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1页
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2页
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3页
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4页
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8无 402号矿体群:产于铜山矿区深部中-下三叠统大冶组第四段大理岩捕虏体与石英闪长岩内、外接触带中,由15个小矿体组成。各矿体从上向下近似平行排列,分布在415北~403勘探线间,矿体赋存于-85m~-679m标高之间。矿石81条主竖井、1条回风斜井、1条盲竖井、1条回风盲竖井。主竖井、盲竖井均采用罐笼提升。电机车牵引0.75m3有轨运开拓工程量mJKMD-2.25×4E1HPH51m32JTP-1.6×1.2/201Φ1.5m1DK40-6-No1911D155-67×831MD155-67×43SG-800KVA1LGD-250/347JT62SG9-M-500KVA1ZWY-60Z/1576SG11-M-315KVA1U-0.75m3、U-1.0m3SG11-M-315KVA1YT-27KKSG10-500KVA1套1---一1-23456789---二1234567812345鄂采方案认[2011]16号《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67I 1 1 2 3 3 7 8 9 9 20 26 28 28 32 80 80 86 86 90 134 134 143 147 148 154 154 173 180 185 185 186 192 192 206 216备注一开发利用图纸1图纸目录(开发利用方案)-2矿区地形地质图1:20003401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10004405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10005409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10006411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10007413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10008401号矿体群垂直纵投影及资源储量分布图1:10009402-3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及资源储量分布图1:1000开采现状图1:1000矿区总平面布置及井上井下对照图1:1000开拓系统纵投影及通风避灾线路图1:1000-6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10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15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20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25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30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35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20-50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21-55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22-600m中段开拓平面图1:100023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图-24分段空场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图-25矿山地面总体布置和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1:100026剖面图、中段平面图统一图例-备注二地灾治理及土地复垦图纸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20002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图1:2000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20004植被绿化示意图见图5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6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20007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20008形变监测标墩结构图见图V附表目录附件目录4、鄂采方案认[2011]16号《大冶5、鄂土资储备字〔2016〕032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北省大6、《大冶市铜山铜铁矿2020年储量年度报告》评审备案文件复印1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该矿是一家普通合伙企业的经济实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营范围:铜矿、铁矿地下开采及加工,发证机关:大冶市市场监督管理间的未采资源进行设计利用。此外,原编制的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适根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专题会议的纪要》(〔2020〕可用储量年报中关于储量的结论,作为编制“三合一”方案的依据,故本2其它可供编制本次开发利用方案参考的技术依据还有:湖北省地质局湖北中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编制的《大冶市铜山铜铁矿-500m~第二节编制原则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本方案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坚持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减少损毁土地面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土地损毁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破坏程度;将生态复绿工艺和开采工艺相结合,提出经济合2、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开采计划,同采工艺设计与生态复绿设计相衔接,生态复绿计划纳入矿山开采计划,同3复绿后土地具有长期稳定的利用价值。力求社会和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第三节编制目的地矿产勘查咨询评估有限公司,根据矿山实际保有可采储量重新编制《矿第四节项目主要特征矿山母公司另行建设有选矿厂,矿产品直接销售给选矿厂进行后续加4矿山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目前矿山矿区总平面布置已形成,矿山布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矿方法,技术可行,高效安全。矿井开拓形式及采矿山进行恢复治理和生态复绿后,未来矿山开综上所述,大冶市铜山铜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技术、经济、生态5等类型,矿山开采规模属小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对象和危害程度,将评估区地质环境现状影响程度分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和较轻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包括矿山工业场地、含水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将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和较轻区。其中较严重区包括矿山工业场为评估区除较严重区以外的评估地区,面积0.4524km2,占评估区面积6、本方案估算727144.39元。根据国家政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直接进入成本,基本上能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所需的费6区土地属大冶市金湖街道马叫村、石花村和铜录山矿集体所有。