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173-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DBJ-T 15-173-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DBJ-T 15-173-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DBJ-T 15-173-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DBJ-T 15-173-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标准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Rubber-TyredTramTransitsystemDBJ/T15-173-20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920-2019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20年1月1日2020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粤建公告〔2019〕78号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15-173-2019。本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比亚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http://zfcxjstgd.g0v.cn)公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11月24日3前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2018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粤建科函〔2018〕2954号)文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轨道梁桥工程、车站与综合车场、道岔、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站台门、装饰与装修。本规范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比亚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比亚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比亚迪四角大楼,邮编:518118,邮箱:zeng.hao@byd.com)。本规范主编单位:比亚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吴成贵安关峰李亮亮杜平李慧李强王磊高克军田应斌吴顺宝李佑铭刘金国侯向阳敬好健符传智赵金侠刘辉张蓉陈林刘洁4袁月芳彭云帆赵航飞严鑫胡景明冯欢欢王欣欣金洲刘广涛孙伟侯照保李珠海刘雨龙闫谋权詹志明王谭李佩珊李凯刘添俊邵涛刘争胜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何治新梁淦波戴飞乔明尹浩辉杨少华童华炜51总则1.0.1为加强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低运量且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80km/h的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0.3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胶轮有轨电车rubbertyredtram采用橡胶车轮,由储能设备驱动的有轨电车,利用走行轮和导向轮,实现在轨道梁上行进和转向的车辆,可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2.0.2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rubbertyredtramtransitsystem由胶轮有轨电车、轨道梁桥、供电、通信、信号等系统组成,在专用线路上运营,可实现建筑和环境友好的低运量交通系统。2.0.3轨道梁trackbeam承载车辆荷载和列车运行导向的结构,同时也是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疏散通道等的载体。2.0.4轨道梁桥trackgirderbridge轨道梁与直接支承轨道梁的桥墩、台及基础组成的桥梁2.0.5指形板fingerjointplate轨道梁与直接支承轨道梁的桥墩、台及基础组成的桥梁2.0.6滑移道岔sliderswitch通过滑块结构的水平移动,改变滑块与道岔前方和后方轨道梁的衔接方式,实现胶轮有轨电车行驶方向转换的机械设备。2.0.7综合车场integrateddepot设有停车线、检修线、洗车线等设施的场所,全线的运营管理中心,承担列车的日常停放、维护、检修、充电和清洁等功能。2.0.8道岔桥turnoutbridge2设置在高架线路段,用于安装道岔及附属设备的桥式平台。2.0.9道岔平台turnoutplatform设置在地面线路段,用于安装道岔及附属设备的坑式平台。33基本规定3.1-般规定3.1.1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3.1.2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进行验收,质量证明文件、资料应齐全;2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材料和产品,应按本规范各章节的规定进行复检;3有防腐、防潮、防虫和防霉变要求的材料,应进行复检;4各系统的设备及软件应是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的产品,并应有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5设备、材料到货后应进行开箱检查,检查产品的包装外观是否完整,产品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订货合同相符,检验、试验报告是否齐全。3.1.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2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检查认可,不应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试验和检验;4各专业、系统之间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接口协调;5不应损坏原有绝热、防水、防潮、防腐、绝缘构造;不应损伤、破坏受力的钢筋及构件;6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验收记录和其他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应及时填写,并应由责任人签字确认。施工质量验收资料4的归档、整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标准》CJJ/T180的规定。31.4工程质量验收中使用的检验设备、仪器等的检定和精度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强检计量器具(A类)、周期管理计量器具(B类)、一般管理计量器具(C类)的规定,不应超期使用。31.5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的有关规定。3.2工程质量验收单元划分3.2.1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划分为项目工程、单位工程及子单位工程、分部及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3.2.2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宜按下列规定划分:1轨道梁桥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1)轨道梁桥工程宜为一个单位工程;2)分期施工的、分标段施工的范围内的轨道梁工程宜分别划分为子单位工程。2车站与综合车场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1)每座独立的车站与综合车场宜为一个单位工程;2)分期施工的、分标段施工的范围内的车站与综合车场工程宜分别划分为子单位工程。3道岔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1)具有独立功能的道岔系统宜为一个单位工程;2)分期施工的、分标段施工的范围内的道岔工程宜分别划分为子单位工程。4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独立的线性工程宜各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分期施工的、分标段施工的上述工程宜分别划分为子单位工程。55具有独立功能的站台门工程宜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分期施工的、分标段施工的宜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3.2.3分部及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3·2.4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宜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3.2.5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审核。