数据见下表,采用标准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标准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标准机器工时折算表项目机器工时(小时)系数标准机器工时(小时)柔性生产设备1002.4240全自动生产设备20001.83600半自动生产设备8001800合计2900

4640产品柔性生产线(小时)系数自动生产线(小时)系数半自动生产线(小时)系数标准机器工时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额A1002.415001.8

294026358.57B

5001.8800

1170015241.43合计1002.420001.8800146408.965541600.00制造费用分配表(标准机器工时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率=41600÷4640=8.9655(元/小时)编制分配结转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产品26358.57

—B产品15241.43

贷:制造费用—一车间41600.00制造费用分配结转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各月的制造费用,年末调整分配差额的分配方法。主要应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使企业淡季与旺季的制造费用较为均衡地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这种方法要求所制定的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发现费用计划与实际脱离较大时,应及时调整。否则,将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差异分配率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差异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差异额该产品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差异分配率年度计划分配率该生产部门各种产品计划产量下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生产部门年度制造费用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下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的计算各月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这种方法,各月不论实际发生多少制造费用,均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计算实际产量下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年末分配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与计划分配数之间的差异额制造费用账户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贷方数与借方实际发生额不相等,账户余额为制造费用差异额。在12月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后,要以各产品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所分配的制造费用额比例分配差异额。教材例题3-7:企业某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为0.45元/小时,全年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116,604.00元,1至11月累计分配制造费用A产品50,400.00元,B产品68,175.00元。12月份生产工时A产品10000小时、B产品15000小时。要求按以下步骤完成制造费用分配:1.计算12月份制造费用分配额2.编制分配制造费用会计分录3.计算差异额4.计算差异率5.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差异额6.编制年末分配结转制造费用差异额会计分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计算教材例题3-7参考答案:1.计算12月份制造费用分配额A产品应分配的费用=10000×0.45=4,500.00B产品应分配的费用=15000×0.45=6,750.002.编制分配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4,500.00

—B6,750.00

贷:制造费用—一车间118,575.003.计算差异额差异额=116,604.00-50,400.00-68,175.00-4,500.00-6,750.00=-13,221.00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计算教材例题3-7参考答案:4.计算差异率差异率=-13,221.00÷(50,400.00+68,175.00+4,500.00+6,750.00)=-0.1018375.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差异额A产品分担差异额=(50,400.00+4,500.00)×-0.101837=-5,590.86B产品分担差异额=-13,221.00--5,590.86=-7,630.146.编制年末分配结转制造费用差异额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5,590.86

—B7,630.14

贷:制造费用—一车间13,221.00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计算分配方法应用条件人工工时比例分配法以手工生产为主的生产部门。人工工资比例分配法产品技术复杂度有显著差异且对间接费用水平有相应影响,生产工人因技术等级要求不同而小时工资率也不同的生产部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部门。标准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制造费用主要由机器设备折旧、调整及养护等使用费用构成,且不同类型的设备折旧费及设备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生产部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季节性生产的生产部门小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任务三分配结转损失性费用损失性费用概述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损失性费用概述

损失性费用是指在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品报废、生产停工或产品盘亏、毁损而造成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损失。

生产过程中偶然发生的金额较小的损失性费用按照要素费用发生的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不进行单独核算;对于经常性以及金额较大的损失性费用,根据重要性原则的要求,需要专门设立有关损失账户单独核算,进行损失的确认、归集和分配结转,以及时提供完整、详细的损失信息。一、废品损失二、停工损失一、废品损失

废品是指因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或技术条件,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的产成品或半成品。废品的分类按形成的原因料废品工废品按修复的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可修复废品不可修复废品一、废品损失废品损失是指由于产生废品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其中:修复费用包括修复废品追加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可按定额成本、实际成本等确定一、废品损失废品损失的核算要点:一、设置“废品损失”账户二、归集废品损失三、结转废品净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废品残值责任人赔款转出的废品净损失期末结转废品净损失后该账户无余额废品损失可以作为生产成本账户的二级账户,也可以直接作为一级账户设置。一、废品损失发生可修复废品根据领料单、工时单等,计算废品修复费用。借记“废品损失—某产品”账户“料、工、费”相应成本项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对应账户。发生不可修复废品根据废品通知单,按实际生产成本或定额成本,计算并结转废品的生产成本。借记“废品损失--某产品”账户相应成本项目;贷记“生产成本-某部门-某产品”。确认废品损失赔偿根据废品损失赔偿通知单,借记“其他应收款-某责任人”账户;贷记“废品损失-某产品”账户“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废品残料入库根据废品残料入库单,借记“原材料”,贷记“废品损失-某产品”账户“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设置“废品损失”账户归集废品损失结转废品净损失一、废品损失表3-3-1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结转废品净损失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废品损失—某产品项目数量(单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废品修复费用

