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及其《离骚》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屈原及其《离骚》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屈原及其《离骚》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屈原及其《离骚》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屈原及其《离骚》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屈原及其《离骚》1/24屈原其人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伟大爱国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没落贵族。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平贾生列传)曾为楚怀王左徒,深得楚怀王信任。因为楚国内部出现亲秦与亲齐两派之争,楚怀王听信谗言,遂疏远了屈原,并在秦国离间下疏远齐国,使楚国陷入危机。2/24再次起用屈原后,楚国即使恢复了楚齐邦交,稳定了局势,但楚怀王依然没有听从屈原“联齐抗秦”提议,继续亲近秦国,最终放逐屈原。顷襄王继任又再次远逐屈原。屈原在长久流放中忧心国事,时刻不忘返回国家为国效力。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忧愤之情;斥责那些误国壅君、违法乱纪小人;感叹君主昏庸和对自己不信任。最终诗人彻底绝望,愤而投汨罗江而死。身后只留下他那些绮丽而又浪漫不朽诗作。3/24屈原著名诗篇《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保留最长抒情叙事诗之一,被称之为光耀千古浪漫主义杰作。屈原诗为骚体诗,不一样于《诗经》四言一句格律,诗中句式并不整齐划一,比喻、象征比比皆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与现实结合可谓天衣无缝,读起来气势宏伟,绚丽多彩,奇妙而浪漫。4/24《离骚》梗概(一)屈原自述:(我)是古帝王高阳氏(皇帝孙子,称帝号高阳,名颛顼)后代,已故父亲叫伯庸,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名为“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字为“灵均”。从小就具备良好素质,后天又不停地修饰(涵养)自己,一切都准备好,要为国效力。5/24(二)然而,事实却与诗人追求和理想相反,他才华和报国热情遭到诽谤和诬陷,他精心培养人才也都变质了。诗人不停地证实自己清白,表明自己政治理想和对国君忠贞,而且愈加重视本身涵养。6/24现实却一次次令他失望,诗人不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对“灵修”(楚怀王)“数化”(不停改变);“众芳”“污秽”;“众女”嫉妒和谗言;小人“工巧”,他只能抚慰自己:鸷鸟之不群,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诗人只能“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保持自己清白节操至死不渝(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7/24(三)姐姐(女嬃)责备和劝说并没有说服他,诗人又转向重华(舜)陈说,用正反两方面历史事实来证实自己忠诚。他瞻前顾后,心里装全是君和国家。当他陷入极大痛苦之中时,依旧没有停顿自己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要继续寻找让君重新重用自己机会。8/24(四)诗人对政治理想寻求以失败告终。灵氛卜卦,巫咸劝说,终于让诗人振作起来,并下决心离开自己苦苦相恋国君和国家。作好充分准备,选择良辰吉日,诗人盛大而又体面地出行了。登上光明盛大皇天之后,一个最终回首,让全部努力付诸东流。屈原对君主对国家痴情到了无以复加程度,“从彭咸之所居”是他人生必定归宿。9/24屈原一生是痛苦,他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之间苦苦挣扎,他既不能放弃自己人生追求,又不能改变现实,更不愿意做出任何妥协。面对强大污浊政治势力,他这位忠君爱国之士以死抗争是他最终选择,也是必定选择。屈原悲剧命运是历史造成。把对国家前途命运希望寄托在一国之君身上,不正是历史悲剧嘛!然而,诗人对理想追求,执著到能够用生命来换取程度,可歌可泣。我们钦佩这位诗人,感叹他生命之歌《离骚》。10/24《离骚》四段译文之一: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擦着眼泪我长长地叹息,悲伤人生这么多艰难。我即使追求美好(品格)约束自己,(却)早晨进谏黄昏就丢了官。已经废弃我用佩带(国君不将我当佩带用),(我)重新采集来香草扎结舒展它。这就是我心中美好追求,即使死多少次也不会后悔。11/24屈原时时刻刻注意进德修业,忠心耿耿辅助国君治理国家,但自己政治观点却并不为楚怀王所了解,楚怀王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他。精心培育弟子都违反他意愿,诗人万分痛苦。但诗人依然我行我素不改初衷,不妥协,不屈服,继续自己人生追求,九死不悔。屈原这种执著追求精神难能可贵。一个人信念是支持他人生追求最主要原因。12/24《离骚》译文之二2.“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岂余心之可惩。”(我)突然回头纵目远望,将目光投向边远四方。佩带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芬芳浓郁愈加显彰。世人各有各兴趣,我独喜好修饰习认为常。即使是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改变,我心莫非是能够戒止嘛!13/24诗人在痛苦中徘徊,反重复复地审阅自己,不停地修饰自己以到达人生追求最高境界。可是现实又让诗人不得不劝说和宽慰自己,“民生各有所乐兮”,无须要为此而烦恼。然而,屈原最终并没有说服自己,内心痛苦和彷徨使他再次喊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句发自屈原内心愤懑之声告诉世人,再没有谁能够改变屈原对理想追求命运了。14/24《离骚》译文之三3.“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吾将上下而求索。”早晨从苍梧(九夷山)出发,黄昏我到了昆仑山。想稍事逗留在神仙住地,夕阳渐渐西下快要暮色。我命令羲和止鞭慢行,不要让太阳迫近崦嵫山。道路漫长而悠远,我将上下寻找和追求。15/24屈原在听了女媭劝戒后,又向重华(舜)陈说,重复述说自己政治主张与追求,内心痛苦得以暂时解脱,于是诗人又开始了新求索。任由这求索之路漫长而遥远,他也要天上地下去寻找去实现。16/24《离骚》译文之四4.抑志而弭节兮,神高弛而邈邈。……蜷局顾而不行。收起旗子止鞭慢慢行,思绪飞得很远很远。奏起《九歌》舞起《韶》,姑且借此时光寻求娱乐。登上无限光明皇天,突然看到了我故乡。仆人悲伤马也思念,弓缩身子回过头不愿向前。17/24诗人经历了上上下下漫长而遥远求索,未果。于是听从灵氛吉占,准备好行装出发了。在盛大高雅仪式中,诗人登上了光明盛大天空。高空中最终一次对故乡回望,彻底打破了他所做一切努力。这就是宿命。诗人对国爱,对君忠到了无以复加程度,他没有方法改变自己,也没有方法改变现实。“从彭咸之所居”既是他生命归宿,也是他政治生涯结束。18/24屈原其它诗《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诏以诏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庸君之不昭。……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庸君之不识。19/24《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闇),谁能级兮?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屈原在《天问》中一连提出了170多问,对自然现象、历史传说和传统观念提出质疑。语言咄咄逼人。

20/24对屈原及《离骚》几个认识传统说法:《离骚》说是“芳草美人”。后村先生认为:《离骚》是“借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唐弢先生说:“作为一个政治家,我们说屈原是具备了太多诗人气质;作为一个诗人,屈原却又完全是政治。”闻一多先生说:“屈原最突出品行,无宁是孤高与激烈。21/24司马迁认为像屈原这么人:“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屈原却“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橘颂》)“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屈原身后留给我们怎样思索?22/24思索问题用孔子“中庸之道”来看屈原行为不免有些“狂狷”,志高气上,不合中道。你是怎样对待屈原?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追求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