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导则》_第1页
《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导则》_第2页
《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导则》_第3页
《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导则》_第4页
《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140

P59

备案号xxx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PT/CECXXXXX—XXXX

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导则

HighPressureWaterTestfor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

征求意见稿

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TestArrangementofHighPressureWater.......................................................................4

3.1TestBoreholeArrangement..............................................................................................................4

3.2TestSectionArrangement.................................................................................................................4

4TestBoreholeofHighPressurePressure...........................................................................5

4.1TestDrillingField.............................................................................................................................5

4.2TestBoreholeMeasurementAccuracy.............................................................................................5

4.3TestBoreholeDrillingRequirement.................................................................................................6

5TestMethodandPressureofHighPressureWater............................................................7

5.1TestMethod.......................................................................................................................................7

5.2TestPressure......................................................................................................................................7

6TestEquipmentofHighPressureWater...........................................................................9

6.1HighPressureSealingPlug.............................................................................................................9

6.2HighPressurePump..........................................................................................................................9

6.3HighPressureSurgeTank.................................................................................................................9

6.4HighPressureSensor......................................................................................................................10

6.5HighPressureManometer...............................................................................................................10

6.6HighPressureFlowmeter................................................................................................................10

7FieldTestofHighPressurePressure................................................................................11

7.1TestPreparation...............................................................................................................................11

7.2InstallationandInspectionofTestEquipment................................................................................11

7.3WaterLevel...................................................................................................................................11

7.4TestSectionIsolate.........................................................................................................................12

7.5PressureandFlow.........................................................................................................................12

7.6InspectionofFieldTestResults......................................................................................................13

8TestDataArrangement.....................................................................................................14

8.1GeneralProvision............................................................................................................................14

8.2DrawingofVariousTestCurves.....................................................................................................14

8.3DeterminationofRockMassCriticalPressure..............................................................................15

8.4Calculationof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HighPressureWater...................................................16

8.5CompileResultsReport..................................................................................................................17

AppendixARecordFormatofHighPressureWaterTest...................................................18

AppendixBInstallationofHighPressureWaterTestEquipment......................................19

AppendixCingRecordofHighPressureWaterTest.......................................................22

AppendixDHighPressureWaterTestResults.................................................................24

AppendixECurveDrawingofHighPressureWaterTest................................................26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9

ListofQuotedStandards.................................................................................30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1

1总则

1.0.1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的工作内容、试验方法、试验实施和资料整

理,保证试验质量和成果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工作,其他工程高压压水试验可参照

执行。

1.0.3高压压水试验主要任务为通过绘制各类试验曲线和测定岩体临界压力,评价岩

体渗透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基本资料。

1.0.4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highpressurewatertestinborehole

用栓塞将钻孔隔离出一定长度的孔段,并向该孔段施加大于1MPa压力进行压水,

根据一定时间内压入水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确定岩体在高水头下的渗透特征、渗透

稳定性及其结构面张开压力的一种原位渗透试验。

2.1.2试验段长度testsectionlength

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时水可以进入岩体的孔段长度。双栓塞隔离时为两栓塞之间的

长度,单栓塞隔离时为栓塞底部至孔底的长度。

2.1.3试验压力testingpressure

施加在试验段内的实际压力。

2.1.4试验水头testinghydraulichead

试验压力对应的水柱高度。

2.1.5高压止水栓塞embolismforhighpressurewaterstop

抗爆压力大于15MPa,在钻孔内隔离出封闭孔段的试验设备。

2.1.6高压传感器highpressuresensor

抗爆压力大于8MPa,能够测量、记录、传送钻孔水压力的试验设备。

2.1.7试验段透水率testsectionpermeability

表达试验段岩体透水性的指标。

2.1.8岩体临界压力criticalpressureofrockmass

试验段岩体出现劈裂或者结构面张开时所需要的最小水压力。

2.1.9试验段单位岩体透水量permeabilityofrockmassinunittestsection

某级压力下每米试验段压入的水量。

2

2.2符号

—试验水头(m);

�—岩体渗透系数(m/d);

�L—试验段长度(m);

—工作管长度(m);

�p—试验压力(MPa);

�—压力表指示压力(MPa);

�p—压力表中心至试验压力计算零线的水柱压力(MPa);

�Z—管路压力损失(MPa);

�s—压入流量(L/min);

�—试验段透水率(Lu);

�qL—试验段单位岩体透水量(L/min.m);