复垦区土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各占总面积比例类别编码类别名称类别编码类别名称01耕地011水田0.20582.15%013旱地1.442815.05%03林地032灌木林地1.270713.26%033其他林地0.30203.15%04草地043其他草地0.04210.44%交通运输用地铁路用地0.39364.11%其他土地0.09380.9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2建制镇2.272123.71%203村庄2.243523.41%204采矿用地1.317813.75%合计9.5842100.00%矿山开采共将损毁土地2.0847hm2,按地类分,为旱地、灌木林地和7项目区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面积共2.0847hm2,经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本项目通过土地复垦后,复垦土地面积2.0847hm2,恢复有林地限为8.7年,为保证复垦资金到位,设专门帐户,专款专用,按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加强土地复垦资金的监土地复垦方案确定的土地复垦费用预存计划预未来若要扩大生产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应根据新的变第五节项目编制过程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刻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首先收集矿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项目基本情况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有关的资料;进行了矿区野外调查,查清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土地损毁范围、损毁程度与损毁面积;然后对相关义务人、土地使用权人、土地所有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权益人进行公众调查,在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愿之后拟定初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对初步拟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8垦方案广泛征询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意愿,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优化工程设计,完善工程量测算及投资估(概)算,细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资金、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最终第六节方案适用年限山关闭后1年内完成破坏地块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并考虑安排3年的管护期,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的服务年限为随着矿山大规模开采和地质环境的变化,未来若要扩大生产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因服务期限较长,业主应请有资质的队伍每5年根据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或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9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矿山基本情况大冶市铜山铜铁矿是一家民营(普通合伙企业)的经济实体,公司项目名称: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项目类型:采矿权延续;开采矿种:铜矿、铁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1.1.2矿区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区隶属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管辖。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矿区北与铜绿山矿露天采坑相距500m,南为大冶华鑫实业有限公司,东为铜录山矿职工住宅区,矿区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见图1-1)。矿区地形为丘陵区,地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为中低山、丘陵至大冶湖盆地。最高峰为鹿耳山,标高+660.1m,矿区侵蚀基准面为大冶湖中心河底,标高+13.17m。南部中低山由石炭、二叠、三叠系灰岩、大理岩等碳酸盐岩组成,地形标高一般为+100~+400m,侵蚀强烈,沟谷发育,丘陵区主要由燕山期石英闪长岩、花岗岩、闪长斑岩等岩浆岩组成,地表多被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地形标高一般为+30~+60m,湖盆地沉积物主要为湖相粘土及河湖相亚粘土,湖底标高14.5-19m。本区属温暖潮湿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据大冶大降雨量457.8mm。每年4~8月为雨季,雨季降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5%。春夏季盛行东南风,余以北风、西北风居多,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40m/s。大冶湖为本区最大水体,长达40km,测区内宽1~1.5km,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23.31m,常年最高洪水位一般为17m左右,每年5~11一条中心河,中心河河床标高+13m左右,为区域侵蚀基准面,中心河本区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采选业集中,经济发达。矿区临近城镇及工矿企业区,水电供应较充足,劳动力富裕。农业粮食作物地区之间技术力量、物资设备雄厚,均可交流。地方建材充足、水泥、木材、钢材等材料可从市场采购,其建设条件优越。8时49分,江西省九江与瑞昌县之间(北纬29.70,东经115.70)发生里氏5.7级地震;矿区受地震影响,引起地面建筑物晃动,人员有明显震动感;据了解矿山周围未发生山体崩落等现象,坑道内未见有崩落、根据国家标准《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2015)》本区地震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05g;根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矿区附近未破坏地表土壤以红壤居多。红壤是由第四纪粘土母质发育而成,是古生物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这类红色粘土在近代生物气候和水文作用下,土壤向黄壤方向发育,属于红壤向黄壤过渡的土壤类型,性质介于红壤与黄壤之间,所以在分类上则根据黄化成土过程,归入黄红壤亚类。该土壤土层较厚,一般在1-1.5米。土壤呈酸性反应。其理化性质:有机质0.28%-5%,平均为3.9%;全氮量0.0349%-0.3081%,项目区所在地为低山丘陵山峰包围的山间盆地。项目区内土地现状经济作物为油菜、芝麻和花生等,林地普遍种植刺槐和松树,其中夹杂少量灌木、杂草等,林地密闭度一般。见照片2-1.矿区与城区直距约3km,行政上属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管辖,矿区北与铜绿山矿露天采坑相距500m,南为大冶华鑫钢铁实业有东为铜录山矿职工住宅区,矿区铁路、公路交通便利。矿山供水来源于当地供水管网。矿山开采多年,供电电源完善。矿区内已有中国移动、电信等通讯信号覆盖,通讯条件良好。矿山现有工业场地和主要地面设施位于主竖井周围。矿区临近大冶市,劳动力资源富余。矿山外部建设条件较好。1.1.4矿权设置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区内只有一家采矿权人:大冶市铜山铜铁矿。采矿证编号为C4200002012023210123729,采矿证有效期2016年2月由8个拐点坐标圈定,因采矿证取得年代较早,坐标系统仍为1980西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序号XY13328791.5438589533.7923328792.2038589612.1433328762.0638589692.7443328639.7538589800.8853328640.6238589876.9863328318.8438589790.9873328318.8438589648.9883328614.8438589588.98表1-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序号XY13328791.10338589650.867序号XY23328791.76338589729.21733328761.62338589809.81743328639.31238589917.9585332864005863328318.40138589908.05873328318.40138589766.05783328614.40238589706.057矿区面积:0.0958km2,开采深度:+40m至-700m,开采矿种:铜矿、铁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6.5万吨/年。