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254-2018 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_第1页
HYT 254-2018 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_第2页
HYT 254-2018 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_第3页
HYT 254-2018 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_第4页
HYT 254-2018 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海滩质量评价内容与指标 25海滩质量评价方法 36海滩质量分级标准 4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 6附录B(资料性附录)海滩质量评价因子原始数据获取方式 附录C(规范性附录)海滩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汇总与赋值表 参考文献 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勘察与测绘分技术委员会(SAC/TC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1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本标准规定了海滩质量评价的内容、指标、方法和海滩质量分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陆地与海岛的滨海海滩,包括自然海滩和人工海滩。也适用于海滩质量监测、海滩管理及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18190—2000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25895(所有部分)水域安全标志和沙滩安全旗3术语和定义GB/T18190—2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8190—200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由激浪和激浪流形成的松散沉积物堆积体。从平均大潮高潮线向陆地伸延到生长植物或自然地理特征改变的地方。平均大潮高潮线至平均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2破波带breakerzone来自滨外的波浪变得不稳定而破碎的区带。平均大潮低潮线至破波带外界之间的地带。海滩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上、一年中长时间不受海水覆盖的部分。海滩质量评价beachqualityassessment对海滩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状况指标进行采集,开展定量评定的过程,是比较和判断海滩质量状况的一种技术手段。海滩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和海滩功能的总体水平,是海滩自然条件的整体体现。海滩开发质量beachdevelopmentquality海滩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是海滩社会因素的整体体现。海滩综合质量beachcomprehensivequality海滩的自然条件(海滩地貌特征、地理环境条件、近海水体和生物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和开发状况(人文背景、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三个方面)两方面的综合水平。海滩质量等级beachrating根据海滩质量评价结果,对海滩进行等级分类。4海滩质量评价内容与指标4.1评价内容4.1.1自然质量评价包括前滨宽度、干滩宽度、海滩长度、干滩坡度、潮间带坡度、海滩平面形态、海滩向海开阔度、低潮时破波线离岸距离、干滩沉积物类型、潮间带沉积物类型、海滩舒适度、沙的纯净度、沉积物分选度、海滩蚀积状态、周边人工地貌、海滩构筑物、内滨海底状况、相邻陆地地貌共18个评价因子。包括波浪(有效波高)、潮差、水温、盐度、裂流、水色、透明度、水质、污水排放、海水漂浮物共10个评价因子.3包括气温、日照、风况、降雨、极端天气频率、空气异味、大气质量、噪声污染共8个评价因子。包括后滨植被、潮间带生物、内滨有害植物、内滨危险动物、蚊蝇等害虫、赤潮(发生周期)、近岸人工养殖、海滩废弃物(生物残骸)堆积共8个评价因子。4.1.2开发质量评价包括海滩区位、海滩利用类型、政策与规划、历史积淀、周边名胜、民俗文化、海滩活动、保护区设置、周边社会治安、游客密度共10个评价因子。包括距市区距离、交通可达性、海滩入口、停车场、卫生间和淋浴室、公共娱乐设施、垃圾箱和回收站、沿海栈道/自行车专用道、信息展示牌、急救站和急救设施、无障碍设施、公共警报系统共12个评价因子。包括旅店条件、餐饮条件、安全警示、急救人员服务、卫生维护人员、休闲、休息设施、水上运动与干扰共7个评价因子。4.2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及其赋值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5海滩质量评价方法5.1评价因子分类5.1.1评价因子级别根据每个因子的重要程度,将所有的73个因子分为I、Ⅱ、Ⅲ三个级别,见附录A。I级因子:海滩质量的控制因子,包括干滩宽度、海滩长度、海滩蚀淤状态、波浪、气温、水质、海滩区位、政策与规划共8个因子。Ⅱ级因子:海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前滨宽度、潮间带坡度、干滩沉积物类型、海滩舒适度和沙的纯净度、相邻陆地地貌、水温、裂流、水色、污水排放、风况、大气质量、近岸人工养殖、海滩废弃物堆积、海滩活动等23个因子。Ⅲ级因子:除I级和Ⅱ级外的其他所有因子,包括干滩坡度、海滩平面形态、低潮时破波线离岸距离、潮间带沉积物类型、周边人工地貌、海滩构筑物、内滨海底状况、海水漂浮物、极端天气频率、后滨植被、保护区设置、海滩入口、信息展示牌、安全警示、卫生维护人员等42个因子。I级因子为控制因子,Ⅱ级因子为基本因子,Ⅲ级因子为辅助因子。前两者是必选的,Ⅲ级因子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能获取此因子情况时,可以采用其中值代替。但总数不得超过10项。45.2因子评分因子评分标准按附录A的要求,采用5级和3级分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因子逐个定级。