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_第1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_第2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_第3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_第4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L/TXXXXX-201X

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testequipmentforterminalunitofdistribution

automation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I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的使用环境、技术条件、验收方法、验收规则和应具

备的功能,以及对该产品检验、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试验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12h+12h循环)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22386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

GB/T35732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DL/T630交流采样运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于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721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DL/T814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DL/T1529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词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词适用于本标准。

1

3.1术语和定义

3.1.1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remoteterminalunitofdistributionautomation

也称配电自动化终端,简称配电终端,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

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主要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变终端等。

3.1.2馈线终端feederterminalunit

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3.1.3站所终端distributiontermina1unit

安装在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3.1.4配变终端transformerterminalunit

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各种运行参数的监视、测量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3.1.5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

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

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3.1.6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remoteterminalunitofdistributionautomationtestdevice

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功能和性能的测试,判断测试结论并生成测试报告的装置。

3.1.7真值truevalue

表征在所处条件下,一个完全确定的量的值。一个量的真值是一个理想概念,无法准确获得。

3.1.8约定真值conventionaltruevalue

一个量的真值的近似值,使用该近似值时,它与真值之间的差别可忽略不计。一般用多次测

量结果的平均值来确定某量的约定真值。

3.1.9影响量influencequantity

影响测试仪的任一输出量的量。影响量不是测量的对象,但影响测试仪输出量的准确度。

3.1.10影响量的标称范围nominalrangeofaninfluencequantity

试验装置只经受自发的可逆变化而不必满足任何其他要求的影响量值得范围。在此范围内,

试验装置不损坏;当恢复到基准范围时,试验装置的性能不降低。

3.1.11基准条件referenceoperatingconditions

规定有公差的基准值和基准范围的一组影响量的集合,在此条件下确定试验装置的基本误差。

3.1.12额定工作条件ratedoperatingconditions

性能特性的测量范围与影响量的工作范围的集合,在此条件内,确定试验装置的该变量和工

作误差。

3.1.13基本误差intrinsicerror

基准条件下,测量试验装置输出量的误差。

2

3.1.14工作误差operatingerror

在额定工作条件内任一点上测得或求得的某些性能特性的误差。

3.1.15绝对误差absoluteerror

测试仪设定输出值与输出量约定真值之差。

3.1.16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

测试仪的绝对误差与输出量约定真值之比。

3.1.17平均误差operatingerror

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进行规定次数的测量中,各次测量的误差值得代数和除以测量次数,所

得的误差值。一般用基准条件下的平均误差来代表测试仪的基本误差。

3.1.18极限误差limitingerror

在同样条件下,在给定的置信度条件下,测量误差的最大值。

3.1.19变差variation

当一个影响量为两个不同值时,试验装置在同一设定输出值时,输出量值之差。

3.1.20准确度accuracy

测量仪器的设定输出的输出量接近于真值的能力。

3.1.21分辨率resolution

测量仪器能测量的最小的变化量。

3.1.22改变量variation

当一个影响量相继取两个不同值时,对测试仪同一设定输出值的输出量的约定真值的示值差。

3.1.23谐波含量harmoniccontent(forvoltageorcurrent)

从周期性交变量(不含直流分量)中减去基波分量所得到的量。

3.1.24总谐波畸变率totalharmonicdistortion

周期性交流量中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3.1.25人工测试方式manualtestmode

通过人工控制完成对被试配电自动化终端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的方式。

3.1.26自动测试方式automatictestmode

按预先设定好的测试程序连续自动完成对试配电自动化终端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的

方式。

3.1.27半自动测试方式half-automatictestmode

区别于全自动测试方式,检验过程需要人工干预,修改接线或进行测试需要的相关操作。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

FTUFeederTerminalUnit馈线终端

DTUDistributionTermina1Unit站所终端

TTUTransformerTerminalUnit配变终端

FAFeederAutonation馈线自动化

THDTotalHarmonicDistortion总谐波畸变率

4总体要求

4.1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应能适应电力系统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值IN=1A和IN=5A两