附录A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未涵盖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等单位协商确定。3.3工程质量验收3.3.1胶轮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及子分部工程、单位及子单位工程、项目工程和竣工验收的顺序进行验收。3.3.2检验批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工程实体和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实物检验;2工程实体和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资料检查。3·3.3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及子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33·4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项目所含的单位及子单位工程均应完成验收;2对不影响运营安全及使用功能的缓建、缓验项目应经相关部门同意;3单位及子单位工程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应已整改完成;4设备系统经联合调试应符合运营整体功能要求;5应通过对试运营有影响的专项验收。33·5竣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61项目工程质量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应已整改完成;2应进行至少3个月的综合联调与试运行;3综合联调与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已整改完成,并应有试运行总结报告;4应已完成全部专项验收。3.3.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74基础4.1-般规定4.1.1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或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基,应在施工前进行试挖或试钻,获得相应工艺参数后再正式施工。4.1.2基础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核对各桥墩基础的坐标和高程;在确认无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施工,对换填地基、强夯地基、桩基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监理单位总监、建设项目负责人确认签字后方可实施。4.1.3基础施工应有完善的施工记录和监控手段,混凝土灌注桩严禁有夹层和松散层。41.4车站与综合车场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土方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相关规定。4.1.5轨道梁基础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中的相关规定。4.1.6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基础附近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核实,宜进行详细探测,确定其具体位置、范围、深度,对线路与道路、河渠交叉里程、交角、方向、高程等资料进行放线核对,若与设计图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4.1.7桩基础钻孔完成后,应及时清孔与灌注桩身混凝土,并确保清底和成桩质量。4.1.8本章未规定的地基基础施工与质量控制及监测,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中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相关标准要求。84.2钢筋混凝土基础4.2.1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顶有机动车道或大型设备时,坑顶边与机动车道、大型设备、设施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4.2.2围堰施工、集水井排水、井点降水和基坑开挖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4.2.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应会同设计、勘探单位实地验槽,确认地基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中附录A的规定。4.2.4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出现超挖、被水浸泡现象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并应结合现场情况,编制专项地基处理方案。4.2.5轨道梁扩大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回填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填材料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基坑回填前,应排净积水、清除软弱层。4.2.6车站与综合车场桩基或条基开挖前,严格控制测量放线,验线合格方可开挖,按轴线控制开挖截面尺寸,根据土质及深度确定开挖坡度。4.2.7基础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中相关规定。4.3桩基础4.3.1轨道梁桥桩基钻孔施工、清孔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91钻机的选型宜根据孔径、孔深、桩位水文、地质情况确定;2开孔位置必须准确,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3钻孔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有钻杆的钻机应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其他钻机应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4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5清孔宜分两次进行,成孔后进行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导管下放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清孔。4.3.2灌注桩吊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4.3.3人工挖孔桩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2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4.3.4灌注混凝土前,应测量沉渣厚度,端承桩控制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摩擦桩控制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不得采用加长桩长代替。4.3·5灌注桩竖向钢筋应均匀对称于桩孔中心,桩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5mm要求保护层垫块与桩身混凝土等强度并与钢筋笼连接牢固。4.4承台4.4.1承台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进行基桩工程质量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2桩顶混凝土表面应按水平施工缝要求进行凿毛;3应修复清理桩头预留钢筋,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预留钢筋锚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基坑开挖前应结合施工调查、基坑土体安全、桩基与地基施工安全、基坑侧壁土层与荷载条件、环境安全等因素制订安全专项方案。4.4.2承台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承台基底为软弱土层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2承台混凝土应在无水条件下浇筑,浇筑方案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3承台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4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采取温控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多条输送泵管浇筑时,输送泵管间距不宜大于10m,并宜由远及近浇筑;2)采用汽车布料杆输送浇筑时,应根据布料杆工作半径确定布料点数量,各布料点浇筑速度应保持均衡;3)宜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法,也可采用全面分层、分块分层浇筑方法,层与层之间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4)混凝土分层浇筑应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并应沿高度均匀上升,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5)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抹面次数宜适当增加;6)应有排除积水或混凝土泌水的有效技术措施。