—钻孔半径(m)。

�0

3

3高压压水试验布置

3.1试验孔布置

3.1.1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代表性方案的输水系统及厂房部位可布

置高压压水试验孔。

3.1.2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高压管道及引水高压岔管部位应布置高压

压水试验孔,调压室、竖井等建筑物部位可布置高压压水试验。

3.1.3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阶段可根据工程需要补充高压压水试验孔。

3.1.4高压压水试验孔不应少于2个,应在不同建筑物、不同地貌单位及不同地

质单元分别布置;试验孔深度超过建筑物底板不应少于10m。

3.2试验段布置

3.2.1试验段宜布置在高压隧洞8倍洞径范围内或建筑物中心线0.2倍静水头范

围内,试验段可不连续,但不应重叠。

3.2.2试验段选取应参考钻孔岩芯、孔内数字成像和钻孔声波等资料;同一试验

段不宜跨越透水性相差悬殊的两种岩层。试验段岩体特征可按本标准附录A.0.1

规定记录。

3.2.3每个试验孔的试验段布置不宜少于6个,试验段宜按完整岩体、较完整岩

体和裂隙岩体分别选取。

3.2.4试验段长度宜为5m,当遇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溶蚀带等强透水带

的孔段时,应根据强透水带的性状、厚度等确定试验段长度。

4

4高压压水试验孔

4.1试验孔钻场

4.1.1试验孔钻场应满足高压压水试验人员、设备的工作需要,安全稳定。

4.1.2露天试验孔钻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孔钻场面积不宜小于10m×8m。

2试验孔钻场地基安全稳定,达不到要求的应进行专门处理或修建工作台。

3排水排污应畅通。

4雨季应有防雨设施。

4.1.3洞内试验孔钻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孔钻场底面积不宜小于8m×6m,机窝顶面积不宜小于1m×1m,机

窝高度不宜小于7m。

2应有安全稳定的通风排烟设备。

3应有稳定的供电设备。

4排水排污应畅通,必要时单独设立排污泵。

5洞内出现渗水时应有防水设施。

4.2试验孔量测精度

4.2.1试验孔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20cm,孔口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cm。

4.2.2试验孔孔深误差应不大于0.3%,每钻进100m,应校正孔深,及时更正。

4.2.3试验孔应保持铅直,顶角偏差每100m应不大于3°,每钻进100m,应校

正孔斜,及时纠偏。

5

4.3试验孔钻进

4.3.1试验孔宜采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进,孔径宜为75~110mm。钻进方法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钻探规程》NB/T35115的有关规定。

4.3.2试验孔钻进至试验段以上宜不小于10m时采用清水钻进,不得使用膨润

土、植物胶等护壁材料;在碳酸盐岩类地层钻进时,应选用不易产生堵塞裂隙和

吸附孔壁的冲洗液。

4.3.3试验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应立即采用清水洗孔,洗孔宜采用压水法,钻具应

下到孔底,流量不应小于钻进供水量。

4.3.4试验孔应冲洗至孔口回水清洁,肉眼观察无岩粉时方可结束;当孔口无回

水时,洗孔时间不得少于30min。

6

5高压压水试验方法与压力

5.1试验方法

5.1.1高压压水试验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段地质条件采用快速法、中速法、慢

速法或循环法进行。

5.1.2快速法试验每级压力维持时间一般为5~10min;中速法试验每级压力维

持时间不宜小于30min;慢速法试验每级压力维持时间不宜小于120min。

5.1.3循环法试验应分单循环法和多循环法;单循环法由升压阶段和降压阶段组

成,多循环法不应少于4个单循环,每个钻孔至少应有一个试验段采用多循环法

试验。

5.1.4升压阶段应从1.0MPa开始分级增加压力至试验最高压力,宜分5~10级

逐级增压;降压阶段应从试验最高压力开始分级降压至1.0MPa,降压分级比升

压分级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3个压力分级。

5.1.5试验最高压力不应小于钻孔所在位置建筑物部位最大内水压力的1.2倍;

引水高压岔管部位试验最高压力同时应不小于上水库正常蓄水位与蜗壳进口中

心线高程差的1.4倍。

5.2试验压力

5.2.1高压压水试验压力可采用高压传感器和安设在进水管上的压力表测定;宜

优先采用高压传感器测定。

5.2.2当采用安设在试验段内的高压传感器测定压力时,传感器测得压力即为试

验压力。

5.2.3当采用安设在进水管上的压力表测定压力时,试验压力应按式5.2.3计算:

