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41001-2014 桑蚕绢纺原料_第1页
FZ∕T 41001-2014 桑蚕绢纺原料_第2页
FZ∕T 41001-2014 桑蚕绢纺原料_第3页
FZ∕T 41001-2014 桑蚕绢纺原料_第4页
FZ∕T 41001-2014 桑蚕绢纺原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Z/T41001—2014代替FZ/T41001--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FZ/T41001—1994《桑蚕绢纺原料》的修订。本标准代替FZ/T41001—1994。本标准与FZ/T4100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条吐的要求。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1)归口。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嘉兴金膺绢纺有限公司。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287—1981;——FZ/T41001—1994。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吐、条吐、滞头、茧衣和下茧等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桑蚕绢纺原料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111桑蚕干茧试验方法GB/T26380纺织品丝绸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9111、GB/T2638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桑蚕茧在自动缫丝机上索、理绪产生的绪丝经过处理后形成的线条状的丝缕。4要求4.1长吐4.1.2每束长度1m及以上,质量(700±100)g。4.1.3长吐分级以批为单位,其分级规定见表1和表2。表1长吐分级规定——主要检验项目主要检验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整理概况条线整齐均匀,头尾分清,头部结块松软细小条线整齐,头尾基本分清,头部结块细小条线稍不整齐条线不整齐练减率/%≤24.026.027.028.0色泽白净,有光泽白,光泽较差局部呈灰黄色全束呈灰黄色僵条率/%≤4.040mm及以上杂纤维/(根/束)≤3692表2长吐分级规定补助检验项目补助检验项目IⅡⅢ结块硬条/(只/束)≤47蛹衬茧/(只/束)≤2584.1.4基本级的评定定基本级。4.1.4.2主要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最低级,则为等外级。4.1.5补助检验的降级规定4.1.5.1若补助检验项目(结块硬条和蛹衬茧)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两个级,或者两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一个级,则在已评定的基本级上顺降一级。4.1.5.2若补助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三个级或以上,或者两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两个级或以上,则在已评定的基本级上顺降两级。4.1.5.3若补助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超过最低级一倍以上,一律降为等外级。4.2.2每束条吐质量在每束为(1000±100)g。4.2.3条吐的分级以批为单位,其分级规定见表3和表4。表3条吐分级规定主要检验项目主要检验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整理概况条线整齐均匀,手感软,无捻度条有捻度条<2%条线较整齐,手感一般,有捻度条<5%条线不整齐,手感差,有捻度条≥5%练减率/%≤色泽白净,有光泽光泽较差全束呈灰黄色,略有光泽,局部呈灰黄色全束呈灰黄色、灰暗、无光泽40mm及以上杂纤维/(根/束)≤369表4条吐分级规定——补助检验项目补助检验项目IⅡⅢ结块硬条/(只/束)≤47蛹衬茧/(只/束)≤2583及以上杂纤维”四个主要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最低一项确定基本级。4.2.4.2主要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最低级,则为等外级。4.2.5补助检验的降级规定4.2.5.1若补助检验项目(结块硬条和蛹衬茧)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两个级,或者两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一个级,则在已评定的基本级上顺降一级。4.2.5.2若补助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三个级或以上,或者两项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两个级或以上,则在已评定的基本级上顺降两级。4.3.2每张滞头质量为(400±50)g。4.3.3滞头分级以批为单位,其分级规定见表5和表6。表5滞头分级规定——主要检验项目主要检验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整理概况绒条绒块优良,手感丰满绒条绒块一般绒条绒块较差绒条绒块差含油率/%≤8.0色泽白净,有光泽白,光泽较差略带灰黄,光泽差灰黄,无光泽僵条僵块率/%≤4.040mm及以上杂纤维/(根/张)≤369表6滞头分级规定补助检验项目补助检验项目IⅡⅢ蛹及蛹衬/(只/张)≤项确定基本级。4.3.4.2主要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检验结果低于最低级,则为等外级。4.3.5补助检验的降级规定4.3.5.1若补助检验项目(蛹及蛹衬)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两个级,则在已评定的基本级上顺降一级。4.3.5.2若补助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低于基本级三个级或以上,则在已评定的基本级上顺降两级。44.4.2每张茧衣质量在(300±50)g。4.4.3茧衣分级以批为单位,其分级规定见表7。表7茧衣分级规定检验项目一级二级整理概况绵质蓬松,张块优良绵质欠蓬松,张块一般色泽白,无油污黄,无油污4.4.5达不到二级为等外级。