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Grid航片空三操作说明_第1页
DPGrid航片空三操作说明_第2页
DPGrid航片空三操作说明_第3页
DPGrid航片空三操作说明_第4页
DPGrid航片空三操作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片空三处理1基本流程数据准备数据准备新建工程设置工程参数相机参数控制参数航带设置预处理空三匹配自动挑点交互式编辑输出成果质量检查平差解算更新元数据图SEQ图1\*ARABIC3工作流程图启动JQAero:双击快捷图标或运行根目录下的可执行程序JQAero.exe。屏幕将显示如图4所示系统主界面,界面上方是菜单条和工具栏,中央为工作区,下方为状态条。图SEQ图1\*ARABIC4软件主界面功能简介A、『工程管理』:包括『新建工程』、『打开工程』两个子菜单。B、『常用工具』:包括『影像处理』、『影像显示』、『显示三维场景』三个子菜单。a.『影像处理』:对原始影像进行内定向、畸变纠正、旋转、Willis滤波、提取Harris特征点、生成金字塔影像、生成快视图等处理。b.『影像显示』:调用SpViewer程序显示影像,获取影像信息。c.『显示三维场景』:对DEM进行三维浏览显示。C、『窗口』:包括『工具栏』、『状态栏』两个子菜单,勾选使之显示或隐藏。D、『帮助』:为操作人员提供帮助。2新建工程点击『工程管理』→『新建工程』,出现如下图所示“工程参数”界面,在这个界面中,上面部分是输入它的测区工程路径和引入的影像路径。下面为参数设置。匹配参数设置包括空三转点窗口、水平重叠度、垂直重叠度、水平搜索范围、垂直搜索范围。定向精度参数设置包括航高、地面均高、X方向检查精度、Y方向检查精度、Z方向检查精度。图SEQ图1\*ARABIC5工程参数在完成上一步后,会弹出一个新的界面。图SEQ图1\*ARABIC6新工程界面3设置相机参数点击『工程管理』→『相机参数』,设置相机参数图SEQ图1\*ARABIC7相机参数设置界面界面说明A.【相机ID】:每保存一个相机信息,系统会自动分配该相机一个ID号,该ID号不会重复。B.【操作类型】:新增:增加新的相机信息。修改:修改已保存的相机参数。删除:删除已保存的相机信息。C.【从相机库引入】:若该工程所用相机类型在系统中已经有备份,将其前面的复选框选中,便可以在其下拉框中选择与相机名称相同的项,引入相机文件,完成该相机参数的设置;D.【基本参数】:偏心X0(mm):像主点的x坐标,单位为毫米;偏心Y0(mm):像主点的y坐标,单位为毫米;焦距(mm):航摄相机的主距,单位为毫米;影像宽(pixel):影像的宽度,以像素为单位;影像高(pixel):影像的高度,以像素为单位;像素大小(mm):一个像素的大小,单位为毫米;E.【畸变参数】:径向和切向畸变系数;F.【框标参数】:MarkNo.:框标序号;x(mm)、y(mm):框标的x,y坐标,单位为毫米;G.按钮说明a.【添加行】:向参数表中增加一行;b.【删除】:从参数表中删除选中行;d.【确定】:存盘退出;e.【取消】:取消本次操作。H.相机参数的设置有三种方式:a.根据原始数据手动一项项地填入相应编辑框中;b.通过从相机库引入,将相机文件中各项参数读入并显示在对应的编辑框中;注意:若已存在多个相机,需要新增、修改、删除某个相机的情况下,一次只能仅对一个相机进行操作,然后点击确定保存,之后再弹出该界面,对下一相机进行操作4引入控制点点击『工程管理』→『控制参数』,引入控制点。图SEQ图1\*ARABIC8引入控制点界面A.界面说明a.【控制点文件】:当前的控制点文件路径及名称。b.【控制点点位坐标表格】:输入数据。用鼠标选中某单元,即可直接输入或修改数据。B.按钮说明a.【交换X/Y】:交换表格中X列和Y列的值;b.【交换Y/Z】:交换表格中Y列和Z列的值;c.【交换X/Z】:交换表格中X列和Z列的值;d.【添加】:向控制点点位坐标表格中添加控制点,点击该按钮,出现如图9的对话框图SEQ图1\*ARABIC9控制点输入界面e.【删除】:从表格中删除当前选中的行;f.【导入】:引入其他控制点数据文件;g.【确定】:将改动结果保存到文件中;h.【取消】:取消当前所作的改动。在控制点输入界面中:ID表示控制点的点号,X(m)、Y(m)、Z(m)表示控制点的X、Y、Z地面坐标(本系统采用右手系,向东为X轴,向北为Y轴),以米为单位,Attribute表示控制点的属性(0表无效的,1表示地面控制点,2表示检查点,3表示平面控制点,4表示高程控制点),GroupID表示按控制点精度等级所划分的群组的ID号。5引入POS数据点击『工程管理』→『引入POS』,引入POS辅助数据。弹出界面如下图图SEQ图1\*ARABIC10引入POS点击『操作』→『提取导航数据』,弹出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11提取导航数据点击『操作』→『转换导航数据』,弹出对话框,如下图所示。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数据转换。图SEQ图1\*ARABIC12转换导航数据6航带设置点击『工程管理』→『航带设置』图SEQ图1\*ARABIC13航带设置界面A.界面说明a.左侧影像信息 【文件标签】:选择原始影像的类型;【影像目录】:原始影像所在目录;【删除】:删除列表中选中的影像;【NO】:显示影像序号;【ImageName】:显示影像文件名;b.右侧航带信息【航带号】:航带编号;【相机翻转】:是对于胶片影像来说的,通过对比框标点坐标与框标在影像上的位置,来确定影像是否翻转,对于数码影像不存在该问题;【Index】:像片索引号;【Reversal】:相机是否翻转;【ImageName】:影像文件名;【CameraID】:影像对应的相机ID。B.按钮说明:将左边选中的影像导入右边建立航带;:将右边选中的影像返回到左边影像区;:航带编号增减;【像片索引】:设置航带像片的索引号,方便之后像片的查找;【上移/下移/升序/降序/倒序重排】:用来对各航带中影像排序;【删除】:删除航带影像;C.操作过程:导入原始影像数据,根据数据准备过程中得到的航带信息及右边的航带编号,选择左边相应的影像导入到右边,并按要求进行排序,增加航带编号,再从左边选出对应影像到右边,直至完成所有航带的设置,点击【确定】按钮,退出。注:在航带设置时,如存在有多个相机,则需设置每张影像对应的相机ID。当用户在没有设置相机参数,而首先设置航带参数时,则每张影像对应的相机ID为-999,因此,用户设置完相机参数后,需重新进入航带设置界面,对影像所属相机ID进行设置。6影像预处理点击『工程管理』→『影像预处理』,弹出以下界面。图SEQ图1\*ARABIC14影像预处理界面(非JB4系列)选择【影像类型】,对于非JB4系列,即航空数码或胶片影像,预处理界面如上图11,操作直接进入步骤3。