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血清学检验技术(动物疫病检验课件)_第1页
动物血清学检验技术(动物疫病检验课件)_第2页
动物血清学检验技术(动物疫病检验课件)_第3页
动物血清学检验技术(动物疫病检验课件)_第4页
动物血清学检验技术(动物疫病检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清学检验技术概述1血清学反应的概念、类型2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3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4血清学反应的应用、发展趋向血清学反应的概念、类型血清学反应的概念什么是血清学反应?血清学反应的类型一级血清学试验二级血清学试验三级血清学试验01Ag-Ab结合后借助理化测试技术使不可见的反应,转化为可见反应或可检测的数据;对Ag-Ab要求不限。02Ag-Ab结合后经过一定阶段出现凝集、沉淀、细胞溶解等现象;不能用于单价抗原单价抗体的检测。03在活细胞或活体内进行的Ag-Ab反应;专门用于检测中和抗体和过敏性抗体。血清学反应的类型血清学反应的类型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一)特异性与交叉性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亲合性与解离性Ag-Ab的结合就像酶与底物、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一样不是化学的反应,而是非共价键的可逆的结合,既具有亲和性,也具有解离性。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抗原与抗体最适比例与带现象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血清学反应的应用和发展趋向血清学反应的应用

1

2

3

4

5

确切诊断快速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的微量检测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型基因分离、克隆筛选,表达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纯化血清学反应的发展趋势A反应的微量化和自动化BC方法的标准化和试剂的商品化技术的敏感化、特异化和精密化DE检测技术的系列化方法的快速简易化和家庭化凝集反应概述1凝集反应的概念2凝集反应的原理3凝集反应的分类凝集反应的概念凝集反应的概念细菌、红细胞或表面带有抗原的乳胶颗粒等不溶性的颗粒抗原,当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时,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团块,即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中: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凝集反应的原理通常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悬液中带弱负电荷,周围吸引一层与之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面又排列一层松散的负离子层,构成一个双离子层,使颗粒相互排斥。在有电介质存在的条件下,当特异抗体与相应抗原颗粒互补结合时,抗体的交联作用克服了抗原颗粒表面的电位,而使颗粒凝集在一起。凝集反应的原理凝集反应的发生分两阶段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可见的凝集颗粒。凝集反应的原理凝集反应的分类直接凝集试验

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凝集反应的分类试管凝集试验玻板凝集试验凝集反应的分类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在试管中进行。特点:准确、耗时。用途:定量试验,如诊断布病,测定抗体的凝集价。玻板凝集试验

方法:玻璃板或瓷片上进行。特点:简单、快速。用途:定性试验,如细菌鉴定、血型鉴定等。乳胶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的特异性凝集现象。凝集反应的分类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的分类反向间接凝集反应用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

凝集反应的分类间接血凝协同凝集乳胶凝集桥梁凝集凝集反应的分类间接凝集反应的分类凝集反应的分类乳胶凝集试验乳胶又称胶乳,是聚苯乙烯聚合的高分子乳状液,乳胶微球直径约0.8um,对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用它作载体吸附抗原(或抗体),可用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本法具有快速简便、保存方便、比较准确等优点。凝集反应的分类协同凝集试验凝集反应的分类桥梁凝集试验凝集反应的分类沉淀试验概述1沉淀试验的概念2沉淀试验的类型沉淀试验概念沉淀试验概念沉淀试验是指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渗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当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段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试验反应中的抗原称为沉淀原,抗体为沉淀素。沉淀试验的分类沉淀试验的类型

