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则课件_第1页
税收原则课件_第2页
税收原则课件_第3页
税收原则课件_第4页
税收原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稅收原則是建立稅收制度所應貫徹遵循的指導思想。作為保證稅制和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前提,稅收原則在中西方都得到相當的重視。但總的看來,無論在深度或廣度,以及完整性和系統性方面,我們都應進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應重視稅收原則在稅制建立和完善時所起得指導性作用。1.11.1.11.1.21.1.31.21.2.11.2.21.2.31.31.3.11.3.21.3.3

效率原則中國古代稅收效率思想西方稅收效率思想的發展稅收效率原則的內涵

公平原則我國古代稅收公平思想西方稅收公平思想稅收公平原則的內涵

財政原則我國古代思想家的“聚財之道”西方思想家的聚財思想稅收財政原則的內涵瞭解熟悉掌握瞭解熟悉掌握瞭解熟悉熟悉

稅收效率一般通過稅收成本與稅收收益的比率衡量;更嚴格地說,用成本的增量與收益的增量之比來衡量。比值越小意味著稅收效率越高,比值越大意味著稅收效率越低。我國古代思想家關於稅收效率的思想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稅收與經濟的關係二是稅收的確實和便利西方稅收效率思想大致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斯密本人提出、體現在其中性稅收政策主張以及確實、便利、最少徵收費用3個原則中的稅收效率思想。第二階段是建立在福利經濟學基礎上的稅收效率思想。判斷稅收是否有效率,要看稅收作用的結果是否增加社會經濟福利。第三階段是建立在凱恩斯主義基礎上,以實現宏觀經濟均衡為目標的稅收效率思想。西方學者的稅收效率思想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宣導一種經濟型治稅模式。稅收效率的3個層次內涵:第一層次是稅收的行政效率.稅收的行政效率通過一定時期直接的徵稅成本與入庫的稅收收入的對比衡量。第二層次是稅收的經濟效率。這是從整個經濟系統的範圍看稅收效率原則。主要從徵稅過程對納稅人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正負效應方面判斷稅收是否有效率。第三層次是稅收的社會生態效率。用稅收的社會生態成本和稅收的社會生態收益進行比較。給定原先均衡產量/價格組合,Q0/P0,徵稅的供求和福利影響是:產銷量從Q0降到Q1,價格從PS上升到PB。政府得到了相當於A+D的稅收,消費者剩餘減少了A+B,生產者剩餘下降了D+C,額外負擔為B+C。

我國古代稅收公平思想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按土地等級或其所處地理條件課不同數額的稅。第二階段是按納稅人勞動能力的強弱制定不同的徵稅等級。第三階段以佔有財產的數量為標準課稅。封建社會稅收公平只不過是一種理想。在西方,稅收公平思想從3個方面進行闡述.受益原則。該原則要求個人稅收負擔應根據個人分享的公共品受益大小來確定。徵稅和受益是對等的。2.支付能力原則。稅收公平從按能力負擔角度看,支付能力原則包括:橫向公平:具有同樣所得或收入的人應負擔相同的稅縱向公平:所得收入不同的人應納數量不等的稅3.社會公平原則。利用稅收手段實施社會政策,調節分配關係,實現社會公平。稅收公平的3層次含義三個層次的公平目標都達到稅收公平才能實現。因此運用稅收公平原則,就是通過制度的手段,使具有同樣納稅條件的人納同樣的稅,使納稅人具有參與稅收決策、監督稅款使用的權利,擁有達到稅收公平的機會,使不平等競爭轉向平等競爭,使不合理的收入差別得到調節。稅收的經濟公平與稅收的社會公平在我國當前階段誰更重要?為什麼?

稅收經濟公平,就是通過課稅機制建立起機會平等的經濟環境,也就是要使競爭的出發點相同,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稅收的社會公平是指稅收應當對天賦及其貢獻保持中性,對勞動及其貢獻給予鼓勵。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稅收調節收入差距的功能有限,並且在短期內也不可能很快完善,財政分配的重點應當在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解決現階段的社會公平問題,主要不是放在限制高收入上面,而是放在增加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上面,如農村老年人的養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教育、失業人口等,應成為財政重點考慮的對象。因此,我國矛盾的焦點應集中在社會公平問題上面,財政應當抓住這個主題。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我國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物質條件已經具備。在優先保證社會公平的同時,也要強調稅收的經濟公平,它對我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的稅制建設與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效率與公平是辯證統一的,特別是經濟公平是以效率為目標的,要使稅收有效率,就需要經濟公平。因此,如何使稅制更具公平,以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稅收環境,是我國進一步稅制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我國歷代理財家、思想家在如何籌集財政收入問題上的主要思想有:一.取之有度,反對橫徵暴斂、竭澤而漁,認為財政收入應當有一個數量界限。二.輕稅思想,認為可征可不征的稅收儘量不征,必須開徵的稅收應從輕徵收。西方學者則認為在籌集財政資金時,應注意充足和有彈性兩個方面:

充足,就是稅收收入應能完全滿足國家財政需要,以避免發生赤字;

彈性,指的是一旦國家財政需要量增大,稅收應能自動增加。

凱恩斯主義認為應根據經濟情況來增減稅;

供應學派則主張輕稅。稅收的財政原則的內涵包括兩個層次:足額穩定。在研究制定總體稅負水準時,要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要使稅收同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關係;進行稅制改革時,要選擇收入彈性大的稅種。適度合理----取得收入要適度。要防止取之過度而影響企業和勞動者個人的積極性,損害公平和效率。就取得稅收收入的最高限度而言,剩餘產品價值是稅收收入的最高限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