5水中高桩承台采用套箱法施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4.5质量检验4.5.1轨道梁桥基础、承台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4.5.2车站与综合车场基础施工涉及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规定。4.5.3灌注桩质量检验其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相关规定。5轨道梁桥工程5.1-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墩柱与盖梁、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钢轨道梁的施工及验收,未作规定的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5.1.2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以及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宜在工厂预制。预制场的生产条件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5.1.3钢轨道梁梁体宜分段在工厂制作,运至现场拼装。预制厂及存放场地设置监测点,定期对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进行沉降监测。5.1.4钢轨道梁采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51.5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应准确,安装应牢固,安装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1.6施工测量及监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的规定。5.1.7混凝土轨道梁与钢轨道梁走行面抗滑构造深度施工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质量检验方法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中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125.2墩柱与盖梁5.2.1钢筋混凝土墩柱与盖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以及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中有关规定,还应满足下列规定:1柱式墩台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稳定计算中应考虑风力影响。在交通繁华路段施工盖梁应采用整体组装模板、快装组合支架。2墩柱的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墩柱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做凿毛处理,清除锚筋污锈,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宜为1.5m~2m。3采用预制混凝土管作柱身外模时,预制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面宜采用凹槽接头,凹槽深度不得小于5cm2)上下管节安装就位后,应采用四根竖方木对称设置在管柱四周并绑扎牢固,防止撞击错位;3)管柱外模应设斜撑,保证浇筑时的稳定;4)管接口应采用水泥砂浆封闭。5.2.2钢管混凝土柱与盖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还应满足下列规定:1钢管柱制作与安装:1)采用成品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书;2)制造厂自行卷制的钢管柱,所采用的板材应平直,表面未受冲击,未锈蚀,当表面有轻微锈蚀、麻点、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钢板厚度负偏差值的1/212mm钢管壁厚允许偏差为±10%设计壁厚,≥12mm钢管壁厚允许负偏差为-1.2mm;3)钢管柱焊缝的施工与检验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13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4)钢管柱的制作长度可依运输和吊装条件确定;5)钢管柱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1的要求;表5.2.2-1钢管柱制作允许偏差偏差名称示意图允许值钢管外径d<355.6mm:±1%dd≥355.6mm:±0.75%d最大为±6mm纵向弯曲f≤0.2%L椭圆度d<355.6mm:±1%dd≥355.6mm:±0.75%d,最大为±6mm6)钢管柱外表面的除锈等级、粗糙度、防锈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作为临时防锈措施时,钢管外表面防锈干漆膜厚不宜小于100μm,涂装遍数不应少于2遍;钢管内表面应保持清洁,防止积水;现场施焊部位暂不涂装待焊接完成后补涂;7)钢管柱制作完成、检查合格后可进行除锈、涂装;施工现场进行焊接的焊缝除锈的方法可采用喷射或动力工具除锈,喷射除锈质量等级应不低于sa2.5级,动力工具除锈质量等级不应低于st3级;148)钢管柱吊装就位并校正后,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临时固定结构需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9)钢管柱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2-2的要求;表5.2.2-2钢管柱安装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地脚螺栓中心线偏移±5mm2墩柱中心线偏移±5mm3墩柱顶面标高4墩柱顶面水平度5mm5墩柱垂直度长度的1/1000,最大不大于15mm基础标高±3mm7相邻墩柱顶面高程差±3mm10)钢管柱上端口应包封,防止雨水及异物进入管内。2管内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施工前应有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实施;2)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根据混凝土的浇灌工艺确定。采用预拌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收缩性应符合设计要求;3)管内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常规人工浇捣法、高位抛落无振捣法、导管浇筑法、泵送顶升法;4)管内混凝土浇筑采用常规人工浇捣法时,应注意混凝土一次浇灌高度不宜超过1.5m,高度超过1.5m时,应采用串筒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当管径不小于400mm时,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插点应均匀,每点振捣时间约为15s~30s;当管径小于400mm时可采用外部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于钢管外部振捣;振动器位置应随管内混凝土面的升高而调整,每次宜升高1m~1.5m;155)管内混凝土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时,当管径不小于300mm,高度不小于4m时,宜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当抛落高度不足4m时,应辅以插入振动器振实;6)带内隔板或穿心构件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时宜保证节点以上不少于3m的混凝土;7)管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当浮浆过厚时,应刮去浮浆。混凝土养护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8)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用敲击钢管的方法检查。有穿心构件者应选取部分构件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构件数不宜少于总构件数的25%,且不应少于3根;9)管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采用同等条件养护的钢筋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评定。