1.1.5矿山沿革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由县办企业,自1988年7月至今,先后在大冶县冶金局、大冶市铜录山镇、大冶市改制为民营企业铜山铜铁矿的管理下,对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界内矿体群进行开采。52m,-20m中段部分平巷掘进及地面部分生产设施。1991年12月原大冶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冶县与铜录山镇联营开采,1992年2月黄石市计委以计县工字[1992]第86号文批复大冶铜山铜铁矿项目续建,自1992年12月恢复施工起至###四个采场的采准切割工程,完成井巷工程以及配套的总图运输、通风、给排水、供配电、干式充填等设施,形成了-60m井开拓至-100m中段,同时完成了-100m中段的开拓工程及-100m中段######采场的采准切割工程,并形成了-100m矿山自1988年7月基建及断续生产以来至2001年10月,共计开采出401号矿体总矿石量264kt(包括开拓巷道副产矿量),铜金属量6533t,铜平均品位2.47%。总矿石量86万t(包括开拓巷道副产矿量),铜金属量2300t,铜平均-128m中段Ⅰ#采场的采准切割工程,开采出401号矿体-100m~-128m中段总矿石量44kt(包括开拓巷道副产矿量),铜金属量856t,铜平均2005年5月,鄂东南地质大队对前人探矿权人的意见,编制了以坑探为主要手段的详查设计并获批准;2005年8月,按照坑探设计施工竖井、平巷等井巷工程至-300m中段;2007年5月~2008年10月,根据有关精神,井巷工程停止施工,重新调整原详查设计工作手段,将-300m以下原设计的坑探改为坑内钻探;2008年11月~2009年8月,坑内钻探和水文钻探施工阶段。整个详查共施401号矿体的斜井相通,起到回风井的作用),完成-300m中段沿脉、穿脉、石门和坑内钻探硐室共计1044.80m。2009年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提交了《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区铜铁矿402号矿体详查报告》。省国土厅组织专家对《详查报告》进行了评审,以鄂土资储备字【2010】25号文形式出具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区402号矿体群铜铁矿详查报告》评审备案证0123729)。为了开采402号矿体群,大冶市铜山铜铁矿委托湖北省地质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3月编制了《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1年4月大冶市铜山铜铁矿又委托武汉兴业矿山安全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群地下开采安全预评价报告》。以上两报告通过大冶市安监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群二期开开采方式,开采-500m以上402号铜铁矿体群,采用竖井—斜井—盲竖高50m。采用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浅孔留矿嗣后胶结充填法采矿,《初步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实施帷幕注浆防2012年9月,大冶市铜山铜铁矿又委托黄所编制了《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群二期地下开采工程安全局以冶安监审【2013】22号文件进行了批复。之后向省安监局申报安全FM安许证字【2013】020397。1.1.6矿山开采现状401Ⅱ、401Ⅲ矿体进行开采。为了开发深部402号矿体群,矿山从2006矿区开采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开采第一阶段主要为401号矿体群(1988年7月~2006年2011年3月大冶市铜山铜铁矿委托湖北省地质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可证(证号C4200002012023210123729)后,对采矿许可证范围内402号矿群体依法进行开采。2012年主要为矿山基建期,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建设了竖井、盲竖井、主斜井三条主开拓井巷,其中竖井经现在已废弃闭坑,矿山在矿区东南部新掘了一条主竖井至-500m水平;主回风井通过盲竖井(-100m~-300m)与主竖井在-300m水平贯通。2013年1月~2015年8月前主要开采402号矿体群-350m中段-450-8块段(采空区高度为50m)的矿石,另外还开采了402-5号矿体号矿体群,-350m中段至-500m中段之间块段,由于开采块段较多不一一列举,根据矿山提供的各年度生产统计表,2015年9月~2019年12月,共开采出各类矿石量约69.5万t。2012年主要为矿山基建期,2013年1月~2015年8月前主要开拓形成-350m、-450m两个中段,对402号矿体群进行开采。估算开采各类型矿石量共计35.70万t,平均每年开采矿石量11.90万t,小于采矿许可证16.50万吨/年的规模。根据矿山提供的各年度生产统计表,2013年~2015年8月,3年共开采出各类矿石量约21.42万t,存窿矿,回采率约为85.49%。-500m三个中段,主要开采402号矿体群,共开采出各类矿石量约69.52018年4月,矿山开始深部-600m延深工程施工,湖北中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编制的了《大冶市铜山铜铁矿-500m~-600m开采盲竖井(以下称为称为盲竖井)至-600m中段。中段开掘马头门,开拓中段平巷。目前,-550m中段开拓工程已完成底中段已完成开拓平巷,正在建设穿脉及采准工程。矿山利用原401号矿体斜井形成主竖井、回风斜井、盲竖井、回风盲竖井联合开拓。在-100m中段施工回风盲竖井至-300m中段与主竖井将上部盲竖井称为回风盲竖井,将下部盲竖井称为盲竖井。矿山主要已建成的开拓工程及利旧情况见表1-3:表1-3矿山主要已建成的开拓工程明细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序号工程名称中心坐标、标高长度及参数备注XYZ(m)1主竖井3328546.838589930.5+32m~-525mL=557m利旧2回风盲竖井3328670.238589876.1-100m~-300mL=200m利旧3盲竖井3328636.638589768.8-500m~-610mL=110m利旧4回风斜井3328559.538589969.1+34.83~-100mL=280mα=225°41'21"β=29°利旧-400m、-450m、-500m、-550m、-600m共12个开采中段,其中-600m中段处于采准建设阶段,以上各中段巷道结构完好,均可以利旧。矿山已开采矿体及采空区分布于401号矿体群的-50m~-150m标高段、402号矿体群的-200m~-500m标高段,目前以上所有采空区均已进行胶结充填,井下采空区状态稳定。因为矿山采用充填采矿方法,实际回采率逐年提高,未来可达到矿山目前为开采末期,其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供电等主系统均已竣工并正常使用。矿山地表工业场地、工业厂房、设备、设施都已配套,生活福利设施完善,矿山配有完备的管理人员和施工力量。第二节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3、《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4、《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GB/T17766-20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9、《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1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1、《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人大常委会2001年5);13、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09]104号文;14、鄂土资发[2012]108号《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7月);););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20、《国土资源部关于铁、铜、铅、锌、稀土、钾盐和萤石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的公告》(国土资源);21、《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动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2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23、《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16]22号);25、《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30号);26、《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28、《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9、《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2019〕7号);30、《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清理和规范矿山最低生产规模(鄂自然资办函〔2019〕57号);32、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工作的通知(鄂);33、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专题会议的纪要〔2020〕164号。