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题目解说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交代了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张岱,字宗子,自号陶庵,既是表达对陶渊明的仰慕,也是纪念自己的母亲陶氏。他前半生是翩翩贵公子兼都市文人,后半生是坚守孤独的明朝遗民。他号称文绝、品绝、痴绝。文绝:张岱出生于官宦之家,年少早慧,天资聪颖,他的《夜航船》堪称明代小百科全书。小品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备受推崇。品绝:他的朋友圈,多为文人雅士、文章大家、戏剧名家,他博闻广识,喜音乐,好戏曲,几乎通晓所有的艺术门类。癖绝:他游历四方结交三教九流。有高雅文人,也不乏癖于钱财、酒色者,更有融“书画癖、蹴鞠癖、鼓钹癖、鬼戏癖、梨园癖”于一身的怪才。他曾研究矿泉水的沉淀过滤、花灯的制造工艺、烟火的药物配置及制茶工艺的技术革新,精心研制的“兰雪茶”,风靡一时。早年张岱好斗鸡、喜唱戏,俨然一副公子做派。然而,随着国家命运的转变,张岱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大的转折。1644年农历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同年农历九月,清王朝迁都北京,张岱成了明朝遗民。清军入关破坏了他的美好生活,打碎了他所有的梦幻,他躲避山中著书自终,以致“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 张岱六岁时,随祖父去杭州遇到陈眉公(陈继儒)游钱塘,陈眉公便出对子考了考张岱,指着一副《李白骑鲸图》,出了上联: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脱口而出: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陈眉公称赞到,哪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他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潦倒贫穷。五十岁那一年,家乡绍兴沦陷,张岱拒绝臣服清王朝,举家逃亡,于山中落脚。他从一个富家公子变成了一个山野村夫,生活艰难,“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明亡后三十年,张岱一直著书立说,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终年九十三岁。 他对清朝是抗拒的,其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使得张岱不愿进入尘世的生活。所以,张岱欣赏雪景会选择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的时候,因为不想被别人看见,更不想看见别人。这样的遗民如果“顺应潮流”“识时务”也罢,偏偏他是那个坚持“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的张岱,交友重一片深情,对待故国亦如是。顺治二年,张岱好友祁彪佳自沉殉国;顺治三年,张岱“山水知己”王思任殉节而死……留下张岱,独行天地间,拒绝出仕,坚守贫困。张岱说自己“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他在81岁时仍耿耿于怀没有以死殉国,以致“忠孝两亏,仰愧俯怍”。明朝覆灭后,张岱只能用自己后半生的岁月梦忆故国。本文开篇首句“崇祯五年十二月”,一起笔,就表达了浓浓的思念故国之情。基于如此心境,张岱笔下的西湖雪景凄冷绝美。 《陶庵梦忆》是一部明代散文集。为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所记之事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珠环翠绕,过着富贵温柔的生活。诗文、戏曲、音乐、绘画、园林无所不通……然而明朝末年,作者将近50岁时,清兵南下,江山易主,张岱的前途化为泡影,此番失落当中,张岱避居剡(yǎn)溪山,故交朋辈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秋华,自谓梦境,著书十余种,率以“梦”名。这本书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以梦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写作背景 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西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书中主要追忆了过去的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开头就用“崇祯五年十二月”交代游览时间,沿用明朝纪年,有着深刻含义,以此说明在作者心目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湖心亭看雪】去湖心亭赏雪。【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余】<代>我。🧐析句用“崇祯”二字纪年,显示出了张岱对故国的思念。🧐析句张岱住在西湖四十多年,如果这篇文章是他当时写就的,他怎么会写“余住西湖”呢?一直住在这里,他没想过今后还会搬家,而且明朝都已经灭亡了,张岱正在以一个明朝遗民的身份住在会稽山里,回忆着自己当年住在西湖的这一段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大雪】下大雪。【俱】都。🚫注意《岳阳楼记》当中“百废具兴”一句中,“具”字的书写。【绝】消失。📝触类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触类“绝”意为“停止”。《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触类“绝”亦作形容词,意为“极”。《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批点此句因断句不同,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意思。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没有人,没有飞鸟,甚至连声音也没有。更增添了一种清冷之感。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矣】【是】<指示代>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使用半夜三更(bànyèsāngēng):三更,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是午夜十二时左右。