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_第1页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_第2页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_第3页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_第4页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β计数法2017-12-29发布2018-04-01实施I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方法原理 25试剂与材料 26仪器及设备 37样品的采集与贮存 48分析步骤 49结果计算 510空白试验 711精密度和准确度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水中18II的记录与计算表 8参考文献 9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厦门大学。1海水中碘-131的测定β计数法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本标准规定了采用β计数法测定海水中碘-131(以下简写为l3II)的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和运输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放射性核素放射出粒子后变成另一种核素的现象,通常包括放出质子、中子、α粒子、β粒子或γ本底计数率backgroundcountrate在一定探测条件下,探测器探测到的粒子数,与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由辐射源发射出的该种粒子总数2在给定的置信度下,低本底β测量仪可以探测到的最低活度。4方法原理131I衰变方式有β衰变和γ衰变,其中β衰变的能量及分支比为:0.606MeV(分支比89.2%)、0.334MeV(分支比7.27%)、0.248MeV(分支比2.1%);γ衰变的能量及分支比为:0.364MeV(分支比81.7%)、0.637MeV(分支比7.17%)、0.284MeV(分支比6.14%),因此可以利用低本底β测量仪测定环境样品中的l31I放射性。对海水样品用次氯酸钠氧化、盐酸羟胺和亚硫酸氢钠还原、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次氯酸钠5试剂与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标准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均为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电阻率大于5.1碘化钾(KI)。5.2ISII参考溶液:放射性核纯度大于99%,比活度为10Bq/mL~30Bq/mL.5.3187Cs参考溶液:放射性核纯度大于99%,比活度为10Bq/mL~30Bq/mL。5.4无水碳酸钠(Na₂CO₃)。5.5无水乙醇(CH₃CH₂OH)。5.7次氯酸钠溶液(NaClO):有效氯≥7.5%。5.8盐酸羟胺(NH₂OH·HCl)。5.10硝酸(HNO₃):p=1.42g/mL。5.11亚硝酸钠(NaNO₂)。5.12亚硫酸氢钠(NaHSO₃)。5.13硝酸银(AgNO₃)。5.14盐酸(HCl):p=1.19g/mL。5.15硝酸钠(NaNO₃)。量取220mL次氯酸钠溶液(5.7),溶解于5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移入棕色试剂瓶中,避光称取40.0g氢氧化钠(5.9),溶解于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量取64mL硝酸(5.10),溶解于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移入棕色试剂瓶中,避光量取384mL硝酸(5.10),溶解于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移入棕色试剂瓶中,避光3称取345.0g亚硝酸钠(5.11),溶解于5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移入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5.21亚硫酸氢钠溶液:5%(质量分数)。称取5.0g亚硫酸氢钠(5.12),完全溶解于95mL水中,移入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5.22硝酸银溶液:1%(质量分数)。称取10.0g硝酸银(5.13),溶解于20.0mL硝酸溶液(5.19)中,稀释至1000mL,移入棕色试剂瓶量取84mL盐酸(5.14),溶解于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称取255g硝酸钠(5.15),溶解于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5.25碘载体溶液:碘含量为10.00mg/mL。