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 第4部分:增容导线用金具》_第1页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 第4部分:增容导线用金具》_第2页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 第4部分:增容导线用金具》_第3页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 第4部分:增容导线用金具》_第4页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 第4部分:增容导线用金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060.10

CCSK11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X—XXXX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第4部分:

增容导线用金具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etalmatrixcapacitiveconductors—Part4:Fittingsfor

matrixcapacitiveconductor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XXXXX—XXXX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第4部分:增容导线用金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增容导线用金具的型式及分类、技术要求、材料与工艺、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标识、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与增容导线直接接触的专用金具,增容导线类型包括间隙型耐热铝合金导线、铝包殷

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和钢芯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317(所有部分)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未引用)

GB/T3191铝及铝合金挤压棒

GB/T4437.1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DL/T683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

DL/T756悬垂线夹

DL/T757耐张线夹

DL/T758接续金具

DL/T763架空线路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

DL/T1098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1099防振锤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YB/T4165防振锤用钢绞线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型式和分类

1

T/CECXXXXX—XXXX

与增容导线直接接触的专用金具包括压缩型耐张线夹、压缩型接续管、悬垂线夹、间隔棒和防振锤。

4.1压缩型耐张线夹

4.1.1压缩型耐张线夹由线夹本体、钢锚和引流线夹组成;当钢锚压接处外径大于导线外径时,可在

线夹本体的铝(铝合金)管内增加铝(铝合金)衬管。

4.1.2耐张线夹引流板为焊接式双面接触结构(见图1)。

a)焊接式双面接触引流板耐张线夹(环形连接)b)焊接式双面接触引流板耐张线夹(槽型连接)

图1压缩型耐张线夹结构型式

4.1.3耐张线夹引流板与引流线夹采用螺栓紧固连接。

4.1.4耐张线夹钢锚有环型和槽型两种连接型式(见图1)。

4.2压缩型接续管

压缩型接续管由铝(铝合金)管与钢管组成;当钢管外径大于导线外径时,可在铝(铝合金)管内

增加铝(铝合金)衬管。

4.3悬垂线夹

增容导线用悬垂线夹按结构可分为提包式和预绞式。提包式悬垂线夹由船体、压条和U型螺栓等部

件组成;预绞式悬垂线夹由预绞丝、橡胶夹块、套壳和抱箍等部件组成。

间隔棒

4.3.1增容导线用间隔棒为阻尼型间隔棒,宜为双框架结构。

4.3.2间隔棒按架空导线的分裂数,可分为二、四、六、八分裂间隔棒。

4.3.3间隔棒线夹采用铰链式或预绞式结构,与导线接触处应设置橡胶垫。

4.3.4间隔棒的框架与线夹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有效方式防止螺栓在运行中松动。

4.4防振锤

4.4.1增容导线用防振锤按线夹结构可分为预绞式防振锤和螺栓式防振锤。

4.4.2防振锤锤头可采用筒型、音叉型、扭转型和钟罩型。

4.4.3音叉型防振锤应用在400mm2及以下截面导线时,锤头采用不对称布置;应用在400mm2以上

截面导线锤头采用对称布置。

2

T/CECXXXXX—XXXX

5型号命名方法

增容导线用金具的型号命名方法参照DL/T683和DL/T763的规定,并在其型号后增加“ZR”用于

区分。

6技术要求

增容导线用金具的一般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314的规定,并按设计图样制造。

6.1压缩型耐张线夹和压缩型接续管

6.1.1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性能应满足DL/T757和DL/T758的要求。

6.1.2耐张线夹的紧固螺栓应采用同规格双螺母防松。

6.1.3压缩型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在℃时,其握力不低于耐热导线额定拉断力的90%。

+10

6.1.4在℃时,压缩型耐张1线8夹0−和6接续管的电气负荷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a)导线18接0−续6处两端点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同样长度导线的电阻;

b)导线接续处的温度不应大于被接续导线的温度;

c)耐张线夹的载流量不应小于被安装导线的载流量。

6.2悬垂线夹

6.2.1悬垂线夹的性能应满足DL/T756的要求。

6.2.2220kV以上增容导线用悬垂线夹应采用防晕型悬垂线夹。

6.2.3悬垂线夹的连接装置应有足够的耐磨性,不应在长时间运行后因磨损而破坏。

6.2.4悬垂线夹使用时应缠绕预绞丝护线条或铝包带。

6.3间隔棒

6.3.1间隔棒的性能应满足DL/T1098的要求。

6.3.2间隔棒本体框架的设计与加工工艺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并便于批量生产。

6.3.3间隔棒的表面应进行必要的处理,不得有明显棱角、毛刺等,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圆滑,

线夹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求。

6.3.4间隔棒应能便于安装和拆卸,而毋需全部拆散;此外,线夹应能在设计力矩下拆卸和重新安装。

6.4防振锤

6.4.1防振锤的性能要求应能满足DL/T1099的要求。

6.4.2防振锤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在运行过程中线夹不滑移、锤头不脱落、各部件

