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_第1页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_第2页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_第3页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_第4页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更加严重年迈的中国耻辱地踉跄着迈入崭新的二十世纪

敢问路在何方?!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辛亥革命的爆发政治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选派留学生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1905年)——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一、辛亥革命的爆发1.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以自救(1901~1905)

背景新政”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党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时间:地点:1894年美国檀香山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政治纲领:三民主义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背景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3.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再三发表文章攻击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他说中国人民程度不够,不能行共和制。如行共和必引起多年的内乱和军阀的割据康有为提出“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中国未有进行革命的资格邹容《革命军》:革命者,天演之公例章炳麟/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陈天华《警示钟》: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背景革命党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3.积极宣传革命思想4.组织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时间地点领导结果1895广州兴中会计划泄露遭破坏1900皖赣湘鄂等自立军领导人被捕杀而失败1900惠州兴中会弹尽援绝,被迫解散1904长沙华兴会计划泄露遭破坏1911广州同盟会寡不敌众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背景革命党阶级:“新政”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组织: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思想: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实践:组织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有利时机:四川保路风潮使武汉兵力空虚清政府资产阶级革命派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反而加剧统治危机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背景【知识链接】保路运动1910年,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4国银行团借款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则派兵屠杀保路人士,使全国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从而导致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一、辛亥革命的爆发(一)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经过辛亥革命形势图及武昌起义形势图武昌起义胜利后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危机★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经过(二)结果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

2.总统:孙中山3.国旗:五色旗

4.国都:南京5.纪元:公历,民国纪年6.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五色旗(五种颜色依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着“五族共和”)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建立原因施压进攻汉口和汉阳政治讹诈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清政府支持支持反清的革命阵营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为大总统。①列强支持袁世凯;②武力威胁&政治利诱;③孙中山迫于形势妥协退让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形势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帝逊位诏书》(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溥仪(幼年)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结局2、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开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通电拥护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0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1912年2月13日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民国大总统1912年3月11日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结局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2.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制度。3.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②三权分立;③自由平等;④责任内阁制。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政权迫令放足改良旗袍旧式旗袍中山装长袍马褂剪辫运动常见礼节辛亥革命更是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12年,各省区新设工厂如雨后春笋蓬勃而生,激增至963家,比1911年增长99.38%。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士以及部分军阀、政客共同挥舞着“实业救国”的旗帜,形成一股象征时代进步的实业热潮。——石波:《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共和政体;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中国的近代工业化(“短暂春天”)社会:革除封建社会风俗恶习,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19121913191419151916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3月20日“宋教仁案”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21913191419151916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3月20日“宋教仁案”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5月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19121913191419151916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3月20日“宋教仁案”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5月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日本提出“二十一条”,5月袁世凯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19121913191419151916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3月20日“宋教仁案”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5月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日本提出“二十一条”,5月袁世凯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10月,参议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赞成”君主立宪。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19121913191419151916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3月20日“宋教仁案”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5月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日本提出“二十一条”,5月袁世凯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10月,参议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赞成”君主立宪。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底护国战争爆发,讨伐袁世凯19121913191419151916三、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开始独揽大权3月20日“宋教仁案”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