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防制课件_第1页
猪高热病防制课件_第2页
猪高热病防制课件_第3页
猪高热病防制课件_第4页
猪高热病防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高热病防制1.一、概述猪高热病”是由免疫系统(脾脏、胸腺、淋巴、扁桃体等)被抑制后,失去正常的免疫功能,感染蓝耳病病毒等其他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真菌、霉菌、毒素其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从2006年5月份开始,我国华南地区的不少猪场,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猪高热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养猪界谈“热”色变,许多地区的猪场业主和技术人员处于极度恐慌状态,国内外畜牧兽医界对疫情给予高度关注。2经研究表明: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猪高热病”为“免疫缺陷官能综合征”,首先体内感染一种病毒,此病毒很快破坏机体免疫器官,使免疫系统丧失正常功能,然后感染病毒或细菌等引起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并非高致病性蓝耳病直接导致死亡原因。犹如人患艾滋病一样,首先感染一种病毒,引起整个免疫系统被抑制、坏死,丧失正常免疫功能,其后继发感染的并发症。3哇!堆积如山45二、流行特点1、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种猪、繁殖母猪、仔猪均易感染发病,育肥猪发病较温和,其他动物不易感。本病病猪、康复猪、隐性带毒猪、病死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呼吸道、胎盘、交配等途径传播。带毒鼠类亦可传播。高温、低温、营养缺乏、管理失误、卫生防疫差时,均易促进本病发生。2、本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快、发病率高的特点,常呈爆发流行或地方性流行。后备母猪和育肥猪病死率较低,而新生仔猪、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等病死率高。63、疫情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不仅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而且在春、秋、冬季均可发生。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病,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10~60公斤,主要为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很多猪场的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情况也十分严重。各个猪场用药预防不同,饲养管理不同,养殖观念不同。发病周期和发病率都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南方养殖比较集中和发达,以前都是在用药预防,后来用药预防成本较高就改为原粉预防,根据不断的耐药,就不断的加大剂量,最后到发病无药可用,现在较好,一般都是采用中药和微生态预防,治疗用西药配合生物制品,效果显著。此方法已形成趋势。74、发病猪场猪只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患病猪死亡严重,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20%~80%,甚至接近100%。患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断奶后保育仔猪死亡率甚至高达100%;母猪发病出现死亡较少,流产或不发情症状较多,死亡率可达10%左右,有些新建猪场母猪死亡率达到30%,甚至70%;流产率在10%~40%左右,损失惨重,对养猪业冲击较大。8三、猪高热病的临床表现“猪高热病”为“免疫缺陷官能综合征”,首先体内感染一种病毒,此病毒很快破坏机体免疫器官,使免疫系统丧失正常功能,然后感染病毒或细菌等引起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并非高致命性蓝耳病直接导致死亡原因。1、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2、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染症3、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染症4、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染症5、猪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染症6、仔猪蓝耳病与水肿病混染症7、猪蓝耳病、猪瘟、副嗜血杆菌病混染症8、猪蓝耳病、链球菌病、副伤寒、副嗜血杆菌混染症91、发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9.5~42℃之间,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喜伏卧,嗜睡,食欲不振或废绝,部分猪只甚至不饮水;2、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少数患猪背部皮肤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部分发病严重的或后期患猪全身呈现紫色;3、部分患猪有明显的喘气症状甚至呼吸困难,出现严重的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10111213141516171819204、大部分患猪眼分泌物增多、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眼睑水肿等症状;部分患猪流清鼻涕、少数流浓性鼻涕,打喷嚏、咳嗽;5、部分猪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部分患猪下痢或呕吐;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6、病程稍长的病猪被毛粗乱、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症状;7、部分患猪出现甩头、震颤、四肢划水样等神经症状,最后全身抽搐而死;部分病猪后肢无力,濒死前不能站立。发病猪死亡率高,死亡过程快,病程多为4~10天,长者可达20日,死亡后多呈败血症变化。部分患猪经治疗或耐过而逐渐康复。212223248、相当一部分高热病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体温升高、便秘、厌食,产出较高比例的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严重;9、产后母猪子宫炎、阴道炎发病率明显升高;部分哺乳母猪乳房萎缩,泌乳性能下降;断奶后母猪不发情或发情期延长,配种受胎率明显下降;10、公猪包皮积有乳白色混浊液。25262728四、猪高热病的病理变化1、病死猪肺水肿,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大叶性或出血性肺炎,肿胀、变硬,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肺间质增宽,肺部表面颜色不一,呈花斑样肺,严重的则呈实变、肝变;部分患猪肺表面有出血点;支原体感染严重的病死猪肺部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的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部分病死猪肺部充血淤血,呈紫红色、斑驳状褐色大理石样病变;部分患猪切面鲜红如鲜牛肉状,流出大量带泡沫样液体;部分病死猪肺部有化脓灶。2、大部分患猪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粘膜充血,气管、支气管充满白色、淡黄色甚至带血的泡沫。293031