种类型。除特殊标明IN=1A和IN=5A的技术要求外,两种类型的试验装置均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4.2除另外规定外,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最少应具备四相交流电压源(其中某一相电压源可

用于模拟零序电压)、四相交流电流源(其中某一相电流源可用于模拟零序电流)。

4.3每相电压源、电流源应为独立的回路,且幅值、相位和频率应能连续可调。

4.4如需要扩展电流、电压输出,宜采用扩展装置同步输出;对于大电流测试,可采用扩展装置

输出不小于20kA一次电流的二次等效值。

4.5试验装置的输入电源与输出电压、电流、直流、开入、开出均应在电气上完全隔离。

4.6试验装置本体应具备专用的接地端子,具备未接地报警功能。

4.7在开关机瞬间,试验装置的交、直流电流、电压输出不应产生较大的冲击输出,避免被测试

配电自动化终端不正确动作,甚至损坏。

4.8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试验装置发生异常、失控现象,应立即自动停止输出并报警。

4.9试验装置上电后,未输出和已输出状态均应有明显指示。

4.10试验装置应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试验装置自身外泄的电

磁辐射不应影响被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4.11试验装置所给出的条件及有关参数的设置必须定义明确,并与输出报告的内容一致。

4.12为适应配电自动化终端测试需求,除另外规定外,试验装置应具备以下接口:

a)开关输入量接口:

1)除另外规定外,在电气上相互隔离的开入量应不少于4对。

2)各开入量最大承受输入电压交流250V、直流250V,并能适应不同幅值和极性的带电触

点或空触点的开入量。

3)提供可编程开入量逻辑关系功能。

4)开入量计时误差±1ms。

5)开入量防抖时间5~50ms可设。

b)开关输出量接口:

1)除另有规定外,在电气上相互隔离的开出应不小于6对。

4

2)提供可编程开出量逻辑关系的功能。

3)各开出量的遮断容量应不低于250V/0.2A(直流)或250V/0.5A(交流)。

4)两路输出间隔误差≤1ms,开出量输出延时小于0.1ms。

5)配合开入量具备模拟断路器功能,开关量输出步长10~1000ms可设,具备模拟断路器分

合闸时间设置功能。

c)通信接口

1)应具有与外部设备通信的RS232串行接口;

2)应具有与外部设备通信的以太网接口;

3)应具有与远程主站信息交互的无线通信接口:应具有wifi、第四代或以上蜂窝移动通信

功能。

d)同步接口

1)内置北斗、GPS对时模块,具备SNTP网络对时功能。

2)具备多台试验装置同步输出。

5工作条件

5.1基准条件

基准条件下确定试验装置的基本误差,用于产品的验收检验、型式检验及仲裁检验时的试验

条件。试验装置的基准条件见表1。

表1基准条件

影响量基准条件允许偏差

环境温度20oC±2oC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工作电源电压额定值±2%

工作电源频率50Hz±0.5Hz

工作电源波形正弦波THD≤2%

外磁场感应强度00.5mT

振动、冲击0强度不超过1级

5.2额定工作条件(影响量标称范围极限值)

额定工作条件(试验装置影响量标称范围额定值)见表2。

额定工作条件确定试验装置性能的变差。

5

表2额定工作条件(影响量标称范围极限值)

标称范围极限值

影响量额定工作条件

标称值允许偏差

环境温度-5oC~+45oC—-5oC~+45oC

最湿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

100%,最大绝对湿度35g/m3,

相对湿度—≤90%

该月的平均温度为25oC,并且

产品上不应出现凝露

(海拔及

大气压力70kPa~106kPa2700m

以下)—70kPa~110kPa

交流电源电压额定值-20%~+20%176V~264V

交流电源频率50Hz±2.5Hz48Hz~51Hz

正弦波,允许THD≤

交流电源波形正弦波THD≤5%

5%

外磁场感应强度不大于0.5mT/

振动、冲击强度为1级/

5.3环境要求

5.3.1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

5.3.2有良好接地设施。

5.3.3无强电磁干扰。

5.4标准大气环境条件

a)标准大气环境条件为:

b)环境温度:15oC~35oC;

c)相对湿度:45%~75%;

d)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5特殊使用条件

当超出表1和表2规定的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6技术要求

6.1模拟主站

a)试验装置与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采用DL/T634.5101和DL/T634.5104等通信规约,实现基

