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技术_第1页
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技术_第2页
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技术_第3页
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技术_第4页
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体(soliddispersion)系指药物高度均匀分散在适宜的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一种固体物质,又称固体分散体系。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所采用的制剂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第一节概述第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难溶性药物通常是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或难溶性、或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固体分散体可看做是中间体,用以制备药物的速释或缓释制剂,也可制备肠溶制剂。第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制成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控制药物释放;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使液体药物固体化;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将药物采用难溶性或肠溶性载体材料制成固体分散剂,可使药物具有缓释或肠溶特性,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第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固体分散体的缺点:载药量小。不适合剂量较大的难溶性药物。药物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久贮易产生老化现象(稳定性不高)。工业化生产困难。第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载体材料载体材料应具备的条件:无毒、无致癌性、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不影响主药的化学稳定性、不影响药物的疗效与含量检测、能使药物得到最佳分散状态或缓释效果、廉价易得。常用载体材料可分为水溶性、难溶性和肠溶性三大类。第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水溶性载体材料常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以及糖类等。

1.聚乙二醇类

2.聚维酮类

3.有机酸类

4.表面活性剂类

5.糖类与醇类

6.其它亲水性材料第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聚乙二醇类聚乙二醇(PEG)是最常用的水溶性载体之一,是一大类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最常用的PEG4000和PEG6000。最适合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分子量在1000到20000,熔点较低(55~65℃),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但180℃以上分解),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干扰药物的含量分析。药物为油类时,宜用分子量更高的PEG类作载体。单用PEG6000作载体,则固体分散体变软,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载体发粘。第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聚维酮类聚维酮(PVP)为无定形高分子聚合物、无毒、对热稳定(150℃变色),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由于熔点较高,不宜采用熔融法,而宜采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物。第9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VP对许多药物有较强的抑晶作用,用PVP制成固体分散体,其体外溶出度有明显提高,在体内起效快,生物利用度也有显著改善。但PVP易吸湿,制成的固体分散物对湿的稳定性差,贮存过程中易吸湿而析出药物结晶。如尼莫地平—PVP固体分散物能显著提高尼莫地平的体外溶出速率,但经相对湿度75%,40℃放置三个月后,溶出速率又回到原药的水平。第10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有机酸类常用的有枸橼酸、琥珀酸、酒石酸、胆酸、去氧胆酸等。此类载体材料的分子量较小,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本类不适用于对酸敏感的药物。第11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表面活性剂类作为载体材料的表面活性剂大多含聚氧乙烯基,是较理想的速效载体材料。其特点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载药量大、在蒸发过程中可阻滞药物产生结晶。最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为片状固体、毒性小、对粘膜刺激性极小、可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可大大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第1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糖类与醇类糖类有右旋糖酐、半乳糖和蔗糖等,醇类有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等。它们的特点是水溶性强、毒性小,因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可与药物以氢键结合生成固体分散体,适用于剂量小、熔点高的药物,尤以甘露醇为最佳。