3钢结构用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圈应按照设计强度级别选用,其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的规定,并应有防松动标记和防腐蚀措施。4埋入式钢管钢筋混凝土柱脚的构造、埋置深度和钢筋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端承式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的构造及连接锚固件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柱脚螺栓连接与焊接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相关规定。6钢管柱外壳及内部混凝土结构接地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性能测试由专业检测单位统一完成。5.2.3钢管混凝土墩柱与盖梁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钢管墩柱与盖梁的焊制与防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有关规定。5.2.4预制钢筋混凝土墩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杯口在安装前应校核尺寸,确认合格。杯口与预制件接触面均应凿毛,埋件应除锈并校核位置,合格后方可安装;2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采用硬木楔或钢楔固定,并加斜撑保持柱体稳定,在确保稳定后方可摘去吊钩;3安装后应及时浇筑杯口混凝土至楔口底部,浇筑二次混凝土,待杯口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斜撑。5.2.5盖梁为悬臂梁时,混凝土应从悬臂端开始浇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拆除底模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5.2.6预制混凝土盖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盖梁安装前,应对接头混凝土面凿毛,预埋件应除锈;2在墩柱上安装预制盖梁时,应对墩柱进行固定和支撑,确保稳定;3盖梁就位时,应检查轴线和各部尺寸确认合格后方可固定,浇筑接头混凝土。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临时固定设施。5.2.7支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座安装平面位置和顶面高程必须正确,不得偏斜、脱空、不均匀受力;2支座应全数检查合格证,合格后方可使用;3支座与梁底及垫石之间必须密贴,间隙不得大于0.3mm。垫层材料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支座锚栓的埋置深度和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支座型号、支座活动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后连接板应及时拆除。52.8伸缩缝处伸缩装置安装前应对照设计要求、产品说明对成品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时应按安装气温确定装置定位,保证设计伸缩量。5·3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53.1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17施工除应符合设计规定以及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有关规定外,现浇支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及支架强度、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按规定进行专家评审;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预拱度并满足设计要求;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6现浇支架应有预防不均匀沉降措施。53.2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以及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应采用能满足专用高精度要求的可调式模板及配套设备。2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够满足预应力轨道梁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精度要求。3模板应能有效适应平面曲线、竖曲线。4预制预应力轨道梁可调式模板系统总装精度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3.2-1的规定。表5·3.2-1模板系统总装精度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侧模板底边线的直线度≤2mm工作面表面不平整度≤2mm/m竖曲线调节装置线形直线度≤3mm/4m倒角±3mm底模台车顶面不平整度≤2mm/m活动平台之间及活动平台与车体接缝(顶面)≤3mm18续表5.3.2-1项目允许误差台车全长±20mm台车宽度±5mm端模宽度±0.5mm端模高度±1mm指形板预埋槽座尺寸±0.5mm预应力筋孔位置≤2mm5预制预应力轨道梁可调节式模板零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生产9预应力轨道梁后应对模板系统作一次零调整,在每梁制作调模前应根据前一福梁脱模后检测的制作误差结果对模板进行相应调整;2)零调整项目包括吊臂挠度调整、核定侧模加力器标尺刻度零读数、在直线状态时轨道梁宽度调整、侧模加力器的调整、侧模板线形调整和底模台车零调整。6端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先安装伸缩缝指形板座的固定工装,再安装指形板座预埋件,预埋件与相应的固定工装应贴合紧密;2)应按预应力轨道梁制作专项方案中的梁体平面线形在台车上的端模放线位置吊装端模;3)端模底部设置垫块厚度应满足制作专项方案中的梁体端面处的预设反拱值要求并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4)端模倾角、转角和端模底部内边线与梁体中心线夹角应符合预应力轨道梁制作专项方案中的各项规定值,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3.2-2的规定。表5.3.2-2端模安装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梁长(顶部测两组值,底部测两组值,取平均值)±5mm端模倾角、转角与梁体中心线夹角误差±2/1000rad端模预埋件应紧贴密合,且垂直于端模无间隙197侧模调整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台车进入浇筑台位前,应按预应力轨道梁制作专项方案的要求将指形板、侧模板调整完毕;2)梁体钢筋骨架随台车一起送入钢筋混凝土浇筑位置后,应调节台车纵、横向位置,并应使台车准确就位;3)应按预应力轨道梁制作专项方案的要求依次调节各加力器,模板应调整至规定线形;4)底部应安装密封胶条,内模应有防浮压栓,侧模应有地脚拉杆,侧模安装调整后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3.2-3的要求。表5.3.2-3侧模安装允许误差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跨中处线形板面与台车面高度误差±3mm8吊装应采用专用的吊具,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吊点进行吊装。9轨道梁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存梁场应平整坚实,并有完善的排水系统;2)存梁顺序应依据铺设计划制定;3)存放梁的支点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在梁存放过程中梁体的预埋金属件外露表面均应进行防锈处理;5)吊装完成后,应使用配套的指形板进行安装检查,合格后可用黄油封堵指形板座螺孔;6)存梁时,每片梁均应按施工图设置桥铭牌,并应标明梁号、梁长、梁重、曲线半径、制造工厂及制造时间梁号应为全线统一编号;7)应具有防止轨道梁及其附件损伤的措施。53·3预制轨道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预制与运输要求:20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2)预制台座应坚固、无沉陷,台座表面应平整光滑,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mm。气温变化大时应设伸缩缝;3)台座应根据施工图设置预拱度;4)构件移运及堆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相关要求。预制轨道梁宜使用平板拖车运输,运输时应有可靠的专用工装支垫防护措施,并应防止意外冲撞损伤梁体。2预制轨道梁吊装要求:1)预制轨道梁构件吊点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经计算确定。