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语法部分强化讲解稿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HSK语法部分强化讲解稿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HSK语法部分强化讲解稿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HSK语法部分强化讲解稿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HSK语法部分强化讲解稿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HSK(初中等)语法部分题型(一)选择恰当位置例:我们A一起B去上海C旅游D过。没有答题卡:[▆][B][C][D]

第1页(二)选择词语填空例:我昨天买了一________钢笔。A件B块C支D条答题卡:[A][B][▆][D]第2页二、HSK(初中等)语法部分测试重点1、常见量词、方位词、能愿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使用方法。2、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重合。3、几个主要补语、定语、状语使用方法。4、语序。5、比较方式。6、提问方式。7、惯用词组和习用语。8、惯用复句。第3页三、语法点讲解(一)方位词1、单音节方位词1)主要组员上下前后里外内中旁左右东南西北2)语法特点①名词+单音节方位词,如:手里有一本书。桌子上放着花瓶。(窗户上心里树林前)第4页②“从、在”等介词+(名词+方位词),如:从国外带来了一件礼品。书放在书架上,杯子放在桌子上。③一些特殊使用方法a、在……下:表示条件。如:在父母劝说下,他改变了主意。b、(在)……上:表示在某方面。如:(在)文化上追求友好。表示范围,如:书上也有错。第5页c、(在)……中:在一定界限以内,如:(在)城市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比较多。表示在过程中,如:旅游中认识了几个朋友。第6页2、双音节方位词1)主要组员①上(下、前、后、里、外、左、右)+边(面、头)上边上面上头……*左头右头②之(以)+上(下、前、后、内、中、外)之上以上……*以中之上③面前、跟前、背后、底下、中间、旁边2)语法特点能够单独使用中间是一张桌子,旁边是两把椅子。第7页3、一些相对固定搭配校内活动——*校里活动市内交通——*市里交通场内禁止吸烟——*场里禁止吸烟年内要举行一次比赛——*年里要举行一次比赛本周内要完成工作——*本周里要完成工作夜里要降温——*夜内要降温城里家里书里(二)时间词1、大前天—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书面:前日—昨日—今日—明日—后日第8页2、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现在未来3、以前——以后

以前三点以后4、之前——之后——之间(更正式)三点到四点之间第9页(三)数目标表示1、整数读法2

二42四十二342

三百四十二6342六千三百四十二2,6342二万六千三百四十二42,6342四十二万六千三百四十二342,6342三百四十二万六千三百四十二6342,6342六千三百四十二万六千三百四十二第10页2、“零”读法301三百零一3001三千零一3,0001三万零一30,0001三十万零一301,0001三百零一万零一0.1零点一0.01零点零一0.001零点零零一第11页3、分数读法

11544四分之一五又四分之一4、百分数读法10﹪100﹪120﹪百分之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一百二十

第12页5、倍——番300×2=600(600是300两倍)300×3=900(900是300三倍)300×2=600(300翻一番是600)600×2=1200(300翻二番是1200)6、增加了——增加到降低了——降低到300+600=900900-600=300

增加了增加到降低了降低到第13页7、概数表示1)来、多四十来(多)个四百多(来)本四十多斤苹果四斤多(1斤=10两,3斤+1、2两)四十多块人民币四块多人民币(1块=10角,4块+几角)2)相邻数字并列三、四个五、六次七、八瓶三十四、五岁3)左右、上下五十岁左右八十本左右八十斤上下第14页(四)数量词1、量词类别:1)个体量词:根面顶条匹头篇段…2)集体量词:对双串排群套批伙…3)不定量词:(一)点(一)些4)借用量词:杯盘碗盆瓶桶车…5)度量量词:斤两米尺…6)动量词:次遍趟下阵…

2、常见名词量词配合第15页名词量词名词量词名词量词

报纸窗户胳膊被子灯火比赛地图火车笔电池歌表(表格)电影工厂饼干东西货物布饭工具草房间计划车厢飞机锅车站风景技术功课故事家俱教室汗街话井镜子第16页名词量词名词量词名词量词军队眉毛台阶客人名胜眼镜课命令题课程棋药垃圾企业戏礼品墙医院力量亲戚香烟旅馆肉杂志矛盾诗笑脸收入学校职业手套雪心意烟主张第17页3、数量词在句子中几个位置1)作定语

