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历史学的真实性讨论_第1页
第七讲历史学的真实性讨论_第2页
第七讲历史学的真实性讨论_第3页
第七讲历史学的真实性讨论_第4页
第七讲历史学的真实性讨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认识第七讲历史学的真实性讨论哲学视角下的历史真实对认识主体之能动性的强调(典籍研读)

德国历史主义

克罗齐科林武德唯物主义哲学观照下的历史真实(大家耳熟能详,略)对所谓“无限接近历史真实”的逻辑拷问二、从史料的形成、流传、使用看历史真实

1、史料的匮乏(同心圆图示)

关于史料的结论一:史料永远是匮乏的

2、“匮乏史料”的性质(1)作伪

A、有意作伪

B、无意作伪以讹传讹信以为真(2)选择

A、作伪不一定是造假,通过选择事实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影响舆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选择与安排适合的事实。新闻

B、无意的选择。新闻对许多常识或认为不重要之事不加记载(3)记忆也是一种诠释(4)严肃的观察陈述也未必可靠(5)文本表达与真实想法之间通常有差异,甚至是南辕北辙

A、意识形态因素

B、道德因素

C、主流话语的制约以及对主流话语的利用(6)实践对表达的背离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7)史料转抄的错误,版本差异。

(8)语言问题语言材料不是对事实的重现,而是经过改造后重现。辞不达意语境残缺

《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关于史料的结论二:所有史料都是有缺陷的三、结论:历史真实是文本内的真实

1.所谓“歪曲历史”何指与可靠可信(不是“真实”)的史料不符但任何特定的历史记载都不能自我证明是可靠可信的,必须借助与其他的史料间的关系来证明。

2.三种“史实”原子叙述理论原子史实对某个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简单且被认为是可信的陈述历史中没有纯粹的的原子史实,只要它是史实,一定是在文本的关系中来确认的。

3.历史的真实性是在文本间的关系中来确认的。你叙述的历史过程能跟所有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协调,或者说同有的文献材料产生了冲突,但你能够有理有据地予以解释,你叙述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在“真实”的基础上,如果你能简明扼要地指出尽可能多的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或指明理解令一般学者困惑的众多材料的路径,那你的研究就是具备深刻洞察力的。这就是第一流的研究。知识就是关系真理的符合论correspondencetheory与融贯论coherencetheory一个实例:珠玑巷故事《东莞英村罗氏族谱·本府文引》岭南道南雄府,为逃难给引,早救生灵事;本年正月十三日,据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十四团珠玑村贡生罗贵等,连名呈称前事,内开:为天灾人祸,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及今奉明旨颁行,筑土设寨所。因思近处无地堪迁,远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堪辟住址,未敢擅自迁移,等情到府。

据此,查民贡生罗贵等九十七名,案非恶孽民氏。为此,合就行给文引,批限起程。凡经关津岸陆,此照通行,毋得停留阻禁。方到止处,合应行赴该府州县属立案定籍,繓(缴)报文,以凭造册转报施行!

绍兴元年(开熙十年、咸淳九年)正月十五日给,限四月二十四日繓(缴)《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子孙万代,为国栋梁。文经武纬,愈远愈昌。屈大钧《广东新语》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志故乡之思也。关于珠玑巷故事的不同叙事结构A、流行的叙述的变体三种事实

《广州日报》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原来是经在良溪立足、发展一段时期(约200年)后,才再向南海、顺德、番禺、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及海外迁移的。良溪村是珠玑巷人第二次南迁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即“后珠玑巷”,良溪村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即“后珠玑巷”岭南文化的内涵B、陈乐素的叙述三种事实

《宋史·贾似道》咸淳八年,明堂礼成,祀景灵宫。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贵嫔之父显祖为带御器械,请如开禧故事,却辂乘逍遥辇还宫。……帝遂归。似道大怒曰:“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乞罢政。”即日出嘉会门。帝留之不得,乃罢显祖,涕泣出贵嫔为尼。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三年)直徽猷阁知静江府许中降职一等。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上数诏有司给其廪禄。中言:“本路诸州赋入微薄,诸禁案寄居官毋得居沿边十三郡,见寓者皆徙之,仍毋给其禄。”

与宋代资料的若干冲突北宋末、南宋末两次迁徙的混淆

家谱、族谱与于维护家长制,维护产权,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经济文化发展阶级分化流亡海外资本主义入侵C、科大卫的叙述三种事实国家整合

4.“史实”中往往或明或暗地渗透着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