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茶丽纹象甲虫识别与防治_第1页
2.1.6茶丽纹象甲虫识别与防治_第2页
2.1.6茶丽纹象甲虫识别与防治_第3页
2.1.6茶丽纹象甲虫识别与防治_第4页
2.1.6茶丽纹象甲虫识别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负责人:罗来银茶丽纹象甲识别与防治主讲人:罗来银分布为害茶丽纹象甲是我国茶区夏茶期间的一种重要害虫。属于鞘翅目象甲科。又名为茶叶象甲、黑绿象虫等。国内分布较广。分布为害茶丽纹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茶树。成虫咬食茶树新梢嫩叶,自叶缘咬食,呈许多不规则缺刻,甚至仅留主脉,对夏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幼虫在土下取食茶树须根及腐殖质,发生多时,影响茶树长势。茶丽纹象甲的个体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成虫卵幼虫蛹成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灰黑色。体背有由黄绿色闪金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毛。头管延伸成短喙型。触角膝状,着生于头管前端两侧,端部3节膨大。复眼近于头的背面,略突出。鞘翅上有黄绿色纵带,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成虫生活习性成虫初羽化时呈乳白色,在土中潜伏2-3d,待乳白色转为黄绿色后才出土,爬到茶丛树冠上活动取食。取食以下午4点至晚上8点最烈。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具有假死性,善爬行,不善飞翔。成虫交尾多在黄昏至晚间进行。雌虫于交尾后第2天陆续入土产卵。卵分批散产于表土或落叶下,也有数粒聚集在一起,多数分布在根际周围。平均每头雌虫产卵200多粒。卵形态特征卵为椭圆形,呈黄白至暗灰色。幼虫形态特征成长幼虫体长5.0-6.2mm,呈乳白至黄白色,体多横皱,无足。幼虫生活习性幼虫孵化后即潜入土中,入土深度随虫龄增大而加深,化蛹前再逐渐上移。幼虫主要分布于茶树根际周围33cm的范围。蛹形态特征蛹为长椭圆形,长5-6mm,黄白色,羽化前灰褐色。头顶及各体节背面有刺突6-8枚,胸部的较显著。蛹主要分布于浅土层中。发生规律发生代数:各地均为1年发生1代。越冬虫态:多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树冠下的土中越冬。为害期:在福建于第2年3-4月越冬幼虫陆续化蛹,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出土,5月是为害盛期。在安徽南部于第2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出土,6月是盛发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育发芽早、叶质厚、节间长、茸毛多的茶树良种,可适当减轻成虫为害;在冬季和早春进行土壤翻耕,破坏其越冬和化蛹场所;在7-8月或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清园及行间翻耕,可杀灭大量幼虫。防治方法2、人工捕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用涂有黏着剂的薄膜轻轻摊放在茶丛下,或用小竹竿轻敲树冠,震落成虫,集中消灭。在早晚进行效果更好。防治方法3、生物防治:茶园鸟类、蚂蚁、步甲、肥螋等能有效控制其发生量,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