P=Pp+Pz-Ps(5.2.3)

式中:P—试验压力(MPa);

Pp—压力表指示压力(MPa);

Pz—压力表中心至压力计算零线的水柱压力(MPa);

7

Ps—管路压力损失(MPa)。

5.2.4试验压力计算零线应采用钻孔稳定地下水位或试验段稳定压力水头,压力

计算零线的确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当地下水位在试验段以下时,压力计算零线为通过试验段中点的水平线。

2当地下水位在试验段以内时,压力计算零线为通过地下水位以上试验段中

点的水平线。

3当地下水位在试验段以上时,压力计算零线为地下水位线。

5.2.5管路压力损失的确定宜按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NB/T35113的有关规定执行。

8

6高压压水试验设备

6.1高压止水栓塞

6.1.1高压止水栓塞长度不应小于试验孔孔径的8倍,且不应小于1.0m,在高

水头工况下应操作方便,止水可靠。

6.1.2高压止水栓塞宜使用气压式双栓塞和水压式双栓塞,不宜使用无法测定栓

塞压力的顶压式单栓塞。

6.1.3当采用气压式双栓塞时,栓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塞体抗爆压力不应小于最高试验压力的1.5倍。

2塞体在最大胀塞压力时,径向膨胀率不应小于25%。

3塞体的收缩压力不应小于胀塞压力不小于1.0MPa。

4栓塞结构应满足测量试验段水位、水压的需要。

6.1.4当采用水压式双栓塞时,栓塞应满足本标准第6.1.3条要求,且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栓塞应有独立的胀塞供水系统,宜设置孔内放水装置。

2胀塞压力不应小于最高试验压力的1.5倍。

6.2高压水泵

6.2.1高压水泵额定工作压力不应小于最高试验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

8.0MPa。

6.2.2在最高试验压力时,高压水泵的稳定出水量不应小于100L/min。水泵出

水量应满足最高试验压力和最长试验段条件下的渗水量要求,当单台水泵不能满

足试验供水要求时,可采用多台水泵并联供水。

6.2.3高压水泵宜采用稳定、耐用的三缸往复式类型,动力宜采用电动机。

6.3高压稳压罐

6.3.1当压力波动超过20%时,钻孔高压压水试验宜在高压水泵后设置高压稳压

9

罐。

6.3.2高压稳压罐的容积不宜小于0.15m3,高度不宜小于0.5m。

6.3.3高压稳压罐的抗爆压力不应小于最高试验压力的1.5倍。

6.3.4高压稳压罐上应设置与高压压水试验相匹配的防震压力表。

6.4高压传感器

6.4.1高压传感器的压力范围应与试验最高压力相匹配,量测误差精度不应大于

±0.05MPa。

6.4.2高压传感器直径不宜大于25mm。

6.4.3高压传感器应实时显示时间和日期;峰值、实时值和测试过程曲线应同屏

显示,可监控和追溯测试全过程;应具有峰值保持功能和峰值自动解除功能,峰

值解除时间可自由设定。

6.5高压压力表

6.5.1高压压力表应采用防震型高压压力表。

6.5.2高压压力表应反应灵敏,卸压后指针能归零。

6.5.3高压压力表的工作压力应为量测最大压力值的1/3~3/4。

6.6高压流量计

6.6.1高压流量计应采用防震型高压流量计。

6.6.2高压流量计应能在1.5倍最高试验压力下正常工作;流量传感器量程应与

供水设备最大供水量相匹配。

6.6.3高压流量计应测量正向和反向流量。

6.6.4高压流量计应显示累计流量和瞬时流量。

10

7高压压水现场试验

7.1试验准备

7.1.1现场试验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熟练掌握试验方法和操作程序。

7.1.2现场试验前应根据相关技术要求编写试验工作大纲,主要包括:试验工作

量,初定的试验参数,试验方法,试验设备,操作方法步骤,试验工期等。

7.1.3现场试验前应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和现场工作环境,准备满足试验需要的专