构件的吊环应竖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梁;2)构件吊运时混凝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3)施工现场内运输道路应畅通,吊装场地平整、坚实在电力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风力6级(含)以上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4)起重机工作半径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5)严禁起重机斜拉斜吊,严禁轮胎起重机吊重物行驶;6)使用双机台吊同一构件时,吊车臂杆应保持一定距离,必须设专人指挥,每一单机必须按降效25%作业。3预制轨道梁安装要求:1)架设前应编制施工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应对桥墩垫石顶面高程、中线坐标尺寸及每孔跨距进行复测,误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才能架设;2)安装前应清除构件上的附着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构件产生变形;3)应对施工使用的支架、支承、吊具以及不同受力状态21下钢轨道梁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4)应按发运和包装清单对进场的构件、零部件查验产品合格证及材料质量证明;5)安装轨道梁段的桥墩结构图纸其竣工里程、高程及中线位置坐标测量资料;6)根据现场地形、跨径、起吊能力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5·4钢轨道梁54.1钢轨道梁加工制作应符合设计规定以及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中有关规定。54.2钢梁出厂前应进行试装,并应按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验收。5.4.3钢梁出厂前,施工单位应对钢梁质量和应交付的文件进行验收,确认合格。54.4制梁厂应提供以下资料:1钢轨道梁出厂检验资料和合格证;2钢材和其他材料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检测报告;3轨道梁的拼装布置图和设计文件等资料;4工厂试拼装记录,主要包括轨道梁的尺寸、预拱度、侧向弯曲、工地栓孔重合率等记录5焊缝无损检验报告和焊缝重大修补记录;6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测试报告、涂层检测资料;7高强度螺栓产品合格证及连接副性能测试报告;8构件发运和包装清单。5·4.5钢轨道梁及构件存放要分种类码放整齐、叠放不宜超过3层,并应防止倾覆,叠放时相互之间采用垫木分开,且各层间的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54.6钢轨道梁及构件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便于吊装人员操作和查对。54.7钢轨道梁及构件存放场地存贮和运输时,应按拼装顺号22编号,并按吊运顺序安排贮存位置。54.8钢轨道梁及构件运输时,应用钢丝绳将其牢靠固定,应在与钢丝绳接触的边缘加垫,防止损伤梁体及其构件。5·4.9包装和发运应按公路运输有关规定办理。5.4.10钢轨道梁在运输、拼装过程中,应采用专用吊具,并有确保梁体不发生扭转、翘曲、侧倾的措施;在吊装就位时,测量应配合,并应保持梁体同步、支垫平稳、安全施工。54.11钢轨道梁吊装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3.3条中有关规定。54.12钢轨道梁安装要求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3.3条中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强度螺栓栓合梁安装时,冲钉数量不宜少于总孔数的10%,安装螺栓不宜少于螺栓孔总数的20%;2安装用的冲钉直径宜小于孔径0.3mm,冲钉圆柱部分的长度应不大于板束厚度;3吊装构件时,应等构件完全固定后方可摘除吊钩;4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个节间应测量其位置、高程和预拱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校正。54.13高强螺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应复检出厂所附摩擦面试件的抗滑移系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3使用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其平均值和标准值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扭矩系数平均值应为0.11~0.15,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0.014高强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入,若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可采用铰刀或锉刀修整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同一栓接节点的穿入方向宜23一致;5施拧高强度螺栓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间断拧紧方法;拧紧后的节点板与钢梁间不得有间隙;6施拧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采用的扭矩扳手,应定期进行标定,作业前应进行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超过使用扭矩值的±5%。54.14支座的安装应符合轨道梁的设计要求,检验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5.6节相关规定。5·4.15钢轨道梁的现场拼装焊接应按经批准的焊接工艺执行,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安装之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54.16在焊接前应清除焊缝及焊缝周边3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层、油污和水分等,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在除锈后24h内进行焊接。5.4.17工地焊接应有防风防雨措施,雨天不得露天作业;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测,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中有关规定。5.4.18钢轨道梁工地拼装完成后应进行表面除锈、防腐,除锈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防腐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桥梁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技术规程》CJJ/T235的规定。5·4.19钢轨道梁涂装完成后,在自然光下检查时,涂装面应平整均匀一致,无漏涂、起泡、裂纹、气孔和返锈等现象,允许有不影响防护性能的轻微橘皮、流挂和刷痕,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5.5线形调整55.1轨道梁安装后线形应连续、平直、圆顺,并应满足下列调整要求:1线形调整应在架设安装一批连续及一定数量的轨道梁以24后进行。2应按上下行线路同向、同时进行线形调整。4线性调整应按下列顺序进行:1)调整相邻梁端的梁缝间隙2)调整梁体垂直度及横坡超高值3)调整梁体中心线间距及线路中心线;4)调整梁端连接处的水平线形和竖向线形矢高;5)调整轨道梁线路梁端轨面绝对标高。5.52调整合格后的轨道梁线路应经过至少3个月的试运行;试运行结束时应进行线路综合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轨道梁连接处的指形板平实密贴,螺栓紧固可靠;2轨道梁支座锚固螺栓无松动情况,支座无脱空情况;3轨道梁线路线形无异常变化。56质量检验5.6.1现浇混凝土墩柱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试验报告、观察。2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与钢管应紧密结合,无空隙。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手锤敲击检查或检查超声波检测报告。Ⅱ-般项目3现浇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1-1的规定。2555表5.6.1-1现浇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墩台身尺寸长+15,0每个墩台或每个节段2用钢尺量厚+10,-84用钢尺量,每侧上、下各1点顶面高程4用水准仪测量轴线偏位每个墩台或每个节段4表面垂直度≤0.25%H且不大于252用经纬仪测量或垂线和钢尺量表面平整度84用2m直尺,塞尺量节段间错台54用钢尺和塞尺量预埋件位置5每件4注:H为柱高(mm)4现浇混凝土墩柱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1-2的规定。表5.6.1-2现浇混凝土墩柱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断面尺寸(直径)±5每根柱2圆柱量2点顶面高程用水准仪测量垂直度≤0.2%H且不大于12用经纬仪测量或垂线和钢尺量轴线偏位82用经纬仪测量平整度52用2m直尺、塞尺量节段间错台34用钢板尺和塞尺量注:H为柱高(mm)。