本的“三遥”、参数远程调阅与配置、告警管理、对时等测试。

b)人机界面提供方便、直观和快速的操作,满足试验装置测试功能操作要求。

c)具备远程读取配电自动化终端固有参数、运行参数、动作定值等功能。

6

d)具备远程读取故障录波数据文件、SOE事件记录、遥控操作记录、极值数据、定点记录

e)数据、日冻结电能量、功率反向电能量冻结值、日志等功能。

f)具备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规约的一致性测试。

g)具备交互全过程报文的获取、分析、异常报文分类处理和可视化展示功能。

h)具备测试报告模板修改和报告生成、打印、修改、浏览等功能。

i)具备测试配电自动化终端远程升级功能。

6.2装置硬件

6.2.1交流电流源

6.2.1.1应具备输出四相相互独立的、可共用中性点的电流源,各相电流输出的幅值、频率、相

位应可独立调整。

6.2.1.2交流电流源的零点漂移应小于±5mA。

6.2.1.3每相电流输出的幅值为0~Imax。

a)IN=1A的试验装置:每相电流输出的幅值Imax不小于6A;

b)IN=5A的试验装置:每相电流输出的幅值Imax不小于30A;

6.2.1.4输出电流的幅值为0~Imax频率为50Hz时,其误差应满足表3的规定。

表3输出电流为0~Imax时,电流幅值的误差

输出电流A基本误差工作误差

I≤0.1IN不超过±1mA不超过±2.5mA

0.1IN<I≤1.2IN不超过±0.05%不超过±0.1%

1.2IN<I≤Imax不超过±0.1%不超过±0.1%

6.2.1.5输出电流的最小变化步长。输出电流的幅值为0~Imax时、频率为50Hz时,电流变化的

最小步长应满足表4的规定。

表4输出电流为0~Imax时,电流幅值的误差

输出电流A变化的最小步长mA

I≤0.51

0.5<I≤202

20<I≤Imax10

6.2.1.6负载能力。当输出电流的幅值为0~Imax、频率为50Hz,功率因素分别为1、0.4、-0.4,

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1%时,单相电流源的负载能力应不小于0.3Ω。

电流源负载在6.2.1.6规定范围内变化时不应影响电流的频率、相位和幅值的准确度。

7

6.2.1.7交流电流源的输出持续时间应满足表5规定。

表5输出持续时间

单相交流电流输出范围A持续输出时间

I≤104h

10<I≤20>60s

20<I≤30>10s

30<I≤100>5s

6.2.1.8交流电流源的频率特性。电流源输出电流的幅值为0~Imax时,输出电流的频率范围、频

率的误差、频率变化的最小步长及对输出电流的误差应满足表6中的规定。

表6输出电流频率的范围、误差、变化的最小步长及对输出电流幅值的影响

输出电流频率范围Hz频率误差Hz变化最小步长Hz输出电流幅值误差

10<f≤65不超过±0.0010.001不超过±0.2%

65<f≤450不超过±0.010.001不超过±0.2%

450<f≤1000不超过±0.020.001不超过±0.5%

6.2.1.9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和输出波形。

a)在负载0.3Ω的条件下,输出交流电流1A、5A时的总谐波畸变率应≤±0.1%;

b)电流源输出0.1A~Imax的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应满足表7的要求;

c)在阻性负载下,交流电流输出0.05A时,波形应光滑,无明显畸变;

表7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分类电流输出值基准条件的总谐波畸变率工作条件的总谐波畸变率

