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递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递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递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递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递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模拟试题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2023年19届举世瞩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举重前擦镁粉 B.升五星红旗 C.火炬手点火 D.放飞和平鸽2.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一篇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提倡开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C.加高烟囱,工业废气高空排放D.将城市垃圾焚烧,减少土壤的污染3.钡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可用于生产白纸、涂料和阻挡X射线的着色剂,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钡属于金属元素 B.钡的元素符号为BaC.钡的原子序数是56 D.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3g4.下列图示中“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 B.腐蚀胶帽C.读数偏小 D.引起失火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家前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相同6.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8.下列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有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别,该项操作是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 B.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C.加热时先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D.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9.关于空气及各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液态空气可用于工业制氧气 B.稀有气体可作有色光源C.氮气可作保护气 D.氧气用作火箭燃料1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炸裂,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⑥外 D.①②③⑤11.下列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其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可燃性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12.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B.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监控氧气的流速D.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阅读下面短文。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燃放烟花时,可以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_______。(2)黑火药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燃放烟花发生了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4)描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1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名称②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3)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4)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如用G装置来收集,甲烷应从_______(a或b)通入15.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2)当D为原子时,X=_______;(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和_______(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16.为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小明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数据如下表:实验过氧化氢的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①10%20040②10%20130③15%x120(1)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组合,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2)实验③中,x的值应为_______。(3)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的实验组合为_______(填实验序号)。(4)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查阅资料: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组对此展开探究: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45%的水。用排水法把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芳在第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第一组第二组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153045343842带火星木条的状况亮很亮复燃很亮复燃(5)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⑥的集气瓶,其现象为:_______。(6)根据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排完水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按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计算)。17.某校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展开了探究。【课本实验】甲组同学按照课本要求进行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实际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A.红磷的量不足 B.实验过程中,没有夹紧弹簧夹C.装置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D.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太慢(2)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改进实验】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实验步骤: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②将足量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0,如图甲所示;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次数AO/mmAB/mm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