对于JB4系列,预处理界面如下图,需要在此导入框标点坐标文件。图SEQ图1\*ARABIC15JB4影像预处理对话框(JB4系列)JB4框标编辑操作(1)导入JB4框标文件,点击【编辑框标】按钮,弹出JB4框标编辑对话框,可以在此对话框中对框标进行修改、删除与添加。图SEQ图1\*ARABIC16JB4框标编辑对话框A、界面说明【编号】:框标编号,其中编号1-12框标必须为边框标;【X,Y】:框标的像平面坐标;B、按钮说明【添加行】:向框标表中添加一行;【删除行】:删除选中的框标行;【确定】:保存框标编辑结果;【取消】:退出编辑界面,不保存编辑结果。(2)将内定向选项勾选为“Y”,点击【确定】,弹出内定向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17内定向编辑界面A、界面说明界面左侧为工作窗口,显示被编辑影像列表及框标列表。右侧为编辑窗口,其中红色十字丝为框标预测位置,可以利用鼠标进行修改。a.左侧工作窗口【WorkSpace】标签:显示影像编号、影像名及影像所处的编辑状态。影像的状态包括:“Ready”,“Progress”,“Finish”。“Ready”指该影像可以进行框标编辑;“Progress”指该影像处于被编辑状态;“Finish”指该影像已经完成内定向;在WorkSpace标签中,右击需要编辑的图像,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量测,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18影像编辑状态更改则图像状态变为“Progress”,如下图所示,影像可以进行框标编辑。图SEQ图1\*ARABIC19影像编辑状态【Images】标签:显示处于“Progress”状态影像的框标编号及框标的像平面X、Y坐标。在Images标签中,双击需要编辑的框标,则右侧影像窗口中,显示了该框标在影像上的位置,利用鼠标单击框标在影像上的真实位置,红色十字丝移动到鼠标单击的位置,单击回车键,对此编辑进行确认输入。则左侧的框标点列表中框标编号后出现“++”,表示此框标点已经完成编辑。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20框标编辑输入(3)在完成所有影像框标编辑后,右击影像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进行内定向』选项。当存在框标点未被量测时,会弹出提示边框标必须被量测。图SEQ图1\*ARABIC21内定向提示(1)当量测的框标点数小于60时,会弹出提示,有效框标不得少于60个。图SEQ图1\*ARABIC22内定向提示(2)在边框标均被量测,且框标点充足时,影像状态显示为Finish,说明内定向完成。在将所有影像都进行内定向处理后,点击【保存】并关闭此界面,进行后续操作。注意:当作业员编辑到一部分框标点,而临时需要退出时,则在退出前需点击【保存】3、在左边选区设置对影像的处理。包括原始影像路径、结果影像路径。可以选择是否做内定向、主点及畸变改正、旋转180、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90、Willis、Harris、金字塔和快视图。【工程号】:本系统使用并行计算,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工程的数据,利用此选项,可以对每个工程进行独立编号,区分各个工程的数据。特别注意的是要对工程中不同影像要做不同的处理,如各个航带影像旋转方向不同。注意原始影像的名字,不能仅仅看ID号。在不进行旋转处理时,Images文件夹只有在进行主点畸变改正时才会生成预处理影像。故必须勾选【主点畸变改正】选项。在不做内定向且像主点偏移值为零的情况下,该选项只对原始影像进行压缩,保存至images文件夹,用于后续界面显示及影响匹配等操作。另外,程序会自动检测是否该影像已预处理过,如果是,则列表上会出现Y,则点击确定也不会处理该张影像。预处理操作完毕后,返回工程主界面,缩略图自动加载到主界面。如下图图SEQ图1\*ARABIC23影像缩略图显示影像缩略图显示界面功能简介:漫游拖动功能,可以用来检验影像是否旋转有错误或航带建立错误等等。:缩小缩略图。:放大缩略图。:选择某一区域进行放大。:缩小至全部显示,但是不显示影像。:退回上一步操作。:回到缩略图初始状态。:刷新。:选中影像。:在左边加上一列影像。:在右边加上一列影像。:选中影像后,来上下左右移动影像的顺序和排列。:选中2张影像后,上下互换或者左右互换。:删除冗余相片:量测种子点7空三匹配空三匹配方法根据有无POS数据分为两种。当无POS数据时,选择『无POS辅助像方匹配』。有POS数据时直接选择『POS辅助物方匹配』。两种匹配方法均可以直接对测区进行整体匹配。7.1无POS辅助像方匹配1、点击『自动空三』→『空三匹配』→『无POS辅助像方匹配』→『空三匹配』,出现以下界面图SEQ图1\*ARABIC24无POS空三匹配界面点击【确定】,任务自动加载到并行框架中,全部完成后,点击【退出】按钮。2、点击『自动空三』→『空三匹配』→『无POS辅助像方匹配』→『自动挑点』,一般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及标准点位挑点所设置的规范来完成挑点的任务。图SEQ图1\*ARABIC25无POS自动挑点挑点界面部分参数说明:a.【每张影像标准点位个数】:表示在靠近像主点的垂直线上均匀选择的点位个数;b.【每个标准点位上保留点的个数】:表示在每个标准点附近保留的连接点的个数;c.【粗差域值】(像方坐标,单位:像素):提供挑点的粗差标准,粗差大于设置值的像点均被剔除。一般选择5个标准点位、每个标准点位上保留点数为3,此时,每张航片上将会有大约15个航向公共连接点。这种布局对于旁向重叠度大于30%的情况尤其有效。7.2POS辅助物方匹配1、点击『自动空三』→『空三匹配』→『POS辅助物方匹配』→『空三匹配』,出现界面如下:图SEQ图1\*ARABIC26POS辅助物方匹配-空三匹配界面其中部分参数说明如下:【金字塔匹配级数】:指金字塔匹配从第几层开始匹配【高程搜索范围】:指影像覆盖范围内地面高程值的范围【特征点提取格网大小】:指每多少乘多少像素的格网提取一个特征点点击【运行】,进入以下界面:图SEQ图1\*ARABIC27有POS辅助金字塔影像匹配运行界面2、点击『自动空三』→『空三匹配』→『POS辅助物方匹配』→『自动挑点』,出现界面如下:一般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及标准点位挑点所设置的规范来完成挑点的任务。