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课件_第1页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课件_第2页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课件_第3页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课件_第4页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1一、概念徐琴认为农村人口是指未建制的乡集镇和村庄上的常住人口。按此标准划分全国仍有75%左右的农村人口。罗肇鸿、王怀宁认为:农村人口即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并且将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进行了定义阐述:农业人口是指其职业专门务农;农村人口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而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国家统计局在统计上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居住地,统计的是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住在城镇的是城镇人口,住在乡村的就是农村人口。2二、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人口的绝对量。盖尔·约翰逊(1994)认为:父母生育一个孩子的预期收益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孩子的工资收入,或者通过烹饪、照看弟弟妹妹,打扫卫生、修剪花园、采集燃料和饲养动物等对家庭的贡献。如果生的是男孩,父母的一个重要收益是收入,养老或者治病都有了安全保障。如果村子里的土地是根据人口变动来分配的话,那么,当一些制度建立后,多生育一个孩子带来的重要好处是收入或资本的转移。因此,家庭并不看重超生罚款,在超生罚款之外,他们重视的是消费或者增加一个孩子所带来的满足。3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的高出生率,不应归罪于不同的偏好,而应是包括教育、收入保障、居住空间和死亡率等在内的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这些环境条件主要由公共政策来决定。据统计,2004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12.998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7.570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4%。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约占总人口的56.09%。而在2007年乡村人口为72750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55.1%,超出总人口的半数。4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很大,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82.08%下降到2004年的58.24%,下降了23.84个百分点,但是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由1978年到1995年呈现上升趋势,之后又有所下降。农村人口数量多、比例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种状况加大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度。5三、人口质量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微观角度看,可分为身体素质和思想、文化科学素质两部分。从宏观角度看,可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文盲率、入学率以及各种相关身体素质指标来测量。6(一)科技文化素质200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比1900年提高了1.75年,比2000年提高了0.39年。其中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2002年,我国农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仅为6.12%,而文盲率达到11.5%;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则占31.83%,文盲率为5.44%。城乡差异显著。7(二)身体素质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低于城市,这从城乡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可以得到证明。1991年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城市高出10.8、3.6和13.1个百分点,到2002年,又分别高出13.5、20.9和25个百分点,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农村人口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加上农村的卫生条件和社会保障条件落后,农村人口总体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水平。8四、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年龄、性别、阶级、婚姻、就业以及教育程度等社会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和关系状况。人口构成对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具有全面影响。一方面,人口构成是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基础,同时又是未来人口过程的基础;另一方面,人口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9(一)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佟新(2003)认为,文化因素通过人们的性别价值观和生育观念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存在性别价值的差异论,强调男人比女人更有经济价值和传宗接代的特权。一方面,为了保证男婴的存活,在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家庭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导致女婴难以得到与男婴一样的营养和健康保障,直接的结果是女性预期寿命缩短。另一方面,对男孩的偏好导致选择性流产,致使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10男性偏好的文化传统有着与传统农业经济相连的内在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延续了上千年,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与中国有着一脉相承文化传统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这种男孩偏好在低生育率状态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吕世辰(2006)认为,近年社会要的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家庭对人手的和劳动力的需要迫切,男人的力气大,所以人们喜欢生男孩;农村的生活环境差,社会保障的条件差,养儿防老的作用仍很大。11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攀升趋势,90年代攀升更为显著。我国的农村人口的性别结构更为严重失衡。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性别比、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6.00和122.21,均高于全国水平(全国总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3.45和121.18)。12(二)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它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如何定义人口老龄化,或者说如何定义一个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无统一的标准。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人口的平均寿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二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劳动就业制度等的不同,国家之间人口的平均寿命和就业者的退休年龄差异较大。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无论是人口学家,还是普通的研究者,对于一个国家人口类型的划分还是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见表1),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和界限是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大于7%。13表1国际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判断指标0~14人口比例60岁以上人口比例65岁以上人口比例老少人口比例年龄中位数(岁)年轻型>40<5<4<15<20成年型30~405~104~715~3020~30老年型≤30≥10≥7≥30≥3014目前中国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多偏重于从人口学、社会学、老年学等非空间的角度来考察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过程、原因、影响及对策等(姜向群,1999;张再生,2000;杨中新,2005;谢安,2004;穆光宗,1999),地域分异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只侧重于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姚静,2000;张晓青、李玉江,2005;于蜀、陈扬乐,2000);对城市老龄化和总体人口老龄化问题论述较多(原新,2005;柴彦威、刘璇,2002;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06),而专门的农村老龄化研究较为少见。事实上,由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及长期以来非均衡的社会保障体制,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压力更为突出。15袁俊、吴殿廷、吴铮争(2007)认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农村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其余省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均跨入成年型;全国已不存在人口结构年轻型省份。根据1990~2000年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除东北的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6个省份尚处在成年型外,其余都将进入严重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态。而且老龄化已成为农村地区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且呈现由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内陆的递进规律。

16吕世辰(2006)认为在中国农村老年型社会的划分依据中的7%的比例应该适当降低。因为中国农村劳动环境比较差,社会保障条件差,生活条件比较差,一般到了60岁很少能像壮劳力那样进行劳作,只能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计。如果按这样计算,中国农村社会已经早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谢安(2004)认为,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社会已经“未富先老”。17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城镇有2873万人,农村有5938万人,在绝对量上,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是城市地区的两倍多。在中国人口整体老龄化的背后,农村人口较早迈入了老年型人口的行列,65岁及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高达7.35%(城镇比重为6.30%)。18而根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有622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比重的8.4%,仍然超过联合国规定的老年型社会7%的标准。然而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资源更为有限。数据显示,城市60%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而46%的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外出流动对当前在农村依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