配制和标定如a)配制。用分析天平(6.3)称取13.080g的碘化钾(5.1)于去离子水中溶解,转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0.5g无水碳酸钠(5.4),稀释至刻度。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使用前标定。b)标定。分别用移液管吸取5.00mL的碘载体溶液加入至6个100mL烧杯中,然后加入50mL水,在搅拌下滴加硝酸(5.10)至溶液呈金黄色,再加入10.0mL硝酸银溶液(5.22),生成黄色沉淀,加热至微沸,自然冷却后用已称重的玻璃砂芯坩埚(6.5)抽滤,用5mL水和5mL无水乙醇(5.5)交替洗涤3次。将带有沉淀的玻璃砂芯坩埚置于烘箱(6.6)中100℃烘干(约15min),在干燥皿中冷却(约30min)后称重,通过碘化银的重量计算碘载体溶液中碘的浓度。新树脂处理和树脂装柱及树脂再生步骤如下:a)新树脂处理。将新树脂(5.26)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h,洗涤并除去漂浮在水面的树脂。用氢氧化钠溶液(5.17)浸泡16h,弃氢氧化钠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树脂至中性。再用1.0mol/L盐酸溶液(5.23)浸泡2h后,弃盐酸溶液,树脂转为Cl-型。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b)树脂装柱。将经处理后树脂装入玻璃交换柱中(6.4),柱床高为210mm,柱的上端用少量玻璃纤维丝(5.29)填塞。取50mL水洗涤离子树脂交换柱,再取100.0mL硝酸溶液(5.19)通过离子树脂交换柱,流速控制为(35±5)mL/min,树脂转为NO₃-型。最后用50mL硝酸钠溶液c)树脂再生。取200mL水洗涤离子树脂交换柱,再取100mL的硝酸溶液(5.19)通过离子树脂交换柱,流速控制为(35±5)mL/min,树脂转为NO₃-型。最后取50mL硝酸钠溶液(5.24)将树脂洗至中性。5.29玻璃纤维丝。6仪器及设备6.1低本底β测量仪:使用Sr-Yβ源,2π效率比不小于50%时,本底不大于0.15计数/46.3分析天平:感量0.1mg。6.4玻璃交换柱:内径φ35mm,长450mm玻璃柱。6.6烘箱。6.7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设备。7样品的采集与贮存样品采集与贮存按照GB17378.3的规定执行。采集样品时,样品中不应添加防腐剂,不应添加盐酸酸化。从样品采集到分析完成的时间间隔不能够超过14d。采样后样品应尽快分析,以缩短贮存时间、减少贮存的容器对核素吸附。8分析步骤8.1样品制备量取5.0L澄清海水,加入2.00mL碘载体溶液(5.25),搅匀,再加入约8mL次氯酸钠溶液(5.16)搅拌,充分搅拦均匀(约5min)。加入1.5g盐酸羟胺(5.8),搅拌至全部溶解后,再加入1.5g的亚硫酸氢钠(5.12)。用氢氧化钠溶液(5.17)或硝酸溶液(5.19)调pH值至6~7。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约将溶液(8.1)通过离子交换柱(5.26b)]。流速控制为(35±5)mL/min。用100mL水洗涤离子交换8.3解吸用250mL次氯酸钠溶液(5.16)通过离子交换柱,流速控制为(35±5)mL/min,收集流出液。用100mL水洗涤交换柱,流速控制为(50±5)mL/min,收集流出液。合并流出液,转入1000mL分液漏斗中。注:次氯酸钠溶液解吸效率与温度有关,适宜温度在10℃~32℃,次氯酸钠溶液在35℃将分解失效;8.4萃取在通风橱中,向解吸后的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20mL四氯化碳(5.6)、30mL亚硝酸钠溶液(5.20),再用硝酸溶液(5.18)调pH值至1。充分振荡混匀(约2min),并放气,此时四氯化碳呈紫色。静置15min后分离,将下层有机相转移到250mL分液漏斗中。依次用20mL四氯化碳(5.6)对水相进行第8.5水洗用等体积的水洗涤有机相,充分振荡(约2min),并放气。静置10min后分离,将有机相转移到另一个250mL分液漏斗中,弃去水相。8.6反萃取在有机相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加8滴亚硫酸氢钠溶液(5.21)。充分振荡(约2min),并放气,待有机相紫色消退,静置10min后分离,将上层水相转移到100mL烧杯中,弃有机相。5GB/T35190—20178.7沉淀将反萃取后的烧杯中溶液加热至微沸,除去剩余的四氯化碳。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下滴加硝取下自然冷却至室温。8.8制源8.8.1用不锈钢可拆卸漏斗(6.2)将碘化银沉淀过滤在已称重不锈钢滤纸套圈。分别取5mL水和5mL无水乙醇(5.5)交替洗涤3次。取下载有沉淀的样品盘,在100℃下烘干。放入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约30min),称重。8.8.2将载有沉淀源的不锈钢垫圈放置到透明胶带上,盖上一层质量厚度为3.0mg/cm²的塑料膜,压实垫圈周围的空隙,粘牢后剪齐外缘,制得样品源。