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隔震减震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一批)_第1页
山东省隔震减震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一批)_第2页
山东省隔震减震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一批)_第3页
山东省隔震减震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一批)_第4页
山东省隔震减震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一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山东省隔震减震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一批)类别序号名称原理应用模式力学性能要求适用结构形式(一)阻尼器1金属剪切型阻尼器耗能机理:利用金属屈服后的塑性变形和滞回耗能来耗散地震能量。恢复力模型:双线性模型、三线性模型和Wen模型。通常情况下:小震:不屈服耗能,仅提供附加刚度;中震、大震:屈服耗能,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1.屈服荷载:每个产品的屈服荷载实测值允许偏差应为屈服荷载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2.屈服位移:每个实测产品屈服位移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3.屈服后刚度:每个实测产品屈服后刚度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4.极限荷载:每个实测产品极限荷载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5.极限位移:每个实测产品极限荷载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6.滞回曲线面积:任一循环中滞回曲线包络面积实测值偏差应为产品设计值的±15%;产品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2摩擦消能器耗能机理:利用金属有预紧力的固体金属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耗能。恢复力模型:双线性模型。通常情况下:小震:摩擦耗能,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中震、大震:屈服耗能,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1.起滑阻尼力:每个产品起滑阻尼力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2.起滑位移:每个产品起滑位移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3.初始刚度:每个产品初始刚度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4.极限荷载:每个产品极限荷载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5.极限位移:每个实测产品极限位移值不应小于极限位移设计值。6.滞回曲线面积:任一循环中滞回曲线包络面积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3屈曲约束支撑耗能机理:利用金属屈服后的塑性变形和滞回耗能来耗散地震能量。恢复力模型:双线性模型、三线性模型和Wen模型。通常情况下:小震:不屈服耗能,仅提供附加刚度;中震、大震:屈服耗能,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1.屈服荷载:每个产品的屈服荷载实测值允许偏差应为屈服荷载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2.屈服位移:每个实测产品屈服位移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3.屈服后刚度:每个实测产品屈服后刚度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4.极限荷载:每个实测产品极限荷载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5.极限位移:每个实测产品极限位移值不应小于极限位移设计值。6.滞回曲线面积:任一循环中滞回曲线包络面积实测值偏差应为产品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4黏滞阻尼器(墙)耗能机理:利用高黏性的液体中活塞或者平板的运动来耗散地震能量。恢复力模型:常用麦克斯韦模型。通常情况下:小震:不屈服耗能,仅提供附加刚度;中震、大震:屈服耗能,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1.极限位移:每个产品极限位移实测值不应小于极限位移设计值。2.最大阻尼力:每个产品最大阻尼力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3.极限速度:每个产品极限速度的实测值不应小于极限速度设计值。4.阻尼指数:每个产品阻尼指数的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5.滞回曲线面积:任一循环中滞回曲线包络面积实测值偏差应为设计值的±15%;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为设计值的±10%。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二)隔震支座1橡胶隔震支座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由多层钢板与橡胶交替叠合而成,外层包覆抗老化保护胶钢板作为橡胶支座的加劲材料,增大了橡胶体的竖向刚度,使其既能降低水平地震作用,又能承受较大竖向荷载。隔震支座通过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阻尼,减轻向上传递的地震能量。通常情况下:延长整体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1.竖向压缩刚度:实测值允许偏差为+30%;平均值允许偏差为+20%。2.压缩变形性能:荷载—位移曲线应无异常。3.竖向极限压应力:当3≤S2≤4时,应不小于60MPa;当4≤S2≤5时,应不小于75MPa;当S2>5时,应不小于90MPa。4.当水平位移为支座内部橡胶直径0.55倍状态时的极限压应力:当3≤S2≤4时,应不小于20MPa;当4≤S2≤5时,应不小于25MPa;当S2>5时,应不小于30MPa。5.竖向极限拉应力:应不小于1.5MPa。6.竖向拉伸刚度:实测值允许偏差为+30%;平均值允许偏差为+20%。7.侧向不均匀变形:直径或边长不大于600mm支座,侧向不均匀变形不大于3mm;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000mm支座,侧向不均匀变形不大于5mm;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500mm支座,侧向不均匀变形不大于7mm。8.水平等效刚度:水平滞回曲线在正负向应具有对称性,正负向最大变形和剪力的差异应不小于15%;实测值允许偏差为+15%;平均值允许偏差为+10%。9.屈服后水平水平刚度(铅芯橡胶支座):水平滞回曲线在正负向应具有对称性,正负向最大变形和剪力的差异应不小于15%;实测值允许偏差为+15%;平均值允许偏差为+10%。10.等效阻尼比(铅芯橡胶支座):实测值允许偏差为+15%;平均值允许偏差为+10%。11.屈服力(铅芯橡胶支座):实测值允许偏差为+15%;平均值允许偏差为+10%。各类建筑2摩擦摆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一种通过球面摆动延长结构振动周期和滑动界面摩擦消耗地震能量来实现隔震功能的支座。通常情况下:延长整体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1.竖向压缩变形:在基准竖向承载力作用下,竖向压缩变形不大于支座总高度的1%或2mm两者中的较大值。在竖向压力为2倍基准竖向承载力时支座不应出现破坏,无脱落、破裂、断裂等。2.静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不应大于动摩擦系数的上限的1.5倍。3.动摩擦系数和屈服后刚度:试验位移取极限位移的1/3;当设计摩擦系数大于0.03时,检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单个试件应在±25%以内,一批试件平均偏差应在±20%以内;当设计摩擦系数不大于0.03时,检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单个试件应在±0.0075以内,一批试件平均偏差应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