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课件_第1页
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课件_第2页
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课件_第3页
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课件_第4页
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空采血管临床使用培训1可编辑课件PPT培训内容采血管作用原理及组成采血管优点及分类采血管各规格介绍采血针分类及介绍静脉采血的操作步骤多管采集时的建议采血顺序样本处理的注意事项2可编辑课件PPT真空采血系统真空采血系统:是专业设计并应用于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完整系统。作用原理:人体静脉血液在真空采血管内预置负压的作用下,通过采集针将血样抽入采血管内。真空采血管持针器采血针3可编辑课件PPT安全头盖采血试管安全头盖丁基胶塞真空采血管的构成标签添加剂4可编辑课件PPT试管材质与通用规格材质:玻璃试管(医用硼硅玻璃)、塑料试管(PET)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管径:12mm、13mm、16mm

塑料管没有12、13之分长度:75mm、100mm*上机血沉管的规格为8*1205可编辑课件PPT试管材质与通用规格100毫米试管标本容积16毫米外径100mm10ml9ml8ml12-13毫米外径7ml6ml5ml4.0ml3.0ml2.0ml1.0ml75mm75毫米试管

标本容积

12-13毫米外径预置负压的一般规则(该原则不适用于高原管)6可编辑课件PPT胶塞管塞的材料:医用丁基橡胶。丁基橡胶优点:良好的封闭性能,溶出物少。丁基胶塞作用:保持试管真空的准确度、持久性及血液样本的原始状态。与安全头盖组合的胶塞无安全头盖的胶塞7可编辑课件PPT安全头盖安全头盖采用国际统一色标,用于区分添加剂的成分和采血管的用途,避免采血和送检错误。安全头盖与普通头盖相比,可有效避免医务人员接触血样,防止院内感染,减少开盖时血样外溅及附着于试管外缘的可能性。8可编辑课件PPT采血管标签类型刻度标签序号标签条形码标签透明标签9可编辑课件PPT采血管标签用途刻度标签:适应一般需求序号标签:适应特殊需求

我公司最常用的标签管条码标签:适应信息化管理需求

条码标签为前置条码,需要与客户一一对应透明标签:适应信息化管理需求适应机器自动贴码和人工二次贴码的需求

透明标签为后置条码,可以体现患者的具体信息10可编辑课件PPT添加剂添加剂/附加物分类:促凝剂抗凝剂:EDTA、肝素、柠檬酸钠、草酸钾惰性分离胶血糖降解抑制剂11可编辑课件PPT真空采血的优点品种齐全,使用方便(无需准备不同容量的注射器、预置不同实验所需的采血试管)。双向针头,可实现一次穿刺多管采集。采血量受真空度控制,使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恰当。采血管具有安全头盖,方便血液与添加剂进行及时混匀。安全头盖采用国际统一色标,避免采血和送检错误。避免用注射器将血液推入试管时造成标本溶血。方便血液标本储存,有效避免标本挥发。采用国际通用规格与检验仪器配套,实现原管上机操作。12可编辑课件PPT血清生化管(血清)应用范围:用于各种血清生化和免疫学检查。(如:肝功、肾功、甲状腺、酶、电解质、激素、代谢产物、蛋白质等)空管:血液凝固时间为40-60分钟,室温较低时需37℃水浴。促凝管:添加促凝剂,加速血液凝固,时间约为30分钟。常用规格:3ml、4ml、5ml。13可编辑课件PPT应用范围:用于各种血清生化和免疫学检查。添加剂:促凝剂+分离胶分离胶的比重1.045~1.05,介于血清(1.02)和血凝块(1.08)之间。分离胶能有效分离血清和血凝块,有效防止血细胞内的物质释放至血清中影响检验结果。保存血清时间达48小时。常用规格:3ml、4ml、5ml。血清分离胶管(血清)14可编辑课件PPT血清分离胶管离心条件:3000-3500转,6-8分钟。建议使用90度直角式离心机。15可编辑课件PPT血常规管(全血)应用范围:用于血液常规检查、交叉配血实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抗凝剂:EDTA-2K/EDTA-3K。常用规格:2ml、4ml、6ml。*

