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_第1页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_第2页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_第3页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_第4页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管子•形势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巧妙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衣着和出行工具。(3)暑假期间,小明来到长江边远眺,只见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他禁不住想起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能无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辉。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屈原的文章意旨博大、含意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离骚》表明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的句子是:,。《赤壁赋》中以动物植物作喻写出了人与自然相比的渺小的句子是:,。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书愤》中釆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认为,“”,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螃蟹虽有六跪二鳌,却“”,是因为它浮躁的缘故。(2)《逍遥游》中,庄子用蜩与学鸠自认为逍遥于是嘲笑大鹏“”的寓言故事,旨在阐明“”这个道理。(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两句,引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2)“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2)《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两句是“,”。(3)《阿房宫赋》中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两句是“,”。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过去生活回忆的诗句: , 。(2)《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 。(3)《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 , 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3)《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老子以树木为喻,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了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来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写个人的生命短暂即逝,而人类的存在则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原列传》中,作者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但未来仍有希望的句子是“,”。(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达到“,”的境界才是“无所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游”。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感慨历史不断发展变化、统治者最终走向灭亡的句子是:“,”。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山歌与村笛后的感受是“”,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想她再弹一曲。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用“谷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大。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总体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现身但又盛情难却,致迟疑而出的心情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进行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的《劝学》并非单纯地劝勉人们学习知识,更是劝人为“善”,培养高尚的品德,由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3)《劝学》中用“蚓”和“蟹”作比,前者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无“________________”,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______”。原因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________________”。(4)荀子在《劝学》中对比朽木和金石说明坚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2).《劝学》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根据提示填写句子。(1)《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并无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2)《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3)《劝学》中,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省察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提升自己的德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4)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说:“_____,_____。”(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劝学》中,借助“风雨”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6)莘莘学子要把《劝学》中的“_____,_____。”当成座右铭,勉励自己要持之以恒,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成功。21.《劝学(节选)》

(1)荀子《劝学》中用“蚓”和“蟹”作比,前者既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整”,却“”,原因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

(2)荀子《劝学》以借助奥马可致千里为例,论证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同篇中与之相似的例证是“,,”。

(3)荀子《劝学》中,“”一句以金属制的刀剑作比来说明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突出了学习的作用。

(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的“”正印证了这个道理。

(5)荀子《劝学》中用“,”两句强调学习和自我省察对于增加人的智慧和端正人的行为的积极作用。

(6)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7)《劝学》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8)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例,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了学习并自省的重要性。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也借“行路”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5).荀子在《劝学》中对比朽木和金石说明坚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劝学》一文中的中心论点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2).在《劝学》中,荀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3).《劝学》中强调了“思”不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补写句子。(1)在《劝学》中,“,”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句子是:“,”。(2)《劝学》中,借“行路”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3)做事情,持之以恒是最宝贵的品质。《劝学》中,“锲而舍之,;锲而不舍,”一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26.补写出下列文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5).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2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却耻于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启蒙教师不是自己所说的“师”。

(4)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时下一般人“_______________”。(2)《师说》中提出新师道观,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说》中批评“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即“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师说》中说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根据提示填写句子。(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3)《师说》中,韩愈把为子择师和身耻于从师两种情形进行对比之后,表明自己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4)《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_____,_____”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5)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圣益圣,愚益愚”。(6)《师说》中,韩愈表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7)教师,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是人之精神、灵魂的塑造者。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8)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就要去请教、学习,如果有疑惑且不跟从老师学习,就会造成“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参考答案1.答案:(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解析:2.答案: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解析:3.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解析:4.答案: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5.答案:(1)驽马十驾;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小知不及大知;(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6.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7.答案:(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解析:8.答案:(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9.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解析:10.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解析:11.答案:(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已使我目不忍视;尤使我耳不能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不在沉默中爆发;

解析:12.答案: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解析:13.答案:(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解析:14.答案:(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15.答案:(1)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16.答案:(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17.答案:(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18.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解析:19.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博,知;2.臾;3.生;4.跬,至;5.蟹,螯,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