图SEQ图1\*ARABIC28自动挑点界面部分参数说明:a.【每张影像标准点位个数】:表示在靠近像主点的垂直线上均匀选择的点位个数;b.【每个标准点位上保留点的个数】:表示在每个标准点附近保留的连接点的个数;一般选择5个标准点位、每个标准点位上保留点数为3,此时,每张航片上将会有大约15个航向公共连接点。这种布局对于旁向重叠度大于30%的情况尤其有效。8测区划分当需要量测的测区过大,需要多个作业员同时进行量测时,需要对该测区进行划分。此时需要使用测区划分子模块,进行相应操作。双击AtEdit.exe,启动此模块,弹出如下主界面。图SEQ图1\*ARABIC29测区划分子模块『文件』→『打开工程』,打开需要进行划分的测区。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30测区划分界面上侧为菜单栏,左侧为按钮栏,右侧粉色区域显示了测区航带排列顺序。8.1绘制分区范围点击按钮,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绘制需要划分的区域范围,松开鼠标左键,结束拖动。在此操作中,可以连续选取多个分区范围,右击鼠标退出分区范围的绘制。得到如下结果。黄色矩形框表示分区范围,数字表示分区的编号。图SEQ图1\*ARABIC31绘制分区范围8.2编辑测区范围点击按钮,将鼠标箭头放置在需要编辑的分区范围中,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松开鼠标左键,结束测区范围调整。右击鼠标退出测区范围编辑。8.3测区划分点击按钮,弹出提示,则测区划分成功。图SEQ图1\*ARABIC32测区划分9交互编辑点击『自动空三』→『交互编辑』,弹出以下界面:图SEQ图1\*ARABIC33交互编辑界面(一)点击人工交互按钮,出现Manually界面,如下图所示,查看测区内像点分布情况,然后进行平差解算。图SEQ图1\*ARABIC34交互编辑界面(二)绿色的点代表航带内匹配的点,粉色的点代表航带间点。交互编辑具体策略视测区情况而定,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人工编辑与平差工作交替进行,目标是精度达到要求。下面首先对交互编辑界面以及平差功能界面分开进行介绍:9.1交互编辑功能详细介绍一)交互编辑单击主界面中『自动空三』→『交互编辑』,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窗口:图SEQ图1\*ARABIC35交互编辑开始界面上图左侧工具栏功能介绍如下表7所示:表SEQ表格\*ARABIC7工具栏图标按钮及对应功能图标说明图标说明绘制分区范围编辑测区测区划分测区合并人工交互移动放大缩小拖框放大拖框缩小适合大小显示/隐藏像片编号二)人工交互界面点击图32窗口中的左侧工具栏上的图标,弹出Manually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36交互编辑像点点位示意图左侧列表框显示的是未被量测过的点位,右侧显示的是已量测过的点位。2.1)菜单说明『显示』:实现『放大显示』,『缩小显示』,『撤销缩放』,『适合窗口』,『刷新显示』,『漫游』,『显/隐点号』,『显/隐缩略图』等命令;『编辑』:实现『选择像片』,『添加点位』,『选择点位』,『查找点位』,『删除点位』,『删除区域点』,『删除航带间单点』,『设置删除标志』,『设置保留标志』,『设置接边控制点』,『逐个量测粗差点』,『逐个核对加密点』,『下一步』等功能;『删除区域点』:可以用鼠标在一张像片内拖框删除框内所包含的点。『设置删除标志』:删除航带内影像,使其不参与空三编辑与平差。『设置保留标志』:将删除标记的影像重新带入空三编辑用于平差。『设置接边控制点』:点击后弹出对话框如下图,在【参考接边文件】处选择后缀名为tpk文件。【待接边平差结果】处选择本测区的sbapht文件。点击【确定】按钮。图SEQ图1\*ARABIC37设置接边控制点对话框『平差』:实现『设置控制点』、『预测控制点』、『自由网平差』,『控制点平差』,『POS平差』、『分航带平差』、『所选区域平差解算』、『转PAT-B』。『设置控制点』:设置在平差解算中控制点的坐标和属性,0表示该控制点无效,1表示该点是地面控制点,2表示该点是检查点,3表示该点是平面控制点,4表示该点是高程控制点;『预测控制点』:量测了3-4个控制点后,点击“预测控制点”菜单项,系统将自动用三角板标示出其他待测控制点的近似位置;『自由网平差』,『控制点平差』,『POS平差』:根据参与平差解算的数据的不同而形成的三种平差类型;『分航带平差』:用户选择测区指定航带进行平差解算『所选区域平差解算』:用户选取平差区域进行平差解算;『转PAT-B』:点击该菜单项,进入光束法平差系统;『分析』:实现『像点残差分析』,『物方定位分析』,『检测高程小于零的点』功能;『像点残差分析』与『物方定位分析』在平差结果分析中包含,此处不进行操作。『检测高程小于零的点』:点击后弹出对话框如下图,图SEQ图1\*ARABIC38检测高程小于0对话框在打开空三结果文件中选择打开Adjustment文件夹中的后缀名为spt格式的文件。在保存高程低于零的点信息中选择结果输出路径与文件名。点击【确定】后即可输出分析结果文件。根据文件中的高程小于零的点的数据,可以依据需要进行相应操作。『报告』:查看平差解算结果,『控制点残差』,『像点残差』,『接边残差』,『定向结果』,这4个文件分别为用户目录Adjustment文件夹中temp子文件夹中的ControlPoint_Residues.txt和ImagePoint_Residues.txt文件,TieBlock.rep及用户目录AAtOri文件夹中的hbh.ori文件。『输出』:包含『输出加密结果』,『输出接边文件』两个子菜单『输出加密结果』:点击后弹出对话框如下图所示。点击【OK】,在Adjustment文件夹下的产生<.pht>、<.pts>成果文件。这里的输出加密结果和『自动空三』→『输出成果』的作用一样。因此进行此步后就已输出空三成果,无需再在主页面中进行成果输出操作图SEQ图1\*ARABIC39输出加密结果『输出接边文件』:点击后,弹出对话框如下图。在对话框中输入ID号,该ID号必须为非负整数。点击回车生成TieBlock_ID.tbk文件,便于有多个接边文件存在。