8.9测定8.9.1自吸收曲线的绘制8.9.1.1量取0.10mL³II参考溶液(5.2)滴在不锈钢样品盘内,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5.17),在烘箱内烘干(约100℃),制成与样品测定条件一致的参考源,在低本底β测量仪(6.1)上测定,其放射性活度为I₀。8.9.1.2取6个100mL烧杯分别加入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碘载体溶液(5.25),再各加入0.10mLl8I参考溶液(5.2),按8.7~8.8操作制源。将参考源和制备的6个沉淀源,分别在低本底β测量仪(6.1)上测定放射性活度。各源的放射性活度经化学回收率校正后为I,以I。为标准,求出不同样品厚度的碘化银沉淀源的自吸收校正系数ε。以自吸收校正系数ε为纵坐标,以碘化银沉淀源质量厚度为横坐标绘制自吸收标准曲线。8.9.2仪器的探测效率以¹87Cs标准参考液(5.3)为标准制源,测定仪器的3IIβ探测效率。按式(1)计算仪器的探测效率式中:n——仪器的探测效率,单位为计数每秒每贝可(cps/Bq);na——标准样品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cps);no——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cps);Au——标准样品³7Cs的活度,单位为贝可(Bq)。8.9.3样品源测定将样品源置于低本底β测量仪(6.1)中立即测定。记下测定时间(年/月/日/时/分)。测定时间视样品源的活度而定。9结果计算9.1化学回收率按式(2)计算131I的化学回收率(Y):6GB/T35190—2017式中:m——AgI样品源净重,单位为克(g);m₀——加入碘载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Mʌl——碘化银的摩尔质量,234.77g/mol。按式(3)计算海水中l31I的比活度(A):A——海水中3lI的比活度,单位为贝可每升(Bq/L);n,——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cps);f——样品测定期间的衰变校正因子;η——仪器的探测效率;e——自吸收等因素校正系数;V——海水水样体积,单位为升(L);t——采样到测定开始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s)。f按式(4)计算:式中:t.——样品的测定时间,单位为秒(s)。按式(5)计算样品中3II的比活度的误差(σ₄):σA——样品的比活度的误差,单位为贝可每升(Bq/L);n,——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cps);ti——本底测定时间,单位为秒(s);n、——样品加本底的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cps);A海水样品中l3II的比活度,单位为贝可每升(Bq/L);N,——本底总计数,单位为计数(c);N、——样品总计数,单位为计数(c)。79.4仪器的探测限当置信度为95%(α=β=0.05,k。=kg=K=1.645)时,按式(6)计算仪器的探测限(LLD):式中:LLD——仪器探测限,单位为计数每秒(cps);S,——仪器本底计数率的标准(偏)差;n——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cps);th——本底测定时间,单位为秒(s);N,——本底总计数,单位为计数(c)。9.5分析方法的探测限分析方法的探测限与海水中l³II的含量、β计数测量仪的探测效率、本底计数率、计数时间、化学回收率、自吸收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典型条件下,本方法的探测限为4.0×10-3Bq/L。按式(7)计算分析方法的探测限(LLM):式中:LLM——分析方法的探测限,单位为贝可每升(Bq/L);LLD——仪器探测限,单位为计数每秒(cps);η——仪器的探测效率;Y——131I的化学回收率;e——自吸收等因素校正系数;V海水水样体积,单位为升(L)。海水中13lI的测定记录与计算表见附录A。10空白试验每当更换试剂时,应进行空白试验,样品数不少于6个。取5L水于烧杯中,按8.1~8.9操作,并计算空白试样的平均计数率和标准误差。11精密度和准确度当置信度为95%(α=β=0.05,k。=kg=K=1.645)时,标准刻度源的测定计数统计误差应在2%以内,样品测定计数统计误差应在15%以内。本实验室用本方法测定同一海水样品,化学回收率分别为93.1%、90.3%、97.0%、95.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1%。相对标准偏差为2.4%。四个实验室用本方法测定同一海水样品,化学回收率分别为91.0%、91.1%、93.4%、94.1%。相对标准偏差为1.6%。8(规范性附录)表A.1给出了海水中3II放射性分析的记录与计算的表的格式。任务名称_监测海区第页第_页仪器编号测定日期年月.日至_年月_日序号运算1站号2采样水深/m一3采样时间(月/日/时/分)4样品容器号5取样体积V/L6烧杯编号7离子交换柱序号8加入载体量/mL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