5.6.2预制安装混凝土墩柱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柱与基础连接处必须接触严密、焊接牢固、混凝土灌注26密实,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用焊缝量规量测、检查试件试验报告。2混凝土柱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缺棱角现象。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预制安装混凝土墩柱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2-1的规定。表5.6.2-1预制安装混凝土墩柱柱制作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断面尺寸(直径)±5每根柱4圆柱量2点顶面高程±102用钢尺量预应力筋孔道位置每个孔道2侧向弯曲H/750每个柱2沿构件全高拉线,用钢尺量平整度322m直尺、塞尺量注:H为柱高(mm)。4预制安装混凝土墩柱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2-2的规定。表5.6.2-2预制安装混凝土墩柱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平面位置每个柱2埋入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用钢尺量27续表5.6.2-2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相邻间距±10每个柱用钢尺量垂直度≤0.5%H,且不大于202用经纬仪测量或用垂线和钢尺量,纵横向各1点用水准仪测量节段间错台34用钢板尺和塞尺量注:H为柱高(mm)5.6.3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梁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I主控项目1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梁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试验报告。2盖梁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Ⅱ-般项目3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梁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3的规定。表5.6.3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梁制作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盖梁尺寸长+20每个盖梁2用钢尺量,两侧各1点宽+1003用钢尺量,两端及中间各1点高±5428续表5.6.3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盖梁轴线偏位8每个盖梁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盖梁顶面高程0-53端及中间各1点平整度52用2m直尺、塞尺量支座垫石预留位置每个4用钢尺量,纵横各2点预埋件位置高程±2每件用水准仪测量轴线55.6.4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梁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试验报告。2混凝土轨道梁走行面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00m测1处。检验方法: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中相关规定。Ⅱ-般项目3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4的规定。表5.6.4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轴线偏位每跨3用经纬仪测量梁板顶面高程3~5用水准仪测量29续表5.6.4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断面尺寸(mm)高+5-10每跨1~3个断面用钢尺量宽±30腹板厚+100长度+5-102用钢尺量横坡(%)±0.151~3用水准仪测量平整度8顺桥向每侧面每10m测1点用2m直尺、塞尺量4结构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0.15mm的收缩裂缝。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用读数放大镜观测。5.65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试验报告。2混凝土轨道梁走行面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00m测1处。检验方法: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中相关规定。3预应力管道压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30Ⅱ-般项目4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5-1的规定。表56.5-1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制作允许偏差项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梁范围点数断面尺寸(mm)高每个构件5L/4处和中间各1点宽±5顶、底、腹板厚±5长度4用钢尺量,侧向弯曲且不大于10每个构件2沿构件全长拉线,用钢尺量,左右各1点对角线长度差15用钢尺量平整度82用2m直尺、塞尺量注:L为构件长度(mm)。5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5-2的规定。表5.65-2预制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安装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安装精度要求线形调整梁端轨面高程梁端轨面横坡7/1000rad平面线形矢高直线<+5mm(弦长4m)曲线±20mm(弦长20m)竖向线形矢高<+5mm(弦长4m)支座安装纵向调整横向调整±20mm竖向调整±2mm锚固螺栓预紧力矩根据螺栓型号确定31续表5.6.5-2检查项目安装精度要求指形板安装轨道梁缝+10mm行走面、导向面和稳定面高差≤2mm紧固螺栓低于板表面紧固螺栓预紧力矩根据螺栓型号确定线间距025mm线路中心025mm6混凝土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0.15mm的收缩裂缝。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读数放大镜观测。5.6.6钢轨道梁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出厂合格证和厂方提供的材料性能试验报告,并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抽样复验。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等紧固件及其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出厂合格证和厂方提供的性能试验报告,并按出厂批每批抽取8副做扭矩系数复验。3高强螺栓的栓接板面(摩擦面)除锈处理后的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出厂检验报告,并对厂方每出厂批提供的3组试32件进行复验。4焊缝探伤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检验数量:超声波100%;射线10%。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和射线探伤记录或报告。5涂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涂装前钢材表面不得有焊渣、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和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标准图片对照检查。2)涂装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一涂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厚度的90%,涂装干膜总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厚度。检验数量:按设计规定数量检查,设计无规定时,每10m2检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测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检验方法:用干膜测厚仪检查。6焊钉焊接后应进行弯曲试验检查,其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检验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件检查焊钉数量的1%,但不得少于1个。检验方法:观察、焊钉弯曲30°后用角尺量。7钢轨道梁走行面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00m测1处。检验方法:宜按现行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中相关规定。