那一条好消息我这两件红色羊毛大衣2)作补语动词+数量词

去了三趟。动词+数量词+名词宾语去了三趟教室打了三场球动词+代词宾语+数量词

问了他三次等我五分钟

第18页3)固定搭配一……就……你一说我就明白了。一……也……这个星期,我一次课也没上。(五)能愿动词1、能1)有能力做一件事。如:他能说汉语,不能写汉字。2)有可能A:这么晚了,他能来吗?B:不能来了。注意:①应该能来。②不能不=必须、应该第19页3)表示许可。如:这儿能不能吸烟?不能只吃肉,不吃菜。2、会1)知道怎么做一件事情或经过学习或练习后有能力做一件事情。如:学了一个星期后,他会吹笛子了。比较:他能(*会)吃20个包子。2)表示客观可能,如:晚上刮了一夜风,明天一定会冷。注意:不会不=一定他们以前是同学,不会不认识。第20页3、能够1)主观能力能做到。如:骆驼能够几天不吃东西。注意:①否定形式不是“不能够”,而是“不能”。②对比时,能够在主语前。如:一个人拿不动,能够两个人拿。2)表示许可。如:A:我能够进来吗?B:不能够。/能够。/能。3)表示值得。如:这部电影能够看看。注意:否定形式是“不值得”。第21页4、要1)表愿望,如:我要(想)喝水。2)客观上需要。如:过河要有船。注意:“不要”用在祈使句里表示阻止。比较:你不要喝水。5、肯(愿意、愿意):表示意愿。如:只要肯下工夫,一定能学好汉语。第22页6、应该(应该)、应(书)、该:表示道理上必须如此。如:不早了,咱们应该(应该、应、该)走了。注意:“应该”位置。1)我应该去。(我病好了,我应该去)2)应该我去。(我会踢足球,他不会,所以应该我去。)“该”能够表示推测、预计。如:吹了冷风,明天又该感冒了。第23页7、能愿动词连用1)应该能够应该能应该会2)能愿意这么做,他能愿意吗?3)会肯只要说清楚了,他们会肯。8、语法位置1)能愿动词+动词2)能愿动词+把+宾语+动词短语3)副词+能愿动词+动词第24页(六)重合1、动词重合1)A——AAA一A看看看看一看2)AB——ABAB思索思索思索2、形容词重合1)A——AA大——大大2)AB——AABB大方——大大方方3)雪白冰凉火红金黄——雪白雪白…第25页3)量词重合A——AA个——个个条——条条如:个个孩子都很聪明。3、需要注意地方1)动词重合形式不能和“正”、“正在”、“在”连用。如:*我们正在考虑考虑这个问题。2)形容词重合形式不和“很”、“非常”、“尤其”等程度副词连用。如:*很高兴高兴。第26页(七)代词1、疑问代词不表示疑问使用方法1)什么①表示举例,如:A:你喜欢看哪个国家电影?B:什么美国、韩国、中国,我都喜欢看。A:你下班后玩什么?B:我喜欢打篮球什么。②表示“任何”意思。如:我工作时候,什么人也不见。他什么兴趣都没有。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第27页③表示不必定事物。如:我饿了,想吃点什么东西。④表示否定。如:A:快点走!B:你急什么?(不要急)还有时间。A:看会儿电视吧!B:看什么电视,都十一点了。第28页2)怎么①表示“任何”意思,如:怎么学都学不会。不论怎么说都行。②不(没)+怎么+动/形,表示“不很……”,如:他刚学了一个月,还不怎么会说汉语。今天不怎么舒适。这次考试他没怎么准备,所以没考好。3)怎么样不+怎么样:表示否定,如:这个句子不怎么样。(不怎么样=不好)第29页4)谁①谁+也/都……,表示没有例外。如:谁也不知道怎么做。谁都不相信他。②不论(不论、不论)+谁……,表示没有例外。如:不论(不论、不论)谁都早点来。③表示不必定。如:我好像听谁说过这句话。5)哪里我哪里知道她什么时候去?(反问,不知道)第30页2、“每”和“各”1)意思上,“每”强调个体共同点;“各”强调个体不一样点。比如: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