IN=1A0.1~6A≤0.2%≤0.5%

IN=5A0.5~30A≤0.2%≤0.5%

6.2.1.10输出交流电流的响应速度。输出电流为Imax时,在0.3Ω的阻性负载上测得幅值由10%

上升至90%(或由90%下降至10%)时,其上升或下降时间应小于100μs。

电流输出0~Imax时,输出响应的最大过冲值不应大于设定输出值的±10%。

8

6.2.2交流电压源

6.2.2.1应能输出四相相互独立的、可共用中性点的电压源。各相电压输出的幅值、频率、相位

应能独立地进行调整。

6.2.2.2交流电压源的零点漂移应小于±5mV。

6.2.2.3每相电压输出的幅值为0~Umax,Umax不低于264V。

6.2.2.4输出电压的准确度。输出电压的幅值为0~Umax频率为50Hz时,其误差应满足表8规

定。

表8输出电压为0~Umax电压幅值的误差

输出电压V基本误差工作误差

U≤2不超过±2mV不超过±4mV

2<U≤Umax不超过±0.05%不超过±0.1%

6.2.2.5输出电压的最小变化步长。输出电压的幅值为0~Umax时、频率为50Hz时,电压变化

的最小步长应满足表9的规定。

表9输出电压为0~Umax时,电压幅值的误差

输出电压V变化的最小步长mV

U≤25

2<U≤Umax10

6.2.2.6交流电压源的输出功率。电压源输出频率为50Hz,输出电压264V,功率因数分别为1、

0.4、-0.4,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小于1%时,输出功率应大于60VA(仅用于采集)。

6.2.2.7交流电压源的频率特性。电压源输出电压的幅值为0~Umax时,输出电压的频率范围、

频率的误差、频率变化的最小步长及对输出电压的误差应满足表10中的规定。

表10输出电压频率的范围、误差、变化的最小步长及对输出电压幅值的影响

输出电压频率范围Hz频率误差Hz变化最小步长Hz输出电压幅值误差

10<f≤65不超过±0.0010.001不超过±0.2%

65<f≤450不超过±0.010.001不超过±0.2%

450<f≤1000不超过±0.020.001不超过±0.5%

9

6.2.2.8输出交流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和输出波形。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2V~Umax时,总谐波畸变

率不大于0.2%。输出交流电压小于2V时,波形光滑,无明显畸变。

6.2.2.9输出交流电压的响应速度。输出电压为Umax时,在阻性负载上测得幅值由10%上升至

90%(或由90%下降至10%)时,其上升或下降时间应小于100μs。

电压输出0~Umax时,输出响应的最大过冲值不应大于设定输出值的±10%。

6.2.2.10交流电压源交流电压输出时间。在额定电压下,应能连续输出。

6.2.2.11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同步性。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输出应具有良好的的同步性。在模

拟短路故障时,电压和电流的不同步时间应不大于10μs。

6.2.2.12交流电压源的相位

a)交流电源输出相位应能单独调整;

b)相位的调整范围:0°~360°;

c)相位的误差:不大于±0.1°;

d)相位调整的最小步长:0.01°;

6.2.2.13交流电流源、电压源负载稳定性

a)交流电流源输出频率为50Hz,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幅值的改变量小于±0.1%,见表11。

b)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为264V,频率为50Hz,功率因数为1、0.4、-0.4时,负载由0~60VA变

化时,输出电压幅值的改变量应小于±0.1%,见表11。

c)交流电流源和交流电压源在a)和b)规定的情况下,其相位误差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交流电流源、交流电压源负载稳定性