文件中记录了接边点的点号及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图SEQ图1\*ARABIC40输出接边文件2.2)参数说明【控制点】:该复选项若选中,则右侧影像上将显示控制点,用黄色三角板标示;【航带内像点】:该复选项若选中,则右侧影像上将显示航带内像点,默认用绿色的十字丝标示;【航带间像点】:该复选项若选中,则右侧影像上将显示航带间像点,默认用品红色的十字丝标示;【粗差点】:该复选项若选中,则右侧影像上将显示粗差点,航带内用绿色十字丝标示,航带间用紫红色十字丝标示;【按重叠度显示】:按照下拉菜单中的选择显示满足要求重叠度的点;【寻找点位】:查找点的便利操作;【IptID】:平差解算后误差较大的加密点的编号;【GCPID】:平差解算后误差较大的控制点的编号;【Res】:误差大小;【Level】:误差所属级别,用星号表示,星号越多,表示误差越大,该点的精度,可靠性越差。2.3)工具栏说明工具栏上图标按钮功能表示如下表8所示:表SEQ表格\*ARABIC8工具栏部分图标按钮及对应功能图标说明图标说明选择点位拖动鼠标,选择像片下一步移动放大显示缩小显示撤销缩放适合窗口刷新显示F5删除点位查找点位显/隐点位预测控制点平差解算删除测区内单点分航带平差2.4)快捷键a.在误差列表的其中一栏上点击右键,右侧像点显示窗口会用白色方框提示所选像点在测区位置。b.将鼠标框标移到右侧匹配点显示窗口时,按住Ctrl键同时滚动鼠标滚轮,可以实现放大缩小整个测区的功能。2.5)重点说明打开交互编辑,系统会自动读取工程目录下,后缀名为bpj的匹配点文件,如果不存在,则通过读取adjustment文件夹中后缀名为tiepts的文件生成bpj。因此,在已经存在bpj的情况下,若作业员重新进行空三匹配,要首先删除bpj文件,再点击交互编辑即可。同理,保密点生成中,自动读取AATCheck文件夹中后缀名为bpk的文件,若作业员重新进行保密点生成,需要删除bpk文件。三)人工匹配编辑界面由于实际航片资料千差万别,测区地形复杂多样(如:大比例尺城镇航片、荒漠地区的航片等),因此,影像经常存在诸如遮挡、缺乏纹理和影像变形等问题,这使得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转点程序在进行自动提取和转测连接点时会出现点位精度不够或错点等情况,在进行平差后,大部分错误点或误差较大的点都会被提取出来,此时可以直接删除这些点,当某点周围的点很稀少,且该点的精度较差时,需要人工进行匹配编辑,微调连接点在各张影像上的位置,使其精确配准,或者在其周围重新选择比较明显的地物点,并匹配。人工匹配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41人工编辑界面双击Manually窗口左边显示的某个误差点,可进入人工编辑Editer界面,若该点在阴影下或在树上、屋顶时,在主影像上的该点附近重新量测一个点,再同方向移动另外几张影像,寻找其同名点;若该点只是没有匹配准确,则只需对该点在每张影像上的位置进行微调,其方法是:在半自动量测的情况,即图标按钮按下时,首先,确定该点在主影像上的位置,其放大显示在下图中的ReferenceImage子窗口中;然后,在其它影像上双击鼠标右键,进行自动匹配,其放大显示在下图中的CurrentImage子窗口中;若CurrentImage子窗口中显示的点的位置与ReferenceImage子窗口中还有偏差,则通过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进行微调,使其精确配准;最后,点击图标和,保存点位并返回Manually界面。便利说明:将鼠标框标移到右侧匹配点显示窗口时,按住Ctrl键同时滚动鼠标滚轮,可以实现放大缩小整个测区的功能。人工编辑界面中右侧工具栏各图标按钮功能表示如下表9所示:表SEQ表格\*ARABIC9工具栏图标按钮及对应功能图标说明图标说明返回Manually窗口非参考影像参考影像立体窗口显/隐点位显/隐点号移动放大显示缩小显示缩放到适当窗口显示半自动量测修改参考影像输入点号修改点号删除点位查找点位向上移动向下移动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保存点位上一步下一步设置接边点选择影像缩放比例进行联动量测进行上一点位量测进行下一点位量测点号另存9.2区域网平差系统(GPS/IMU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系统)详细介绍1)主界面操作说明本平差软件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包括【工程名称】、【用户名称】、【工程文件】三个编辑框及【打开】、【保存】、【设置…】、【平差】、【退出】五个按钮。图SEQ图1\*ARABIC42光束法平差软件(iBundle-Frame)主界面工程名称和软件操作者名称可以通过【工程名称】和【用户名称】编辑框直接输入,并将记录在工程文件中。【打开】按钮同时具有新建工程及打开已有工程的功能,如下图所示,新建工程时在选择路径后从键盘键入工程文件名称并确认即可(可以不加后缀“.proj”);打开工程时双击选定的工程文件名称即可。【保存】按钮将设置好的平差数据及参数存入指定的工程文件中。【设置…】按钮负责平差数据及参数的设置。【平差】按钮启动光束法平差模块。【退出】按钮则退出软件系统,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如需终止执行,只需点击【退出】按钮并确认即可,无需从任务管理器终止进程。图SEQ图1\*ARABIC43打开/新建工程对话框2)平差参数设置操作说明平差参数设置为多属性页的对话框,可以进行输入数据文件、平差参数、像点及控制点精度、GPS及IMU参数、相机检校参数、输出文件等设置。2.1)【数据文件】属性页【数据文件】属性页的界面如下图所示,包括内方位元素文件(*.cmr)、外方位元素文件(*.pht)、像点数据文件(*.pts)、控制点数据文件(*.gcp)、GPS/IMU数据文件(*.gps)及成果数据输出路径等设置。所有编辑框内容可以从键盘键入,也可以通过右侧的相应【选择】按钮输入,具体界面分别如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及图50所示。当相应的文件名称不存在时(例如文件路径从键盘输入),按下主界面的【平差】按钮后会有相应的提示信息,并中止平差模块,用户可以重新设定文件路径。图SEQ图1\*ARABIC44平差参数设置-数据文件设置界面图SEQ图1\*ARABIC45平差参数设置-内方位元素文件输入界面图SEQ图1\*ARABIC46平差参数设置-外方位元素文件输入界面图SEQ图1\*ARABIC47平差参数设置-像点数据文件输入界面图SEQ图1\*ARABIC48平差参数设置-控制点数据文件输入界面图SEQ图1\*ARABIC49平差参数设置-GPS/IMU数据文件输入界面图SEQ图1\*ARABIC50平差参数设置-成果数据输出路径选择界面2.2)【平差参数】属性页【平差参数】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1所示,主要进行平差调用及控制参数的设置。