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新冠疫情的院感防控课件_第1页
口腔门诊新冠疫情的院感防控课件_第2页
口腔门诊新冠疫情的院感防控课件_第3页
口腔门诊新冠疫情的院感防控课件_第4页
口腔门诊新冠疫情的院感防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门诊新冠疫情的感染防控广州曙光口腔

王细香2020-3-16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化认识多来

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

病毒

线和热敏感,56摄氏度30

分钟,乙醚、75%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

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2、

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3、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

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1、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对冠状病毒毒理4、

易感人

群:

群普

。5、

临床表

现:基于

前的

病学

查,潜

1

~14天,多为3

7

。以发热、

干咳、

现。

数患

涕、

咽痛、

。轻型患

热、

等,

。6、

:发病

血白细

胞总

正常

少,可

见淋巴

。一

、口腔疾病及诊疗的特点

飞沫、

气溶胶多●

血源性疾病:

乙肝、

丙肝、艾滋病等易传播●

呼吸系统疾病:新冠肺炎、

SARA

流感、肺结

核等易传播●在诊疗操作中医患密切接触●血液、

唾液多;

细菌病毒多症

状;

有以下

史的

行口

。(1)1

4天内

有武汉市及周边

地区,或

境内

告的

社区,或

重的国

地区的

;(2)1

4

天内与新型冠状

染者(核酸检

测阳性者

)

触史

;(3)

14天

触武

汉市及

周边

地区,或境内

告的

社区,或境

重的国

或地区的

。(4)聚集性发病:14

天内小范围内

(如家庭、

办公室、

学校班级、

车间等场所)

,出现

2

/

。三

(一)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现、

告、

早隔

离:

温≥

3

7

.

3

度,

嗽(二

)

有医务

人员

疗中

期间

预防

则,

人防

、诊室管理

环境通风

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最大限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

。●

(三

)配备

7

天以上、符合国家

准的消

用品和防

用品

。●

(四

)随时

告,

上岗

掌握本次疫情特点

院感防控和典型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

。●

(五)环境、物

毒等

部门

行三

则四、

院感防控具体措施标准防护:●

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常规感染预防措施。●

是基于所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性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

发生,

防止与上述物资直接接触,而采取的基本感染控制措施,

即为标准预防。包

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口罩、隔离衣、

护目镜/防护面屏或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也包括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医疗器械等。·

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隔离对象)·

医护人员患者之间(防护)·

针对医患之间的三种传播方式,根据传播途

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隔离措施)标准防护的核心思想(三个基本概念)一视同仁双向防护三种隔离标

:(

)

·

客人非诊疗期间在院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医务人员做好督导和提醒工作·

做到诊疗区和侯诊区的分区隔离,并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取预约制就诊,尽量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候诊人员互相间隔1米以上,避免交叉

。·

看诊前后指导客人洗手,

治疗前给客人用0.5碘伏稀释后进行含漱1分钟(1ml碘伏+9ml清水),减少患者口腔中的寄居细菌量。●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应常规做到工作服每天更换,遇污染立刻更

换。口罩潮湿或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常规

每4小时更换,

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及隔离衣每天更换。(

)

施(

)

:●

工作人员分级防护:●

一级防护(标准预防)。●

适用于疫情期间,

不使用启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接诊低风

险就诊人员的口腔医务人员;包括咨询工作人员、

一般保洁人员、所

有进入诊疗区域的工作人员:●

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一次性乳胶手

套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使用防护眼罩或防护面

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

)

二级防护(高级防护)●

适用于疫情期间预检分诊岗位、

实施口腔诊疗人员、使用启动高速涡轮手机工作人员。●

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外增加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防护眼罩/防护面罩、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一次性隔离衣和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罩防护面屏隔离表(

)

三级防护(加强防护)●

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咽拭子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

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和飞溅的工作。电梯清洁保

洁人员(运送疑似、确诊病例后)

。●防护要求:

有条件者应穿戴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一次性防护服,

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

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面罩及眼罩、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防护眼防护面屏●

医务人员在戴手套前和手套后,应当进行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严格遵循“两前三后”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

做好手卫生。(二)工作人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从正确洗手开始洗手温馨提示:洗手在流水下进行,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卷袖至前臂中段,如手有裂口,要用