用设备及材料。试验需要的主要专用设备及材料不得与常规压水试验设备、钻探

设备混用。

7.1.4现场试验宜根据现场工作环境制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

7.2试验设备安装及检查

7.2.1试验设备应按现场条件合理布置及安装,设备安装可参照本标准附录

B.0.1进行,安装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B.0.2和B.0.3规定填写。

7.2.2试验前应对试验仪表、试验设备、试验管路进行全面检查。

7.2.3高压止水栓塞宜在地面进行打压胀塞试验,检查最大压力下是否满足爆裂

和密封要求。

7.2.4试验用水应采用清水,当水源含泥沙量较多时,应采取沉淀措施。水源水

量应满足高压压水连续循环用水要求,水源水量不足时应建造容积足够的蓄水池。

7.3水位观测

7.3.1下置栓塞前及下置栓塞有效隔离试验段后均应观测钻孔稳定地下水位或

测定稳定压力水头。观测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C.0.1规定填写。

7.3.2水位观测应每隔5min进行一次,当水位变化幅度连续2次均小于5cm/min,

观测工作即可结束,采用最终的观测成果确定压力计算零线。

7.3.3水位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承压水时,观测时间应延长至水位稳定。当承压水

位高于孔口时,应测定稳定的承压水头和涌水量。

11

7.4试验段隔离

7.4.1高压止水栓塞宜安设在岩体较完整的孔段部位,栓塞定位应准确,栓塞位

置和试验段长度误差精度均不应大于±10cm。

7.4.2试验过程中胀塞压力波动值不应大于0.1MPa。

7.4.3栓塞向钻孔下置过程中应控制下降速度,避免出现撞击、墩放、强拉、卡

夹或溜管等现象。

7.4.4高压止水栓塞固定到既定位置后方可胀塞。当压力达到胀塞最大压力值后,

应锁定管路,保持胀塞压力稳定。试验过程中应时刻观察胀塞压力,出现压力下

降应及时补压。

7.4.5高压止水栓塞移位应待栓塞完全卸压收缩后缓慢进行,宜一次移动到新的

塞位,不宜多次反复移动。

7.5压力和流量观测

7.5.1压水试验前管路应充分排气,达到试验压力并保持稳定后,方可进行流量

观测,流量观测可按本标准附录C.0.2规定记录。

7.5.2流量观测过程稳定试验压力波动值不应大于0.1MPa,压力波动过大时应

暂停流量观测,调节至压力稳定后继续流量观测。

7.5.3流量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快速法试验时,流量观测应每隔lmin或2min进行一次;当流量

无持续增大趋势,且连续5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

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级压力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并应取最

终值作为本级压力阶段流量的观测值。

2当采用中速法试验时,前5min内每隔1min应进行一次流量记录,之后

每隔5min应记录一次流量;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连续5次流量读数中最

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

本级压力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并应取最终值作为本级压力阶段流量的观测值。

3当采用慢速法试验时,前5min内每隔lmin应记录一次流量,之后每隔

12

5min应记录一次流量,30min后每隔10min应记录一次流量;当流量无持续增

大趋势,且连续5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级压力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并应取最终值作