【剔除控制点粗差】表示是否剔除可能存在的控制点粗差,如果确认所有控制点地面坐标及对应的像点坐标均正确,则取消选择即可。【剔除GPS粗差】表示是否探测并剔除GPS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的粗差,建议在初步平差时不选此项。【剔除IMU粗差】表示是否探测并剔除IMU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的粗差,建议在初步平差时不选此项。【探测错误像点】表示在构建自由网过程中是否自动探测并剔除可能的粗差像点,在确认像点没有粗差时可以不选此项。【剔除航带间粗差像点】表示在构建自由网过程中是否特殊考虑可能存在的航带间粗差同名点,此时要求航带内同名点能够满足单航带自由网构建的要求,航带间同名点不参与单航带自由网构建。【构建自由网】表示是否首先构建自由网而后再进行绝对定向和光束法平差过程,无论输入数据中是否具有方位元素及空间点坐标初值,若输入数据已经构建过自由网,则系统提示是否构建自由网时选择否即可,系统会自动进行绝对定向及光束法平差。如果未量测控制点时构建了自由网并进行过自由网平差,在平差结果收敛后加入地面控制点,此时必须勾选上【构建自由网】,且在系统提示是否构建自由网时选择“否”,则系统会首先进行绝对定向,然后再进行光束法平差。如果不选此项则缺少绝对定向过程,平差结果无法收敛!【大气折光改正】及【地球曲率改正】在测区面积较大时适用,此选项慎用。【最小重叠度】表示利用编辑框内输入的数字过虑像点数据,只选取指定重叠度及以上的同名像点观测值进行区域网平差。例如“3”表示至少在3幅影像上同时出现的空间点才参与整体区域网平差。【物方坐标单位】表示物方控制点坐标的度量单位,可以是m、mm或feet,此选项只在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时有用。【平差数据类型】包括“航空影像”、“低空影像”、“近景影像”、“平面影像”及“海岛影像”,其中“航空影像”表示胶片扫描数字化后的影像或大幅面航空数码相机影像;“低空影像数据”则表示由各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获取的数码影像,适合于相邻影像间旋转角较大的情况;“近景影像”表示低空或地面拍摄的近景目标影像,其基本假设是相邻影像间的基线长度近似相等,故而基线初值均设为100;“平面影像”表示拍摄目标为平面或近似平面的影像,主要用于构建自由网及同名点粗差探测;海岛影像表示海岛礁等存在较多落水问题的影像,该类型必须具有POS数据。【未知参数】包括影像的6个方位元素分量,表示在整体平差时是否作为未知数进行平差,此选项在数据质量较差时可以通过减少未知参数来确定粗差点。在构建自由网时也可灵活选择其中若干元素进行相对定向,保证在数据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自由网构建结果,为下一步自由网平差及粗差剔除提供较好的初始值。光束法平差【退出条件】包括【单位权中误差】、【最小迭代次数】和【最大迭代次数】,当达到用户指定的退出条件时,平差模块将退出;其中单位权中误差默认值-99表示由平差系统自动确定,一般为1/3像素;若【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零,则只进行自由网的绝对定向,不进行区域网平差。【平差方式】包括【光束法平差】和【多像前方交会】,其中选中【光束法平差】后如果输入数据中没有外方位元素的初始值,将自动首先构建自由网,并采用控制点进行绝对定向。如果控制点数量不足,则自动寻求使用GPS数据进行绝对定向。如果两种数据均不足,则将只进行自由网平差。前方交会则只采用输入的影像方位元素(*.pht文件)进行多影像前方交会。【选权策略】包括【选权】和【定权】,其中【选权】表示平差系统根据验后信息自动重新分配观测值权值,【定权】表示平差系统不进行权值的重新分配。注意无论是选权还是定权平差,系统都会进行较大观测值粗差的自动探测与剔除。图SEQ图1\*ARABIC51平差参数设置-平差参数设置界面2.3)像点精度属性页【像点精度】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2所示,主要进行五组像点精度的设置。每组像点分别对应于一台相机,五组像点对应五台相机,像点分组标识在影像外方位元素文件(*.pht)中,像点精度均以mm为单位。图SEQ图1\*ARABIC52平差参数设置-像点精度设置界面2.4)控制点精度属性页【控制点精度】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3所示,主要进行五组控制点精度的设置。控制点组别与相机无关,按照控制点的实际精度给定即可,控制点分组标识在控制点文件(*.gcp)中,精度单位与【平差参数】中设定的物方坐标单位一致。图SEQ图1\*ARABIC53平差参数设置-控制点精度设置界面2.5)GPS参数设置属性页【GPS参数设置】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4所示,主要进行五组GPS观测值精度及改正参数的设置。精度分平面和高程分别给定,改正参数有【天线分量】、【航带漂移】、【线性漂移】三种,每组均可独立控制。GPS观测值分组标识在GPS/IMU数据文件(*.gps)中,精度单位与【平差参数】中设定的物方坐标单位一致。图SEQ图1\*ARABIC54平差参数设置-GPS参数设置界面2.6)IMU参数设置属性页【IMU参数设置】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5所示,主要进行五组IMU观测值精度及改正参数的设置。精度分phi,omega和kappa分别给定,改正参数有【偏置分量】、【航带漂移】、【线性漂移】三种,每组均可独立控制。IMU观测值分组标识在GPS/IMU数据文件(*.gps)中,精度均以rad为单位。图SEQ图1\*ARABIC55平差参数设置-IMU参数设置界面2.7)检校参数属性页【检校参数】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6所示,主要进行相机内方位元素及像点系统误差改正参数的分别选取。【像点系统误差改正】表示是否采用参数模型估计像点中存在的残余系统误差,该选项在提高整体平差精度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在初步平差时不要使用;该选项要求每幅影像的像点数至少25个以上,且越多越好。【镜头畸变参数】改正包括焦距、主点、径向和切向畸变等,选中相应参数则表示将其作为未知数进行自检校整体平差。