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技术测量基础_第1页
B-技术测量基础_第2页
B-技术测量基础_第3页
B-技术测量基础_第4页
B-技术测量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技术测量基础Fundamentalsoftechnicalmeasurement2024/5/11章节提纲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用普通计量器具检测2024/5/11一、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技术测量?2.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研究对零件几何量进行测量与检验,以确定零部件加工后是否符合设计图样上的技术要求长度、角度、形状和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等2024/5/11

将被测量与测量单位或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2、测量measurment测量值被测量测量单位或标准量2024/5/113、测量过程的四个要素被测对象measurand:零件的几何量计量单位measureunit

:几何量中长度、角度单位测量方法measuringmethod

:测量时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精度

measurmentaccuracy: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2024/5/11检验: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从而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而不要求量值举例:用量规、样板等专用定值无刻度量具来判断被检对象的合格性检验和检定检定:为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的全部过程举例:用量块来鉴定千分尺的精度指标2024/5/114、技术测量的基本要求

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方法、测量器具)效率要高成本要低避免废品产生(正确判断)2024/5/11二、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1、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长度的基本尺寸:米米的定义:1m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隙内的行程长度我国国家长度基准:碘吸收稳频的0.633μm氦氖激光辐射波长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通过工件基准——

线纹尺和量块,将长度基准的量值准确地逐级传递到计量器具和零件上2024/5/112、角度尺寸基准和传递基准多面棱体多面棱体工作基准标准测角仪角度量块各种角度测量器具工件自准直仪比较法直接检定比较检定直接检定涂色法光隙法图2.2角度量值传递系统(p53)2024/5/11(1)定义一种无刻度的标准端面量具材料:特殊合金钢(线膨胀系数小、性质稳定、耐磨、不易变形)形状:长方六面体结构3、量块(块规)measuringblock测量面工作尺寸测量面2024/5/11尺寸传递系统中的中间标准量具作为标准件调整仪器的零位直接测量零件(2)量块的作用测量面工作尺寸2024/5/11(3)量块的尺寸量块长度:一个测量面上任意一点(距边缘0.5mm区域除外)到与另一个测量面相研合的平晶表面的垂直距离中心长度:测量面上中心点的量块长度L2024/5/11(3)量块的尺寸2525标称长度:量块上标出的数字尺寸<6mm长度标记刻在测量面上尺寸≥6mm长度标记刻在非测量面上552024/5/11 量块按一定的尺寸系列成套生产

国标中规定了17种成套的量块系列最少的块数组成所需的尺寸获得更高的尺寸精度51.995需要的尺寸-1.005第一块量块尺寸50.99-1.49第二块量块尺寸49.5-9.5第三块量块尺寸40第四块量块尺寸2024/5/11量规成套使用9.551.995401.491.0052024/5/11(4)量块的精度

等按制造精度分为:0,K,1,2,3级按检定精度从高到低分为:1~5等表2.2各级量块的精度指标表2.3各等量块的精度指标主要按照量块的中心长度的极限偏差、长度变动量允许值、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粗糙度及量块的研合性等质量指标划分的主要按照量块的长度测量的不确定度、长度变动量允许值、平面平行性允许误差、研合性等指标划分的2024/5/11(5)量块的使用和检验按级(制造精度)使用:按等(检定精度)使用:工作尺寸:量块的标称尺寸。使用时,忽略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工作尺寸:检定后所给出的实际中心长度尺寸使用时,忽略检定测量方法误差2024/5/11三、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1、计量器具: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基准量具:量块等通用计量器具:千分尺、立式光学比较仪等极限量规类:塞规、卡规、螺纹量规等检验夹具2024/5/11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分度值(i)divisionvalue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刻度间距(a)scalespacing

两相邻刻线的中心距离

示值范围(b)indicatingvaluerange

计量器具所指示或显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B)measuringrange

在允许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量零件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灵敏度(K)sensitivityratio计量器具对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2024/5/11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灵敏阈

能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觉察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

测量力

计量器具与被测表面之间的接触力

示值误差

计量器具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示值变动性

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多次重复测量时,读数的最大变动量

回程误差往返两个方向测量时,量仪的示值变化不确定度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p462024/5/112、测量方法及其分类按测得值的示值方式不同分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表示出被测量的全值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只表示出被测量相对已知标准量的偏差值