输出量负载变化范围幅值准确度输出幅值的改变量相位误差

IN=1A试验装置:输出1A0~0.3Ω±0.1%±0.1%±0.2°

IN=5A试验装置:输出5A0~0.3Ω±0.1%±0.1%±0.2°

100V0~60VA±0.1%±0.1%±0.2°

6.2.2.14交流电流源、电压源时间的稳定性

a)交流电流输出电流为5A,负载为0.3Ω,连续输出时间为4h,输出电流幅值的准确度应不大于

0.1%,输出电流幅值改变量应不大于±0.1%,电流频率的准确度应不大于±0.002Hz,相位的误

差应不大于±0.2°,直流漂移量应不超过±2mA;

b)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60VA,连续输出时间为4h,输出电压幅值的准确度

应不大于±0.1%,输出电流幅值改变量应不大于±0.1%;电压频率的准确度应不大于±0.002Hz;

相位的误差应不大于±0.2°,直流漂移量应不超过±2mV;

10

6.2.3直流电源

6.2.3.1直流电压源

a)直流电压源的零漂应不大于±5mV。

b)直流电压输出幅值的范围:0V~+60V。

c)直流电压输出准确度:

1)输出电压的幅值为U≤5时,其误差不超过±25mV。

2)输出电压的幅值为5<U≤10时,其误差不超过±0.5%。

d)直流电压变化的最小步长10mV。

e)直流电压输出的功率:不小于15W;

f)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的峰—峰值不大于输出设定值的1%。

g)直流电压输出的响应时间:试验装置接通及断开直流电压时的响应时间应小于1ms。响应时间

为电压值由10%上升至90%电压值或由90%下降至10%电压值的时间。

6.2.3.2直流电流源。

a)直流电流源的零漂应不大于±2mA。

b)直流电流输出幅值的范围:-20mA~+20mA。

c)直流电流输出准确度不大于1mA;

d)直流电流变化的最小步长1mA:

e)直流电流最大输出的功率为1W;

f)输出直流电流的纹波:直流电流中的交流分量的峰—峰值不大于输出设定值的1%。

g)直流电流输出的响应时间:试验装置接通及断开直流电流时的响应时间应小于1ms。响应时间

为电流值由10%上升至90%电流值或由90%下降至10%电流值的时间。

6.2.4配电自动化终端供电电源

推荐试验装置具有配电自动化终端供电电源,包含交流供电电源和直流供电电源。

6.2.4.1交流供电电源

a)电源电压标称值为单相220V或100V;

b)标称电压可调范围为80%~120%;

c)标称频率为50Hz,频率允许偏差为±5%;

d)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10%。

6.2.4.2直流供电电源

a)电源电压标称值为24V或48V、110V或220V;

b)标称电压可调范围为80%~115%;

11

c)电源电压纹波不大于5%。

6.2.5时间测量

6.2.5.1测量时间范围:测量时间范围为1ms~9999.999s。

6.2.5.2测量时间误差:

a)测量时间范围为1ms<t≤1s时,误差不超过±1ms;

b)测量时间范围为1s<t≤9999.999s时,误差不超过±0.1%。

6.2.5.3测量时间的分辨率:测量时间的分辨率不大于1ms。

6.2.6安全要求

6.2.6.1试验装置应符合GB14598.27—2008中有关阻燃和防电击部分的要求。

6.2.6.2应有必要的安全标志和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6.2.6.3试验装置应当具有自保护功能及报警功能:

a)电流输出开路及失真的保护和报警功能;

b)电流、电压功放过热保护和报警功能;

c)电压输出短路及失真保护和报警功能;

d)控制试验装置的计算机通信中断应有报警提示功能。

6.2.7绝缘要求

6.2.7.1绝缘电阻

试验装置在标准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应满足于以下要求:

a)电源输入端对地(机箱金属外壳)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试,其绝缘应不小于300MΩ;

b)电压、电流输出端对地(机箱金属外壳)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试,其绝缘应不小于50MΩ;

c)开关量输入端、输出端对地(机箱金属外壳)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试,其绝缘应不小于50MΩ;

d)通信、同步、GPS接口对地(机箱金属外壳)用250V绝缘电阻表测试,其绝缘应不小于5MΩ;