EDTA-乙二胺四乙酸16可编辑课件PPT血浆管(血浆)应用范围: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急诊快速血浆生化检查。检测血液标本中的电解质时,应使用肝素锂抗凝的采血管,以免肝素钠影响钠离子的检测结果。肝素钠:用于血流变检测。肝素锂:用于血浆生化检测。常用规格:4ml、5ml。17可编辑课件PPT血凝管(血浆)应用范围:用于凝血功能检测。APT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元时间)、PT(凝血酶元时间)、TT(凝血酶时间)、PA(凝血酶元活动度)。抗凝剂:柠檬酸钠(枸橼酸钠),常用浓度为3.2%(0.109mol/l),亦有3.8%(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即1份抗凝剂对应9份血液。常用规格:2ml、3ml。18可编辑课件PPT血沉管(全血)应用范围: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检测(ESR)。分为手工血沉和上机血沉。抗凝剂:浓度为3.2%柠檬酸钠,亦有3.8%。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常用规格:1.6ml、2ml、3ml。19可编辑课件PPT血糖管(血浆)应用范围:用于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乳酸盐检测等。添加剂:氟化钠+草酸钾氟化钠+EDTA-2K保持血糖值在72小时基本不变。常用规格:2ml、5ml。20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集针硬连接式:封闭式采血针软连接式:简易式采血针输液式采血针常用规格:简易0.7、0.8输液0.55、0.7封闭0.7、0.8色标与规格型号的对应关系:规格mm0.550.70.80.9国际标准24G22G21G20G色标中紫色黑色深绿色黄色21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流程采血前物品的准备采血针的准备扎压脉带选择穿刺点穿刺点消毒静脉穿刺连接采血管负压耗尽取下采血管取下采血针按压穿刺点确认患者身份血液流入取下压脉带如多管采集更换采血管立即混匀5-8次22可编辑课件PPT采血前的准备确认患者身份,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应安慰使其精神放松。采血用品的准备: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持针器);压脉带;消毒液、棉球;手套、棉垫等物品。23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采血针的准备:反向拧开封闭式采血针的保护套,除去白色护套,使插瓶端(带弹性胶套的一端)暴露,彩色护套仍保护穿刺端,避免细菌污染。24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采血针的准备:将插瓶针(带弹性胶套的一端)按顺时针方向拧入持针器中。25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正确的采血姿势:患者采取坐姿,上身与地面垂直,肘部置于稳固的操作台面,肘关节下垫弹性棉垫,使患者上臂与前臂呈直线,前臂自然下垂,手掌低于肘部,充分暴露肘部静脉。26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扎压脉带:在距离适宜采血部位上方5至10公分处扎压脉带(压脉带松紧程度需根据患者自身静脉充盈程度而定),让患者握拳,充分暴露待消毒部位静脉。27可编辑课件PPT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多数情况下常选择上肢静脉,上肢静脉由里至外分别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是最常用的静脉采血部位,因其比较粗大表浅,穿刺成功率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身体其它部位的静脉,如手和腕部的静脉。28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消毒: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仔细的消毒,消毒范围直径至少为5公分,待消毒液完全挥发后再进行穿刺。29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穿刺:拔除彩色护套,暴露采血针穿刺端。握住持针器使针头斜面向上,延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15°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当有进入静脉腔的落空感时停止穿刺。注意:穿刺时要尽快的进针,缓慢进针会使患者疼痛,尽量做到“一针见血”。30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采血:将真空采血管置入持针器中,食指和中指卡住持针器后端的凸缘,拇指推采血管底部将其推到持针器顶端,使采血针插瓶端针尖穿透采血管胶塞,静脉血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采血管中。注意:此时,嘱患者松拳,松压脉带,压脉带的使用最多不要超过2分钟。31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取下采血管:当管内真空耗净,血液便停止流动,将采血管从持针器中退出。如需多管采集,更换新采血管。注意:换管过程中必须严格固定持针器。32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混匀:在取下采血管的同时,立即将该采血管轻轻颠倒混匀5-8次,使试管内预置的添加剂与血样及时充分混匀,但不可剧烈晃动以免造成标本溶血。不混匀的后果:含EDTA、肝素抗凝剂的采血管会发生凝血。血清(分离胶)管可能没有完全凝血或凝血效果不好。常需要再重抽样本。33可编辑课件PPT静脉采血程序结束采血:采血完毕后,先将最后一支采血管脱离持针器,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然后将针头由静脉拔出。嘱病人继续按压5分钟使静脉闭合。34可编辑课件PPT软连接式采血针的采血步骤:35可编辑课件PPT建议采血顺序血凝管血清管血浆管血常规管血糖管血沉管血清管血凝管血浆管血常规管血糖管血沉管硬连接采血顺序软连接采血顺序36可编辑课件PPT血样处理血样采集成功后,应尽快送检。运输和实验前处理越及时、标本贮存时间越短,标本可靠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越高。当样本量较大,不能及时检测或结果异常需要等待复查时,必须有效的储存血液。为了防止样本蒸发,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内,血液储存的温度越低,血样保存的时间越长,但有些血样不能冷冻。37可编辑课件PPT血样处理不含添加剂的血清管(仅限玻璃管)必须在采集40-60分钟之后进行标本处理,2-3小时之内进行分析;含有促凝剂的血清管必须在采集30分钟之后进行标本处理,2-3小时之内进行分析;血清分离胶管必须在采集30分钟之后进行标本处理,48小时之内进行分析;38可编辑课件PPT血样处理血糖管必须在采集后72小时之内进行分析;肝素抗凝管必须在采集后2-3小时之内进行分析;含有分离胶的肝素抗凝管必须在采集后48小时之内进行分析;血常规管需要做血涂片或细胞形态分析的,必须在采集后2-3小时之内进行;做血细胞计数分析必须在采集后24小时之内进行。39可编辑课件PPT血样处理血清管需要等血液凝固后再离心,否则血清在离心后才析出的纤维蛋白不仅增加再次离心的难度,而且易造成仪器堵塞的现象。血液凝固完全后,应该在3000-3500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