1.2.2规程、标准A.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类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20);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4、《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5、《破碎设备安全要求》(GB18452-2001);6、《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7、《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GB50830-2013);8、《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B.生态复绿类(DZ/T0223-2016);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D286-2015)。C.土地复垦1、《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66-2016);3、《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财综(2011)128);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12年);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GB18599-2001);(TD/T1031.4-2011);13、《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9-2018)。1、企业营业执照、矿山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2、《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3、《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4、《黄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5、《大冶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注:以上自2021年起始的对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件尚未发布。1.2.4地质依据及开采条件1、《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区铜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2016年4月;2、鄂土资储备字〔2016〕032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区铜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5年8月底〉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湖北省地质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4、鄂采方案认[2011]16号《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铜铁矿体群5、《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区铜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56、鄂土资储备字〔2016〕032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区铜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5年8月底)〉矿7、《大冶市铜山铜铁矿2020年储量年度报告》及评审意见,大冶天地矿产勘查咨询评估有限公司,2021年1月;中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9、《大冶市铜山矿区402号矿体群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术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4月;11、大冶市铜山铜铁矿提供其它技术资料。第三节问题与建议1、加强采矿过程中的充填管理工作,确保充填到位,防止地面塌2、矿山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探放水工作。3、坚持使用充填采矿法,及时充填采场空区,确保地表各类建构筑物不受地下开采的影响。4、建立地面在线观测系统。对地表铁路专线、主竖井等重要建构筑物实行形变在线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5、矿山今后生产中应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和研究,监测矿坑涌水量,为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6、本方案中土地复垦部分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部分要相协调施工,以期能取得最大的恢复治理效果;7、本方案不能代替开采设计,矿方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开采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并在安全部门评审通过后作为安全生产的技术依据指导生产施工。第二章矿产资源概况及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第一节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2.1.1.1铜矿资源需求现状近十几年来,世界铜矿山产量不断增长,2016年铜精矿含铜产量已产铜生产国是智利(占全球产量的35.52%,下同)、美国(7.66%)、秘鲁(6.74%)、澳大利亚(6.15%)、印度尼西亚(7.1%)、俄罗斯(5.37%)和中国(4.35%)。由于全球探明的大型、特大型铜矿不断进行开发,全矿山铜产量持续增长,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球铜原料日本等铜需求量大,主要利用进口原料进行生产精炼的国家。随着铜冶炼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精炼铜产量停滞不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对2017年的全球铜由于受到铜资源的限制,过去相当长时期内矿山铜产量都未见有太山产量小于冶炼,冶炼产量少于加工的局面更为突出。矿山产量自给率逐年下降,对国外原料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国内自产铜原料只能满足需以后我国铜冶炼厂规模将突破500万吨/年总的来看,国内铜矿山会有适当发展,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国内电解铜产量将有一定的下降,但电解铜产量依然可能超过100万铜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原材料。在电气、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日杂铜)和净进口铜材含铜量。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铜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而国内资源保证程度不断下降。综合各部门对中国精炼铜需求预测,2021年中国精炼铜需求量在750-800万吨之间,较目前2.1.1.2铁矿资源需求现状我国是世界上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继俄罗斯、澳大利亚、),北三省。湖北省铁矿资源也比较丰富,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第六位,铁矿铁矿石是钢铁工业最基本,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冶炼原料,随着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铁矿石产量远远无法满足钢铁工业的需求,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正处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我国钢铁工业就显得更为重要,经有关部门论证,国内今后扩建和新建矿山生产能力不会增加太多,现有矿山生产能力还要逐年衰减对矿石的需求更加强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由于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而铁矿石产量增长远远低于生铁产量的增长,国内铁矿石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目前,我国铁矿石的自给率只有40%左右,剩余缺口只能由进口铁矿石填补,因此,国内铁矿石的销向全部为国内市场。