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夹肌损伤课件_第1页
头夹肌损伤课件_第2页
头夹肌损伤课件_第3页
头夹肌损伤课件_第4页
头夹肌损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夹肌损伤1可编辑课件PPT概述头夹肌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因为长期挑肩担的人容易患此病,故又称“扁担肩”。头夹肌在第7颈椎损伤后,局部软组织变性、变硬、机化增生,易在第7颈椎棘突周围形成一个圆形隆起,俗称扁担疙瘩。现代生活节奏紧张,体力劳动减少,但伏案工作或长时间看电视、打电脑者也容易使颈部肌肉损伤而患此病。临床中对头夹肌慢性损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针刀局部松解变性组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2可编辑课件PPT局部解剖

头夹肌是项部的浅层肌,位于斜方肌和菱形肌之下,骶棘肌之上,是颈项部主要的伸肌。起于上部胸椎和第7颈椎棘突、项韧带,斜向外上止于枕骨上项线骨面。单侧肌肉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3可编辑课件PPT4可编辑课件PPT5可编辑课件PPT6可编辑课件PPT7可编辑课件PPT8可编辑课件PPT病因病理

头颈部的活动范围大、频率又高,因胸椎棘突几乎不活动,所以第7颈椎棘突与第1胸椎棘突就形成了相对运动,两侧的头夹肌随头颈转动不断被拨动或摩擦。长期保持头颈屈曲位时,头夹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日久可在肌肉的起止点出现细小的撕裂损伤,9可编辑课件PPT病因病理

机体边修复创面边不断运动,可使损伤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较大、较厚的疤痕组织。从切除的变性组织观察,“疙瘩”并无包膜的界限,是夹有脂肪组织的肌纤维,其质地硬韧,血液循环较差。10可编辑课件PPT临床表现

头项僵硬、疼痛,沉重感,有时可牵及眼眶痛。第7颈椎棘突两侧疼痛明显,低头或旋转头颈可使疼痛加重,患者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疼痛部位喜热恶寒、喜揉按。天气变化时,疼痛或不适感可加重。有些患者喜不自主地活动颈椎,或自觉有硬棒支撑在头颈部,项部肌肉发紧。11可编辑课件PPT诊断

1、有外伤史、伏案劳伤史或受寒湿刺激史。2、头项部僵硬疼痛、第7颈椎棘突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或变肥厚。3、枕骨上项线外侧及胸锁乳突肌深面,压之疼痛或酸胀明显。第7颈椎棘突两侧有明显压痛,并有钝厚感。12可编辑课件PPT诊断

4、抗阻力试验阳性:令患者低头,检查者用手掌压在患者后枕部,让患者尽力抬头后仰与检查者的手掌压力相对抗,引起项枕部明显不适或疼痛者为阳性。5、颈椎X线检查可正常。13可编辑课件PPT治疗

患者坐位低头或俯卧位低头。可选I型4号平刃针刀操作。14可编辑课件PPT15可编辑课件PPT治疗

1、疼痛及压痛点在第7颈椎棘突上: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棘突压痛处骨面,针刀紧贴棘突患侧刺入达骨面,纵切几刀后纵行疏通剥离,以使紧张或拉紧的头夹肌松开减张。16可编辑课件PPT治疗

2、疼痛及压痛点在第7颈椎棘突两侧:刀口线与头夹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皮肤刺入,针下酸胀感明显时即行纵行疏通剥离法松解,然后针刺达椎板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铲剥。17可编辑课件PPT治疗

3、疼痛及压痛点在枕骨上项线头夹肌附着处:刀口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针体垂直于枕骨上项线骨面(约与皮肤呈60度角)刺入,针抵骨面纵行疏通剥离,若有硬结切几刀,出针。18可编辑课件PPT注意事项

1、在枕骨上项线治疗时,注意避开神经、血管,如枕大神经及伴行的血管以免损伤。2、“扁担疙瘩”较大时,可在病变部位多选几个点治疗。在此处操作,针刀不可刺入太深,以免损伤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