为本级压力阶段流量的观测值。

7.5.4将试验压力调整到下阶段压力值,重复本标准7.5.3条,直到完成该试验

段所有压力分级试验流量观测。

7.5.5升压阶段如出现流量过大,无法继续升压时,即可进行降压阶段试验。

7.5.6降压阶段如出现孔内回流现象,应如实记录,待回流停止,流量观测达到

本标准7.5.3条规定后方可结束本级阶段试验。

7.5.7试验如设有观测孔(洞)及存在受影响的井、洞、孔、泉等,应对其水位、

流量、颜色等进行观测。

7.6现场试验成果检查

7.6.1现场试验操作结束后,应对试验设备、试验原始记录进行检查,检查无误

后,方可结束现场试验。

7.6.2现场检查发现试验设备有损坏,应评估对试验成果的影响程度,如对试验

成果影响较大,应重新进行现场试验。

7.6.3现场检查发现原始记录不完善且对试验成果影响较大时,应重新进行现场

试验。

13

8试验资料整理

8.1一般规定

8.1.1试验资料整理应包括校核原始资料、绘制试验曲线、确定岩体临界压力,

计算高压压水岩体渗透系数和编制高压压水试验报告等。试验段试验成果表和钻

孔试验成果汇总表可按本标准附录D编制。

8.1.2试验曲线绘制宜采用统一比例尺,试验压力P轴坐标1mm代表0.1MPa,

流量Q轴坐标1mm代表1L/min,时间t轴坐标1mm代表1min,q轴坐标1mm

代表0.1Lu。各类曲线绘制可参考本标准附录E执行。

8.2各类试验曲线的绘制

8.2.1快速法、中速法、慢速法及多循环法均需绘制压力-流量-时间曲线(P-Q-t

曲线)、压力-流量曲线(P-Q曲线)、压力-透水率曲线(P-q曲线)。如设有观测

孔、观测平洞,应绘制压力与观测孔、观测平洞出水量关系曲线。

8.2.2压力-流量-时间曲线(P-Q-t曲线)为放在同一坐标系内的P-t曲线和Q-t

曲线,以时间t为横轴、以试验压力P和压入流量Q为纵轴,连续记录试验压力

P和压入流量Q随时间变化趋势。

8.2.3压力-流量曲线(P-Q曲线)以压入流量Q为横轴、以试验压力P为纵轴,

应标明各升压、降压点的序号,依次用直线相连,升压阶段用实线,降压阶段用

虚线。各点应采用稳定试验压力及对应的流量。

8.2.4P-Q曲线类型划分及曲线特点可参考常规压水试验(表8.2-4)确定,分

为层流型(A型)、紊流型(B型)、扩张型(C型)、冲蚀型(D型)和充填型

(E型)。根据升压阶段P-Q曲线的形状以及降压阶段P-Q曲线与升压阶段P-Q

曲线之间的关系,确定试验段的P-Q曲线类型。

14

表8.2-4P-Q曲线类型及曲线特点

类型

名称层流型(A型)紊流型(B型)扩张型(C型)冲蚀型(D型)充填型(E型)

PPPPP

33333

P-Q4

22422

4244

1115

5155

曲线51

OOOO

QQOQQQ

升压曲线为通过升压曲线凸向Q升压曲线凸向P升压曲线凸向P升压曲线凸向Q

曲线原点的直线,降轴,降压曲线与轴,降压曲线与轴,降压曲线与升轴,降压曲线与升

特点压曲线与升压曲升压曲线基本重升压曲线基本重压曲线不重合,呈压曲线不重合,呈

线基本重合合合顺时针环状逆时针环状

8.2.5试验段透水率应选择各级压力下最大透水率,各级压力下的试验段透水率

可按式8.2.5计算。

Q

q(8.2.5)

LP

式中:q—试验段透水率(Lu);

L—试验段长度(m);

Q—压入流量(L/min);

—试验压力(MPa)。

8.2.6压力�-试验段透水率曲线(P-q曲线)试验段透水率q为横轴、以试验压力

为纵轴,依次用直线相连,升压阶段用实线,降压阶段用虚线,确定岩体试验

�段的最大透水率。

8.2.7试验段单位岩体透水量可按式8.2.7计算。

Q

q(8.2.7)

LL

式中:—试验段单位岩体透水量()。

qLL/min.m

8.3岩体临界压力的确定

8.3.1对于完整或较完整岩体应根据P-Q曲线最大曲率或切线交点法确定岩体

临界压力。

8.3.2对于多循环高压压水试验,应分别确定各循环的临界压力和稳定临界压力。

15

8.3.3对于紊流(B型)P-Q曲线,临界压力之前的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可用

截距为零的二次多项式或幂次函数拟合,拟合函数参数可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确定。

8.3.4设有观测孔、观测平洞的高压压水试验,应根据其出水量与压力关系,确

定是否存在岩体临界压力。应根据岩体临界压力和渗径计算临界水力坡降。

8.4高压压水渗透系数计算

8.4.1当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透水率小于10Lu,P-Q曲线为层流型(A

型)时,高压压水岩体渗透系数可按式8.4.1计算。

QL

Kln(8.4.1)

2HLr0

式中:K—岩体渗透系数(m/d);

H—试验水头(m);

—钻孔半径(m)。

8.4.2当试�验0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透水率小于10Lu,P-Q曲线为紊流型(B

型),且临界压力之前曲线按截距为零二次多项式或幂函数拟合时,高压压水岩

体渗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1L

Kln(8.4.2)

2Lc1r0

式中:—曲线拟合系数。

c1P-Q

8.4.3当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透水率小于10Lu,P-Q曲线为扩张型(C

型)、冲蚀型(D型)和充填型(E型)时,高压压水岩体渗透系数可采用最大

透水率对应的压力和压入流量按本标准式8.4.1计算。

8.4.4当岩体透水率不小于10Lu时,宜采用其他水文地质试验方法测定岩体渗

透系数。

8.5成果报告编制

8.5.1高压压水试验应编制试验成果报告,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16

1前言。

2工程地质概况。

3技术标准及依据。

4试验目的和方法。

5试验设备和过程。

6试验资料整理。

7试验成果分析。

8结论和建议。

8.5.2报告内容中的图表宜包括下列内容:

