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生存环境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生存环境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生存环境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生存环境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生存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理环境专题地理环境专题

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破坏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入复习:地球的几大圈层包括?思考:结合之前学习到的内容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身边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酸雨层的蔓延人类的生存环境(2022·广东·高考真题)[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耗时碳排放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问题威胁人类健康!!本世纪,全球温度还会升高1.8~4℃℃:发展中国家,每年有300万人死于水污染相关疾病;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理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①经济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可持续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地理环境保护——森林(1)调节气候

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云量多,湿度大,气候湿润,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2)美化环境(3)稳定大气成分(4)涵养水源

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和地下径流。(5)保持水土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截留大气降水。(6)调节径流

雨季,下渗增强,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地表径流减少;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7)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吸附大气的烟尘、吸收污染物质、释放出氧气。(8)繁衍物种,维持生物的多样性。(9)防风固沙

森林的垂直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森林的作用记忆口诀——水气净美物尘沙地理环境保护——森林二、森林的破坏原因(1)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等。(2)人为原因: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如原始植被改成经济型植被。三、森林破坏的影响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湿地减少相关专题:水循坏、热力环流、地质演变地理环境保护——森林森林火灾发生的条件1.天气干燥2.风力(借助风势/焚风)3.可燃物(枯枝落叶/油性植被)4.人为因素(扑灭能力)【时事地理】贵州山火2024年2月18日起,贵州多地突发山火,火势极大。由于贵州所处之地多山,且大多都是山连着山,所以这场火烧了多日,几乎整个贵州都在燃烧。据中国林业统计年检显示,1998年到2017年,贵州一般森林火灾位居全国第一,因为当地山区多,而且到处都是富含油脂的松树柏树,一旦起火,救援难度巨大。再加上山地车开不进去,因此,消防人员在灭火时,只能依靠人力。地理环境保护——森林(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监测。(3)严禁过度采伐森林和过度开垦。(4)建立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计划开采,采育结合、调整林区经济结构;植树造林,建设人工林;建立缓冲区;鼓励保护性开发。四、森林治理措施地理环境保护——草场(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火灾。(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一、破坏原因二、

影响危害三、治理措施导致气候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草场退化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种类)减少造成土地荒漠化,形成沙尘天气(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监测管理。(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过度放牧和开垦。(3)实行禁牧、轮牧制度;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合理放牧,严禁滥牧、滥垦、滥挖;积极建设人工草场,建立饲料基地。地理环境保护——湿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一、形成条件二、生态功能三、破坏原因(1)纬度高,或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2)地势低洼。(3)来水丰富。(4)多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湿地萎缩、湿地污染(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冰川退缩,水量减少。(2)人为原因: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围海养殖,填海造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排水开荒、各种建设占用、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地理环境保护——湿地四、影响危害五、治理措施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停止围垦,退耕还湖或还沼疏通河道与湖泊;严禁各种建设占用湿地资源流域上游建设水土保持林引水入湖严禁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