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连翘(qiào)巉岩(chán)晦暗(huì)楔形文字(xiē)B.蓦然(mù)斡旋(wò)羁绊(jī)挟而不服(xié)C.冗杂(rǒng)闭塞(sè)幽悄(qiāo)强词夺理(qiǎng)D.糜子(méi)龟裂(jūn)襁褓(qiǎng)白雪皑皑(á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勾勒

哆嗦

瞑想

首当其充B.鼓噪

潮汛

池沼

聪耳不闻C.分娩

诚挚

灼伤

苦心孤诣D.惭作

私塾

幅员

先发治人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B.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C.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D.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5、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A.比喻拟人

对偶

夸张B.拟人拟人

对偶

比喻C.比喻对偶

排比

比喻D.拟人对偶

排比

夸张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即使面对风口浪尖的位置,他也毫不动摇,用一笔一划的努力来书写自我的价值。②所以,中央台的大家栏目曾力邀钱钟书接受采访,但钱老一口回绝。③杨绛先生有言:“要么你的生命驾驭你,要么是你驾驭你的生命,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骑士,谁是坐骑”。④他觉得那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觉。至于褒扬赞美,对他并无太大魔力。⑤正如潜心于学术艺术的钱钟书先生。少年时不经事,他也曾多次被人否定,文革时被人贴上诸多骂名。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④②①7、默写。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②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⑤《<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⑥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抱负中能施展的坚定信念。⑦人生中,难免会受到不良风尚的干扰,我们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就不会为之所惑,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从武林门而西,望保淑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桌小人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②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④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节选字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王。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B.上下一白/长堤一痕C.湖中人鸟声俱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语段(一)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情?4.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晒书贺宽叶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①

→回忆母亲重视读书→②

→母亲去世→③

2.按要求品析语言。(1)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品析加点词语)(2)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3.选文第②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5.作者爱读书、藏书,书也像阳光一样照进作者的心灵,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请写出一句完整的关于书或读书的古诗文名句。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蜗牛很“牛”蒋骁飞①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强大的适应力有关。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②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③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④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但有一小部分的蜗牛被鸟吞食之后,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日本研究人员裕也一郎说:“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受到地域限制的无翼陆生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蜗牛为什么能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也许通过以下解释可以揭开这个谜底——它们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动物的消化液腐蚀性极强,能将钢铁溶化,一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蜗牛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并借助“鸟的翅膀”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⑤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选自2018年第4期《思维与智慧》)1.结合全文来看,蜗牛的“牛”体现在哪些方面?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3.第④段画线句“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请简析原因。4.读完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四、写作题(40分)根据要求作文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DCBCAB(1)天涯若比邻(2)一览众山小(3)庭下如积水空明(4)俗子胸襟谁识我(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1.C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3.①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②写出了作者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4.语段(一)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语段(二)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语段(一)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语段(二)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三1.①回乡看到母亲晒书②我与母亲读“小记”③我睹物思人2.(1)“钻进”是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飘落在书页上的情态,细腻而富有情趣。(2)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晒书时虽辛苦但内心充满愉悦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发现母亲长出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3.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4.详写这些事,回忆了书的来历,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