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及通道监控预警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海底电缆及通道监控预警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海底电缆及通道监控预警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海底电缆及通道监控预警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L/TXXXX—2018

海底电缆及通道监控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17

DL/TXXXX—2018

18

DL/TXXXX—2018

1编制背景

本部分依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

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8〕100号)的要求编写。

随着海洋开发及高电压等级海底电缆的大量应用,海缆运行环境及其复杂,海缆的安全维护面临

较大挑战,特别是海缆受船舶锚害等外力破坏,造成海缆中断、海上风电停运、海岛大面积停电等事

故频发。海缆故障发生修复十分费时,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对电网的安全供电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在面临复杂的海缆外破隐患威胁与恶劣的海洋性气候(台风等)挑战下,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

海缆通道防外破与监控预警等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海缆通道监控预警技术,有效地遏制了

海缆外破的发生,维护了海缆的安全运行。

本标准编制主要目的是对海底电力电缆通道监控预警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功能要求,试验调试

与验收,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提出规范性要求。

2编制主要原则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本标准编制遵循“注重传承、结合实际、适应发展、协调统一”的原则。在总结海缆通道监

控预警经验,从生产、建设、使用单位的实际出发;

b)发展性原则:制订标准过程中,着眼于结合我国国情,同时结合国际标准、考虑发展空间,

使标准具有发展余地与前瞻性。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本标准主要参考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7247.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

GB9391船用雷达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15211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5408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167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20068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DL/T476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860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146DL/T860实施技术规范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IEC60825-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IEC60945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般要求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

IEC62388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船用雷达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要求的试验结

19

DL/TXXXX—2018

4主要工作过程

2019年3月,项目在福州正式启动,成立编写组。编写组对标准编制内容和分工进行了讨论,明

确了具体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

2019年4月,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福州组织召开了标准编写大纲(初稿)及编

制计划审查会。

2019年8月,召开标准工作组集中研讨会,形成标准讨论稿。

2019年9月,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州组织召开了标准讨论稿查会。

5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4章,由通用技术要求,功能要求,试验调试与验收,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组成。

本标准结合了现有海缆通道防外破与监控预警等工作上积累的经验,本着适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提出通用技术要求,功能要求,试验调试与验收,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所

提出的技术要求,既考虑了现有海缆通道监控预警系统所涉及装置的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同时结合了

相关装置的制造实际情况。

6条文说明

本标准第4.1.1中给出海缆监控系统一般的功能单元,包括雷达监测单元、AIS信号接收单元、视频

监测单元、扰动监测单元、温度监测单元、应力监测单元。但不限于以上功能单元,系统应具有可扩

展性。

本标准第5.4.4条中,扰动监测装置定位精度的技术指标要求中,对不同长度电缆提出不同的技术

要求,原因是分布式光纤扰动系统因工作原理导致定位精度随着长度增长而变差,综合考虑到AIS船

舶预警系统的定位精度,以及事后追责所需,给出在最长距离下不超过80米的定位精度下限,短距离

状况下定位精度要求可以酌情提高。

本标准第5.5.3条中,温度监测单元应适应远程监控以及分布式监控的需要,当设备和监控人员不

在同一地点时,设备能够自检故障,并上传监控平台,发出故障提示,以利于监控人员及时处理

本标准第5.6.4条中,应变监测单元的空间分辨率定为2m,单通道测量时间小于2分钟,原因是根

据海缆锚挂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实际监测经验,在BOTDA主机有应力响应时,响应的长度范围在数十米,

将空间分辨率定为其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较合适,可以准确判断应力峰值位置,也可以及时给出应变

变化趋势。另外,一般实际海缆锚挂过程持续十几分钟,因此单通道测量时间要求小于2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