沉淀反应液相沉淀试验固相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试验

沉淀反应液相沉淀试验固相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试验环状沉淀试验方法:在小口径试管中进行。原理:试管内,下层沉淀素和上层沉淀原在液界面应形成白色沉淀环。本试验常用做抗原定性,如炭疽的诊断(Ascoli氏试验)、鉴别血迹等。沉淀试验的类型絮状沉淀试验方法:试管或凹玻片中进行。原理:将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内或凹玻片上混匀,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本试验常用毒素与抗毒素的滴定,如诊断梅毒的康氏反应。沉淀试验的类型利用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进行扩散,若抗原与抗体对应,并且比例适当,就会出现白色沉淀线,此为阳性反应。分为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两类。琼脂扩散试验沉淀试验的类型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本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各种补体成分的含量,敏感性很高。沉淀试验的类型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本法主要是用于检测血清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甲胎蛋白、乙肝表面抗原等。缺点是需要时间过长,灵敏度不高。沉淀试验的类型将琼脂内电泳和凝胶内沉淀反应相结合。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时间短,是很理想的分离和鉴定蛋白质混合物的方法。用于抗原、抗体定性及纯度的测定。临床上常见的是对流免疫电泳和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技术沉淀试验的类型对流免疫电泳本法比琼脂扩散法的灵敏度要高10~16倍,而且反应时间短,可用于各种蛋白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沉淀试验的类型火箭免疫电泳当抗原与抗体分子达到适当比例时,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峰,峰的高度与捡样中的抗原浓度呈正相关。1、2、3、4为标准抗原;5、6为标本抗原沉淀试验的类型补体结合试验概述1认识补体系统2补体的激活3补体结合试验的系统4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5补体结合试验的应用认识补体系统认识补体系统补体又称补体系统、简称C,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种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血清蛋白质。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导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补体的激活补体的激活补体结合试验的系统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补体结合试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一定的敏感性,是诊断人畜传染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之一。补体结合试验的应用中和试验概述1中和试验的概念2中和试验的分类中和试验的概念中和试验的概念中和试验指病毒或毒素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失去对易感动物的致病力的试验方法。中和试验的概念优点: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中和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长,大多数病毒的中和抗体与免疫力有直接关系。缺点:要使用活的宿主系统,病毒对宿主系统产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01诊断病毒性传染病02检查材料中的毒素或鉴定细菌的毒素类型03测定抗病毒血清或抗毒素效价04新分离病毒的鉴定和分型中和试验的概念中和试验的分类中和试验的分类简单定性中和试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空斑减少法用于检出病料中的病毒,亦可进行初步鉴定或定型。先根据病毒易感性选定试验动物及接种途径。将病料研磨,并稀释成一定浓度。污染的病料需加抗生素,或用细菌滤器过滤,与已知的抗血清等量混合,并用正常血清加稀释病料作对照。混合后置37℃1h,分别接种实验动物,每组至少3只。分别隔离饲喂,观察发病和死亡情况。对照动物死亡,而中和组动物不死,即证实该病料中含有与该抗血清相应的病毒。本法亦可用于毒素的鉴定和分型。

简单定性中和试验本法多将病毒作10倍递增稀释,分置2列试管,第一列加正常血清(对照组),第二列加待检血清(试验组)。混合后,置37℃作用1h,将各管混合液分别接种选定的试验动物,每一稀释度用3-5只动物。接种后,逐日观察,并记录其死亡数,观察结束后,计算LD50和中和指数,本法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对病毒而言,通常中和指数大于50者判为阳性,10-49为可疑,小于10为阴性。

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本法用以测定抗病毒血清的中和价.将待检血清2倍递增稀释,加等量已知毒价的病毒液(与血清混合后,每一接种剂量含病毒100LD50),摇匀后,置37℃作用1h,接种实验动物后观察。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先将病毒稀释成适当浓度,使每0.2ml含80个-100个PFU(空斑形成单位),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等量混合,置37℃作用1h-2h;分别测定PFU,使空斑减少50%血清稀释度即为该血清的中和价。空斑减少法免疫标记技术概述1免疫标记技术的概念2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免疫标记技术的概念免疫标记技术用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铁蛋白、胶体金及化学(或生物)发光剂作为示踪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借助于荧光显微镜、酶标检测仪等仪器,对实验结果直接镜检观察或进行自动化测定。免疫标记技术的概念免疫标记技术的分类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免疫标记技术酶标记荧光标记发光标记放射物标记金标记放射物标记分析用放射物标记抗原或抗体发展的放射免疫分析,该技术利用核素标记物的放大效应,改善了待测物的检测下限,同时以抗体或抗原作为结合试剂,大大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缺点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荧光标记分析所用标记物是荧光素和荧光染料,是将抗原或抗体标记以荧光物质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或紫外线照射下,检测荧光强度和荧光现象的一种检测方法。荧光标记免疫法灵敏度高,但荧光素常会产生生物学毒性,导致抗体或抗原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下降。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荧光标记分类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时程短、特异性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不能检查抗体,敏感性较差。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抗体测出未知抗原。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酶标记分析技术用酶代替荧光素标记抗体,建立了酶标抗体技术,用于生物组织中抗原的定位和鉴定。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酶标记分析技术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技术。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酶标记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将抗原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