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_第1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_第2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_第3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_第4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

FXXX

备案号:XXX—XXXXNB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NB/XXXX—XXXX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

CodeforOperationIndexofGas-firedDistributionEnergy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II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规范

CodeforOperationIndexofGas-firedDistributionEnergy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统计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进行分布式电源燃气

发电运行评价的原则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气、沼气为燃料,同时输出冷、热、电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分布

式功能站的运行评价。楼宇式功能站原动机单机容量不大于10MW,区域式功能站原动机单机容

量不大于50MW。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757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

GB51131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L/T5508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

DL/T5153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DL/T517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

CJJ145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gasdistributionenergysystem

布置在用户附近,以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为燃料,通过热(冷)、电联产方式直接向用户输

出热(冷)、电能的能源供应系统。

3.2现役机组existingunit

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的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

3.3新建机组newunit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建设及投产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

3.4原动机primemover

泛指带动发电机旋转的动力机械,如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内燃机、外燃机等。

3.5燃气轮机gasturbine

1

一种涡轮式热力流体机械,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等主要部件组成。空气在压气机增

压后进去燃烧室和燃气混合燃烧,燃烧产生的工质在涡轮机膨胀做功。

3.6燃气内燃机gasengine

一种往复式运动机械,将燃气与空气注入气缸压缩混合,点火将其燃烧做功,推动活塞连

杆和曲轴,驱动发电机发电。

3.7余热利用设备heatrecoverygenerator

指直接利用原动机余热的能源转换设备,包括余热锅炉、余热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换热

器等。

3.8余热exhaustheat

原动机冷却水热量及排烟热量。

3.9余热锅炉exhaustheatboiler

利用原动机的排烟热能,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3.10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exhaustheatabsorptionwaterchiller(heater)

直接利用原动机余热进行制冷、热的机组。可分为烟气型及烟气热水型冷(温)水机组。

4主要符号和缩写

η综合能源利用率%

W净输出电量kWh

Q1余热供热总量MJ

Q2余热供冷总量MJ

B燃料总耗量Nm3

3

QL燃料低位发热量MJ/Nm

α供热比%

β热电比%

Th利用小时数h

bgr供热标准煤耗kg/GJ

bgl供冷标准煤耗kg/GJ

bf发电标准煤耗kg/kWh

ζr供热厂用电率%

ed发电厂用电率%

ζzh综合厂用电率%

φ耗水指标m3/(s•GW)

θ节能率%

χ氮氧化物排放mg/Nm3

5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

5.1综合能源利用率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平均综合能源利用率指的是统计期内输出能量(冷、热、电)与输

入能量(以燃料低位发热量计算)之比,按公式(1)计算:

2

3.6WQQ

=12100%(1)

BQL

式中:

η—平均综合能源利用率(%);

W—统计期内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净输出电量(kWh);

Q1—统计期内有效余热供热总量(MJ);

Q2—统计期内有效余热供冷总量(MJ);

B—统计期内燃料总耗量(Nm3);

3

QL—燃料低位发热量(MJ/Nm)。

注:调峰设备供热(冷)量不计入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平均综合能源利用率计算。

5.2供热比(热电分摊比)

统计期内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有效余热供能量(供热、供冷)与发电、供热/冷总耗热量的

比值。

供热比按公式(2)计算:

QQ

=12100%(2)

Qzr

式中:

α—统计期内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供热比(%);

Qzr—统计期内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总耗热量。

5.3热电比

年平均热电比即联供系统年余热供热量和年发电量的比值。

年平均热电比按公式(3)计算:

QQ

=12100%(3)

3.6W

式中:

β—热电比(%)。

5.4年利用小时数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利用小时数按公式(4)计算:

W

Th(4)

Pw

式中:

W—统计周期内的净输出电量(kWh);

Pw——系统总装机容量(kW);

Th——系统年利用小时数(h)。

5.5能耗

5.5.1供热能耗

3

统计期内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每对外供热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标准煤量。

3

Br10

bgr(5)

Q1

式中:

bgr——供热标准煤耗,kg/GJ。

Br——统计周期内供热耗用燃料总量(折至标煤),tce;

供热标准煤量计算:

()

BrBa6

式中:

Ba——统计周期内耗用燃料总量(折至标煤),tce;

5.5.2供冷气耗

3

Br10

bgl(7)

