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小说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1页
专题08:小说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2页
专题08:小说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3页
专题08:小说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4页
专题08:小说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专题08:小说阅读目录01考点透视02命题解读03技巧总结04考场练兵

新课标中对小说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1.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

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分析写作手法。2.命题趋势

新版课程标准提到了“核心素养内涵”,其中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这里首次提到了“革命文化”,这是一个新亮点,必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考试中有所体现。主要考查小说,选材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情感体验,侧重情境设置,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小说考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一、“情节”题型:

情节是小说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备考时要关注与情节有关的小说的结构、线索、情节的叙述角度(人称)、叙述方式等等。(1)结构: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故事情节完整,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卒章显志。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④就中间来说,可以插叙;可以过渡,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⑤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2)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全篇的中心事物或事件,整理小说情节脉络时,要以小说的线索为关键词去寻找。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有时在关注小说的题目也可以是线索。(3)情节的叙述角度:要关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区别。两者相比较,第一人称叙述(“我”)使小说故事更具真实感和冲击力。(4)情节概括题的问答模式

①一句话概括情节式

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②分点概括情节式一般根据小说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概括,如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②丈夫撒谎掩饰。③妻子替丈夫圆谎。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5)小说中某一重要情节(细节)有以下作用①主题。其作用一般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形象。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情节。照应前文某个情节或标题、为后文某个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卒章显志等等。④另外还可以为下文埋下伏笔;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等作用。(6)小说的叙事顺序的作用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倒叙:倒叙往往先交代小说的结局或中间情节,然后再去追溯故事如何一步步发展至此。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叙述更曲折更丰富,增加阅读趣味。③插叙:插叙使文章情节宕开一笔,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趣味性;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补充介绍与文章题旨相关的背景和情节,或交代事情的来由或原因,或使人物现象更丰满;更好地突出小说的主旨。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二、“人物形象”题

常见题型: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XXX有哪些品质?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先要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思想特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分析人物形象时应当结合以上几方面尽可能全面地去分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语言,这样才能全面,避免因遗漏而失分。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二、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特点阅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首先要粗略地将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看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然后再细细地阅读,看作者是如何写的。看肖像描写,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内容:看语言描写要抓住个性鲜明的、能凸现其思想品质的;看细节描写要抓住那些过目不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显示本质特征作用的。我们做题时,只要抓住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就可以很快地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三、通过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人物。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抓住侧面描写也能分析人物形象。四、通过环境、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环境与情节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五、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这些语句一般都是作者对人物的分析和感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结合文章对人物的刻画,进行分析归纳,就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①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②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③单句下定义型④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

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记叙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不是为了单纯地写景,而是有一定目的的。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三、分析环境描写【命题形式】1、文章第XXX段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什么作用?2、试分析文章第XXX段环境描写的作用。3、文章开篇用较多笔墨写了XXX景物,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题技巧】1、自然环境的作用(1)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2)渲染……的气氛;(3)烘托人物……的心情(感情);烘托人物……的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主题;(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社会环境描写。2、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

【答题模式】

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景象(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后文……做铺垫,暗示主题。

有可能与品味语言(句子题)、重要语句理解等题目重合四、分析写作技巧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解题思路:一、表达方式;二、结构方式;三、表现手法。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小说用了什么方法(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常用的表现手法

夸张、对比、拟人、比喻、象征、联想、想象、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点面结合、动静相衬、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悬念铺垫、借古讽今、开门见山、伏笔照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烘托渲染、以小见大等。

最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作用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赏析写作技法思路

概括地讲: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具体地说:①判断小说在构思布局、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运用了什么技法。②分析这种技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表现了什么内容。③用心揣摩,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这种技法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或主旨表达所起的作用。

提示:赏析写作技法,一定要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来谈采用这种技法的好处,不要做“架空”分析,只是笼统地点出这种技法的规律性作用是不够的。(18分)(2023上·福建泉州·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收

