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_第1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_第2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_第3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_第4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内战爆发第七单元第23课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第24课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主要原因。重要历史事件。(二)教材分析知识框架教学内容分析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共有两课,第23课《内战爆发》24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两目。教材分析:分裂至今。(三)学情分析所以在设计作业时,通过创设情境、材料和图片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通过设计拓展作业和实践作业,进行合作探究来调动学生主动性,达成学习目标。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22110分钟左右。在课时学习和课时30五、课时作业第课 内战爆发作业时间:10分钟一、基础过关题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8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D【设计意图】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19466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C【设计意图】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3.19474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孟良崮战役D.青化砭战役【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19473,B【设计意图】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二、能力提升题【漫画“话”阴谋】图一 图二的含义?【策略“战”敌人】1946626730作战。为以后的战略反攻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2)中国共产党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面对敌人的进攻采取的军事策略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军事胜利对解放战争全局起了什么作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1)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1)2根据课本和重点进攻。三、拓展作业让学生以1945年重庆记者的身份,简单报道重庆谈判。论整理后,每组推荐一位代表上台发表。教师给予指导。3(如下图所示)1、小组评价标准:评价等级优秀,棒棒哒!良好,不错哦!合格,加油!语言流畅,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历史素养。【设计意图】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2、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加深对重庆谈判的理解。24作业时间:10分钟一、基础过关题“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文中“它指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土地改革 D.发动三大战役【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土地改革巩固了解放区提高了农民革命生产的积极性支持了解放战争根据题“它 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可知本题选C。【设计意图】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战争中,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7A、B、CD3、下图是苏皖九专署发给南通船工渡江支前的服务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性是( )A.强渡乌江 B.淮海战役 C.解放南京 D.抗美援朝【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1949421500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C。【设计意图】本题的关键是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通过题干的提示词“渡江”可知是渡江战役解放南京,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图片的能力。二、能力提升题的经典影片。请你结合下列影片海报,回答相关问题。A B C D结合下列提示,请你将相对应的影片海报的英文字母填在横线上。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②千里跃进,战略反攻——③先打两头,后取中间——④解放江北,大量歼敌——写出英文字母即可具体贡献。请你总结一下,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评价实施主体】教师(1)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B②千里跃进,战略反攻——A③先打两头,后取中间——D④解放江北,大量歼敌——C(2)AC。A: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一点即可)(3)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党的正确指挥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的运用。(1)1947包围,解放北平。所以①B②A③D④C。AC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参与指挥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根据所学可知,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因;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党的正确指挥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的运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三、拓展作业加入参军运动。假如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村干部,你会怎样发动农民参军。【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重要贡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独特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1945(“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考察的主题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诉求。A1919;CD面的理解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因此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A.中国取得了抗战的胜利。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8C101019466内战。AD,B3、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图,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AABBCCDDA正确。【设计意图】19474.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19468194891949119494C。主要进程。二、材料解析题5、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筹粮挑子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筹粮挑子船只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76.7万头48万吨20.6万副8500只——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关系?“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材料四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大批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水。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你有何感悟?(2【评价实施主体】教师(2)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3)辽沈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天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2“挖蒋根”既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解1国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能够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及意义。三、论述题6请简要阐述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个等级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区分度。素养。四、选做题7查找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宣城籍烈士,并介绍其在革命中的英雄事迹。的路线,并客串一下导游角色做简短的介绍。【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素按优、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