第1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其它亲水性材料一些常用的固体制剂优良辅料,如改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淀粉、低粘度HPMC、胃溶性聚丙烯酸树脂以及微粉硅胶等也可用作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它们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除起到药物的分散作用外,本身还是优良的润湿剂、分散剂、助流剂或崩解剂。此类固体分散体可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第1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难溶性载体材料1.纤维素类2.聚丙烯酸树脂类3.脂质类第1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纤维素类常用的是乙基纤维素(EC),它只能溶于乙醇、苯、丙酮、CCl4等有机溶剂、无毒、无药理活性,是一种理想的不溶性载体材料。多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乙醇为溶剂)缓释的固体分散体:EC的用量和粘度对药物的释放速率均有影响,尤其是EC的用量影响更大;药物释放的机理是扩散控制。加入HPC、PEG、PVP等水溶性物质作致孔剂可以调节释药速率,获得更为理想的缓控释效果。第1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聚丙烯酸树脂类主要为为含季铵基的聚丙烯酸树脂(商品名:Eudragit,包括RL和RS等几种型号)。此类产品在肠液中不溶,在胃液中可溶胀,广泛用于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的材料。也可在此类固体分散体中加入PEG或PVP等可调节释药速率。第1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脂质类脂质类材料(如胆固醇、β-谷甾醇、棕榈酸甘油酯、胆固醇硬脂酸酯、巴西棕榈蜡等)也可作为载体制备缓释的固体分散体。应采用熔融法制备。这些脂质类载体可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达到缓释的目的。也可加入PVP、表面活性剂、糖类等水溶性材料,以调节释放速率,达到满意的缓释效果。第1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肠溶性载体材料1.纤维素类2.聚丙烯酸树脂类第19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纤维素类常用的有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其商品有两种规格,分别为HP50、HP55)以及羧甲乙纤维素(CMEC)等,它们不溶于胃液,但均能溶于肠液中。可用于制备胃中不稳定药物的固体分散体,使其只在肠道中释放和吸收,使制剂获得较高的疗效(即生物利用度较高)。也可于制备缓释的固体分散体,控制药物的释放,使制剂获得缓释的效果。第20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聚丙烯酸树脂类常用聚丙烯酸树脂Ⅱ号及Ⅲ号,前者在pH6以上的介质中溶解,后者在pH7以上的介质中溶解,有时两者联合使用,可制成缓释速率较理想的固体分散体。布洛芬以EudragitL-100及EudragitS-100共沉淀物中5hr释药50%,8h释药近于完全。第21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速释原理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所处的分散状态是加快药物溶出速率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药物的高度分散性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晶态以及无定形态在载体材料中存在,药物所处分散状态不同溶出速率也不同,分子分散时溶出最快,其次为无定形,而微晶最慢。三、速释原理及类型第2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无定形和微晶态分散在固体分散物中,药物以无定型或亚稳态的晶型存在,处于高能状态,它们的扩散能量很高,所以溶出速度快、可以达到速释的效果。药物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可以两种或多种状态分散。载体材料可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药物溶出。(1)分子分散在固体溶液、共沉淀物类型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可以分子形式分散于载体材料中。第2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载体材料提高药物溶解度(2)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作用(3)载体材料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4)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药物和载体材料(如PVP)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由于氢键、络合作用使粘度增大。载体材料能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成长,使药物成为非结晶性无定形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得共沉淀物。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2.载体材料第2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缓释原理用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不仅仅具有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的作用,而且具有使药物缓慢释放作用,其释药机制与骨架型制剂缓、控释原理相同。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选择适当的载体及恰当的药物与载体的比例,可获得理想释药速率的固体分散体。第2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固体分散体的分类方法:按药物的溶出行为分为速释型、缓释型、肠溶型。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原理分为低共熔物、固体溶液、共沉淀物、玻璃溶液。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分散状态有:微晶状态、胶体状态、分子状态、无定形状态。(二)固体分散体的类型第2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简单低共溶混合物(eutecticmixture)