根据我国矿石产量,资源状况,矿山建设进度等诸因素判断,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铁矿石产量将在现有的水平上略尽管我国的铜矿资源比较丰富,但矿床含铜品位都较低,且建设条件较差,且随着不少铜矿山的资源枯竭,为了满足国内需求,近处年来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大量的矿山铜或金属铜。国内外市场铜矿前,金属铜价格为5万多元,矿山铜依据含铜品位不同,每吨铜金属价从国内、国际对铜的需求量来讲还是具有较大的市场。预计未来国全球范围内的炼钢原料供应短缺问题更加明显,目前,国际铁矿石运费和租船费均呈上涨趋势,导致铁矿石成本上升,进口铁矿石价格达到了从国内、国际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来讲还是具有较大的市场。近年,铁矿石价呈上涨走势,预计未来60%铁矿石销售价将出现由600元/t上考虑到铁矿石价格波动和周边矿山实际铁矿石售价,本方案取黄石本矿山产品为铜矿石、铁矿石原矿,参考国内及黄石地区铜精矿市场行情,本方案取取近三年国内铜精矿、铁精矿加权平均价格作为经济(含税价),取铁精矿880元/t(含税价),折算原矿单价290元/t(含),考虑选矿可回收伴生金金属、伴生银金属和伴生硫元素,可供回收(含税价),伴生银金属单价取1.3元/g(含税价),硫精矿按400元/经加权计算,每吨原矿单价增加80元,即取矿山原矿单价560元/t第二节矿产资源概况2.2.1.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黄石市及大冶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有《黄石市矿产资源总铜矿为黄石市(大冶市)重要有色资源矿产,铜金属保有资源储量要开采矿种。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实现有序开发、有效开发、合理2.2.1.2本项目与矿区总体规划的关系本项目属于《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加强深大冶市铜山铜铁矿、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绿山铜铁矿、大2.2.2矿山开发的资源条件矿区位于阳新侵入体西北端,大冶复式向斜南翼,铜绿山铜铁矿床矿区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无沉积地层出露,据钻孔揭露,深部有隐伏下三叠统大冶组(T1d)、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2j)地层。(T1d3)和第四岩性段白云质大理岩夹大理岩(T1矿区位于铜绿山隐伏背斜东翼,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北北东,倾向矿区断裂构造不发育,仅见一条F3断层位于401号矿体北缘-20m岩所组成,总体展布方向为北北东向,在横剖面上呈透镜状、平面上呈云质大理岩和石榴石矽卡岩。位于401勘查线南~411勘探线间、+35~-268m标高间。捕虏体区内长275m,剖面水平宽度一般10~70m,413体南部405~403线一带,矿体分布在捕赋存402号矿体群的捕虏体是下三叠统大冶组,岩性主要为大理岩呈向北西西方向向上分叉,向下向南东东方向并拢的手势“八”字形。与侵入接触构造是矿床主要控矿构造,也是矿床中矿体的连接对应标矿区岩浆岩为阳新复式侵入岩体西北端铜绿山石英正长闪长玢岩岩株体的一部分。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据区域资料,石英闪长岩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活动的产物,花岗闪长斑岩则为在岩浆侵位的同时,由于熔融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使捕虏体侵入接触带及其附近围岩发生广泛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在岩浆期后富含钙镁硅和挥发组分的化学活动性流体参与下,沿捕虏体侵入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裂隙进行渗滤-扩散交代,形成各类接触矿区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蛇纹石化、绿泥石化和高岭石化。除上矿体产于深部下三叠统大冶组第四段大理岩捕虏体及与石英闪长岩内、401号矿体群产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一段白云岩夹大理岩构成的的透镜体产出,分布在401勘查线南~411勘探线间、+35~-268m标高以南隐伏地下,并向南东侧伏;矿体在-20m水平标高以上连接成一个整401Ⅵ六个小矿体。斜延伸25~124m。矿体走向北西345°,局部近南北向(-20m线以北倾向南东,倾角75~80°。矿体形态呈透镜状,赋存于+35~产于铜山矿区深部中-下三叠统大冶组第四段大理岩捕虏体与石英闪存标高为-190~-646m。矿体埋深221~672m。矿体走向10°左右,倾向南东东,倾角50~85°。矿体总长306m、矿界内长约290.40m,矿界外矽卡岩。自然类型为含铜磁铁矿矽卡岩、含铜大理岩、含铜矽卡岩、含钼矽卡岩、含铜钼矽卡岩。工业类型为铜矿石、铜铁矿石、钼矿石,铜钼矿石。矿体沿走向北部主要为铜矿石,铜铁矿石;南部为钼矿石,铜钼矿石和铜矿石,倾向上上部为钼矿石,中部为铜矿石,下部为铜铁矿石。铜矿石Cu含量为0.56%-4.25%,铜铁矿石Cu、TFe含量分别为剖面斜长50~107m。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厚2.80~34m。矿体剖面形态呈薄板状。顶板为大理岩、矽卡,底板为大理岩、矽卡岩。矿石自然类类别矿物类别矿物主次金属矿物脉石矿物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孔雀石、辉钼矿石榴石、铁锰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蛇纹石斑铜矿、辉铜矿、赤铁矿、褐铁矿、、磁黄铁矿绿泥石、金云母、石英、高岭石、透辉石、长石、绿帘石、绢云母、角闪石微量白铁矿、闪锌矿、黝铜矿、砷铀铜矿、蓝辉铜矿、硫铜钴矿、方硫钴矿、辉铋铅矿、针硫铋铅矿、铜蓝、自然金、自然银、银金矿、金银矿、针铁矿、黑锰矿、菱铁矿、钼华、镜铁矿、硬锰矿、穆磁铁矿阳起石、玉髓、方柱石、绿帘石、黝帘石、屑石、锆石、钠沸石、磷灰石、硅灰石、黑云母、白云母、硬石膏、金红石、迪开石、萤石好,晚期结晶较差。主要有白云石等自形晶,石榴石、黄铁矿等半自形呈混溶体,随温度递减,即行分离晶出,构成同一世代的共结结构。有另有少量透辉石、金云母、碳酸盐及黄铁矿、黄铜矿等分布在磁铁矿粒间。系磁铁矿强烈交代矽卡岩而成,或由磁铁矿沿大理岩层间破碎带结由黄铜矿呈细粒浸染状或团块状分布于磁铁矿或透辉石矽卡岩、大理岩。一般Cu含量在0.40~3.00%之间,最高可达7.70%,TFe含量在最高可达0.416%。分布不均匀。深部矿体沿倾向铜含量有上富下贫的趋磁铁矿矿石、含钼石英闪长岩、含钼矽卡岩、含钼大理岩、含铜钼矽卡2.2.2.6矿体围岩和夹石矿体顶、底板围岩因各矿体赋存部位而不同。一般产于岩体中矿体的顶底板为石英闪长岩,产上接触带矿体其顶板为石英闪长岩,底板为矽卡岩或大理岩。产于捕虏体内矿体其顶、底2.2.2.7矿床共(伴)生矿产402矿体群中,含金最高者为铜铁矿石,一般含量0.08-1.44×10-6,平均含量0.57×10-6,铜矿石其次,一般含量0.06-0.7×10-6,平均含量401矿体群中,含金最高者为铜铁矿石,一般含量0.1-1×10-401矿体群中,银主要分布于铜矿石中,一般含量2-20×10-6,最高2.2.2.8矿石加工技术性能2.2.2.8.1选矿试验及结论铜山矿区在详查阶段作过1次不同矿石类型的选矿流程试验,试验铜矿石、铜钼矿石、铜铁矿石、钼矿矿石、需选铁矿石是矿床的最铁37.07%条件下,获钼精矿品位43.16%(含杂质Cu0.18%),钼回收率68.61%;铜精矿品位22.15%(含Mo0.14%),铜回收率是可能的,而且铜、铁、钼的选别指标都较高,取得了同流程回收三种金属的较高指标。说明铜、铜铁矿石、钼矿石为易选矿石,选矿性能良2.2.2.8.2选矿厂实际生产流程和效果湖北省大冶市铜山铜铁矿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铜矿石、铜铁矿石、铜钼矿石、钼矿石、需选铁矿石五种。因暂未动用钼矿石储量,故选矿厂实际可选品种为铜、铁两种。母公司下属选矿厂根据《大冶市铜山铜铁矿402号矿体钼铜铁矿石选矿试验报告》试验结果,采用选矿工艺流上,尾矿品位铜一直在0.063%以下。说明按照现在的选矿工年份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回收率产率Cu(%)Fe(%)Cu(%)Fu(e)Cu(%)Fe(%)Cu(%)Fe(%)(%)20163121620.0589066.7Cu:6.72201728.720.1610.0779166.5Cu:4.5720183522620.0859166.8Cu:5.176由于矿山对各类工业类型的矿石无法分采,因而进入选厂的矿石都在,欲使其分离,其效果预计是较差的,金属矿物与脉石间嵌布关系也含有铁,部分铁会损失在脉石中;另外,磁黄铁矿含量虽少,但是在磁选时会富集,与磁黄铁矿连生的胶状黄铁矿也会随磁黄铁矿而进入到铁改造。