游标卡尺测量零件轴径值

如比较仪用量块调零后,测量轴的直径,比较仪的示值就是量块与轴径的量值之差

2024/5/112、测量方法及其分类按测量结果获得方法不同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用计量器具直接测量被测量的整个数值或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

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再通过函数关系式求出被测量外径千分尺测量外圆直径2024/5/112、测量方法及其分类按同时测量被测参数的多少分单项测量:综合测量:对被测件的个别参数分别进行测量同时检测工件上的几个有关参数,综合地判断工件是否合格2024/5/112、测量方法及其分类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精度因素和测量条件的稳定性)测量方法的选择应考虑零件结构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技术条件及经济效果等2024/5/11立式光学比较仪(立式光学计)采用相对测量法,以量块为长度基准,来测量物体外形的微差尺寸,是测量精密零件的常用测量器具工作原理: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将微小的位移量转换为光学影象的移动

2024/5/112024/5/112.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测量误差的概念测量误差产生原因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合成2024/5/11一、测量误差的概念

测量误差δ: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被测量的真值测量结果绝对误差相对误差δ=x-Q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代替评定不同尺寸的测量准确度2024/5/11例仪器读数在10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5mm,当用它测量工件,读数正好为100mm时,问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解:δ=x-Q-0.005=100-Q∴工件的实际尺寸

Q

=100.005mm2024/5/11二、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器具误差基准件误差测量方法误差环境条件引起的误差人为误差分析误差时,应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2024/5/11随机误差randomerror系统误差fixederror粗大误差massiveerror三、测量误差的分类2024/5/111、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定义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分布规律:

分布曲线多呈正态分布0δy随机误差的产生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各种随机因素而引起的2024/5/111、随机误差分布特征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有界性:一定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抵偿性:随测量次数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0δy2024/5/11随机误差的评定正态分布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概率密度σ:标准偏差0δy<<σ越小分布曲线越陡峭测量精度越高2024/5/11随机误差的评定若令,则随机误差出现在区间(-δ,+δ)内的概率为由概率论可知,全部随机误差的概率之和为10δy拉普拉斯函数2024/5/11随机误差的评定表2.4tδ=±tσ不超出|δ|的概率P=211σ0.682622σ0.954433σ0.997344σ0.99936δy±3σ1±3σ2±3σ3测量极限误差2024/5/11举例在某仪器上对某零件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mm):40.008,40.004,40.008,40.009,40.007,40.008,40.007,40.006,40.008,40.005以单次测量值作为结果的精度为±3σ≈±5um以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的精度为±3σ=±1.5um(40.008±0.005)mm(40.007±0.0015)mm2024/5/112、系统误差定义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分类定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2024/5/112、系统误差消除和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从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消除用加修正值的方法消除用两次读数法消除利用被测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

2024/5/113、粗大误差(过失误差)定义: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特点:数值大,对测量结果有明显的歪曲,应予以剔除发现方法:当出现∣δi∣>3σ,即认为是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剔除粗大误差的方法:重复测量或者改用另一种测量方法加以核对2024/5/11举例用某测量方法在同等测量环境下对某一试件测量了20次,相应的测量值为(单位为mm):20.742,20.743,20.740,20.741,20,739,20.740,20.739,20.741,20.742,20.740,20.743,20.739,20.743,20.742,20.741,20.721,20.742,20.743,20.739,20.740。试计算并写出该试件的尺寸测量结果解(1)2024/5/11(2)显然20.721为粗大误差,将其剔除,则重新计算(3)故该试件的尺寸测量结果为:用某测量方法在同等测量环境下对某一试件测量了20次,相应的测量值为(单位为mm):20.742,20.743,20.740,20.741,20,739,20.740,20.739,20.741,20.742,20.740,20.743,20.739,20.743,20.742,20.741,20.721,20.742,20.743,20.739,20.740×2024/5/114、测量精度的分类精密度:随机误差小,则精密度高正确度:系统误差小,则正确度高准确度(精确度):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小,则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