注意此项改正不要与【像点系统误差改正】同时进行,以免引起过度参数化。图SEQ图1\*ARABIC56平差参数设置-检校参数设置界面2.8)输出参数属性页【输出参数】属性页的界面如图57所示,主要进行各种相关输出信息的设置,包括【控制点和检查点残差】、【内方位元素结果文件】、【外方位元素结果文件】、【空间点三维坐标文件】、【平差结果数据文件】、【系统误差参数文件】、【像点坐标残差文件】、【GPS数据残差文件】、【IMU数据残差文件】、【中间迭代结果文件】、【未知数中误差文件】、【空间点交会角文件】及【像点粗差剔除结果】。【控制点和检查点残差】表示是否输出控制点和检查点的残差信息文件(ControlPoint_Residues.txt),此项为评价光束法平差精度的最重要数据,建议必选。【内方位元素结果文件】表示是否输出内方位元素平差结果文件(*_SBA.cmr),其中*表示输入文件名称(不含后缀),下同。如果不做镜头畸变参数改正,则此结果文件与输入文件内容完全相同。【外方位元素结果文件】表示是否输出外方位元素平差结果文件(*_SBA.pht)。此文件包含平差后的精确影像方位元素,可以用于后续处理,建议必选。【空间点三维坐标文件】表示是否输出空间点的平差后坐标文件(*_SBA.pts),建议必选。【平差结果数据文件】表示是否输出平差后的结果数据文件(*_SBA.pts),其格式与像点数据文件完全相同。【系统误差参数文件】是否输出系统误差改正参数系数及改正格网文件(SystematicError.txt)。如果平差时选中【像点系统误差改正】,则建议此项必选。【像点坐标残差文件】表示是否输出像点残差文件(ImagePoint_Residues.txt),给出每个像点的平差后残差大小,对于控制点的粗差判断与定位非常重要,建议必选。【GPS数据残差文件】表示是否输出GPS观测数据的平差后残差文件(GPS_Residues.txt),用以辅助进行可能的GPS观测值粗差判断,建议必选。【IMU数据残差文件】表示是否输出IMU观测数据的平差后残差文件(IMU_Residues.txt),用以辅助进行可能的IMU观测值粗差判断,建议必选。【中间迭代结果文件】表示是否输出平差迭代过程的中间信息,包括外方位元素(Intermediate_CameraPara.txt)、空间点三维坐标(Intermediate_SpacePoint.txt)、绝对定向误差(AOP_Residues.txt)、航带间探测出的可能粗差点(InterStrip_Outlier.txt)等。系统构建自由网时,如果航带内相对定向点数不足或相对定向失败,则自动断开为两条航线,并分别构建单航带自由网,并寻求航带间同名点进行航带拼接。构建自由网时将给出每条航带的相对定向和模型连接结果(RelativeOrientation_Result.txt)以及单航线平差迭代结果。中间迭代结果文件可以辅助进行平差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收敛性判断,不过数据量很大时将增加运算时间。【未知数中误差文件】表示是否输出未知数的中误差文件(Unknown_Precision.txt),数据量很大时将大大增加平差时间,建议不选。【空间点交会角文件】表示是否输出空间点的最大交会角(IntersectionAngles.txt),该文件在控制点和检查点残差较大时可以辅助用户判断是否由于交会角过小引起。【像点粗差剔除结果】表示是否输出自动剔除可能的粗差观测值后的像点观测值文件(*_SBR.pts,*_SBR.sbapts,*_SBR.tiepts),三个文件同时输出,内容一致,但数据格式不同。图SEQ图1\*ARABIC57平差参数设置-输出参数设置界面3)数据文件格式说明3.1)内方位元素文件格式说明内方位元素文件的命名规则为*.cmr,采用文本格式,其文件内容如下所示。其中前三行为注释信息,第四行表示文件中的相机个数,而后逐行列出每个相机的内方位元素信息,如主点(x0,y0),焦距(f)、像幅(format_X,format_Y)及像素大小(pixelSize),均以mm为单位;畸变参数(k1,k2,k3,p1,p2,b1,b2),属性(Attrib,预留接口)等。$InteriorOrientationParametersofCameras$CamaraNumber$CameraIDx0y0fformat_Xformat_YpixelSizek0k1k2k3p1p2b1b2Attrib200.00000.0000105.200072.0000108.00000.009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111110.00000.0000105.200072.0000108.00000.009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11113.2)外方位元素文件格式说明外方位元素文件的命名规则为*.pht,采用文本格式,其文件内容如下所示。其中前三行为注释信息,第四行表示文件中的影像外方位元素个数,而后逐行列出每幅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信息,如像片编号(ImageID,可以是任意数字编号,不必从零开始连续编号),外方位线元素(Xs,Ys,Zs,以m为单位,如果待做自由网则均为零)、角元素(Phi,Omega,Kappa,以rad为单位,如果待做自由网则均为零)及所属的航线编号(StripID)、属性(Attrib:0为有效像片;-1为无效像片,平差时自动忽略该像片的所有数据;1为控制片,平差时将该影像的方位元素作为真值使用)、所属相机编号(CameraID)及相机主点改正标志(原始相机检校结果即相机内方位元素文件中给定的结果对应为0,每逆时针旋转90度加1,即逆时针旋转90度为1,即逆时针旋转180度为2,逆时针旋转270度为3)。$ExteriorOrientationParametersofImages$ImageNumber$ImageIDXsYsZsPhiOmegaKappaStripIDAttribCameraIDbFlagBlockID17604965.9562 3030.39731122.0283-0.0223990.0062240.000536 000003.3)像点数据文件格式说明像点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为*.pts,采用文本格式,其文件内容如下所示。