防水胶布包严,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搓手步骤如图,每个步骤至少搓擦五次,双手搓擦不少于10-15秒钟。双手稍低置流水由手腕、手、至指点尖冲洗,然后擦干。正确洗手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双手互握,相互揉搓指背●旋转探搓腕部直至肘部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求●拇指在掌中转动揉搓取适量洗手液于掌心●指尖在学心探搓掌心对掌心探搓靠近接触地者前要洗手。保护患者免受医疗人员手上携带的病菌盛染靠近接触患者前要洗手。保护患者免受医疗人员手上携带的病菌感染靠近接触患者的要洗手-保护患者免受医疗人员手上携带的病菌感染解近接触患者前要洗手-保护患者免受医疗人员手上携带的病菌感染

罪近接触患者前要洗乎。保护患者免变医疗人员手上携带的病菌题染工接触患者之前Ⅱ接触患者之前工

前il

前接

前WH

O手卫生五

个时

刻工

接触患在清洁或无时

因接触患者周国环境之后接触患者液体之后面操作之前接触惠者之后者之前5·

诊区相对独立,通风良好,诊室持续开窗通风,一人一诊一室,

(不在两个相邻的诊)配备完

善洗手设备:

含酒精的洗手液、感应流动水、

干手纸、

快速免洗手消毒液;人机共处的等离

子智能空气消毒机持续开放。(

)

施(三)

口腔诊区环境防控措施

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灯柄、调节装置、治疗台把手、按键操作面

等使用保护膜保护,

做到一人一更换。●

需要常规保护的临床接触面有:●

牙椅头部●

牙椅调节按钮操控台面

●灯

柄●

三用枪手柄●

吸唾管把手●

抽屉把手●

光固化灯、根管马达、牙胶尖切断器等器械把手●公共区域

地面

毒:

诊区、公

共区、

廊、

一楼接

诊室桌

椅、

门窗、

门把手、

台面、地面、楼道、扶

使

含氯1000

mg/

L的

含氯消

地、

拭,

4

各2

次●清洁区:更衣室、行政办公室、会

议室等

面、

台面、

桌椅

、门窗、门把手等使用含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

地、

天2

次,

上、

1

。(

)

施(三)

口腔诊区环境防控措施

污染区、潜在污染区:

使用中的诊室、污染更衣室等地面、

面、牙椅、

桌椅、

门窗、

门把手等使用含氯2000mg/L

的含氯消

毒液拖地、

擦拭,

每天4

次,上、

下午各2次。●

每次治疗后护士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牙椅、

治疗台、

器表面及被污染的公共用品进行清洁与消毒。

非一次性防护面罩

和防护眼镜使用后用消毒湿巾(卡瓦布)进行擦拭消毒。(

)

●治疗前,尽量把治疗有关的用物准备齐全,治疗中减少开抽屉、柜子,拿取物品或者接电话,若必须治疗中间拿取物品或者接电话,必须脱手套并洗手,

或者使用一次性纸

巾、避污纸等隔离技术操作。●

与本次治疗无关的或公用物品益放在距离操作台1.5-1.8米

以上的地方,避免飞沫、

气溶胶污染。●治疗过程中使用强吸,减少对诊疗环境的污染。(

)

·牙椅水路清洁消毒:·

诊疗

前,

洗与口

连的

路管

道2-3min,每

后,

机带车

针空

3

0min,

洗水路,

少口

体回吸

连的

水管线

。·

每天结

用1000mg/L

氯消

,冲洗

盂,

置3

分钟,消

。(

)

在薄

封闭

模室

。●

在水龙头下冲洗印模上的唾液、血液、碎屑、细菌病毒等。●喷洒

液,

置3

钟以

。●

冲掉卡瓦液,待干,灌制石膏模型,写上患者姓名。置于台面,集中

线

1

小时

。●规

毒(

)

菌●

使用后的器械诊间密封保湿存放,及时用密封回收桶回收●

回收后先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耐湿耐热的器械尽量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尽量避免手工刷洗),超声清洗机温度设置为56

摄氏度以上。洗涤必须关闭上

盖,洗涤途中不应添加器械或打开上盖,

避免气溶胶污染。●

不耐湿不耐热(如洁牙机手柄)应注意在水面下刷洗,清洗后

用75%

的酒精擦拭消毒。用低纤维擦布擦干。●

按器械要求进行高压灭菌或消毒处理。●

回收器械后对回收箱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

理。严格遵循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医疗

及医疗

。注意

医疗废物

不能

器的

3

/

4冠状病

期间:

产生的医

废物

和生活

圾统

使

色医

及时

注明

“烈

病”

识。

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