Ⅱ-般项目8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检验数量:同类部件抽查10%,且不少于3件;被抽查的33部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应不少于5处。检验方法:观察,用卡尺或焊缝量规检查。9钢轨道梁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6的规定。表5.6.6钢轨道梁制作及安装精度要求项目允许误差备注简支梁长(弦长)简支梁体系连续梁长(弦长)连续梁体系跨度钢梁横截面对角线差4mm平面线形≤L/2000mmL为跨度梁宽±2mm走行面垂直度±5/1000rad梁体高度至少实测两组高度值分别与设计值比较预拱值精度±5mm或设计起拱值10%,取较大值测量放样点的精度误差走行面高程差走行面局部平整度±3mm/4m导向面局部平整度±3mm/4m左右梁内侧面间距05mm测量导向轮所在的高度位置接缝板面差(走行面)≤2mm接缝板面差(侧面)≤2mm测量导向轮所在的高度位置导向面指形板螺栓孔凹槽≤2mm螺栓孔引起的下凹10焊钉根部应均匀,焊脚立面的局部未熔合或不足360的焊脚应进行修补。检验数量:按总焊钉数量抽查1%,且不得少于10个。检验方法:观察。5.6.7钢轨道梁现场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34主控项目1高强螺栓连接质量检验应符合相关规定。其扭矩偏差不得超过±10%。检验数量:抽查5%,且不少于2个。检验方法:用测力扳手。2焊缝探伤检验应符合相关规定。3钢梁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7的规定。表5.6.7钢梁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轴线偏位钢梁中线每件或每个安装段2用全站仪测量轴线偏位两孔相邻横梁中线相对偏差52用全站仪测量梁底标高墩台处梁底4用全站仪测量两孔相邻横梁相对高差54用全站仪测量4焊缝外观质量检验应符合相关规定。356车站与综合车场6.1-般规定6.11本章适用于车站与综合车场结构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未作规定的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6.1.2钢结构施工及验收除应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中相关要求。6.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中有关规定。6.1.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中有关规定。6.1.5电力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的规定。6.1.6给水与排水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6.1.7电气设备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及相关国家规范的规定。6.1.8通用机械设备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及相关国家规范的规定。6.2钢结构工程6.2.1钢结构焊接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2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位置做好标识;363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11345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6.2.1的规定。表6.2.1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焊缝质量等级一级二级内部缺陷评定等级2级3级超声波探伤检验等级B级B级探伤比例100%20%内部缺陷射线探伤评定等级ⅡⅢ检验等级AB级AB级探伤比例20%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6.2.2焊钉(栓钉)焊接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对其采用的焊钉和钢材焊接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2焊钉焊接后应进行弯曲试验检查,其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3焊钉根部焊脚应均匀,焊脚立面的局部未熔合或不足360的焊脚应进行修补。6.2.3紧固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的紧固件连接节点和拼接接头,应在检验合格后进行紧固加工。经验收合格的紧固件连接节点和连接接头,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防腐和防火涂装。接触腐蚀性介质的接头应用防腐腻子等材料封闭372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按承压型连接或张拉型连接进行强度设计时,可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的规定;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5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6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7所使用的扭力扳手须每月进行扭力标定,满足试验要求方可使用。6.2.4钢管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脚安装时,锚栓宜使用导入器或护套;2首节钢管柱安装后应及时进行垂直度、标高和轴线位置校正钢管柱的垂直度可采用经纬仪或线锤测量;校正合格后钢柱须可靠固定,并应进行柱底二次灌浆,灌浆前应清除柱底板与基础面间杂物;3首节以上的钢管柱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钢管柱校正垂直度时,应确定钢梁接头焊接的收缩量,并应预留焊缝收缩变形值4倾斜钢管柱可采用三维坐标测量法进行测校,也可采用柱顶投影点结合标高进行测校,校正合格后宜采用刚性支撑固定。386.25钢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梁宜采用两点起吊;当单根钢梁长度大于21m,采用两点吊装不能满足构件强度和变形要求时,宜设置3~4个吊装点吊装或采用平衡梁吊装,吊点位置应通过计算确定;2钢梁可采用一机一吊或一机串吊的方式吊装,就位后应立即临时固定连接;3钢梁面的标高及两端高差可采用水准仪与标尺进行测量,校正完成后应进行永久性连接;4安装过程中所采用的临时结构,应通过计算确定,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6.2.6支撑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交叉支撑宜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组合吊装;2无特殊规定时,支撑构件的校正宜在相邻结构校正固定后进行;6.2.7桁架(屋架)安装应在钢柱校正合格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桁架(屋架)可采用整或分段安装;2钢桁架(屋架)应在起扳和吊装过程中防止产生变形;3单钢桁架(屋架)安装时应采用缆绳或刚性支撑增加侧向临时约束。6.2.8钢铸件或铸钢节点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厂时应标识清晰的安装基准标记;2现场焊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专项方案施焊和检验。6.2.9由多个构件在地面组拼的重型组合构件吊装时,吊点位置和数量应经计算确定。6.2.10后安装构件应根据设计文件或吊装工况的要求进行安装,其加工长度宜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确定;当后安装构件与已完成结构采用焊接连接时,应采取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措施。396.2.11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在钢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合格后进行;2压型金属板成型后,其基板不应有裂纹;3有涂层、镀层压型金属板成型后,涂、镀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4压型金属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11-1的规定;表6.2.111压型金属板的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波距±2.0波高压型钢板截面高度≤70±15截面高度>70±2.0侧向弯曲在测量长度h1范围内20.0注:h1为测量长度,指板长扣除两端各0.5m后的长度范围内任选10m或实际长度(小于10m时)。