6.2.7.2介质强度

试验装置在标准大气环境条件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介质强度试验,不应出现击穿或闪络现

象:

a)试验装置的电源输入端与地(机箱金属外壳),试验装置的输入端与试验装置电压、电流输出

端之间,应能承受交流工频电压为1.5kV(或直流电压为2.1kV)、试验时间为1min、泄露电

流不大于5mA的耐压试验。

b)试验装置的开关量输入端、输出端对地以及开关量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应能承受交流工频电压

为500V(或直流电压为0.7kV)、试验时间为1min、泄露电流不大于5mA的耐压试验。

c)通信、同步、GPS接口对地之间应能承受交流工频电压为500V(或直流电压为0.7kV)、试验

12

时间为1min、泄露电流不大于5mA的耐压试验。

6.2.8承受震动耐久能力

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1287—2000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震动耐久能力。

6.2.9承受冲击耐久能力

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4537—1993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冲击耐久能力。

6.2.10承受碰撞能力

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4537—1993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碰撞能力。

6.2.11温度的影响

额定工作条件下,温度变化不应影响输出频率、相位和时间测量的技术性能指标。温度改变

引起的电流和电压输出幅值、频率等的误差极限值应满足下表12的规定。试验方法执行

GB/T2423.1—2001、GB/T2423.2—2001、GB/T2423.22—2002。

表12温度系数

参考范围基准条件下的误差温度系数K

交流电流A0.5~30±0.05%±0.01%

交流电压V2~264±0.05%±0.01%

直流电流mA4~201mA±0.01%

直流电压V2~10±0.2%±0.01%

6.2.12耐湿热性能

产品在最高温度为45℃,检验周期为两周期(48h)的条件下,经交变湿热检验,在检验结

束前2h内,用电压等级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本标准6.2.7.1规定部位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5MΩ,测定本标准6.2.7.2规定部位的介质强度,检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试验方法执行

GB/T2423.4—2008。

6.2.13供电电源的影响

6.2.13.1额定工作条件下,供电电源的频率变化不应影响电流、电压的技术性能指标。

6.2.13.2供电电源电压为176V~264V时,30A的交流电流输出功率应不小于270VA,220V交流

电压输出功率不得小于60VA,且输出幅值准确度应满足表3和表8的要求。

6.2.14电磁兼容要求(抗扰度试验)

6.2.14.1承受脉冲群干扰能力

试验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12—2008规定的频率为1MHz及100kHZ的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等级:差模电压(第一个半波电压峰值)1kV;共模电压(第一个半波电压峰值)2.5kV。

13

6.2.14.2承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

试验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2—2006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6.2.14.3承受辐射电磁场干扰能力

试验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3—2006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级的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6.2.14.4承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

试验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4—1998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级等级的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

6.2.14.5电磁发射试验

产品电磁辐射限值应符合GB/T14598.16—2002中4.1传导发射限值和4.2辐射发射限值的规定射

频传到发射限值见表13。

表13传导发射限值

发射频率范围发射限值

MHzdB

0.15~0.5(不含0.5)79~66

0.5~3073~60

射频电磁场发射限值表见表14。

表14射频电磁场发射限值

发射频率范围场强测量距离

MHzdBm

30~23040

10

230~100047

6.2.15外壳和防护

试验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欢迎符合GB4208—2008规定的IP21级的要求。

7功能要求

配电终端的基本检测环境由试验装置与被测样品组成。试验装置汇集模拟主站、三相标准表、

三相功率源、直流标准表、直流信号源、开入量、开出量、通信接口等多个功能模块,将试验装

置与配电终端的对应接口相连,搭建基本检测环境,实现试验装置对配电终端的遥测、遥信、遥

控及参数配置管理等进行测试验证。

14

图1配电终端试验连接示意图

7.1基本测试功能

7.1.1人工测试

7.1.1.1应能任意设定交流量的各相电压、电流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以及设定各种故障类型的