各人想法都不一样。2)使用方法上:每+数量词+名词每(一)个学校每两个同学坐一张桌子注意:每个人=每人各+名词各学校*各两个……注意:“各”能够和下面量词配合使用:各种(消息)各门(功课)各位(同学)各次(列车)各个(学校)

第31页3、“一切”和“全部”1)全部问题一切问题2)“全部”指全部数量,“一切”指全部类别。

这2万块是他一年全部收入。

一切方法都试过了。(各种各样方法)4、“全体”和“全部”全体+人:全体工作人员全体船员全体起立全部+事物:全部题目都对了。第32页5、“全部”和“整个”全部家俱(桌子、椅子、柜子…)都买好了。整个房间都清扫过了。(房间是一个整体)6、代词在句子中常见位置1)几个定语话,代词在前面我红色小书包2)怎么+[一]+量词(个、回)+名词(人、东西、事),如:这是怎么(一)回事?第33页(八)介词1、对于(对)关于至于1)意义方面对于:强调“对象”对于南京,我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对)上海,我还不太熟悉。熟悉“谁”?不熟悉“谁”?南京上海第34页关于:强调“内容”。关于语法部分复习,我们是这么安排:第一节——方位词、时间词、数量词第二节——能愿动词、代词……安排内容是什么?语法项目第35页至于:强调“话题”先后。常见格式:TOPIC1……,至于TOPIC2,……

T1引发T2他想法(T1)很好,至于做法(T2),还要再考虑考虑。(先说了“想法”,然后再说“做法”)。2)语法方面:关于……,主语+谓语。关于HSK考试通知(题目)第36页注意:他对(朝、向)我笑了笑。表示人和人之间关系时,只用“对”,如:老师对大家很满意。2)跟、和①和动作相关一方,强调“共同”。如:学生——学习汉语——老师:跟老师学汉语。我——去——你:我跟你去。②比较跟(和)……一样/不一样/差不多第37页3)朝(向)、往:指出动作方向①他朝(向)我摇了摇手,我朝(向)他点了点头。注意:奔向远方走向成功(动词后)向他学习向老师借了一本书(抽象动词)②朝:面对;往:移动。窗户朝南开(不移动)——*窗户往南开往家里寄信(不面对)——*朝家里寄信汽车往(朝)南开(面对+移动)朝我这里看=朝我看;往我这里看*往我看第38页4)从(打)于离(距)他从树上跳下来。从一句汉语不会说到流利地说汉语,他只用了一年。哥哥打(从)小就调皮。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成立于1949年)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离邮局很近。你讲离事实太远了。6)把主语+把+宾语+动词短语我把练习做完了。第39页6)被(书)叫(口)让(口)问题被(让、叫)同学们发觉了。问题被发觉了。*问题让(叫)发觉了。注意:为+名+所+动:相当于“被名…”,如:这部电影为大家所喜爱:被大家喜爱。7)以(书面:用\拿)

凭(依据)

以少胜多/以次充好凭号排队。第40页8)为:多表示原因。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事情高兴)为了:多表示目标。为了经过HSK考试,我参加了辅导班。(参加辅导班经过考试)注意:为…而…为人民而死为理想而奋斗9)由总统由选举产生。(方式)由感冒引发了肺炎。(出发点)这道题目由你做。(指发出动作人)第41页10)依据(据)依据老师说法,这道题目应该选A。依据天气预报,明天有大雨。11)除(除了)除了……外(以外、之外、而外),都……除了这到题目以外,全部题目都对了。除了……外,还……除了学习汉语外,他还学习英语。12)连……也(都)……假如小孩子能拿得动,那么大人呢?

