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一轮复习(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选修4一轮复习(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选修4一轮复习(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选修4一轮复习(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选修4一轮复习(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先驱课标要求: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历史作用。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历史作用。3、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贡献。目录: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复习1/21一、孙中山(一)孙中山革命活动1、推翻专制、缔造共和⑴建立革命组织:①创建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影响:标志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②创建同盟会(1905年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十六字政纲→三民主义影响: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⑵领导武装起义①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②同盟会成立后策划、组织和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即使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为辛亥革命到来作了主要准备2/21一、孙中山(一)孙中山革命活动1、推翻专制、缔造共和⑴建立革命组织⑵领导武装起义⑶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①论战与革命并行②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南京③颁布《暂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2、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⑴反袁“二次革命”;⑵反袁护国运动;⑶第一次护法运动⑷第二次护法运动3/21一、孙中山(一)孙中山革命活动3、顺应时代时尚历史性转变(原因、认识)

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提出新三民主义,推进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二)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历史作用1、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而且一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2、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主精神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闸门,求新求变历史时尚推进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3、今后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历史功劳。4、他是站在时代时尚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伟大革命家。4/21试概括1894—1911年,1912—1922年,1923—1925年三个时期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主题及其革命活动,并指出孙中山对20C中国社会政治变革最大贡献。扼要分析孙中山最终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主要原因。1、1894—1911年: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1912—1922年:维护民主共和,反对独裁统治3、1923—1925年:促成国共合作,推进国民革命运动最大贡献: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失败原因: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和破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人民群众还未完全觉醒。5/21从请求列强援助到果断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孙中山为何能老而弥坚、“牛气冲天”,走向其人生辉煌顶点?与以前斗争相比,孙中山这一时期斗争又何特点?原因:孙中山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精神;十月革命影响;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显示出伟大力量;中共帮助;共产国际促成。特点:纲领——新三民主义(由软弱妥协到彻底反帝反封建要求);力量——依靠军阀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方式:创办军校,创建军队。6/21孙中山先生一生三次伟大转变:三次转变时代背景革命思想时代影响弃医从政晚清腐败、民族灾难转而革命幻想破灭、甲午惨败三民主义推翻满清、结束帝制联俄联共共和屡败、十月革命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反帝反封。7/21二、圣雄甘地(一)甘地“非暴力”思想1.早期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在南非,他亲自创建名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消极抵抗)2.以后认为在坚持“真理”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不向敌人施加暴力。领导南非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法案和条例。(坚持真理)★以“仁爱”精神与真理统一,在坚持“真理”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不向敌人施加暴力—“非暴力”思想8/21(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暴发背景:①19世纪中叶,英国对印度残酷殖民统治,印度人民反英情绪快速增加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根本原因)③甘地凭借极高政治威望,成为国大党领袖,并落实“非暴力”思想于实践。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骨干9/21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经过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开展土布运动⑵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1930)食盐进军⑶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战期间)3、评价:主动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二战后印度独立奠定基础。不足:以非暴力束缚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斗争,反应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一直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第一次没有训斥人民使用暴力

10/21阅读以下材料:南通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材料一(甘地在结束最终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演出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城市与全国其它地域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假如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愈加明智……方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材料二印度为思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勇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个美好世界。每个人应该为自己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该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11/21材料三(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农村经济,它不但将纺车看成一个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反抗西方文明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防止竞争和剥削,毁灭失业和贫富差异,过简单宁静生活。——《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构想方面分歧》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目标,表达出他怎样精神品质?(4分)(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经济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明评价。(6分)12/21(1)追求民族和解、国家自由强盛。(2分)热爱和平、勇于牺牲自我优良品质。(2分)(2)经济思想:发展印度传统农村经济,抵制西方当代工业。(2分)评价:这一主张对号召、组织群众参加反英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都起了一定主动作用;不过全盘抵制西方文明违反了历史发展时尚,是不可取。(4分)13/21

南京一模关于甘地反殖民统治斗争方式不一样看法,并不影响人们对于他历史贡献必定,尤其是对于他品德情操所怀有高尚敬意。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就我所知,我们斗争之所以引发全世界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方式是独一无二,不曾为历史上有过统计任何民族所采取。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

14/21材料三甘地接见世界基督教领袖时提到:“从非暴力主义者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9中国,……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一样伎俩来抵抗B本侵略,我认为这是不适当。假如中国人有我这么非暴力甘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最新毁灭伎俩。”作为个人来说,任何个人立场和平主义信念,都是必须得到尊重。……非暴力是否可行,不是单方条件能够决定。……对本军国政府、希特勒纳粹政府是无效,更不要说以非暴力反侵略了。作为一个政治伎俩,号召者不能因为“非暴力”就能够不负任何责任。在预见对方可能使用暴力,可能造成大量民众众血牺牲时候,领导者是应该有所顾忌。——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15/21材料四在使人们断绝邪恶斗争中,或许他(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不过他一生对于孙是一个教益,为此,人们永远切记他。——泰戈尔请回答:(1)材料一中“独一无二”方式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是怎样实践上述方式。(2分)(2)依据材料三,针对中国抗日方式,林达观点是什么?(1分)用史实加以说明。(1分)(3)依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选择反侵略斗争方式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印度人民“永远切记他”主要原因。(4分)16/2125、(1)方式,非暴力不合作.(1分)实践:提倡“回到纺车去”,领导“食盐进军”运动。(2分)(2)观点:非暴力不适合用于反法西斯.(1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表明武装斗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正确方式。(1分)(3)依据:立足国情。(1分,类似表述也可。)(4)原因;创建了一条反抗殖民境治独特道路;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献身精神‘高尚品德情操,仁爱精神;坚持真理信念,努力消除种姓制度及教派矛盾与纷争。(任答四点,共4分)17/21阅读以下材料:江苏百校09届高三样本分析考试材料一1649年,英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1653年他被拥戴为终生“护国主”。他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他主管税收,统辖警察和司法,领导外交,在国务会议同意下宣战、媾和。在召开例行议会之前,他有权以自己名义颁布含有法律效力敕令。……乍看起来,议会、国务会议和护国主在权能上是彼此制约和相互限制。实际上,唯独护国主才能制约一切和限制一切。——[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18/21材料二孙文君既当选为暂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日:“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材料三第四章I;临大总统、副总统第二十九条暂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第三十一条暂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公布命令,并得使公布之。第三十三条暂时大总统得制订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19/21

第三十四条暂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三十五条暂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中华民国暂时约法》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与孙中山在政治制度除旧布新方面有何相同之处?(2分)(2)依据材料一、三,作为护国主克伦威尔和作为暂时大总统孙中山,他们权力制约性有什么差异?(4分)(3)护国主统治与《I暂时约法》最终止果分别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