参数。

7.1.1.2应能以交流电压以及交流电流的幅值、相位、频率、持续时间等为变量,测试配电终端

的相关电气性能。

7.1.1.3应能输出直流电压、电流,并以直流电压、电流为变量,测试配电终端的相关性能。

7.1.1.4应能手动控制步长的设定。

7.1.1.5应能控制开出量变化。

7.1.1.6应能监视开入量变化。

7.1.1.7应能测试动作执行时间。

7.1.1.8应能测试通信规约,能以通信规约中标准化流程执行测试。

7.1.2多种连续状态的测试

7.1.2.1应提供多种状态序列的设置功能。

7.1.2.2应提供时间控制、开入量控制、手动触发、时钟同步触发等切换方式进行状态间的切换。

7.1.2.3应能设定各种类型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三相短路等。故障性质

应包括瞬时性故障、永久性故障、发展性故障等,应能够控制故障发展时间。

7.1.2.4应能模拟断路器的断开、合闸的置位及时间。

7.1.2.5应记录状态切换时的电压、电流、频率及切换时间。

7.1.2.6应能检测被测配电终端的动作行为的开入量、开出量及其逻辑关系。

7.1.2.7状态的试验参数设定要求:

a)可任意设定电压、电流的幅值、相位、频率、持续时间;

15

b)设定各种故障类型的状态参数;

c)应能对各开出量分别单独进行控制;

d)应能在输出交流电流上叠加谐波分量。

7.2专用测试功能

7.2.1交流输入模拟量基本误差测试

a)~d)参照DL/T1529-20165.2.2.3中的有关规定对配电终端进行测试,e)参照DL/T630-1997

中5.4.3中相关规定对配电终端进行测试。

a)应具备电压、电流基本误差的测试功能;

b)应具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基本误差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功率因数基本误差的测试功能;

d)应具备谐波分量基本误差的测试功能;

e)应具备频率基本误差的测试功能。

7.2.2交流输入模拟量的影响量测试

试验装置应能按照DL/T1529-20165.2.2.4中的有关规定对配电终端进行测试。

a)应具备输入量频率变化引起的改变量的测试功能;

b)应具备输入量的谐波含量引起的改变量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功率因数变化对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引起的改变量的测试功能;

d)应具备不平衡电流对三相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引起的改变量的测试功能;

e)应具备被测量超量限引起的改变量的测试功能;

f)应具备输入电压变化引起的输出改变量的测试功能(电压、电流量除外);

g)应具备输入电流变化引起的输出改变量的测试功能(只对相角和功率因数试验);

h)应具备供电电源电压波动影响试验的测试功能。

7.2.3交流工频输入量通用要求测试

试验装置应能按照DL/T1529-20165.2.2.5中的有关规定对配电终端进行测试。

a)应具备连续过量输入及准许误差试验的测试功能;

b)应具备短时过量输入试验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故障电流输入试验的测试功能。

7.2.4直流模拟量数模转换总误差测试

应具备直流模拟量数模转换总误差测试功能,测试方法参照DL/T1529-20165.2.2.6有关规定。

7.2.5遥控测试

远方控制试验参照DL/T1529-20165.2.2.8有关规定进行测试,应能支持遥控保持时间设置功能

测试、遥控异常自诊断检测功能。

16

7.2.5.1试验装置应具备遥控正确性测试功能。

a)应具备模拟主站发出正常遥控指令功能;

b)应具备开关模拟功能,具备动作次数统计功能;

c)应具备遥控次数和相邻两次遥控时间间隔设置功能;

d)应具备统计遥控成功次数、遥控失败次数及遥控正确率的功能。

7.2.5.2应具备遥控保持时间测试功能,时间测量满足6.2.5要求。

7.2.5.3应具备遥控异常自诊断测试功能。

a)应具备预置返校超时功能测试;

b)应具备摸拟两个不同主站发出遥控指令功能;

c)应具备预置、执行指令自由组合功能;

d)应具备错误遥控信息地址的遥控测试功能。

7.2.6状态量输入测试

7.2.6.1应能根据DL/T1529-20165.2.2.7有关规定进行测试。

7.2.6.2应具备遥信防抖测试功能,满足4.14要求。

7.2.6.3应具备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测试功能要求

a)两路开关量输出时间间隔0-10ms可置,时间分辨率不大于1ms;

b)两路开关量输出时间延迟误差不超过100us。

7.2.6.4宜具备状态量输入压力测试功能

具备模拟测试配电终端信息剧增等异常情况,并具有对配电终端状态量变化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7.2.7遥测告警功能测试

