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2.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有哪些重要意义?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该地位于太行山深处,山高坡陡,陡峻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意义:①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②拓宽了该地的旅游市场,促进其旅游业发展;③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概念房屋建筑的几何体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内容地形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影响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影响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型:城市、乡村(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阅读】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动区、慈养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的遗址还有许多。这些遗址大都坐落在河流阶地上,这说明先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已充分考虑到地形和水源对聚落的影响。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与地形的关系原因村落坐落在山坡的南面坐落在河流阶地河流的凸岸人工壕沟环绕向阳,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有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水流缓,水浅,取水方便;凸岸泥沙淤积,产生新土地;天然水面环绕,有利于军事防卫防野兽、排水、军事防卫小结:半坡原始村落与地形的关系我国南北方村落的差异

(1)北方平原地区,聚落建设地形阻碍小,易于建设,往往规模较大,多呈现团聚形或棋盘式。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落人口较少。北方平原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低山丘陵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3)云贵高原:多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间盆地(4)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势较低河谷地区(5)西北地区: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ty1.读图2-52、图2-53,完成相关任务。(1)图2-52、图2-53中哪一个是山区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左图为山区聚落,右图为平原地区的聚落。山区的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的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2)试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①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低地;②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ty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米,她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诃、中河、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流流贯大街小巷,使丽江形成独具风情的小桥、流水、人家,高原水乡。(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夏无酷暑;古城纬度较低,北面、西面高山阻挡寒冷气流,所以冬无严寒。(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①古城利用了丽江坝子(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②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③东、南两面地势比较开阔,便于夏季风从东南进入,带来降水;④小盆地地形也有利于水源在此汇聚,方便居民用水。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有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③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影响因素:地形、水源盆地边缘的冲积扇、洪积扇ty3.阅读下列材料,想一想,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空间分布与地形、河流和交通线有什么关系?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绿洲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对交通线的影响尤为深刻阶梯地域第一阶梯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三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三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阶梯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最大,第二级阶梯次之,第一级阶梯最小。总体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三大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ty2.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不同的地形区,交通线路布局方式不同,交通线路形态也各有差异。读图2-58,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①西部川西高原:地势起伏大,线路布局多沿山谷延伸,线路少且多是过境的,呈线状分布;原因: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沿线地区人口、城镇少,经济活动少,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②东部四川盆地—地形平坦—线路多,呈网状分布。原因:地形限制小,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建设难度小。(1)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人口稠密的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2.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差异利------减缓道路坡度,线路平稳,行车安全弊------线路长,建设成本高(2)山区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因素较多。为减缓道路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大致沿等高线(或河谷)延伸)(1)依据:综合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3.交通线路选线考虑因素(2)交通线路选线考虑因素:①从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综合考虑;②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③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发展。例如:海底隧道、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蜀道如今变通衢

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对外联系不便,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在历史上,出入四川盆地主要依赖南、北两条线路。北线剑阁蜀道是过剑门关、棋盘关后,穿越米仓山,再往汉中去的山路,以“剑门天下险”闻名;南线出夔门,经长江三峡,到达湖北,以“夔门天下雄”著称。如今,随着宝成、成昆、襄渝、成渝、川黔、西成等铁路以及一系列公路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四川盆地对外交通联系困难的封闭格局。

雅西高速从四川雅安到西昌,全长240千米,于2012年4月全线通车。雅西高速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线路展布于崇山峻岭之间,平均每向前延伸1千米,海拔就上升7.5米,被称为“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

西成高铁全长658千米,于2017年12月全线开通运营,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自西安南下,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到达成都,全程运行时间约4小时。成贵高铁从成都到贵阳,全长648千米,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于2019年12月建成通车。这两条铁路的建成,大幅度加强了四川盆地与西北地区和华南沿海的交通联系,促进巴山蜀水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意义)【阅读】贵州·北盘江大桥桥面到谷底的垂直高度达到565.4米,世界桥面最高的桥梁科技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降低:山区交通线路建设采用了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优点: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避免自然灾害威胁新疆果子沟大桥高速公路桥梁【启示】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而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具体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2.现在山区建设的高速公路不再呈“之”字形,主要是为了 (

) ①减少污染 ②少占土地 ③缩短里程 ④节省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下列有关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的限制相对山区较小

②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

③山谷中的道路应取直道

④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多地经过居民点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D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4.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①多断崖、深谷

②多地震③多高山、陡坡

④多角峰、U形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①减轻冰川的危害②减轻冻土的危害③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④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C

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黄河自西向东流贯该市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四区。城区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城市主体集中于黄河河谷,并沿着河谷向外围扩展。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2、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的走向。

ty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因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充足,因此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沿河谷呈东西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黄河自西向东流贯该市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四区。城区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城市主体集中于黄河河谷,并沿着河谷向外围扩展。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ty兰州城区的分布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影响很大。在高原、山区,河谷地带往往因为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成为聚落分布区和交通线路密集区。小结一般原则原因方式山区: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平原:交通方式多样。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网密度山区:密度小平原:密度大山区地势崎岖,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平原受地形限制小。线路选址及走向山区: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平原:①高速公路要求线路平直,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一般公路尽可能多地经过居民点;②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施工难度;③保障施工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⑤避免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似玉带环绕,弯弯相连,有“通天大道”之称,盘山公路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300米。下图为天门山盘山公路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天门山地区交通运输布局首选公路,是因为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3.天门山盘山公路线路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BC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填海造陆修筑梯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增大,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有利有弊。表现方式:填海造陆利: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弊:加重海水污染,水质恶化,改变沿岸景观,破坏生态平衡。开挖河道利:合理配置水资源,开挖运河促进经济发展,缓解洪涝灾害。弊:经济投入大,破坏生态平衡。修筑梯田利:蓄水、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坡地土地资源。弊:修筑过程易发生水土流失,破坏森力资源、生态平衡。修建水库利:调节径流,改善库区气候,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弊:水质下降,生物数量减少,诱发地质灾害,如库区地震。元阳梯田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元阳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画,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1.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开垦的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上直接耕作相比,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为什么?ty梯田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原因:修梯田后,同一水平梯田在同一等高面上,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流速减慢,侵蚀作用减弱;同时田埂稍高于梯田面,使水肥不易流出,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山东半岛蓬莱沿岸水下2米深处有一片浅滩,它是全新世(距今1.17万年至现在)以来形成的落潮流三角洲的浅滩边缘坝。该坝使北偏东方向的波浪31%在浅滩上破碎,能量衰减77.8%,对沿岸村庄、道路、农田起到保护作用。蓬菜西庄自1500年建村以来,从未受到过海浪威胁。为整治航道,自1985年以来不断开挖水下浅滩,至1990年浅滩水深达2.6~3.1米,个别地方深达4米,使水下浅滩失去防浪作用,1990年1月29-30日和2月23-24日的两次大风浪,就造成海岸线后退20米,并冲毁民房24间和农田300多亩。ty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3)上网查找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简述材料中海岸被严重侵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断开挖水下浅滩,浅滩变深,使水下浅滩失去防浪作用,造成波浪、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加强,海岸侵蚀速度急剧加快。(2)有人认为,有时对地表形态的微小改变,所引发的灾难往往意想不到。你认同这一观点吗?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的看法。认同。有时对地表形态微小的改变,会破坏原来的平衡,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材料中蓬莱西村所经历的灾害就是例证。ty(3)上网查找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