3、淋巴结肿大、充血甚至出血,尤其是腹股沟、肺门、肠系膜等处淋巴结,部分淋巴结切面湿润外翻,中间肉质呈坏死样渗出性浸润,部分表现为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病死猪扁桃体充血、出血,甚至有化脓性溃疡灶。

4、部分病死猪胃底粘膜出血、溃疡、坏死,小肠粘膜充血、出血,盲肠、结肠粘膜出血,部分猪回盲肠有溃疡灶。

5、部分病死猪脑呈非化脓性脑炎,脑膜充血、出血。

6、部分病死猪脾脏肿大,颜色变黑,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质脆,触摸易破。323334357、大部分病死猪膀胱、肾脏、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心耳有出血点。

8、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或变软,有淤血现象,表面密布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出血点;部分患猪切面皮质、髓质以及肾盂、肾乳头严重出血;部分病死猪肾脏苍白并有淤血现象。部分病死猪肾变形,表面凸凹不平。

3637389、部分病死猪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则变硬,呈黄土色,质脆;部分肝脏表面有坏死灶或白斑,个别肝脏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肿胀,胆汁浓稠呈渣样。

10、部分病死猪呈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腹腔内有黄色积液或纤维性渗出物,部分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个别心脏肿大变形,质地柔软,心室、心房内膜出血,心包增厚,心包腔内含有污浊液体,并混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3940五、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

农业部已明确指出“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制订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病原学指标规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即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虽然兽医界对此有不少争议,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有其它新病原的存在。411、“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猪只机体在病毒或霉菌毒素、不良饲养条件等多个免疫抑制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猪群免疫失败,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不良的饲养管理引起的应激反应等主要的免疫抑制因素导致猪只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猪只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较低,诱发猪瘟、猪伪狂犬、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猪流感、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Ⅱ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大肠杆菌、霍乱沙门氏菌、支原体属(包括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大部分发病猪场损失惨重。许多猪场病死猪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也有个别猪场以2~3种病原为主。422、使用抗生素泛滥所致,自1949年首先在仔猪和雏鸡饲养中使用抗生素以来,饲用抗生素的应用已有近60年的历史,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家畜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也日渐增加。诸多人士认为添加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一观念还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用药剂量及用药成分已是无法控制,因此导致的作用以及价值分别不等。抗生素在较小用量下可使动物促生长,在适当用量时具有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正常的用量下具有治疗疾病之作用,在长期较大剂量使用下具有抑制免疫正常功能,破坏自身免疫力,(据国内外多篇文章报道)使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肿大、坏死,丧失正常免疫功能,导致一系列病毒、细菌在体内迅速变异、复制,产生大量疾病的发生。43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玉米收购和加工和饲料贸易方式的改变,饲料储存和运输的时间延长,为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霉菌生长的同时,造成了饲料中大量的维生素及营养成分被霉菌吸收和破坏,猪只摄入霉菌毒素后,不能够被体内杀死和代谢,免疫器官被抑制,各个器官出现病变,丧失正常功能,疫苗接种效果不理想,猪群抗体偏低;而目前猪场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大部分起不到较好作用,少数产品只能吸附黄曲霉素,对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伏马酸)的吸附效果差,导致一些猪场虽然已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剂,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44