1试验场地平面图。

2钻孔岩心照片、岩心描述、孔内数字成像和钻孔声波资料。

3P-Q-t曲线、P-Q曲线、P-q曲线等。

4基本数据和计算成果表。

17

附录A高压压水试验记录格式表

A.0.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段岩体特征统计宜按表A.0.1记录。

表A.0.1高压压水试验段岩体特征统计表

工程名称勘察阶段建筑物部位

钻孔编号孔口高程试验段长度

深度地层岩性风化状态

RQD完整性系数节理发育特征

数字成

出露张开节理完整性

像完整倾角

深度充填宽度间距岩体完综合评价

性评价编号条数

%Kv物整程度

m°mmm

复核:统计记录:日期:

18

附录B高压压水试验设备安装

B.0.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设备安装宜参照图B.0.1进行。

图B.0.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设备安装示意图

1—储水桶;2—电磁流量计;3—回水器;4—水泵;5—高压阀门;6—大压力表;

7—稳压回水器;8—高压阀门;9—小压力表;10—压力传感器;11—压力表;

12—稳压器;13—卸压阀门;14—逆止阀;15—冲塞泵;16—自动记录仪;17—

上栓塞;18—压水试验段;19—下栓塞。

19

B.0.2钻孔设备安装调试应按表B.0.2进行记录。

表B.0.2试验孔设备安装记录表

工程名称钻孔编号

钻孔位置孔口高程

最小直径长度最大抗爆压力

栓塞类型

(mm)(cm)(MPa)

止水栓塞

最大水压力

设备型号动力源胀塞介质

(MPa)

胀塞设备

最大水压力

型号最大出水量动力源

(MPa)

水泵

罐体容积压力表1量程压力表2量程最大抗爆压力

(m3)(MPa)(MPa)(MPa)

稳压罐

量程最大抗爆压力

型号

(L/min)(MPa)

流量计

内径根数总长最大抗爆压力

(mm)(根)(m)(MPa)

管路

量程

型号记录方式传输方式

(MPa)

压力传感器

量程

型号记录方式传输方式

(MPa)

流量传感器

安装调试:安装记录:日期:

20

B.0.3试验段设备安装应按表B.0.3进行记录。

表B.0.3试验段设备安装记录表

工程名称钻孔编号试验段编号

孔口高程试验段项高程试验段埋深

最小内径mm

根数根

工作管

总长

压力表高出地面

试验段长度m

起始深度

试验段

终止深度

试验段孔径mm

栓塞规格及类型

止水效果

安装调试:安装记录:日期:

21

附录C高压压水试验观测记录

C.0.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段水位观测记录宜按表C.0.1记录。

表C.0.1试验段水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勘察阶段建筑物部位

钻孔位置

钻孔编号孔口高程

(地面或平洞)

试验段编号试验段深度试验段长度

孔口至试验段

观测时间间隔时间

孔内水位

时分时分m

复核:观测记录:日期:

22

C.0.2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流量观测记录宜按表C.0.2记录

表C.0.2高压压水试验流量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勘察阶段建筑物部位

钻孔位置

钻孔编号试验段编号

(地面或平洞)

时间压力流量

压力压力

起止间隔压力表压力压力传感器压力流量表读数流量

阶段分级

时分时分minMPaMPa起止L/min

复核:观测记录:日期:

23

附录D高压压水试验成果

D.0.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段成果宜按表D.0.1记录。

表D.0.1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段成果表

工程名称钻孔编号试验段编号

试验段深度试验段长度试验段高程

地层岩性岩体风化状态

岩体

压水柱压力表稳定稳定单位岩体透渗透

压试验压力透水率临界

力压力压力时间流量水量系数

力压力

级MPaMPaMPaminL/minL/min.mLuMPam/d

复核:编制计算:日期:

24

D.0.2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成果汇总宜按表D.0.2统计。

表D.0.2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工程名称钻孔编号

试验段试验段P-Q曲单位岩体透岩体临界渗透

岩性透水率

试验段深度长度线类型水量压力系数

编号

mm----L/min.mLuMPam/d

复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