大人更能拿得动。连小孩子都能拿得动,更不要说大人了。第42页(九)连词(1)并列复句①又……又……

也……也……

他又能干,(他)又勤劳。

鸡也飞了,蛋也打了。②既……又……既……也……

既洁净又方便。

既没有些人同意,也没有些人不一样意。③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他一边(一面)说,一边(一面)走。第43页(2)选择复句①或此或彼: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你去还是我去?②非此即彼:不是你去,就是我去。要么你去,要么我去。比较:或者你去,或者我去,或者我俩去,都行。③比较后选择: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速度快,质量差;速度慢,质量好。)宁可速度慢一点,质量也一定要好一些。第44页(3)条件复句①只要……就……:只要不下雨,我就去买东西。②只有……才……除非……才……:强调必须有这个条件他只有(除非)认错,我才能够原谅他。注意:只有+名词:只有父亲才了解我。③不论(不论、不论、任凭)+疑问形式,都(也)…:你不论怎么说,他也听不进去。④幸亏……,才……幸亏……,不然(不然,要不)……幸亏附近有加油站,我才给车加了油。幸亏附近有加油站,不然我就回不来了。第45页(4)因果复句①因为(因为)……,所以(所以、因而)……张先生病了,所以没来。②既然……,就…………,可见……既然病了,就不要去上班了。他又是流鼻涕,又是咳嗽,可见是感冒了。(5)目标复句……,方便、以免、省得、省得……。小王尽力开稳汽车,方便父亲睡得安宁。我打算搬进城里去,省得天天跑来跑去。第46页(6)转折复句:①即使(尽管)P,不过(可是)q。

即使是盛夏季节,不过山上很凉。②p,只是(不过)q。

小赵各方面都很好,只是身体差一些。这东西好是好,不过贵了一点。(7)让步复句即使(纵然、哪怕、就是)p,也q。即使你不一样意,我也要去。注意:①P是假设。②即使(就是)+名词……也……他俩长得太像了,就是家里人有时也分不清。第47页(8)递进复句①不但(不但)…而且(也、还)…:环境不但要保护,而且要保护好。不但她知道,我们大家也知道。②不但…,连…也(都)…不但…,甚至…也…不但…,即使(就是)…也…那部电影,不但小孩子喜欢,连老人也喜欢。(说明人人都喜欢)第48页③不但不(没有)…,反而…(天很热,下了一场雨,应该凉快一些;可是)不但没有凉快,反而更热了。(9)假设复句假如(要是、假设)…那么(就、便)…你假如能来,就把孩子一起带来。第49页2、关联词语位置①只能出现在主语前关联词语不然(要不、要不然、不然)但(不过、可是、不过、然而)而且、而且那(那么)你必须参加入学考试,不然(要不然、不然、要不)学校不会接收你。假如你今天没有时间,那(那么)咱们明天去。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就没去。第50页②只能出现在主语后关联词语既:你既不一样意,我就不去了。虽:天气虽冷,但很舒适。就(就是):我就得100分妈妈也不满意。要:你要想回家话就早点出发。尚且:老师尚且不懂,更不要说学生了。宁可:我宁可饿肚子也要买台电脑。注意:副词“就、才、也、还、又、都、却、反而”都在主语后。

第51页3、有些连词位置和主语相关系(1)两个句子主语相同,连词出现在主语后;(2)两个句子主语不一样,连词出现在主语前。我不但去过北京,还去过南京。不但我去过北京,他也去过北京。你与其去上海,不如去南京。与其你去,不如我去。这么连词主要有:不但(不但、不单、不光、不止)不论(不论、不论)只有(除非)与其第52页(十)副词1、再又还1)(能、要、能够等)再+动词:动作没有发生+重复再唱一首歌能够再唱一首歌2)又(能、要、能够等)+动词:动作已经发生+重复又唱了一首歌又要唱歌3)还+(能、要、能够等)+动词:动作状态没有改变(一直怎么样)叫他别唱了,他还唱。第53页2、一连一再1)一连+动词短语+数量词一连下了三天雨一连睡了十个小时2)一再:一次又一次,好屡次他一再向老李解释误会。3、往往经常他经常去图书馆。他往往星期天去图书馆。第54页4、刚刚才1)我刚来一会儿。/刚才不明白,现在明白了。2)刚才+否定词,如:刚才没听懂。3)刚才+名词刚才情况——*刚情况5、一直一直1)大雨一直下了三天。*大雨一直下了三天。2)一直+未来他打算一直住在南京。第55页6、不没不+动词:否定主观意愿、习惯等。我不去看电影。我不吸烟。没+动词:否定客观事实。昨天没去看电影。不+形容词:否定状态。苹果不红。没+形容词:状态没有实现。苹果没红,还是绿。第56页7、一齐一起(一块儿)一齐:同时做。如:大家一齐唱歌。一起:在同一地方做。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月。8、大约大致约(大约、约莫)1)表示有较大可能,用“大约”,如:我想他大约会同意。2)约(大约、约莫)+数量、时间,如:现在约9点。3)表示不太准确、必定,大约=大致。我天天大约(大致)7点起床。第57页9、必须:一定要。如:

语法必须学好。必定:主观认为一定会怎么样。

我认为他必定会经过HSK考试。必定:客观上事情一定会发生。

学汉语有困难,这是必定。10、到底终究1)到底①终于,“到底……了”,如:我想了半天,到底明白了。第58页2)用在疑问句中,表示深入问。同“终究”,如:A:他是谁?B:我不知道。A:我不相信,他到底(终究)是谁?A:谁去书店?B:小张去,小王也可能去。A:到底(终究)谁去?第59页3)终究①副词。同“到底”。②名词。表示从开始到结束、从原因到结果整个过程。如:

这个问题我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我一定要向老师问个终究。9、副词在句子中常见位置1)副词+谓语动词已经到南京了。已经知道到南京了。第60页2、副词连用次序语气副词(大约、确实、终究、竟然…)关联副词(就,又,却,才,也…)时间副词(已经、马上、经常、再…)范围副词(都,只,仅仅…)程度副词(很,非常,尤其…)飞机大约马上就到南京了。我们也经常都去电影院看电影。第61页十一、助词1、语气助词1)“呢”与“吗”去南京还是去北京呢?去不去南京呢?深入问去什么地方呢?去南京吗?2)吧:不必定A:你这次能考多少分?B:八十分(吧)。(大约……吧。)第62页2、地得(结构助词)1):定语后。如:他看书很有意思。2)地:状语后。如:他认真地读了那本书。3)得:补语前。如:汉语说得很好。3、动(形)+了懂了。否定形式没+动(形)没懂。第63页4、“”在句子中位置。1)语气词“”:表示必定语气,经常使用“是……”这个格式,如:你这么做很好。——你这么做是很好。我看过那本书。——我是看过那本书。2)“”字短语:①“动词短语”+:学生游泳——游泳(学生)——游泳很多。他唱歌——唱(歌)——唱歌很好听。

唱(人)——唱人很多。说话——说(话)——我没听清他说。第64页②形+[+名],如:她有两个孩子,大[孩子]5岁,小3岁。3)定语标识①复杂定语++名词出去打电话人②[名词(代词)++动词]=一件事情(春天到来)让人们感到十分高兴。4)表示事情已经发生。如:我3点去学校。(还没去)我3点去学校。(已经去过了)我3点去学校。第65页5、“得”在句子中位置结果补语可能补语吃饱吃得饱喝下(1瓶啤酒)喝得下(1瓶啤酒)状态补语他吃得走不动了。注意:动词+宾语+动词+补语。他吃水果吃得走不动了。第66页6、“了”在句子中位置1)了1:表示动作完成。①“动词+了1+宾语”,如:我买了三本书。②“(动词+了1+宾语)句子1,+句子2”前一动作先完成后面情况看了电影,我就回家。你吃了饭再去学校吧。③动词1(宾语)+动词2+了1(+宾语)

方式我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第67页2)了2:表示事情出现了改变。①动+(宾语)+了2。如:要下雨了。休息了。②形+了2。天一会儿就亮了。③名词、数量词+了2。冬天了,要多穿衣服。半个月了,还没有回信。第68页7、“着”在句子中位置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正在、在)+动词+着……”,如:我们正上着课呢。2)表示状态不变。不能用“正(正在、在)。如:门开着呢。——(比较:他正开着门呢)他穿着一件新衣服。——(比较:他正在穿一件新衣服)3)动词1+着+动词2:老师站着讲课。拿着书往外走。注意:“形容词+着呢”表示程度高。如:大着呢。第69页8、“过”在句子中位置动词+过,表示以前有这么事情。如:我去过长城。否定式:没有+动词+过。我没有去过长城。疑问形式:你去过长城没有?你去没去过长城?你去过长城吗?注意:动作性不强动词,如“知道、认为、记得、认为、属于、使”等不能用“过”。第70页十二、动词短语1、结果补语动词+形容词:变小染红洗洁净说清楚动词+动词:写完听懂学会拉住(钱)还清拿走打破

打翻杀死吓跑踢倒回到2、趋向补语1)单纯趋向补语

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

穿上躺下走进跑出逃回走过提起送来送去第71页2)复合趋向补语上下进出回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3)趋向补语基本含义进出第72页高上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