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_第1页
第1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_第2页
第1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_第3页
第1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_第4页
第1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动改变世界第1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棉纺织部门,1733年,英国人约翰·凯伊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珍妮纺纱机,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时代。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壹.为何改变世界?下面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英国人生活费的工资指数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资本家财富暴增,并在政治上逐渐获得统治地位。而工业劳动者的生活却日益恶化。工场手工业者逐渐破产,工厂工人收入降低。1825年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发生,造成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好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内容目录考点1:早期工人运动考点2:早期工人运动组织考点3: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考点1:早期工人运动材料1: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英国人纳德·卢德首先发起的,他因为一锤砸毁了新发明使用的织袜机而成为传奇人物。虽然卢德其人其事己无从考察,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卢德运动却有了特定的含义,“卢德运动”成为以捣毁机器、破坏厂房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工人运动的代名词。材料2:1836年之后,英国工人发起宪章运动,《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之后1842年、1848年再次请愿都失败。接着示威游行,军队镇压。1842年,宪章运动的领导组织“全国宪章派协会”拥有40个分会和4万多名会员,宪章派每次向国会递交的请愿书都有上百万名工人签字,最多的一次达到330多万人,这表明工人阶级斗争组织性的大大加强根据材料1、2,对比卢德运动和英国县长运动,在目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并分析各自的原因?考点2:早期工人运动组织(1)英国成立了行业内部联合组织eg:1829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行业工人联合组合—纺织工人联合会(2)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3)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关系:早期工人运动为早期工人运动组织提供同了实践基础;早期工人组织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探究:早期工人运动组织

早期工人运动的关系考点3: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1815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其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1835年之后,马克思先后在波恩大学,1836年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是马克思却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柏林大学在学术领域有“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制度深恶痛绝,主张民主政治,老年黑格尔派主张拥护专制,支持普鲁士专制政府的统治。马克思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1841年4月被普鲁士耶拿大学授予哲学博士。随后发表了很多著作,构成了系统的一套理论,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贰.如何改变世界?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根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阶级和实践基础:早期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3)理论基础:①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哲学核心:辩证法费尔巴哈哲学核心:人本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社会领域(唯物史观)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b、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c、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将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前提和理论出发点,通过对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现实过程的分析,他们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而对社会历史运动规律进行科学揭示创始人威廉·配第:将剩余价值视为地租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生产部门都会创造剩余价值大卫·李嘉图:进一步看到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以工资及利润的形式,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的发现,恩格斯评价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找到了现实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得以阐明。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关键在于他们看到了商品价值的二重性和工人劳动的二重性问题。在新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剩余价值的问题(剩余价值理论)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二重性,指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③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时间:16世纪—19世纪30、40年代发展过程:(只作了解)问题探究: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为什么是空想?)A、不能科学的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B、不主张开展阶级斗争,把社会变革寄希望于人类的理性C、不主张暴力革命问题探究: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比较?马克思在吸收了这些思想之后,发表过很多著作。1843年10月定居巴黎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密切联系工人阶级。马克思的一生研究的哲学成果很多,包括: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5年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7年7月,作《哲学的贫困》;1847年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时间:1948年2月(2)内容:《共产党宣言》包括序言和正文,序言一共有七篇,这七篇序言是对《共产党宣言》中思想的发展补充;正文又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第三章《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献》,主要是对当时工人运动时产生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评析和批判;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表明了共产党人主张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政权。①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②动力:强调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③任务:消灭私有制,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解放生产力④前途: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宣言》(3)地位: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4)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原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②自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经过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普选权在欧美各国普遍地确立起来;通过八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的法律;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疾病保险法》,该法规定……工人患病期间,可从保险费中支取半薪,视工人受伤程度决定领款数目……。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叁.改变世界了吗?1857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更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由于资本家往往采用从国外输入廉价劳动力的方法,来破坏本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使工人阶级认识到只有加强国际团结,才能阻止本国资本家对工人运动的破坏,于是增强了各国工人相互支持、联合行动的愿望。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举行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大会。马克思以德国工人代表身份出席并为协会起草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王斯德《大学世界史》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第一国际”成立的原因和意义原因:资本家利用他国工人破坏本国工人运动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群众性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它在团结欧美各国工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国际工人运动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上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鲁士军队联合反扑,公社失败。阅读材料结合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指出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

分析巴黎公社的意义。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