废品生产成本

减:赔款

残值

废品净损失

设置“废品损失”账户归集废品损失结转废品净损失实务演练[例3-3-1]某企业本月发生A产品修复费用分别为:修复废品领用材料3000元,发生修复人工费2000元、制造费用500元;不可修复A产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300元,工时定额20小时/每件,人工费定额8元/小时、制造费用6元/小时。责任人应赔偿1000元,残料入库600元。会计处理如下:1.发生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借:废品损失—一车间-A产品5500

贷:原材料

3000

应付职工薪酬2000

制造费用

500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借:废品损失—一车间-A产品29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产品29003.过失人赔偿借:其他应收款-—某责任人1000

贷:废品损失—一车间-A产品10004.残料入库借:原材料-废品仓库600

贷:废品损失—一车间-A产品6005.填制废品损失计算表,结转废品净损失实务演练5.填制废品损失计算表,结转废品净损失表3-3-1废品损失计算表项目数量(单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废品修复费用

30002000

500

5500废品生产成本

5

1500

800

600

2900减:赔款

1000

1000

残值

600

600废品净损失

3900

1800

1100

6800编制结转废品净损失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A产品6800

贷:废品损失—一车间-A产品6800二、停工损失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生产部门或生产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的损失、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停工的种类正常停工季节性停工正常生产周期内的修理期间的停工计划内减产停工等非正常停工原材料或工具短缺停工设备故障停工、电力中断停工自然灾害停工等正常停工费用属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应计入产品成本。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二、停工损失停工损失的核算要点:一、设置“停工损失”账户二、归集停工损失三、结转停工损失根据停工报告单及所发生各项费用等有关凭证,借记“停工损失”,贷记“生产成本”等账户。损失应由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转出停工净损失时,非正常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应由产品负担的部分,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实务演练例3-3-2某企业因外部施工单位误操作,挖断输电线路,造成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产品全部报废,生产成本账面费用为直接材料300000元、直接人工100000元,制造费用账户100000元,停工期间应付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由于企业投了生产过程财产损失险,协商施工单位赔偿40万元,其余损失由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会计处理如下:1.归集停工损失借:停工损失—生产车间520000

贷:生产成本—生产车间—某产品400000

制造费用—生产部门100000

应付职工薪酬200002.结转应由责任单位赔偿款借:其他应收款—施工单位400000

—保险公司120000

贷:停工损失—生产车间520000任务四分配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三、在产品成本按所耗材料费用计算法四、约当产量法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六、定额比例法七、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基本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顺算:期末先计算确定完工产品成本,然后再计算在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倒挤:期末先计算确定在产品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产品生产的三种情况1.产品已全部完工

产品明细账中归集的所有费用就是本期完工产品成本2.产品全部未完工

产品明细账中归集的所有费用都是该种在产品的成本3.产品部分完工

归集的费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特点: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当月完工产品负担;期末无在产品成本。适用于:在产品数量少,且各月变动不大,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目的是简化核算工作。计算公式: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典型企业:中小型化肥厂、发电厂、煤矿等企业。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特点:年内各月(1~11月份)的在产品成本都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算,即1~11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当月完工产品负担;期末在产品成本金额按年初数确定;年末(12月份),根据盘点数重新确定年末在产品成本,倒挤12月的完工产品成本。适用于: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虽然数量较多,但各月数量比较均衡,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差异较小,对各月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计算公式:1~11月份各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12月份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盘点)典型企业:水泥、化工生产等企业。三、在产品成本按所耗材料费用计算法三、在产品成本按所耗材料费用计算法特点:月末在产品成本只计算其所耗用的材料费用,不计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即产品加工费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大,且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计算步骤:Ⅰ.材料分配率=Ⅱ.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材料分配率Ⅲ.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典型企业:箱包、首饰生产企业。四、约当产量比例法一、方法要点约当产量比例法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或:+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操作步骤步骤一将产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区分为材料费用和其他费用。步骤二分别按投料率和完工率来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进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步骤三将归集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约当产量比例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其成本。方法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实务演练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800件,月末在产品32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投料率为100%,月末在产品完工率测定为50%。月初和本月发生费用合计数为:直接材料费用62400元,直接人工费用20000元,制造费用6880元。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如下:

