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1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2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3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4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习目标:1.了解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要求,能制定具体活动目标。2.理解审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含义及运用要求3.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能针对指定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方法4.掌握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的步骤,能撰写一份完整的美术活动方案。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指导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准则,是儿童美术教育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构,是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它包括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及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一、总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规定了艺术领域的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二、分类目标美术活动的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技能、创造四个方面。按照美术本身的性质,学前儿童的美术学习可以分为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种类型。以下的分类目标是把这两种分类结合起来,分析了绘画、手工、美术欣赏活动中认知、情感、技能、创造四个方面的目标。1欣赏活动2绘画活动3手工活动三、年龄阶段目标通过表格来体现四、具体活动目标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是教师依据美术教育的总目标、各类型美术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幼儿美术发展特点,并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来制定的。一般说来,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既是对活动结果的预示,也是对幼儿提出的具体活动要求。教师在制定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制定的角度要统一2.目标的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3.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4.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撰写美术教育活动目标通常有三种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2.展开性目标3.表现性目标:下面是一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修改与调整:范例一:中班泥塑活动:《做饺子》范例二:大班绘画活动:《我们的幼儿园》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制定的。教育原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怎样遵循教育目的、怎样正确掌握和运用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以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只有正确地贯彻各项原则,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活动,使他们的身心获得积极的发展。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制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实施活动都注意审美性。即活动目标应以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活动内容应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活动实施中应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冶等。(一)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二)引导幼儿感知对象的审美特征(三)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二、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意识和动机(1)信任。(2)减少规定。(3)给幼儿的活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象不受阻碍。(二)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三)正确认识和使用示范和范例(四)改革评价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造。三、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贯彻实践性原则要注意:第一,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第二,注意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单纯的思想内容说教两个极端倾向。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美术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幼儿为了完成美术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对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使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一、语言类语言类方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向幼儿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说明道理,使幼儿直接获得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语言类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具体方法。(一)讲授法第一,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第二,要遵循启发性原则。第三,讲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情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第四,坚持体态语与讲解相配合原则。(二)谈话法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幼儿提出问题并要求幼儿回答,或是幼儿提出问题要求教师解答,并通过解答使幼儿获得新知识、提升经验的教学方法。第一,教师在提问前要有计划性,要注意克服提问的随意性。第二,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第三,教师应鼓励幼儿发问。第四,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回答,并对幼儿的回答给予一定的反馈。(三)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认识、解决、探究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获得知识的方法。由于讨论需要幼儿对某个问题进行认识、探索,甚至是发现规律,而小年龄幼儿生活经验较为贫乏,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较差,思维的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还不能进行以语言为中介的抽象逻辑性思维,因此该方法较适合在大班使用。第一,做好讨论的准备。第二,教师要启发、引导幼儿讨论。第三,教师要进行小结。二、直观类直观类方法是在教育过程中向幼儿显现实物、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表演,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获取知识的一类方法。这类方法包括观察法、演示法、欣赏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一)观察法第一,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乐于观察。第二,引导幼儿明确观察目的。第三,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二)欣赏法第一,尊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反映。第二,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增强欣赏活动中的情绪体验。第四,调动多种感官,形成艺术通感。(三)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示范绘画、制作等过程,以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现象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演示的目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演示分成不同的种类:1.形象感知2.引起兴趣3.了解过程4.质疑探新三、探究类探究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类教学方法。探究类方法的主要特征是相关的美术技能不是直接教给幼儿,而是只提供有关范例,让幼儿通过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幼儿而言,探索就是玩,玩就是天性。探究法分为发现法、情境法。(一)发现法1.设置情境2.尝试练习3.探索讨论4.讲解指导(二)情境法情境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具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节或教学情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幼儿乐于学习,乐于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1.真实的生活情境2.游戏情境3.任务情境第四节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美术活动的设计步骤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手段的使用)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设计幼儿园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撰写教学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又称课时计划、教案)指单个具体的活动计划,它阐明在一定的活动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完成什么目标等。教学活动计划应在教学活动之前完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1.活动名称:指本次活动的具体名称,一般包括三个内容:班级、活动类型、具体名称。如大班绘画活动:树叶变变变。2.活动目标:主要阐明期望幼儿通过这一活动所能达到的目标。美术活动的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创造目标四方面。不同的活动类型确立活动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如手工活动侧重于技能的培养,欣赏活动侧重于情感的共鸣,绘画活动侧重于创造目标。。3.活动准备:是为使活动顺利进行所作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准备,分别是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准备活动所需的操作材料、活动所需要的媒体材料,如课件、录音机等。让幼儿画汽车,可以先到马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这是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4.活动过程:主要体现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步骤。一般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每一部分承担着不同的任务。5.活动评价:一般是在活动结束后由教师本人或其他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给以客观的评价,主要从目标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准确性以及活动过程中方法的运用、各环节的衔接、材料的使用情况、师生关系以及幼儿活动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记录。评价分析可以是全面分析,也可以是有侧重点的分析。(二)准备工具材料和熟练操作技能1.活动方案制订出来以后,教师要多次研读。特别是活动方案中要示范的技能和要做的演示等,教师要事先练习,体会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和指导。2.按照计划将操作工具和材料准备好,注意适当多准备一些,以备临时增加或损坏时用。3.安排幼儿的座位。(三)活动后的评价和反思活动后的评价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评价,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和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反思: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反思可以针对本次教育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二、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有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方案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和区角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指导思想不同,课程模式也不相同。(一)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侧重知识体系的安排,更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前,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幼儿寻找、发现、学习相关知识,形成相关概念。如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幼儿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教师讲解相关概念,传授相关知识,帮幼儿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的能力。而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促进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二)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混合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幼儿园综合课程框架下的美术教育活动。它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力求兼顾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内在要求。综合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是:观察幼儿,发现幼儿有价值的兴趣点,确定教学主题或内容;分析此主题活动蕴含的教育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教育目标;分析此主题包含哪些教育内容,可以为幼儿提供哪些学习经验;研究可行性如何,是否便于操作;研究与其他主题活动的关系如何,是否有一定的连续性。(三)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由滕守尧先生提出,意指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艺术教育。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1.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2.生态式艺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3.生态式艺术教育主题的确定与活动设计思路(四)区角活动中的美术活动区角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组织形式之一。这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类低结构化的活动。活动没有统一的目标和内容,多由幼儿自主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