4、对猪群卫生、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许多中、小型猪场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猪群药物成本,减少消毒、保健、驱虫和疫苗接种的内容步骤,并使用质量较差的兽药和饲料原料,猪群营养不良,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

5、许多猪场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差,猪群容易发生应激而引起抵抗力下降,加上秋、夏季天气较为炎热,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氧化而失效,部分饲料铜含量严重超标,高铜氧化破坏维生素营养,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6、部分猪场在饲料中长时间超量添加利巴韦林、金刚烷胺抗病毒西药或磺胺类等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导致猪群耐药、中毒导致抵抗力下降,丧失机体正常免疫功能。45六、猪高热病的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使用全价饲料,营养好,养管合理,机体抵抗力强是根本。2、高度重视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通过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轻外界病原对猪群的压力;消毒时应选择对病毒效果较好且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对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均能迅速杀灭),每天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器具严格消毒,必要时用适合的消毒剂熏蒸消毒,可对空气中的大量病毒芽胞微生物彻底杀死。463、坚持自繁自养为主,减少疫病传入。需引进种猪时,必须从没有疫病流行的地区和了解具体情况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经隔离检疫、免疫接种、严格消毒、药物净化和驱虫,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的抗体情况后方可转入生产区栏舍混群饲养。

4、合理免疫程序:蓝耳病疫苗,种猪用灭活菌,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间隔2~3周,经产母猪产前免疫1~2次(避开围产期),种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

仔猪及育肥猪可用弱毒活疫苗三周龄初免,二月龄二免。已发病猪群,可用弱毒活苗紧急接种4~8头份,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按程序接种猪瘟及其它疫苗(猪肺疫、猪伪狂犬、链球菌Ⅱ型、猪萎缩性鼻炎等)。475、药物预防:在猪只生长各阶段猪群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组合,可使用微囊化氟苯尼考或乙酰异戊酰泰妙菌素配合荆防败毒散;或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强力霉素配合荆防败毒散等兽药制剂联合用药进行预防。疫区平时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及复方抗菌中药。黄芪多糖等,预防继发病和提高抵抗力。

6、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提前一天注射免疫因子或免疫增强剂(复方多糖、核糖核酸、活性多肽、左旋咪唑、西咪替丁)和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较好吸收多种维生素或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7、严格处理病猪、死猪,杜绝疫源扩散十分重要。

8、免疫程序杂乱无章可导致免疫失败,乱用抗菌素、退烧药物可造成大量浪费,并延误病程增加死亡。48七、治疗1、抗病毒:目前无抗病毒特效药,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高免血清、复方抗病毒中西药、金丝桃素。2、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猪和怀疑已感染疾病的猪群不要接种任何疫苗,否则死亡率会更高。猪场应结合诊断情况,对还没有感染疫病的健康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配合免疫因子(复方多糖、核糖核酸、活性多肽、左旋咪唑、西咪替丁)使用,减少应激,促进疫苗与机体应答,促进抗体的形成,先接种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A型或A+B型巴氏杆菌疫苗,再注射猪瘟乳兔脾淋苗,猪瘟疫苗剂量应加大1~2倍,也可考虑在发病第1天迅速采集发病猪的淋巴、脾脏、肺脏和肾脏等病料送专业机构制作自家组织苗进行预防接种,每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为3天,接种时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49自家组织灭活苗制作一、病料、药品、器具的准备材料:症状典型的病猪的淋巴结,肺,脾、肾。