泛指深夜。【定】<动>停止,结束。📝触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拏】<动>撑(船)。【拥】<动>围着。📝触类《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毳衣】细毛皮衣。📝触类与它相类似的,比如《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身穿的那个皮毛大氅。【毳】鸟兽的细毛。📝旁通表示鸟兽细毛的,还有“秋毫”一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炼字“拥”体现出文人与火炉的距离,是十分接近的。🧐炼字“独”是说自己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并不是说张岱孤独,张岱有很多朋友,他也特别喜欢热闹,但这次他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他是想一个人去的。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触类沆瀣一气(hàngxièyīqì):沆瀣,夜间的水汽。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触类范仲淹《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惟】只有。📝旁通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注意“惟”和“唯”二字的区别。【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痕】痕迹。【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而已】罢了。📜释名白描(báimiáo):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析句白描“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析句“与”字的存在有其独到的意义,“与”字能将“天”“云”“山”“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毡】毛毯。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焉得】哪能。【更】还。【拉】<动>邀请。🧐析句两人看见张岱是非常高兴的,大喜啊,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在夜晚到湖心亭赏雪的人,所以双方都会发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那种惊呼,所以两人会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两个人喝酒变成三个人一起喝,张岱的这种写法叫作“背面敷粉”的写法,没写自己的心理,而是写对方的大喜,用对方的喜来衬托出自己的喜。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强】尽力,勉力,竭力。【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析句实际上张岱是不能喝酒的,很奇怪,古代文人大多数都好喝酒,但张岱却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说是“强饮”,自己勉强自己喝了三大杯,这可以说明张岱是个好热闹的人,在这里遇到这两个人也是很惊喜的,所以不忍心拒绝陪你喝酒,但喝完酒马上就告辞离开了,似乎又说明他不愿意和这两个人继续有什么交往。自己一个人来赏雪,湖心亭上的两个人破坏了他的想法,张岱对于西湖的看法是跟别人不同的,他在那呆了四十多年,西湖对于他就像亲人一样,湖心亭就是他自家的后花园,自己想去后花园和自己的亲人聊聊天,结果却被人打扰了,自己的愿望没有达到,所以只好马上就离开了,还有一种可能,史书记载,这年张岱的父亲病重,张岱湖心亭一行的目的应该是散心。所以,虽然碰到了同道中人,但是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心思想去聊天。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做客。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及】等到。【舟子】船夫。【喃喃】低声嘟哝。【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更】还。【痴似】痴于,痴过。📝链接《世说新语·任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住在山阴,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让家人备酒,四面一望,一片皎洁明亮。他便起身左右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士》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正在剡地,他马上连夜乘船去戴家。船行了一夜才到剡地,到了戴安道家门,却不进去,又回转山阴去了。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尽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链接同是选自《陶庵梦忆》的《炉峰月》记载了张岱攀登悬崖的故事,千丈峭壁,他从谷底往上攀爬。传说此地凶险,多老虎出没,但他也依旧乐意。这个痴比湖心亭看雪的痴,更有甚者吧?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物质境界,大致在衣食住行的层面;第二种是精神境界,主要指文学艺术等雅致和情趣;第三种是灵魂境界,那就是有理想,有博大的情怀。🤔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痴行——痴景——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前文说“独往”,但此处提到舟子,是否矛盾呢?💡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也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结构图解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古音通假余拏一小舟拏△通“桡(ráo)”,撑(船)、划2.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大雪三日大雪下大雪是金陵人,客此客客居拥毳衣炉火拥围着炉火名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