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题目解说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贫穷孤苦的处境。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知人论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多岁就出川漫游,由曾因人推荐供奉翰林院。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谗毁,仅一年多就离开了长安。这首诗是他在离开长安时所作的三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却又不乏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主旨把握 本诗通过艰难仕路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抱负的强大精神力量。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析句乐景衬哀情以隆重而丰盛宴会衬托作者与朋友相聚时悲愤、失望的情绪。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投箸】丢下筷子。【箸】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析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造成一种电影的画面感,以白描手法描摹出诗人食不甘味、失魂落魄的情状,无论朋友为之践行的酒宴何等华美丰盛,都不足以排遣潮水般的悲情,反映了诗人极度抑郁苦闷和激荡起伏的心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欲】想要。【渡】渡过。【塞】堵塞。【太行】太行山。🧐析句比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析句象征“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这两句诗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析句夸张运用夸张手法表明作者明知仕途坎坷艰险,仍奋力前行。🧐析句读来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感到后脊发凉,前途渺茫。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忽复】忽然又。🧐析句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析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析句用典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歧路】岔路口。📝使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今】如今。【安】哪里。🧐析句反复连用两个“行路难”,短促有力,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灼和不安,抒发了对前途艰险的深沉感慨。🧐析句运用问句,又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前路的迷惘,表现了一种不甘自弃、想要继续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析句回到现实,遥望前路却“歧路”重重,一颗温热的心再度陷入了迷惘与彷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会】终将。【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炼字“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会用到这句诗歌。🧐析句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表现了作者的乐观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信念。📝链接同样书写积极进取豪情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告诫我们,进取的道路上,难免有困难与挫折,但只要下定决心、认准目标,定能马到成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告诫我们,前行之路上,站位要高一些,格局要大一些,心胸要广一些,自然会得心应手、所向披靡。结构图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题目解说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知人论世 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写作背景 刘禹锡结束贬官生涯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执政,就提拔了刘禹锡。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后才得以赦免。返回途中经过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主旨把握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长期被贬荒凉之地的艰辛,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无限伤感和久遭弃置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生活中去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心态。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巴山楚水】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二十三年】作者贬官开始到结束,共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析句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交代了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凄凉地”“弃置身”流露出诗人被贬谪、遭弃置命运的辛酸和悲凉。怀旧空吟闻笛赋(fù),到乡翻似烂柯(kē)人。😶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仅悲从中来,于是就做了《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析句用典颔联承首联写被贬归来后的感触。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悲痛。🧐析句前两联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愤懑”。沉舟侧畔(pàn)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侧畔】旁边。🧐析句表现出诗人在面对世事的变迁和仕途的升沉的豁达胸怀。🧐析句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一改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昂扬的气概,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析句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沉舟、病树已到生命的尽头,而千帆、万木中的“千”、“万”表示帆和木的数量之多。在岌岌可危的沉舟之畔,有上千只帆船齐头并发;在奄奄一息的病树周围,有数万棵新木茁壮成长。给人一种绝地逢生的感觉,新事物会无止境地生长,以代替旧事物印入人们的眼绵。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将后起之秀比作千帆和万木。他告诉自己的好友,自己虽老,行将就木,但是却看到了后起者之雄姿英发,心情顿时也就明朗起来。✒批点白居易在送给刘禹锡的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担心他回朝后在志满意得的朝廷官员面前感到孤独冷清。刘禹锡用这两句诗作答表示不会因受到的太多挫折和打击而“寂寞”、“蹉跎”。人生就是这样,浮沉起伏,懂得就好,看开就好。对于刘禹锡而言,这也是他所认同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发展是持续向前的,并不会因为谁而停滞或倒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析句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紧扣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炼字“长”字表现了诗人历经挫折依旧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结构图解水调歌头【北宋】苏轼题目解说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知人论世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写作背景 苏轼被贬密州知州,虽然说此次调任出于自愿,但他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苏轼虽是个乐天派,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他内心的郁愤也是可想而知的。苏辙(字子由)此时远在齐州,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曾相见。这年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开怀畅饮直至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首抒怀思亲的词。这首中秋词,是作者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和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主旨把握 这首词着眼于中秋之月,以月抒怀,其中既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有对人们的美好祝愿,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词人豁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丙辰】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达旦】到天亮。【作】写作。【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析句词前小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总领全篇。🧐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神宗熙宁四年,为躲避朝廷党争,苏轼远离京城,后又任职密州,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把酒】端起酒杯。【把】<动>执、持。🧐析句作者起笔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出作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析句紧承前一问,继续发问,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析句想象从幻想天上写起,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想象回到现实,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起舞】起身舞蹈。【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析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