其中前五行为注释信息,第六行表示文件中的空间点个数及空间直线段个数(预留接口,暂无用),而后逐个列出每个空间点的详细信息,如点名(PointName,可以包括字母和汉字,但最多20个字符),三维坐标初始值(X,Y,Z,以m为单位,如果待做自由网则均为零)、属性(Attrib:普通连接点为0;控制点、检查点、平面、高程点等则为1,但相应点是否作为控制点等使用将由*.gcp文件确定,此处只为索引点名方便而设)、当前空间点包含的像点坐标数(ImagePointsNumber)、像点所在像片编号(ImageID)、像点坐标(x,y)、所属组号(GroupID,暂为零,此标志位在平差结果文件中可能会有-9标志出现,表示由平差系统识别为粗差点)。注意所有控制点和检查点最好置于文件最尾部,顺序不必与控制点文件中的顺序一致。$CoordinatesofImageandSpacePoints$PointNumberLineNumber$PointNameXYZAttrib$ImagePointsNumber$ImageIDxyGroupID21335210100015013.7712669.395492.3870504.950-29.27701-11.623-28.08902-26.175-31.68503-38.248-30.0320570.32533.43803.4)控制点数据文件格式说明控制点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为*.gcp,采用文本格式,其文件内容如下所示。其中前三行为注释信息,第四行表示文件中的控制点和检查点总数(PointNumber),而后逐个列出每个控制点或检查点的详细信息,如点名(PointName,最多20个字符),三维地面坐标(X,Y,Z,以m为单位)、属性(Attrib,1为平高控制点,2为检查点,3为平面控制点,4为高程控制点,0表示将该点作为普通连接点使用)、及所属组号(GroupID,对应于“控制点精度”设置界面的组号)。$CoordinatesofControlandCheckPoints$PointNumber$PointNameXYZAttribGroupID89999990025382.1341778.357504.4371099999900410377.5263327.771512.6771099999901410359.7691102.705531.601109999990345399.6283364.373488.2321099999900010051.7551969.792520.315209999990015386.1752112.490500.329209999990055398.6583067.383488.6462099999900610373.9512354.769518.254203.5)GPS/IMU数据文件格式说明GPS/IMU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为*.gps,采用文本格式,其文件内容如下所示。其中前五行为注释信息,第六行表示文件中的GPS/IMU观测值对应的影像数(ImageNumber)、航线总数(StripNumber),是否具有IMU观测值(hasIMUData,1为有,0为无)。而后逐行列出所有观测值,如对应于外方位元素文件中的影像编号(ImageID)、摄站坐标观测值(Xs,Ys,Zs,以m为单位)、姿态角观测值(Phi,Omega,Kappa,以rad为单位,如hasIMUData为零则文件中无此数据)、飞行曝光时刻(Time)、所属的航线编号(StripID,必须与外方位元素文件中对应编号相同)及所属组号(GroupID,对应于“GPS/IMU参数”设置界面的组号)。文件最后一行为预先检校的GPS天线分量及IMU偏置分量,如无则全部赋零即可。$GPSandIMUObservations$ImageNumberStripNumberhasIMUData(0==no1==yes)$ImageIDXsYsZsTimeStripIDGroupID(forGPSData)$ImageIDXsYsZsPhiOmegaKappaTimeStripIDGroupID(forGPSandIMUData)$PrecalibratedGPSandIMUOffsets(dXdYdZanddPhidOmegadKappa7045003030.1139001123.227000115031.93204400105164.9243003029.1342001127.180000115016.36038900205367.5932003021.0940001139.086000115000.87863900-0.8250.0001.388中间迭代结果文件中均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此处从略。3.6)输出数据文件说明平差软件的输入数据有:*.cmr,*.pht,*.pts,*.gps,*.gcp,格式见“三、数据文件格式说明”。与输入数据对应的输出结果文件主要有:*_SBA.cmr,*_SBA.pht,*_SBA.pts,*_SBR.pts,*_SBR.sbapts,*_SBR.tiepts,*_SBA.spt,*_SBA.gps,*_SBA.gcp。*_SBA.cmr:格式与输入文件*.cmr完全一致,如果平差时选择了内方位元素作为未知参数,则文件中对应的参数为平差后的值;否则与输入数据完全一样。*_SBA.pht:格式与输入文件*.pht完全一致,为平差后的方位元素值,如果有像片被剔除,则对应像片的Attrib列置为-1。*_SBA.pts:格式与输入文件*.pts完全一致,为平差后的同名点数据,主要修改空间点的物方坐标及像点属性,如果平差过程中认为某些像点是粗差,则属性项标注为-9。*_SBR.pts,*_SBR.sbapts,*_SBR.tiepts:三个文件均为平差后剔除系统认为是粗差点后的像点数据文件组,其中*_SBR.pts格式与输入文件*.pts完全一致;*_SBR.sbapts格式与空三软件最终导出的平差结果格式一致;*_SBR.tiepts与自动挑点程序输出的同名点匹配结果文件完全一致。*_SBA.spt为平差后的加密点物方坐标文件。*_SBA.gps:格式以输入文件*.gps完全一致,但注意如果平差时勾选了GPS/IMU数据的系统误差选项,则该文件中为自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GPS/IMU数据。*_SBA.gcp为将系统认为是粗差点的控制点改变属性后的控制点文件,该文件在正射影像更新系统中较为有用,可以自动根据控制点残差剔除有问题的控制点。3.7)常用使用技巧通过自由网进行像点粗差剔除是最为可行的手段,可以避免与控制点的粗差相混淆。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一)粗差量不大时,实现构建自由网并进行自由网平差,仔细查看temp目录下的输出文件“ImagePoint_MeanResidues.txt”,其中内容表示每幅影像的同名点残余视差,文件最尾部显示的是x视差和y视差最大的两幅影像,如果该值在3个像素以内,说明自由网构建结果很好,且粗差量不大,只需在空三交互编辑中确认并删除列出的粗差点即可。