药物与载体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并在较低的温度下熔融,可得到完全混溶的液体(液态的固体溶液),将其速冷至最低共熔点(温度)下,药物一般将以微晶形式均匀分散在固体载体中。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这种均匀分散的微晶体系,关于药物与载体的用量比例,一般采用最低共熔组分比(最低共熔点时药物与载体之比),此时,两组分在最低共熔温度下同时从熔融态转变成微晶态(体系),称为最低共熔混合物。第2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图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图中A、B分别为A和B的熔点;相Ⅰ为A和B的熔融态;相Ⅱ表示A的微晶与A在B中的饱和溶液(熔融态)共存;相Ⅲ表示B的微晶与B在A中的饱和溶液(熔融态)共存;相Ⅳ为固态低共熔混合物(O线为A和B共同处于熔融状态时的最低温度,E点为A和B处于最低共熔点时的比例)。

ABEOI:熔融态ⅡⅢⅣ温度T

随着B的比例,A的熔化点曲线沿着AE线下降到E点第2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果两组分的配比不是最低共熔组分比,则在某一温度下,先行析出的某一成分的微晶就会在另一种成分的熔融体中自由生长成较大的结晶。当温度进一步降低到低共熔温度时(O线),此时产生的低共熔晶体就会填入先析出的晶体结构空隙中,使总体的微晶表面积大大减小,影响增溶效果。第29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固体溶液(solidsolution)是指药物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而形成的固体分散体。如果将药物分子看成溶质,载体看成是溶剂,则此类分散体即可称为固体(态)溶液。因为固体溶液中的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分散程度高、表面积大,所以在改善溶解度方面比下述的低共熔混合物具有更好的效果。第30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按晶体结构看,可分为置换型和填充型固体溶液;按药物与载体材料的互溶情况看,可分为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固体溶液。如果药物与载体的分子大小很接近,则一种分子可以代替另一种分子进入其晶格结构形成置换型固体溶液,这种固体溶液往往在两者不同组分比例下都能形成,故而又称完全互溶固体溶液;但如果药物与载体的分子大小差异较大,则一种分子只能填充进入另一种分子晶格结构的空隙中形成填充型固体溶液,这种固体溶液只在特定的组分比例下形成,故而又称为部分互溶固体溶液。第31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共沉淀物共沉淀物也称共蒸发物、沉淀物,

是由药物与载体材料二者以一定比例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物。如磺胺噻唑(ST)与PVP(1:2)共沉淀物中,ST分子进入PVP分子的网状骨架中,药物结晶受到PVP的抑制而形成非结晶性无定形物。第3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的载体材料为多羟基化合物,如枸橼酸、蔗糖、PVP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可因不同载体材料不同;固体分散体的类型还与药物同载体材料的比例以及制备工艺等有关。第3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一)熔融法(二)溶剂法(三)溶剂熔融法(四)研磨法(五)液相中溶剂扩散法第3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熔融法将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匀,加热至熔融(也可将载体加热熔融后,再加入药物混匀),然后将熔融物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冷却成固体(例如将熔融物倾倒在冰冷的不锈钢板上成薄膜状,使熔融物骤冷成固体),然后将其干燥使变脆而易于粉碎,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等。本法简便、经济,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多采用低熔点的或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载体材料,如PEG类、poloxamer、枸橼酸、糖类等,但不耐热的药物和载体不宜用此法,以免分解、氧化。一般来说,此法制得的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有较高度的分散状态。对易受热分解、升华及多晶型转换的药物,可采用减压熔融或充惰性气体的方法。也可将熔融物滴入冷凝液中使之迅速收缩、凝固成丸,这样制成的固体分散体称为滴丸。常用冷凝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以及水等。第3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溶剂法将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根据载体能否溶于此溶剂,可将此法分为共沉淀法和溶剂分散法二种。共沉淀法是指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去有机溶剂后使药物与载体材料同时析出、干燥即得。蒸发溶剂时,宜先用较高温度蒸发溶剂至溶液变粘稠时,突然冷冻固化;也可将药物和载体溶于溶剂中,然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尽溶剂即得。该法主要适用于熔点较高的或不够稳定的药物和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本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分散性好,但使用有机溶剂,且用量较多,有时难于除尽,成本也较高。溶剂分散法是指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将不溶于此溶剂的载体材料分散于其中,与药物混匀,蒸去有机溶剂、干燥即得(也可采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去除有机溶剂)。此法不用选择药物和载体的共同溶剂,只需选择能溶解药物的溶剂即可。第3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溶剂熔融法将药物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与熔融的载体混合均匀,蒸去有机溶剂,冷却固化而得。本法可适用于液态药物,如鱼肝油、维生素A、D、E等。但只适用于剂量小于50mg的药物。凡适用熔融法的载体材料均可采用。制备过程一般除去溶剂的受热时间短,产物稳定,质量好。但注意选用毒性小的溶剂,与载体材料应易混合。通常药物先溶于溶剂再与熔融载体材料混合,必须搅拌均匀,防止固相析出。第3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研磨法是将药物与较大比例的载体材料混合后,强力持久地研磨一定时间,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方法。本法不需加溶剂,而是借助机械力降低药物的粒度,或使药物与载体材料以氢键相结合。研磨时间的长短因药物而异。常用的载体材料有微晶纤维素、乳糖、PVP类、PEG类等。第3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液相中溶剂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