选矿流程不仅对铜、金进行了优选,取得铜精矿,选铜后的尾矿由于矿山目前没有对钼矿石进行开采,故矿山没有对钼矿石进行选从历年来的指标来看,虽然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入选品位逐渐下降,无论铜精矿品质和回收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选矿尾矿运往矿山用2.2.3.1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形为丘陵区,地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为中低山、丘陵至丘陵区主要由燕山期石英闪长岩、花岗岩、闪长斑岩等岩浆岩组成,地本区属温暖潮湿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据大冶大降雨量457.8mm。每年4~8月为雨季,雨季降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中心河,中心河河床标高+13m左右,为区域侵蚀基准面,中心河流量除大冶湖外,矿区西侧尚有青山河由南向北流经。此河源于低山丘平时水深小于0.5m,暴雨期间瞬时峰值流量达8.4084m3/s,一般流量为3、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南部之石炭、二叠、三叠系灰岩、大理岩等碳酸盐岩为本区主部分溶洞有泉水出露,天然井及岩溶洼地见于南部三叠系大理岩中,天水流量1.815L/s,最大达86L/s,水化学类型属HCO3-Ca型水,矿化度0.109-0.356L/s。石炭系中上统黄龙船山灰岩岩溶裂隙水、泉水流量0.1-24.9L/s,地下水化学类型属HCO上述岩溶裂隙含水层之间,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系、三叠系下统底之石炭、二叠系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强,泉水动态变化小;隔水层以北之三叠系中下统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泉水动态变化大,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南部中低山区基岩裸露,地表主要补给区,和部份地下水的排泄区,中部丘陵区地表渗透条件差,水地势低平,为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总流向为由南向北受区域地貌控制十分明显。阴山沟隔水层以北,马叫以南之三叠系中下统大理岩向北隐覆于岩浆岩之中,呈带状延伸,与矿区大理岩相连,为矿床开采时矿坑2.2.3.1.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形总体东西高,中部低,为丘陵地貌,矿区内丘陵均由石英矿区西部青山河,由南向北注入大冶湖,河水受降雨补给,动态变化十残坡积分布在矿区石英闪长岩风化带上部和丘陵低地处,厚5~石。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及西部三叠系大理岩补给。富水性弱,透水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及西部,为覆盖型,部分沿401矿体及402矿岩性为灰白色白云岩及大理岩,厚至中厚层状。该层岩溶裂隙发育,岩等,且富水性不均匀。据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q=0.1227~0.8568L/s·m,渗透系数K=0.1884~1.6663m/d。该层矿体部分水位标高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及402线以北地段深部,矿区内为402矿体顶底板。含水层标高-101.66~-762.49m,厚度28.35~393.45m。该层岩溶矿区内广泛分布,钻孔均有揭露,岩石坚硬性脆,见不同程度碳酸井内常因此产生坍塌,浅部闪长岩发育有风化裂隙,据ZK4032孔及矿区内岩溶发育地层均埋藏于岩体之下,主要为三叠系中下统嘉陵叠系下统大冶群大理岩夹白云质大理岩,部分含泥质,埋藏较深,岩溶不发育。矿区岩溶发育分Ⅰ、Ⅱ两带,Ⅰ带标高在-100m以上,矿区413线以南,此带发育下限为-62.34m;413线和-621.64m(421线)。矿区平均岩溶率为2.65%,溶洞高一般为0.2~根据钻孔和巷道揭露溶洞资料分析,本矿区岩溶发育受岩性及深度控制,岩溶发育总体由浅至深逐渐减弱,局地下水动态与降雨关系密切。地下水径流条件明显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流向为南西~北东,矿区东部石英闪长岩为隔水边界。西部大理岩大量矿区400线以南,大理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矿区地下水补给区,但矿区北部的大冶湖,远离矿区,西部青山河系季节性小溪,且距矿区较远,自然条件下地表水与矿区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小。但因矿区浅部岩溶较为发育,矿坑开拓后,其南部及西北部之大理岩分布区易产生地面岩溶塌陷,在洪水期可能引起青山河水倒灌。当青山河河床产生塌陷白云岩夹大理岩岩溶裂隙水是矿区主要含水层,构成402矿体的直大理岩夹白云质大理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弱,构成402矿体的底板,其埋藏较深,以裂隙发育为主,为弱岩溶发育带,是深部矿坑充水的主为上部401矿体及矿体顶底板,矽卡岩、蚀变石英闪长岩,富水性大气降雨通过第四系松散层、地表变形区的塌陷、裂隙、接触带、2.2.3.1.3矿区水文地质现状市铜录山镇、大冶市冶金局、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的管理下对大冶市铜山铜铁矿进行开采。矿山主要采用斜井开拓,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回采。经过十几年的开采,至2006年,根据矿山提供及井下实地调查资料,矿山各中段配备的排水系统如置排水泵房。目前,矿山-60m中段、-100m中段、-300m中段和-500m可以在19.89h内完成每日正常排水量任-400m水泵房经主井敷设到地表,送入地表水池。排水管路的规格为铜山铜铁矿床402号矿体群产于铜山深部下三叠统大冶组第四段大理岩捕虏体及与石英闪长岩内、外接触带中,分布于矿区西北部的中-下本区发生强降雨,青山河水上涨迅速,且据周边矿山反应,猴头山尾矿20时左右铜山矿-100m突水,水从金马斜井与原通风斜井贯通处灌入井下,估计突水量为700m3/h,为正常涌水量的近20倍,井下突水未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为了安全开采402号矿体,治理矿山水害,大冶市铜山铜铁矿委托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该矿床进行帷幕注浆防根据矿山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向,帷幕平面布置在矿区西北部。两端嵌入隔水层(闪长岩岩体内),矿体被隔水边界和帷幕墙体包围,形采用半封底式防渗帷幕,幕底设计在相对隔水层(弱含水层-岩溶不发育的大理岩或闪长岩),允许地下水沿弱含水层向开采区渗流,帷幕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注浆。该法可恒压注浆,容易控制浆液的扩散半径,每段次经注浆结束、扫孔、压水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段次钻进、洗孔、压水、注浆。上述工序交替进行直至达到设计孔深要求封孔。遇较大溶洞或裂隙时,采用自流式注浆法。设计帷幕基本稳定,幕外观测孔稳定水位比幕内高69.78m。说明和统计,同时在-350m中段安装了水压计,根据观测统计结果,在20082.2.3.1.4矿坑-600m水平涌水量估算 Q=QFQ=QFS););S—水位降到-600m估算中段的降深(m0000S值,矿区静止水位-10.93m,故水位降至-600m中段的降深为 根据矿山提供的多年井下排水量资料,矿山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井下多年平均排水量为869m3/d,井下最大排水量出现在2013年6最大涌水量(不包括未封闭的老窿、大气降水沿塌陷坑倒灌可能形成的突水量)Q最大=A×Q正常=2.8×967=2708m3/d。估算结果与矿山实际排水量基本一致,可作为本次开发利用方案排水系统设计的矿坑涌水量依据,即本方案取-600m正常涌水量Q正常=967m3/d,最大涌水量Q最大=2708m3/d。矿山目前已经解决了供水问题,矿区地下溶洞水(未污染)的水化2.2.3.1.6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矿山在铜录山矿降落漏斗内,上部基本已被疏干,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坑排水有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表水通过地面变形塌陷地段补给含水层,有发生矿坑突水的可能。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2.2.3.2工程地质条件2.2.3.2.1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特征(一)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Ⅰ)由第四系粘土、亚粘土夹碎石组成,其结构松散,稳固性极差,地(二)坚硬的岩浆岩工程地质岩组(Ⅱ)本岩体工程力学性质不均一,在接触带及近矿部位由于蚀变作用为矽卡岩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蛇纹石化在402号矿体上盘局部发育。