张朝林①“乡亲们,来村部集合,咱们收秋啦!”②村部老槐树上的大喇叭里,响起了村支书山爹的声音。③福爷是支部委员,听到大喇叭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打开房门,东方的晨曦,夹杂着柳树林里的鸟叫声一起扑面而来。福爷仰起头看天。朝霞打过来,落在门前的小河里,河中便有了金红色的波纹。④简单收拾一番,福爷戴上草帽出了门。⑤东西两丘夹南北平川,是家乡的地貌。一条由北向南的小河,从村前而过。小河岸边是垂柳,初秋下的柳树,变了颜色,绿中透黄。河西,沿堤排列的是新村的别墅群。别墅群后,一望无际的平田是甘蔗林。河东的沙土地,是蔬菜水果基地。甘蔗酿酒厂和蔬菜烘干厂就在河东平田中间。⑥山爹领着村民们在河西剥甘蔗叶儿。⑦河西的甘蔗林,长得一丈多高,粗壮的甘蔗被叶子包裹,秋风拂过,泛着绿波。甘蔗是不忙着收的,趁着刚刚来的秋天,是要晒的。剥开紧裹的叶儿,露出秆儿,让秆儿晒晒秋阳,吹吹秋风,落落秋霜,秆儿就更甜,汁水就更饱满,出糖率就更高。⑧噗噗噗,一根根甘蔗叶儿被拽下。沙沙沙,拽下的甘蔗叶儿铺在地上,铺成绿油油的草原,铺成写给家乡的绿色诗篇。剥叶儿是力气活儿,粗中有细,需从根部剥向顶部,顶部留上五六片叶儿,得轻轻剥,慢慢撕。秆儿高的,还须踮起脚剥。秋阳高照,地如蒸笼,晶莹的汗水落入地上铺平的甘蔗叶儿里。⑨小憩时,山爹挑几根粗壮的甘蔗扳倒,让大伙儿品秋。一截截秆儿,一咬,满唇白,再嚼,满口甜,乐得大伙儿的脸皱成一朵朵秋菊花,连声说:“好甜!”甘蔗是从南方引进的优良品种,乡亲们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⑩甘蔗叶儿剥好,田野空荡了。地面是一片平静的绿浪,林立的甘蔗仿佛在秋风里哗哗啦啦地笑。⑪那边,福爷领着村民们在河东的蔬菜水果基地里收秋。⑫一个个大棚被揭开,秋阳下的蔬菜水果基地,就是家乡的一幅浪漫的油彩画。一串串的圣女果,绿的、黄的、红的,坠在枝叶间,大自然把秋天的色彩都涂抹给了它们。一簇一簇的火龙果叶子,仿佛绿色的瀑布,点缀着白的、黄的花儿,一个个咧开红嘴唇憨笑的火龙果藏在其间。⑬辣椒园也不甘示弱,“朝天红”“线椒”“水果椒”挂在枝头。尖朝天、头向地的“朝天红”辣椒,一爪一爪地在枝头,闪烁着红晕,在秋风里起舞。“线椒”躲在枝叶中间,风吹来,摇来晃去。稀稀落落的几片叶子上,吊满一枚枚黄的、绿的、红的胖嘟嘟的“水果椒”。⑭乡亲们头戴草帽,轻轻地摘“朝天红”,放进篮子里。掐“线椒”的,满把满把地揪,满把满把的汁儿,把手指都染绿了。摘“水果椒”的,一次只能攥住一棵,一揪,整个秧儿都摇晃。摘下的辣椒,趁着秋阳是要晾晒的,巧手的村姑村嫂,把各色辣椒摊在地上,拼成一个大大的“丰”字,献给秋日的蓝天。⑮母亲最爱吃“朝天红”辣椒,总爱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上“朝天红”,炒菜、做汤都要放。母亲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辣味,日子里有了辣味,生活就齐全了。我们最爱吃母亲做的“朝天红”捣蒜泥,放入豆瓣酱和五香粉,用热油一泼,香味就被激发出来,蘸馍吃,辣到心底,也香到心底。⑯秋风在吹,秋阳在照。蔬菜水果基地边是一片荷塘。莲蓬饱满了,一个个莲蓬垂着头,微风里密密匝匝,仿佛在向秋天致意。还没开败的几朵莲花,躲在田田的荷叶下,听水鸟在荷叶下唱歌,唱着秋天丰收的歌儿。(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大地副刊)1.(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介绍家乡的地貌,交代时节,是为了给后文河西、河东的丰收作铺垫。B.河西别墅群后面的甘蔗是不忙着收的,因为晒后的甘蔗可以直接卖个好价钱。C.通过文章,可知蔬菜水果基地里种满了圣女果、火龙果和各种各样的辣椒。D.文章通过村落秋收的情景,为读者展示一幅热闹、温馨、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2.(4分)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1)一截截秆儿,一咬,满唇白,再嚼,满口甜,乐得大伙儿的脸皱成一朵朵秋菊花,连声说:“好甜!”。(赏析加点词)(2)辣椒园也不甘示弱,“朝天红”“线椒”“水果椒”挂在枝头。(赏析修辞手法)3.(4分)文章第⑮段为何写我们一家爱吃“朝天红”辣椒,请谈谈你的想法。4.(4分)文章交代山爹和福爷的身份,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4分)2023年11月乡村以“享农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