采用该标准 (1)5.3评价方法规定对每个海滩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并填写海滩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汇总与赋值表(按照附录C的5优良中差>120且≤160>104且≤120>188且≤240>160且≤188>136且≤160(规范性附录)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见表A.1~表A.7。表A.1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海滩特征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1平均大潮高潮线到平均大潮低潮线之间的水平距离(0,50)或Ⅱ2I3I4干滩坡度(tanθ)Ⅲ5朝间带坡度(tand)平均高潮线到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坡度,以“高差/水平距离”表示Ⅱ6 岬湾Ⅲ7自陆向海观察,海滩近海的遮蔽情况和视遮蔽/湾内湾口半开阔Ⅲ8正常动力情况下,低潮时破波线至海岸的Ⅲ9砾质中砂Ⅱ砾质中砂中细砂Ⅲ表A.1(续)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硬/差中等Ⅱ差好Ⅱ差中等好Ⅲ考历史调查资料做出判别明显侵蚀I景观平台人工防护林/无Ⅲ不大于3处1处无Ⅲ内滨海底状况岬礁群/多暗礁Ⅲ山地台地防护林Ⅱ表A.2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近岸水体环境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3.0,十o₀)IⅡ水温(年平均水温)/℃(一o,19)或(19,23)或(23,25)或Ⅱ表A.2(续)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38,十o)Ⅲ强劲无Ⅱ黄青ⅡⅡ水质3类1类I2处1处无Ⅱ垃圾类较多较多无Ⅲ表A.3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地理环境条件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气温(年平均)/℃(一0,15)或(28,十o)I日照(年平均日照时间)/(9,十oo)Ⅲ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风况(大风天数)/(d/y)Ⅱ降雨(降雨天数)/(d/y)Ⅲ极端天气频率/(个/年)1次偶尔极少Ⅲ明显气味Ⅲ 1类Ⅱ噪声污染的规定1类Ⅲ表A.4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生物生态环境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当有多种植被类型共存的情况下,以优势无植被/农田山丘类植被防护林Ⅲ很多稀少多少尚多Ⅲ内滨有害植物多见局部较多Ⅲ内滨危险动物多见无Ⅱ表A.4(续)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常见多见无Ⅲ赤潮(发生周期)每滩相邻20km范围内海域赤潮灾害的≥2年且<5年≥5年≥10年≥20年或无Ⅱ0Ⅱ海滩废弃物(生物残骸)多处无Ⅱ表A.5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人文背景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名胜景区中心城市周边I改变属性的利用不改变属性的其他利用Ⅱ所在区域(市级)制定的海滩管理政策与I无 有 丰富Ⅲ点,与海滩共同构成区域旅游无较远(距离临近(距离Ⅲ表A.5(续)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民俗文化引游客无 Ⅲ无活动Ⅱ保护区保护区无修复区保护区Ⅲ差—好Ⅲ常年稀少较少夏季较多较多常年较多Ⅱ表A.6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基础设施二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一般/近/(0,5km)Ⅱ极不便利/很差自助到达/差景区配套交通/Ⅱ海滩入口无入口天然入口简易入口随意人工入口游客专用入口Ⅲ无小型专用停中型专用停Ⅲ人表A.6(续)人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的规定无私人盈利性质Ⅲ是否完善,是否与环境协调无杂乱繁杂有Ⅲ无Ⅲ无 Ⅲ标示是否完善,按GB/T10001.1与无少量、陈旧Ⅲ是否配套专门的瞭望塔、急救站和相应的急救设施,按GB2894的规定无 简易 Ⅲ无Ⅲ无使用正常使用Ⅲ表A.7海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赋值表——服务保障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无Ⅲ无Ⅲ按GB/T25895的规定无形式单一 Ⅲ表A.7(续)因子取值因子级别12345无专业急救人员Ⅲ卫生维护人员景区内是否有充足卫生和保洁人员无较少(人均负责一充足(人均负责Ⅲ景区内休闲、休息设施使用性质以及是否无盈利性质简易、公用一般、公用完善、公用Ⅲ无Ⅲ一(资料性附录)海滩质量评价因子原始数据获取方式海滩质量评价因子原始数据获取方式见表B.1。表B.1海滩质量评价因子原始数据获取方式1现场测量,按GB/T17501的规定2现场测量,按GB/T17501的规定3现场测量,按GB/T17501的规定4干滩坡度(tanθ)5潮间带坡度(tanθ)6现场观测7现场观测8现场观测9现场调查,按GB/T12763.8的规定现场调查,按GB/T12763.8的规定现场调查,按GB/T12763.8的规定内滨海底状况收集(多年统计)收集(多年统计)水温(年平均水温)/℃收集(多年统计)收集(多年统计)现场观测现场观测现场观测水质收集(当年)现场观测气温(年平均)/℃收集(多年统计)表B.1(续)日照(年平均日照时间)/(h/d)收集(多年统计)风况(大风天数)/(d/y)收集(多年统计)降雨(降雨天数)/(d/y)收集(多年统计)极端天气频率/(个/年)收集(多年统计)收集(当年)噪声污染内滨有害植物内滨危险动物赤潮(发生周期)收集(多年统计)民俗文化海滩入口表B.1(续)卫生维护人员(规范性附录)海滩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汇总与赋值表海滩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汇总与赋值见表C.1。结果自然因子海滩特征干滩坡度(tanθ)潮间带坡度(tanθ)内滨海底状况表C.1(续)结果自然因子近岸水体环境水温(年平均水温)/℃水质地理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