5压型金属板成型后,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凹凸和皱褶;6压型金属板施工现场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11-2的规定;表6.2.112压型金属板施工现场制作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压型金属板的覆盖宽度载面高度≤70+10.0,-0.2截面高度>70+6.0,-2.0板长±9.0横向剪切泛水板、包角板尺寸板长泛水板、包角板尺寸折弯曲宽度±3.0折弯曲夹角2○407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可靠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表6.2.11-3所规定的数值;表6.2.113压型金属板在支承构件上的搭接长度项目搭接长度(mm)截面高度>70375截面高度≤70屋面坡度<1/10250屋面坡度≥1/10200墙面1208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与主体结构(梁)的锚固支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50mm,端部锚固件连接可靠,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6.3混凝土结构施工6.3.1模板及脚手架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统一技术标准》GB51210的相关要求。6.3.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以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有关规定。6.4砌体结构施工6.4.1车站与综合车场的砌体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的相关规定。6.4.2车站与综合车场的基础及地梁采用砖胎膜砌筑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6.4.3隔墙采用石膏砌块砌筑时,其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JGJ/T201的规定。6.5动力与照明6.5.1动力与照明的施工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41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器材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箱、柜门扇应有闭锁装置;2室外箱体应有防雨措施;3动力箱、照明箱、电控箱的金属外壳应接地,接地线的另一端应与变电所低压柜的接地线连接;一级负荷,在失电时应进行自动倒接试验;4除正常照明外,三级负荷和非消防电源应进行自动切除试验;5应急照明电源和不间断电源应进行失电自动倒接和负荷试验,并应对整条线路进行可靠性试验。6.6电缆6.6.1电缆支架、桥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支架、桥架、桥架支持装置的规格型号、材质、支架层间距及支架、桥架承载力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桥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焊接牢固;2电缆支架、桥架、桥架支持装置的安装的路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金属电缆支架、桥架、桥架支持装置的接地连接应可靠,电缆支架接地扁钢的材质、规格、型号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当直线段钢制梯架、托盘、槽盒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梯架梯架、托盘、槽盒长度超过15m时或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应设置伸缩节或补偿装置;5电缆支架、桥架、桥架支持装置的表面光滑无毛刺、耐久稳固、外观平齐、无锈蚀;6电缆支架、桥架、桥架支持装置的安装应整齐、平直、42稳固;支架、桥架支持装置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宜大于15mm;左右走向的桥架支持装置安装高度应水平,其水平高度偏差不宜大于10mm。固定电缆支架、桥架支持装置的膨胀螺栓安装到位后,套管表面应与钢筋混凝土表面齐平。螺栓丝扣外露不少于3扣;7支架、桥架施工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以及《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14的相关规定。6.6.2电力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力电缆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规格、型号、长度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订货合同要求,应有相应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检测试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电缆中间接头及终端头等附件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与电缆的规格、型号应匹配,且符合设计要求。2电缆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敷设前应摇测绝缘电阻值;2)电力电缆与设备的连接方法正确,固定牢固,绝缘良好,终端头接地可靠、电缆在终端处的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3)电力电缆终端头的相色标志应与系统相位一致,各带电部位相间及对地的安全净距应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电气间隙的规定,且保证电缆头表面清洁、无杂物;4)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及连接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电缆终端和接头应加强绝缘、密封防潮及机械保护;5)电力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电缆护层剥切长度、绝缘包扎长度及芯线连接强度应符合电缆头制作工艺要求;单相电力电缆的铠装或屏蔽层应有一端接地;铠43装电缆钢带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后接地;电缆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6)电力电缆终端头的接地线的截面积选用标准:当电缆截面积为120mm2及以下时,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电缆截面积为150mm2以上时,接地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3电缆敷设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并工艺统一,敷设后应及时整理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少交叉,垂直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4在电缆终端、电缆中间接头,以及电缆拐弯处、电缆夹层内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注明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与起讫地点;标志牌规格应统一,字迹清晰,挂装牢靠;弱电回路的电缆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电缆敷设完成后,应使用防火材料封堵相关孔洞。5金属电缆保护管应接地可靠;单芯电缆穿钢管敷设时,应对钢管进行去磁处理;电缆固定金具或绑扎物不得构成闭合磁路;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应封堵严密;电缆保护管垂直引出地面时的高度不宜小于2m,且固定牢靠。6.6.3控制电缆、光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电缆、光缆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规格、型号、长度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及订货合同要求,应有相应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检测试验报告、使用说明书。2电缆线路应符合设计要求:1)电缆的敷设路径、变径弯曲半径、终端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道路及构筑物时应穿管保护,并应有路径示意图;2)电缆敷设前应摇测绝缘电阻值控制电线和电缆,线间、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3)控制电缆与设备的连接方法正确,固定牢固,绝缘良好,终端头接地可靠、终端处的预留长度应符合有关44规范要求;4)控制电缆在制造长度内不允许有中间接头;5)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本规范表6.13.2的规定。3控制电缆(包括铠装层和屏蔽层)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1)屏蔽层接地。屏蔽层均为一端接地,交流设备与交流设备间的电缆在始端就近接地;交流设备与直流设备间的电缆在交流侧就近接地,直流设备与直流设备间电缆在始端接地;2)铠装层接地。电缆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