Q2

式中:

bgl——供冷标准煤耗,kg/GJ。

5.5.3发电气耗

B(1-)106

ba(8)

fW

式中:

bf——发电标准煤耗,kg/kWh。

W——统计周期内系统发电量,kWh。

5.6厂用电率

根据机组类型和热介质的输送方式决定综合厂用电率,也可参照先用同类机组取值。

供热厂用电率按公式(9)计算:

erQr

r100%(9)

Pg

发电厂用电率按公式(10)计算:

ScScoZWSZD1rSZDcosav

ed100%(10)

Pg

综合厂用电率按公式(11)计算:

zhedr(11)

式中:

ζr—供热厂用电率(%);

ed—发电厂用电率(%);

ζzh—综合用电率(%),为供热厂用电率与发电厂用电率之和;

4

er—供单位热量所消耗厂用电量(kWh/GJ);

Qr—供热用的热量在全年的时间加权平均值(GJ/h);

Pg—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在全年的时间加权平均值(kW);

Sc—厂用电计算负荷在全年的时间加权平均值(kVA);

ScoZW—用于热网的厂用电计算负荷在全年的时间加权平均值(kVA);

SZD—用于发电的厂用电计算负荷在全年的时间加权平均值(kVA);

αr—对应全年时间加权平均值时,供热用热量与总耗热量之比;

cosφav—电动机在运行时的平均功率因数,可取0.8。

5.7水耗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水耗按公式(12)计算:

Q

sh(12)

3600Pw

式中:

φ—耗水指标(m3/(s·GW));

3

Qsh—统计期内耗水量(m/h);

Pw——系统总装机容量(kW);

5.8节能率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节能率是指采用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与原来用户可能采用的常规供

电和空调方式相比所节省的一次能量消耗量,按公式(13)计算:

EE

=ar100%(13)

Ea

式中:

θ—节能率(%);

Er—系统在年总能耗(kgce);

Ea—达到与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相同的电、冷和/或热等能量供应时,采用常规独立方式的

供电、供冷和供热,参照发电系统设计与建设热工设计的地理分区标准计算得出的总能耗

(kgce)。

5.9污染物排放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单位:mg/Nm3)

序号原动机类型适用条件限值基准氧量(%)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500kW及以下5005

1内燃机

500kW以上2505烟囱或烟道

2燃气轮机--5015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烟气排放除满足表1的条件外,还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

5

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5.10噪声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的相关规定。

站房工作场所的噪声A声级限制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站房工作场所的噪声A声级限制值

场所类别噪声限制dB(A)

原动机房(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0h)≤85

控制室(室内背景噪声级)≤70

注:对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0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

减半,噪声限值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

6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运行指标评价

6.1一般规定

6.1.1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6.1.2所评价的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并网时间应至少一年,评价周期以一年度为宜,生产运行指

标日报、月报及年报样式见附录A,运行评价表样式参见附录B。

6.2综合能源利用率水平评价

按公式(14)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年综合能源利用率的比值γ1。

1100%(14)

0

式中:

η0—年平均综合能源利用率的期望值(%)。

6.3综合热电比水平评价

按公式(15)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综合热电比的比值γ2。

2100%(15)

0

式中:

β0—年平均综合热电比的期望值(%)。

6.4能耗水平评价

6.4.1供热能耗评价

按公式(16)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综合供热的比值λ1。

bgr

1100%(16)

bgr0

式中:

bgr0—年平均综合供热能耗的期望值(kg/GJ)。

6.4.2供冷能耗平均

按公式(17)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综合供冷的比值λ2。

6

bgl

2100%(17)

bgl0

bgl0—年平均综合供冷能耗的期望值(kg/GJ)。

6.4.3发电能耗评价

按公式(18)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综合供电的比值λ3。

bf

3100%(18)

bf0

式中:

bf0—年平均综合发电能耗的期望值(kg/kWh)。

6.4.4按公式(19)计算γ3,比值γ3对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能耗水平进行评价。

123100%(19)

33

6.5厂用电率水平评价

按公式(20)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综合厂用电率的比值γ4。

zh

4100%(20)

zh0

ξzh0—年平均综合厂用电率的期望值(%)。

6.6水耗水平评价

按公式(21)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水耗率比值γ5。

5100%(21)

0

式中:

φ—年平均综合水耗率的实际值(m3/(s•GW))。

3

φ0—年平均综合水耗率的期望值(m/(s•GW))。

6.7节能率评价

按公式(22)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年节能率比值γ6。

6100%(22)

0

式中:

θ0—年平均节能率的期望值(%)。

6.8环境影响水平评价

6.8.1按公式(23)计算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际与期望的污染物排放比值λ4、噪声声级比值λ5。

4100%5100%(23)

00

式中:

χ—年平均氮氧化物排放的实际值(mg/Nm3)。

3

χ0—年平均氮氧化物排放的期望值(mg/Nm)。

ε—噪声等级的实际值(dB(A))。

ε0—噪声等级的期望值(dB(A))。

6.8.2按公式(24)计算γ7,比值γ7对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环境影响水平进行评价。

7

45100%(24)

72

6.9综合评价

6.9.1综合评价采用权重方法进行,即根据公式(25)计算综合得分。

7

Gaii100%(25)

i1

式中:

G—综合得分;

ai—权重系数。

进行综合评价时,应建立不少于10人的评价专家组,权重系数由专家经验确定,或者根据

专家意见建立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参见附录C。

6.9.2综合评价指标

表3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评价指标表

评价等级

评价内容

ⅠⅡⅢⅣ

能源利用率水平评价γ1≥95%90%≤γ1<95%80%≤γ1<90%γ1<80%

热电比水平评价γ2≥95%90%≤γ2<95%80%≤γ2<90%γ2<80%

能耗水平评价γ3≥95%90%≤γ3<95%80%≤γ3<90%γ3<80%

厂用电率水平评价γ4≥95%90%≤γ4<95%80%≤γ4<90%γ4<80%

水耗水平评价γ5≥95%90%≤γ5<95%80%≤γ5<90%γ5<80%

节能率水平评价γ6≥95%90%≤γ6<95%80%≤γ6<90%γ6<80%

环境影响水平评价γ7≥95%90%≤γ7<95%80%≤γ7<90%γ7<80%

综合评价G≥9590≤G<9580≤G<90G<80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生产运行指标统计表

表A.1规定了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生产运行指标日报的样式,表A.2规定了燃气分布式供能

系统生产运行指标月报的样式,表A.3规定了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生产运行指标年报的样式。

表A.1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生产运行指标统计日报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名称:

年月日

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

机组编号

1发电量kWh

2上网电量kWh

3供热量GJ

4供冷量GJ

5运行小时数h

6燃气耗量Nm3

7厂用电率%

8水耗量m3

9氮氧化物排放mg/Nm3

10噪声dB(A)

9

表A.2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名称生产运行指标统计月报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名称:

年月

一、月生产统计指标汇总

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

1发电量kWh

2上网电量kWh

3供热量GJ

4供冷量GJ

5运行小时数h

6燃气耗量Nm3

7综合厂用电率%

8水耗量m3

9氮氧化物排放mg/Nm3

二、月生产运行指标评价数据

1综合能源利用率%

2供热比%

3运行小时数h

4综合热电比%

5供热气耗Nm3/GJ

6供冷气耗Nm3/GJ

7发电气耗Nm3/kWh

8综合厂用电率%

9水耗率m3/(s•GW)

10节能率%

11氮氧化物排放量t

填表人:联系电话:Email: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年月日

10

表A.3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名称生产运行指标统计年报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名称:

年度:

一、年生产统计指标汇总

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

1发电量kWh

2上网电量kWh

3供热量GJ

4供冷量GJ

5运行小时数h

6燃气耗量Nm3

7综合厂用电率%

8水耗量m3

9氮氧化物排放mg/Nm3

二、年生产运行指标评价数据

1综合能源利用率%

2供热比%

3运行小时数h

4综合热电比%

5供热气耗Nm3/GJ

6供冷气耗Nm3/GJ

7发电气耗Nm3/kWh

8综合厂用电率%

9水耗率m3/(s•GW)

10节能率%

11氮氧化物排放量t

填表人:联系电话:Email: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年月日

1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评价表

表B.1给出了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评价表的一种格式。

表B.1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指标评价表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名称:

年度:

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得分情况说明

能源利用率水平评

热电比水平评价

能耗水平评价

厂用电率水平评价

水耗水平评价

节能率水平评价

环境影响水平评价

综合评价

权重系数取值方法

及取值

填表人:联系电话:Email:

专家组签字:

单位盖章

12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的过程

本附录给出了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的过程。

a)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b)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对每一层次各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用数值表示并

写成矩阵形式,见表C.1,把第i个指标对第j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值记做Xij,

判断矩阵形式。

表C.1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形式

X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