绿泥石化不仅在402号矿体上盘局部发育,而且有时绿泥石呈网脉状穿插交代于401号矿体周围的石榴子石矽卡岩中。而近矿石英闪长岩有蚀变强度不等的高岭土化。以上蚀变岩体的力学指标为:蚀变石英闪长岩抗压强度65.66~99.82Mpa;矽卡岩抗压强度55.65~岩浆岩分布在402号矿体深部部位大部分蚀变不强烈,属于稳固和(三)坚硬—半坚硬的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组(Ⅲ)由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第一段白云岩夹大理岩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大理岩夹白云质大理岩组成,岩石较坚硬、完整抗压强度45.65~75.40Mpa。在401矿体-100m以上溶洞发育,易产生突水涌泥等工程地2.2.3.2.2矿石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表岩(表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表岩样名称取样位置含水状态极限荷载抗压强度kNMPa矿体-550m~-600m饱水72.9矽卡岩饱水67.3大理岩饱水65.7大理岩饱水75.4闪长岩饱水82.5闪长岩饱水94.32.2.3.2.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经现场调查,坑内巷道总体较稳固,但接触带附近因蚀变(矽卡岩2.2.3.2.4矿区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岩溶作用、裂隙发育等,岩石完整性发生破坏,可能会发生冒顶、片帮岩浆岩工程地质岩组力学性质不一:在接触带附近因蚀变作用(矽卡岩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等),岩石破碎,结构松散,稳固性差,易发生冒顶片帮等工程地质问题,井巷工程须进行支护;其他部位岩石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组岩体质量良,稳固性较好,井巷工程一般可不支护;但部分地段裂隙、岩溶现象发育,接触带附近岩石因蚀变作用2.2.3.2.5矿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建议铜山铜铁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局部地段岩体可能片帮、冒顶,建4、按采矿设计要求在采空区留足保安矿柱和一定厚2.2.3.2.6矿床工程地质复杂程度综上所述,本矿区地层岩性较简单,地质构造不发育。浅部岩浆岩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区工程地质条件2.2.3.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三角区中,此三条深部断裂都具有活动断裂特征。其中,阳新断裂带与黄石、大冶历史上未发生强震与大震,但近几年来微震与超微震常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映普特征周期0.35S,地壳相对稳定,2.2.3.3.2矿区环境地质现状评价矿山为地下开采,地表无人工切坡。矿区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地势掘进废石全部被附近村民运走作建筑用料。废渣只是短期内堆放在400线附近,在400线以北,大理岩水导致在矿区西北部的青山河至曹家湾一带产生大量塌陷,地面产生陷部的401号矿体进行开发,由于铜绿山矿为主、铜山矿为辅共同疏排地架设人工渡槽、修筑人工河床、加高堤坝等工程。经以帷幕注浆堵塞水为主,青山河塌陷区的综合治理为辅的治水工程后,青山河畅通,地下铜山村喻家山矿井在越界开采铜录山矿南露天挂边矿时将原帷幕注的情况下,青山河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塌陷区灌入喻家山矿,造成该矿井山露天坑内。由于水量大(4000m3/h),远大于露采排水能力(2000m3/h),进行再次全面治理,治理工程包括塌陷区回填、河床清理疏通、堤坝加2010年7月中旬,猴头山尾矿库产生了地面塌陷,塌陷具体位置及91年~95年由大冶冶金局接替开采-60m以上矿体。由于在产生塌陷的同时,地面产生沉降变形,变形区由南向北呈椭圆形沉降。目前塌陷已回填,变形区范围内房屋已拆除,为了保障厂区及铁了部分治理,治理方式为充填及封堵。现变形区未见地面塌陷及变形现(三)由于矿山为井下开采,土地资源破坏仅限于堆矿场、斜、竖井口、矿石破碎站、充填站、工业场地、办公场所等占地,共占地面积矿山北部铜绿山矿最低开采标高在-725m中段,目前矿山已开拓到山矿和本矿矿坑疏排水形成的降落漏斗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衰减,如矿山北侧的曹家湾井水干涸,附近水田漏水导致农田荒废,对矿山在地表修建了两个大型沉淀池,矿坑排出的地下水经沉淀处理其余部分自然排放。沉淀池泥桨采用人工清理,作为井下充填材料。根矿石中有害组份主要为砷和磷,矿石中砷含量小于0.01%,磷含量为0.0024%,溶蚀到地下水中含量更低,超过2.2.3.3.3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矿山为地下开采,地表无人工切坡。矿区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地势掘进废石全部被村民运走作建筑用料。废渣只是短期内堆放在井口侧西北临时堆场,且堆积量不大,并且是循环堆地面岩溶塌陷的产生主要受大理岩的分布埋藏条件,岩溶发育特征覆盖型大理岩分布于矿区外围西部及北部,矿区内409线至413线主要分布于矿区402号矿体顶底板,顶板标高为-217m,底板标高下降至矿区覆盖型大理岩分布区第四系以下,并在青山河一带产生大量401矿体开采位于-100m以上,以往开采中未产生过地面岩溶塌陷。413线西端在开采402矿体时疏排地下水,有可能产生地面岩溶塌陷。矿山因进行了帷幕注浆堵水工程,目前矿区及附近地区未见产生地面岩溶塌局部地段有轻微的高岭石化,绿泥石化,岩石不够稳固。因此402号矿体开采形成的巷道除局部地段产生顶板垮塌外,在地表形成大范围的地面变形和塌陷的可能不大。但随着开采深度增加,采空区面积加大,地据矿体的产状和矿体埋藏深、上覆围岩极厚的特征,以及上、下盘围岩性质和拟定的采矿方法,并参考类似矿山岩体移动资料,经综合分析研内分布有地方铁路线、居民楼,需要矿方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目前矿山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及分段空场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由于矿山为井下开采,土地资源破坏仅限于主井、斜井口、工业场矿山402号矿体在深部开采时,届时降落漏斗范围扩大,造成水资源衰减。地下水位下降势必导致附近村庄居民随着矿山长期疏排地下水,矿区地下水水文化学环境的改变,地下水中总硬度、硫酸根离子、铁离子及硝酸盐含量可能增大超过起始值,2.2.3.3.4矿坑地温现状评价温25.5℃,-600m中段地温27.0℃。根据以上数据,从-500m至-600m的地温梯度为2.2℃,属正常地温。因矿山已处于深部开采,对地温要加强监测,当地温高于31℃时,属一级热害区,需加强通风降温工作。2.2.3.3.5矿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建议综合以上所述,矿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面岩溶塌陷、采空区地面变形、土地资源破坏及含水层破坏等。地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以及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恢复治理,恢复2.2.3.3.6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类型综上所述,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对矿2.2.3.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小结1、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坑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矿山在铜录山矿降落漏斗内,浅部基本已被疏干,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坑排水有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表水通过地面变形塌陷地段补给含水层,有发生矿坑突水的可能。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深部岩浆岩、大理岩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地质性状良好。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为Ⅵ度区,地震峰值水平加速度0.05g,地震反映普特征周期0.35s,矿山工程建设应按烈度Ⅵ度设防。矿区自然边坡稳定,矿山建设用地造土地资源破坏和含水层破坏。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对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类型的评判标准,将本矿区地质环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的划分标准,本矿山属开采条件复杂矿床(Ⅲ)中复合问题的矿床(Ⅲ-4)。