药品:分析纯甲醛、迭氮钠、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

器具:小型搅肉机一台、手术刀、量筒、盆、漏斗、2000毫升量杯、手术剪、菜刀、菜板、500毫升的窄口瓶。二、制作过程及步骤:1、采集病料。采集症状典型的病猪的淋巴结、肺、脾、肾。2、将病料剁碎(除去筋膜气管及较粗的支气管,但一定要取出肺门淋巴结),然放入高速搅肉机内搅成肉浆糊。

3、向肉浆糊加入少许的铝胶水,成稀泥状。

504、过滤:将上步制成的物分三次过滤,第一次用一层沙布过滤,第二次用两层沙布过滤,第三次用四层沙布过滤。(第一次的滤渣丢弃,滤液待用)5、向滤液加入铝胶生理盐水至所需要制作的量。

6、用适量的铝胶生理盐水稀释甲醛和溶解迭氮钠。(甲醛用量占自家苗量的千分之五;迭氮钠用量占自家苗量的万分之五)

7、将第6所制作溶液加入第5所制作的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

518、搅拌:将第7步所制作的溶液不停的搅拌一个小时。然后静置一至两个小时后,每隔15分钟搅拌一次,持续12小时。后放置两天,第三天分装自家苗。三、使用方法:1、先用自家苗注射一两窝小猪,观察两天,看有没发生过敏、或注部位发生炎。如果没有上述反应说明自家苗制作成功。2、使用量:母猪产前4周注射4毫升/头;乳猪:7-9日龄肌注1ml\15-18日龄注射2ml;小猪(30-35日龄3ml/头。)

备注:1头15千克左右典型病猪的病料可做1000ml的自家苗。注意:⑴种猪场最好不要使用“自家苗”,

⑵万不得已才做“自家苗”,随后要抓紧做好病毒和保健。

(3)限于本场使用523、防继发感染和逐渐退烧(不要陡然降温)氟喹诺酮类药、磺胺类药、四环素、头孢类等抗菌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最好使用复方抗菌抗病毒中草药制剂等(主要根据临床混合感染情况选用药物)。4、对症治疗:应慎重使用皮质类激素(地塞米松、考的松、可的松等)。强心利尿、解热镇痛、止喘镇咳、营养强壮、补液止吐、止泻解毒等。(给药尽量避免注射)5、自制免疫血清治疗:使用耐过或康复猪血清进行控制,具体做法是:使用本场未发病的健康老母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3~5天,肌内或皮下注射2~3毫升,对预防保育舍仔猪发病有一定效果;对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刚出现症状的猪只可注射复康或耐过猪血清5毫升/头。536、中医治疗:(1)发病初期: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减:银花20g、连翘30g、荆芥15g、桔梗15g、薄荷10g、牛蒡子15g、竹叶10g、芦根20g、生甘草15g,水煎服。或荆防败毒散:荆芥20g、防风20g、柴胡15、前胡10、茯苓10、羌活10、独活10、枳壳10、薄荷10、桔梗10、川芎10、甘草10、生姜五片煎水服或研末拌料(2)高热期:泻火解毒。白虎汤加减:石膏200g、知母30g、栀子30g、黄芩20g、黄连15g、黄柏15g、甘草20g、野菊花20g、柴胡20g、蒲公英15g,水煎服(3)体温高,体表见斑疹:清热凉血,养阴活血。清营汤:犀角10(十倍水牛角代替)、竹叶心15g、生地30g、银花15g、连翘20g、玄参30g、丹参25g、麦冬20g、黄连15g水煎服。547、验方:A:金银花、野菊花、一枝黄花各20克煎水喂。B: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板兰根、鸭跖草各适量煎水喂。C:蜥蜴3条,煮汤喂猪,或白花蛇1条,焙干研末喂。D:大黄、车前草、救必应、鱼腥草各适量,水煎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