二、投料率的确定投料率的确定投料的形式1.一次投入2.陆续投入(1)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2)在每道工序生产时陆续投料(3)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料投料率的确定1.一次投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当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投料率为100%。不论在产品加工程度如何,其单位在产品耗用的材料费用与单位完工产品耗用的材料费用是相等的。因此,用以分配材料费用的在产品约当产量即为在产品的实际数量。[例2-4-4]某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5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月初和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28000元,请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50×100%50(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112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00×11222

400(元)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8

000-22

4005

600(元)投料率的确定2.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在产品生产的每道生产工序开始时投入本工序所需的全部材料,则每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为截止该工序的累计投料额,月末在产品的投料率为:

某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率

100%

投料率的确定2.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例2-4-5]某产品本月完工200件,生产需要经过三道工序,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材料均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50公斤,第二工序30公斤,第三工序20公斤。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工序80件,第二工序50件,第三工序2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19105元。请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填写表2-4-1(见下页),并分配直接材料成本。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730.35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00×730.35146

070(元)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19

105-146

07073

035(元)投料率的确定2.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表2-4-1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2021年5月

工序投料定额(公斤)产品投料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50802305032020合计100

150100三、完工率的确定完工率的确定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与投料率相关,而加工费用(包括的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费用等)与产品的完工率相关。产品的完工率是指某产品已消耗工时占生产该产品所需全部工时的比例。

完工率的确定通常有两种形式:

1.按平均完工程度计算当企业生产进度比较均衡,各道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加工量都相差不大时,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弥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这样,全部在产品完工度可按平均完工程度50%计算。2.按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例计算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加工量上差别较大,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不能弥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应分工序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完工率的确定1.按平均完工程度计算[例2-4-7]某产品本月完工40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率测定为5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为31200元,直接人工为17280元,制造费用为13440元。产品的各项成本分配如下:

根据该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某产品51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51600完工率的确定

2.按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例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例2-4-8]按例2-4-5的资料,某产品由三道工序制成,产品的工时定额为50小时,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5小时、15小时和10小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为157500元,制造费用为56250元。请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填表2-4-3,并进行费用分配。某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100%

完工率的确定表2-4-3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2021年5月工序工时定额(小时)产品完工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50802205031020合计80

15081.25完工率的确定

实务演练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经过三个工序。2021年5月,甲产品相关资料如下:1.月初无在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555000元,燃料及动力43680元,直接人工154700元,制造费用54600元。2.甲产品在三道工序的投料比例为:第一工序50%,第二工序30%,第三工序20%。投料方式为:第一工序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第二、三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均衡投料。3.甲产品定额工时为50小时,其中第一工序30小时,第二工序12小时,第三工序8小时。各工序在产品在所在工序的完工率均为50%。4.本月完工产品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其中第一工序100件,第二工序60件,第三工序40件。要求: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填入表2-4-4和表2-4-5中。分配各项成本,填写表2-4-6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并作出相关会计分录。实务演练表2-4-4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1)2021年5月工序各工序投料比例在产品投料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23合计实务演练表2-4-5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2)2021年5月工序工时定额(小时)在产品完工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23合计实务演练表2-4-6甲产品成本计算单2021年5月

完工产量:

件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实务演练表2-4-4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1)2021年5月工序各工序投料比例在产品投料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50%100230%60320%40合计100%

200125实务演练表2-4-5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2)2021年5月工序工时定额(小时)在产品完工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30100212603840合计50

200110实务演练

实务演练表2-4-6甲产品成本计算单2021年5月

完工产量:800件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00000本月生产费用5550004368015470054600807980生产费用合计5550004368015470054600807980单位成本6004817060878完工产品成本4800003840013600048000702400月末在产品成本750005280187006600105580借:库存商品——甲产品7024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02400投料率的确定3.原材料在每道工序生产中陆续投料

多步骤生产的产品,虽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陆续投料,但各道工序的材料消耗量不同,因此各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某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率

100%

投料率的确定3.原材料在每道工序生产中陆续投料[例2-4-6]按例2-4-5的资料,假定产品所耗材料是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则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如表2-4-2所示。

表2-4-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2021年5月工序投料定额(公斤)产品投料率月末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件)150802305032020合计100

15070.50投料率的确定3.原材料在每道工序生产中陆续投料按资料,产品所耗材料是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如表2-4-2所示。算式如下:

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