2.2.4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矿石类型质量要求最小可采厚度(m)夹石剔除厚度(m)TFe(%)Cu(%)Mo(%)边界品位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铜矿石≥0.3≥0.512需选铁矿石≥20≥25钼矿石≥0.03≥0.06铜铁矿石≥20≥25≥0.3≥0.5铜钼矿石≥0.3≥0.5≥0.03≥0.062.2.4.2经评审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矿体号资源量矿石分类合计铜矿石(kt)铜铁矿石(kt)需选铁矿石(kt)钼矿石(kt)铜钼矿石(kt)401矿体群KZ382483TD51KZ+TD401534402矿体群KZ57756309TD2927727KZ+TD324231367总计KZ38227257756792TD2927778KZ+TD5024432453672.2.4.3共、伴生矿产情况本矿床伴生矿产有金、银和硫。伴生的金、银组分主要存在于精矿近年来已经研究出很多在铜精矿中提炼钼金属的工艺方法,其中苏打灰焙烧法和碳热还原法得到的MoO3和钼金属粉的纯度分别为99%和为了开发深部402号矿体群,矿山从2006年12月底已暂401号矿体群进行开采。本次开发利用方案以开采402号矿体为主,待矿产名称(矿产组合)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矿石工业类型及品级(牌号)矿石主要组分及质量指标截至2020年底查明资源储量及年度变化情况类型年初保有开采量损失量勘查增减重算增减审批压覆量年末保有累计查明编码(±)(±)123456789铜矿(主要矿产)铜金属吨矿石kt硫化铜(富铜)Cu1.81%KX12107.2981.41747.041184830928465.5257.8670.84477TMKZ13160981.41112.21812.00128783361750657.866.6177.00519TD6412223.8325.593.0061669486438439659KZ+TD195721205.24815.00190444310394472.597.6294.009582367低品位Cu0.31%TD00006需选铁矿石(共生矿产)矿石量kt磁铁矿石(需选矿石+铜铁矿石)TFe39.82%KX21380.04278803TMKZ23187.00303873TD3503.710.4239.00385448KZ+TD5812.00687TFe23.50%KZTD00005钼矿石(共生矿产)钼金属t矿石kt硫化钼(未分Mo0.182%KX99997474TMKZTD587587587矿产名称(矿产组合)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矿石工业类型及品级(牌号)矿石主要组分及质量指标截至2020年底查明资源储量及年度变化情况类型年初保有开采量损失量勘查增减重算增减审批压覆量年末保有累计查明编码(±)(±)123456789299299299KZ+TD695695705380380387金矿(伴生矿产)金金属量千克矿石kt伴生金(不分Au:0.64g/tKX57223.6736.858570557.8669.92715TMKZ62223.672.714063676657.866.6176778TD2035.920.68207288426428652KZ+TD82529.593.395184372.597.62942353银矿(伴生矿产)银金属量t矿石kt伴生银(不分Ag:10.52g/tKX7.980.420.47861757.8669.92628TMKZ8.670.420.050.518.7167157.866.6176683TD3.260.100.010.073.224.85416417641KZ+TD0.520.060.5823.5872.597.62932235伴生硫(伴生矿产)硫量千矿石tkt伴生硫(不分KX3.520.850.903.626657.8669.92277799TM矿产名称(矿产组合)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矿石工业类型及品级(牌号)矿石主要组分及质量指标截至2020年底查明资源储量及年度变化情况类型年初保有开采量损失量勘查增减重算增减审批压覆量年末保有累计查明编码(±)(±)123456789KZ3.830.850.10.983.86289.3557.866.6176301868TD5.780.20.020.125.689.05396.54398622KZ+TD9.610.129.5420.60685.8972.597.6293699备注:经调查,依据矿山开采实际回采率确定消耗的控制的资源量转为可信储量,转换系数取0.92。矿体编号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矿石量(kt)平均品位(%)Cu,Mo金属量401矿体群累计查明KZCu8392.7423004TFe32.62TDCu362.74TFe3230.11合计Cu8772.7424013TFe28.72401矿体群累计动用KZCu3632.238370TFe32.62TDCuTFe合计Cu4768370TFe2532.62401矿体群保有KZCu3823.7414274TFe32.62TDCu5.31TFe30.11合计Cu4013.8115283TFe28.39402矿体群累计查明KZCu86810613TFe76038.78Mo0.134(低)Cu(低)TFe23.5TDCu6228477TFe41538.94Mo2990.196587(低)Cu60.31(低)TFe523.5合计Cu19090TFe41.58矿体编号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矿石量(kt)平均品位(%)Cu,Mo金属量Mo3870.182705(低)Cu60.31(低)TFe23.5402矿体群累计动用KZCu6919932TFe47342.71Mo70.134(低)Cu(低)TFe23.5TDCu3615397TFe30.07(低)Cu60.31(低)TFe523.5合计Cu15329TFe60640Mo70.134(低)Cu60.31(低)TFe23.5402矿体群保有KZCu0.38681TFe22847.73Mo0.134TDCu2613080TFe32738.77Mo2990.196587合计Cu4380.863761TFe55540.88Mo3800.1836952.2.4.6对核实报告及年度报告的评述由大冶天地矿产勘查咨询评估有限公司编制的《湖北省大冶市铜山矿《核实报告》及《年度报告》选用的的估算资源储量方法适合,估算参数的确定及资源储量类型的划分较为合理,资源储量估算较准确。计算出的矿石资源储量的地质工作方法与程度以及工作的质量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由此计算保有资源储量较为准确可靠,可满足开发利用方案储量计算的需要。《核实报告》及《年度报告》的地质资料及附图资料齐全,可综上所述,《核实报告》及《年度报告》提交的资源储量数据能够满矿山应选择坑内钻探等手段,加强深部探矿工第三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第一节开采方案3.1.1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设计的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为采矿权范围+40m~-700m标高区间内3.1.2.1设计依据的资源量根据《2020年度报告》及审查意见,截至2020年底界内仍保有各类矿石量1570kt(其中401号矿体保有资源量534kt,402号矿体保有资源量1036kt):保有含铜矿石量958kt(其中铜矿石量502kt,铜铁矿石量443kt,铜钼矿石量13kt铜金属量1(其中铜铁矿石443kt,需选铁矿石245kt);钼矿石量380kt(含铜钼其中:401矿体群保有(KZ+TD)矿石量534kt(其中KZ+TD铜矿石401kt,KZ+TD铜铁矿石量119kt,需选铁矿石14kt);402矿体群保有(KZ+TD矿石量1036kt(其中TD铜矿石101kt,KZ+TD铜3.1.2.2设计利用资源量因目前矿山进入尾采阶段,矿山可供利用的资源量不多,故本次开发利用方案拟将401号矿体群予以利用,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宝贵矿石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故本方案的开采对象为402号、401号矿体群。因为矿山已接近尾采阶段,原则上其保有的资源储量应全部予以开发利用,故本方案对402号矿体群保有的资源储量全部予以开发利用。石量3.8kt。2020年度报告采用现有的探矿坑道进行的资源核查,提交的资源储量数据可信度较高,故本方案对本项目对KZ类资源储量可信类资源储量12.16kt,位于本次最低开采标高以下不进行开采,由此计算本矿山设计利用资源量为:=1366.69kt=136.67万t3.1.2.3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回采率88%,贫化率15%,由此计算矿山的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136.67×0.88=120.27万t3.1.2.4采出储量和资源利用率按开采标高进行储量分割后,获得分中段储量结果见表3-1:表3-1按开采标高进行储量分割计算结果表矿体可采储量(万t)赋存标高开采标高可采储量(万t)开采规模(万t/a)服务年限损失储量(万t)备注401#群42.75+35~-268-60以上3.8-60~-1004.2750.30贫化率15%-100~-1508.550.61贫化率15%-150~-200贫化率15%-200~-25012.8250.91贫化率15%402#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