不松动。

6.4.3防振锤应具有防电晕的能力。

3

T/CECXXXXX—XXXX

6.4.4螺栓式防振锤使用时与导线接触处应缠绕铝包带,宜采用双螺母防松。

7材料与工艺

7.1压缩型耐张线夹和压缩型接续管

7.1.1压缩型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铝管及引流线夹按GB/T3190的规定执行,抗拉强度不应低于

80MPa,伸长率不应低于12%,布氏硬度应不大于25,铝管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4437.1的规定。

7.1.2压缩型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铝合金管可选用符合GB/T3190规定的3A21牌号铝合金,其抗拉

强度范围为130MPa~150MPa,伸长率不应低于12%,铝合金管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4437.1的

规定。

7.1.3耐张线夹钢锚及接续管钢管按GB/T699或GB/T700选用的材质及工艺应满足设计图样或需方

的要求,布氏硬度不应大于156。

7.1.4耐张线夹钢锚应采用整体锻造;非加工表面钢印深度不大于1mm,宽度不大于3mm,不允许有裂

纹、剥层及氧化皮存在。

7.1.5钢锚采用热镀锌防腐,钢管孔镀锌后应去锌并防腐处理。

7.1.6引流板表面应平整,周边及孔边应倒棱去刺,焊接时不应灼伤电气接触面。引流板电气接触面

的平面度不应大于30μm,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3.2。外侧面应平整、无划伤,周边应光滑。

7.1.7引流线夹平板端与引流板的安装间隙不应大于0.8mm。铝管、铝合金管及钢管出口端应去刺并

倒圆角。

7.2悬垂线夹

7.2.1提包式悬垂线夹的船体和压条及预绞式悬垂线夹的套壳宜采用锻造工艺,铝合金材料应按GB/T

3190和GB/T3191的规定执行,应进行固溶和人工时效处理,抗拉强度不应低于320MPa,布氏硬度不

应低于95,延伸率不应低于8%。

7.2.2标称破坏载荷小于等于120kN的悬垂线夹挂架钢材应按GB/T700的规定执行,抗拉强度不应

低于375Mpa。标称破坏载荷大于120kN的悬垂线夹挂架钢材应按GB/T699或GB/T713的规定执行,

抗拉强度不应低于500Mpa。按GB/T699规定执行的钢材,应进行正火处理。

7.2.3所有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部件及附件,应采用热镀锌方法进行防腐处理,也可釆用供需双方同意

的其它方法获得等效的防腐性能。

7.2.4预绞式悬垂线夹的橡胶夹块具有耐高温性,应满足在在℃时仍能保持其使用性能。

+10

7.2.5悬垂线夹船体及压条与增容导线接触部位不应有毛刺、1裂8纹0−、6叠层和起皮等缺陷。

7.3间隔棒

7.3.1间隔棒的铝合金材料部分宜采用锻造工艺,铝合金材料应按GB/T3190和GB/T3191的规定执

行,应进行固溶和人工时效处理,抗拉强度不应低于320MPa,布氏硬度不应低于95,延伸率不应低于

8%。

7.3.2预绞式间隔棒预绞丝采用铝包钢制造,端头为鸭嘴形,并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4

T/CECXXXXX—XXXX

7.3.3间隔棒的合成橡胶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老化、防臭氧、防紫外线和防空气污染的能力,其

性能应能满足DL/T1098中7.9条的规定,且在℃时仍能保持其使用性能。

+10

7.3.4间隔棒线夹中铰链销、铰轴螺栓与螺母、18挡0−销6采用不低于12Cr18Ni9的不锈钢材料。

7.3.5回转间隔棒的回转接触部位宜采用耐磨、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制造。不锈钢材料应符合GB/T

20878的要求,

7.4防振锤

7.4.1防振锤的锤头采用铸钢或锻造,并进行热镀锌处理。

7.4.2螺栓式防振锤线夹本体及压盖采用铝合金制造,应符合GB/T1173的要求。

7.4.3预绞式防振锤的预绞丝采用铝包钢丝或高强度铝合金丝(抗拉强度≥340MPa)制造。预绞丝端

头为鸭嘴形,并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7.4.4钢绞线应符合YB/T4165要求,且钢绞线单线抗拉强度不低于1520MPa,绞合节径比不大于11,

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切割的镀锌钢绞线不应散股、锈蚀。

8实验方法

8.1压缩型耐张线夹和压缩型接续管

8.1.1压缩型耐张线夹和压缩型接续管的一般试验方法应按GB/T2317.1、GB/T2317.2和GB/T2317.3

的规定执行。

8.1.2高温握力实验

张线夹及接续管试件与导线安装完成后,采用电流加热的方式将导线加热到最高运行温度,然后在

此温度下保持1h,温度变化不超过±3℃。之后再进行握力试验。试件不应作任何调整,试验时试件温

度应保持在最高运行温度±10℃。高温握力试验的温度测量方法应按照GB/T2317.3执行。

8.1.2.1高温握力实验布置方法按GB/T2317.1执行。

8.1.2.2实验步骤

a)将被试金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施加载荷达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在金具出口端的导线上

作一个参考标记,以测量导线相对金具的滑移量。

b)采用电流加热的方式将导线加热到最高运行温度±10℃,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h,温度变化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