7.2.7.1遥测越限告警测试功能

a)应具备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及视在功率越上、下限告警功能测试;

b)应具备电压、电流突变输出功能,突变前后的电压电流值、突变时刻及持续时间可设;

c)应具备遥测越限告警功能动作及返回测试功能,动作及返回值可分别设置。

7.2.7.2遥测变化阈值测试功能

a)应具备交流输出量递增或递减功能,其幅度及持续时间可设置;

b)应能自动区分配电终端的遥测值为主动上送、总召、组召。

7.2.8通信规约测试

7.2.8.1应能根据DL/T1529-20165.2.2.1有关规定进行测试。

7.2.8.2通信规约测试功能要求

a)应具备DL/T634.5101和DL/T634.5104规约一致性测试功能,一致性测试应按DL/T

634.5101、DL/T634.5104及DL/T634.56-2010有关规定执行;

17

b)应具备主站模拟、子站模拟及监听功能;

c)应具备下发遥控、召唤、时钟同步、复位进程、参数装载、测试过程等命令功能。

7.2.9保护与逻辑功能测试

试验装置应具备测试不同类型配电终端的保护与逻辑功能,包含集中式配电终端,就地型配电终

端(电压-时间型、电压-电流型、综合自适应型)、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

7.2.9.1过流保护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过流动作定值、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对保护动作电流、动作时间、控制字的测试功能;

1)应具备电流信号幅值突变方式测试过流保护功能;

2)宜具备电流信号幅值渐变方式测试过流保护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

入量触发;

d)应能检测到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并计算保护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及对应误差。

7.2.9.2经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过流动作定值、复合电压(低电压/负序电压)闭锁定值、

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经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功能的测试功能;

1)应具备电压信号幅值突变方式测试复合电压定值功能;

2)宜具备电压信号幅值渐变方式测试复合电压定值功能;

c)试验装置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

触发、开入量触发;

d)应能检测到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并计算复合电压动作值及误差。

7.2.9.3重合闸及重合闸后加速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保护动作电流定值、重合闸时间、重合闸后加速动作定值、控

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重合闸及重合闸后加速功能的测试功能;

1)应具备对应保护重合闸动作时间突变方式测试重合闸时间误差功能;

2)应具备对应保护重合闸动作时间渐进方式测试重合闸时间误差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入量触

发;

d)应能检测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并计算重合闸延时及后加速动作定值误差。

18

7.2.9.4非遮断电流闭锁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过流动作定值、非遮断电流定值及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非遮断电流闭锁功能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入量触

发;

d)应能检测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

7.2.9.5二次谐波制动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过流动作定值、二次谐波制动定值、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二次谐波制动功能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入量触

发;

d)应能检测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

7.2.9.6来电延时合闸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有压鉴别定值、延迟合闸时限、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来电延时合闸功能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入量触

发;

d)应能检测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

7.2.9.7自适应延时合闸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有压鉴别定值、延迟合闸时限、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自适应延时合闸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入量触

发;

d)应能检测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及开关动作。

7.2.9.8正向闭锁合闸功能测试

a)应具备通过规约向配电终端设置过压定值、过流定值、延迟合闸时限、控制字等功能;

b)应具备正向闭锁合闸功能的测试功能;

c)应具备手动触发或自动触发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输出值,自动触发可为定时触发、开入量触

发;

d)应能检测配电终端上报信息、开关动作以及动作时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