表8下茧分级规定检验项目双宫茧口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削口、鼠口、蛾口蛆孔一级二级一级二级茧层率/%≥45.00以下—分类不清/%≤含杂率/%≤检验项目黄斑茧汤茧薄皮茧烂茧等级等级等级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茧层率/%≥以下一——分类不清/%≤含杂率/%≤54.5.4分类不清超过20%时,则以使用价值低的茧的最低级定级。4.5.5桑蚕绢纺原料的公定回潮率为12.0%。5检验规则500kg~600kg,超过600kg按两批计算。绢纺原料抽样数量规定见表9。表9抽样数量规定类别长吐、条吐束/批滞头张/批茧衣张/批下茧kg/批数量55525.3.1每批随机抽取5包。5.3.2条吐、长吐、滞头、茧衣每包抽1束(张),其中面、底各抽1束(张),中部抽3束(张),共计5束5.3.3中部2束(张)供测试公量、练减率、含油率,其余3束(张)供外观检验。5.3.4下茧每包抽取约400g先混匀,随机取(100±5)g作回潮率检验,取100粒(不含其他茧类)作茧层率检验;取1kg作分类不清和含杂率检验。6检验方法6.1重量及公量检验6.1.1仪器设备及工具分别取条吐、长吐、滞头、茧衣3束(张),用电子秤称重,计算3束(张)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6.1.3.1分别在抽取的2束(张)样本中各取试样一份,每份质量(100±5)g。6FZ/T41001—20146.1.3.3将称过的试样,以份为单位,分别松散放置在烘篮内,以(105~110)℃的温度烘至恒重(间隔10min称重,两次差异不超过50mg),得出“干重”。6.1.3.4实测回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1)式中:W——实测回潮率,%;m——试样总湿重,单位为克(g);m₉-—试样总干重,单位为克(g)。6.1.3.5公量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2)式中:m:-—公量,单位为千克(kg);m;——净重,单位为千克(kg);W---公定回潮率,%;W实测回潮率,%。6.2外观检验6.2.1仪器设备及工具6.2.1.1电子秤:分度值≤1g。6.2.1.2天平:分度值≤0.01g。6.2.1.3剪刀。6.2.1.4钢卷尺:2m。6.2.1.5检验台:样品平展于检验台上,在自然光下进行。6.2.2长吐长度检验以每束长吐头尾两端最大部位作为测定的范围,用钢卷尺逐束测量,计算3束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6.2.3整理概况、色泽检验采用目光逐束(张)评定,以2束(张)以上相近的评定结果作为检验成绩。6.2.4僵条率、僵条僵块率检验6.2.4.1逐束(张)将僵条、僵条僵块剪下,用天平称重,计算3束(张)平均值。6.2.4.2僵条率、僵条僵块率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3)式中:J——僵条(僵条僵块)率,%m.——僵条(僵条僵块)总质量,单位为克(g);ms~—3束(张)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7FZ/T41001—20146.2.5杂纤维检验拣出每束(张)样本中的各种杂纤维根数,计算3束(张)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到整数。6.2.6结块硬条、蛹衬茧、蛹及蛹衬检验拣出每束(张)样本中的只数(大于半只的蛹算一只),计算3束(张)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到整数。6.2.7含杂率检验6.2.7.1将茧衣、下茧中的杂质拣出,用天平称重。6.2.7.2茧衣含杂率按式(4)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4)式中:C——茧衣含杂率,%;m;——杂质总质量,单位为克(g);m:——3张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6.2.7.3下茧含杂率按式(5)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式中:R—-下茧含杂率,%;m:——杂质总质量,单位为克(g)。6.2.8茧层率检验6.2.8.2将试样茧迅速切剖,称6.2.8.3茧层率按式(6)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6)式中:S——茧层率,%;me——茧层量,单位为克(g);ma——全茧量,单位为克(g)。6.2.9分类不清检验6.2.9.1在选茧台上将试样茧中的其他茧取出称重。6.2.9.2分类不清按式(7)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式中:F——分类不清,%;m:——其他茧质量,单位为克(g)。86.3内在质量检验6.3.1练减率检验6.3.1.1仪器设备及工具6.3.1.1.1分析天平:分度值≤0.01g。6.3.1.1.2带有天平的烘箱。天平:分度值≤0.01g。6.3.1.1.5定时钟。6.3.1.1.6普通玻璃温度计:最小分度值1℃。6.3.1.2试剂6.3.1.2.1含60%脂肪酸的工业中性皂。6.3.1.2.2无水碳酸钠(Na₂CO₃)。6.3.1.2.3蒸馏水。6.3.1.3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表10。表10练减率检验试验条件配方第一次第二次工业中性皂/(g/L)5无水碳酸钠(Na₂CO₂)/(g/L)1蒸馏水蒸馏水蒸馏水浴比温度/℃98~100时间/min6.3.1.4试验程序6.3.1.4.1取两份(10±1)g试样(包括头尾),放入恒温烘箱,以(120±3)℃温度烘至恒重(间隔10min称重,两次差异不超过50mg),即“练前干重”。6.3.1.4.2按表10规定的试验条件将试样分别放入练液中煮练两次后,用(65±5)℃的蒸馏水充分洗涤、挤干,再将试样置于恒温烘箱内,以(120±3)℃温度烘至恒重(间隔10min称重,两次差异不超过6.3.1.4.3试验结果计算:a)练减率按式(8)计算:式中:9FZ/T41001—2014m₂——练前干重,单位为克(g);mn----练后干重,单位为克(g)。b)计算2份试样练减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6.3.2含油率检验6.3.2.1仪器、工具和试剂6.3.2.1.1带有天平的烘箱。天平:分度值≤0.01g。6.3.2.1.2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6.3.2.1.3恒温水浴锅,40℃~100℃。6.3.2.1.4索氏萃取器,接受烧瓶。6.3.2.1.5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6.3.2.1.7定性滤纸。6.3.2.1.8乙醚(化学纯或分析纯)。取试样2份,每份(5±0.5)g。6.3.2.3试验程序6.3.2.3.1将接受烧瓶和称量瓶放在(120±3)℃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称取质量并记录。6.3.2.3.2将2份试样用定性滤纸包好,大小、松紧适宜。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