二)粗差量较大时,需要勾选“剔除航带间粗差像点”选项,此时有利于发现航带间的错误同名点。注意使用该选项时必须保证航带内同名点的数量足够,最好是原始匹配结果不要进行挑点,直接串点即可。其余操作同上。三)如果粗差量很大,则可能需要组合使用“低空影像”、“平面影像”及“剔除航带间粗差像点”等选项,并且只构建自由网但不做自由网平差(可以通过设置最小和最大迭代次数均为零实现)。注意有些低空数据需要选择“近景影像”进行平差(相邻影像间的基线长度初值均固定为100,然后通过模型连接改正),此时将单位权中误差退出条件设置为50个像素以上。需要注意当选择“平面影像”时要将单位权中误差退出条件设置为50个像素以上,此时只进行简单变换发现粗差。四)在影像匹配结果较差或数据本身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在构建自由网时去掉phi,omega两个角元素(即不勾选对应的未知参数)进行相对定向,以便获得相对较好的自由网构建结果(避免数据较差引起相对定向姿态角突变),为下一步自由网平差及粗差提供较好的初始值。五)如果判定平差程序合理收敛,则输出文件*_SBA.cmr,*_SBA.pht,*_SBA.pts或*_SBR.pts可以作为下一次平差的输入文件进行迭代平差,以便自动剔除粗差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通过空三编辑程序启动平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平差,判定收敛后不要退出平差程序。2.新建另一个平差工程文件如*_SBA.proj,也可以直接复制并修改首次平差的工程文件名称。3.在平差程序中选择上述文件作为输入文件,此时不必重新构建自由网,直接做自由网平差即可,注意第一次最好选择*_SBA.pts作为像点文件进行自由网平差,以便获得更为可靠的方位元素。然后选择如下文件*_SBA_SBA.cmr*_SBA_SBA.pht,*_SBA_SBR.pts作为第二次平差的输入。此过程视具体数据情况可能要反复多次。4.在确认平差结果满意后,退出平差程序,退出空三编辑程序,手工删除Adjustment目录下的*.tiepts,将最后一次输出的*_SBR.tiepts改名为*.tiepts,删除工程目录下的*.bpc文件,重新启动空三编辑程序,此时空三编辑程序会自动读入*.tiepts中的像点文件,也即剔除粗差后的像点文件,从而完成粗差自动剔除。***必须注意:对于任何一种平差方案,完成平差后最重要一点的是迅速查看文件“ImagePoint_MeanResidues.txt”,并在平差程序主界面下点击“结果分析”,通过弹出的程序查看航线形状是否与规划航线吻合,以便判断此次平差是否合理收敛。(二)平差数据类型选择用户在不突破本操作手册中“License分类与功能”所述的数据限制的情况下,可以任意选择平差参数设置中的“平差数据类型”中的各选项,以便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同名点粗差的识别和剔除。例如用户购买了“低空影像平差”功能,在数据满足该功能所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航空、低空、平面等数据类型构建自由网,以利于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粗差探测和剔除。(三)分航带进行平差剔除粗差如果匹配效果不好,可以在交互式编辑界面中选择少量航带进行平差,例如每相邻两条航带进行自由网平差,可以逐步发现并剔除粗差点。或者将匹配效果不佳(或者落水)等像片暂时“置为删除”,待网中其他影像平差完成后再加入这些影像进行平差,以免匹配效果较差的少量影像会影响到整个测区的粗差剔除。(四)平差输出结果标志含义在LogFile.txt最后一行会输出平差系统的退出标志,含义如下:返回代码含义1平差成功55达到最大迭代次数66平差系统求逆失败77未知数个数为零99未找到软件许可255许可过期880控制点数量不足881内方位元素文件不正确882外方位元素文件不正确883控制点数据文件不正确884像点数据文件不正确885GPS/IMU数据文件不正确886区域网中存在孤岛887数据量太大,内存不足888断裂航线存在同名点0平差失败(单位权中误差大于3.0像素)9.3自由网平差方法a.选中平差菜单项的下级菜单中的自由网平差项,单击选择像片项,用鼠标选择要参与平差的像片,再选中平差菜单项的下级菜单中的“所选区域平差解算”,弹出GPS/IMU辅助光束法平差系统界面,根据平差说明里面的步骤进行设置(控制点文件.gcp部分不填)后;b.点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再点【平差】按钮,进行自由网平差的解算;c.在退出平差后,在Manually窗口左边将显示出误差较大的连接点,对于误差很大的点,直接选中,按Delete键将其删除;d.重复a-c的操作,直至Manually窗口左边显示的点的误差较小,其级别是两个星或一个星时,依次高亮显示其中的一点,根据该点所在的影像上点的分布是否满足要求,若分布较稀少,且不均匀,则不能直接将该点删除,应对其进行人工匹配编辑,使该点能精确配准,或在其附近重新量测一个明显地物点,并进行匹配,然后再进行自由网平差解算。9.4控制点量测方法首先根据详细点位图量测控制点。图SEQ图1\*ARABIC58交互编辑——量测控制点a.根据控制点的点位图量测控制点,首先量测区域网四个角上的控制点,然后进行控制点平差解算,具体设置方式见上文平差介绍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要进行控制点的精度设置,这可以根据控制点本身精度和实际要求来进行设置;b.经过控制点平差解算,点击预测按钮()其余控制点自动预测到相应影像上,不过不是很准确,需进行人工做细微的改动;c.点击按钮,在需改动的控制点上单击左键,进入人工匹配编辑Editer页面,对照各控制点的点位图,通过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微调,使其精确配准;d.选中平差菜单项的下级菜单中的控制点平差项,之后操作类似自由网平差过程,只是还要进行控制点精度设置;e.平差解算完,若Manually窗口左侧还显示有误差较大的点,通过微调或重新在对应点附近选点,并进行配准,直至平差解算结束后左侧显示的点全部消除。下图的右侧显示的就是平差解算后控制点,航带内像点,航带间像点在各影像上的分布,其中,绿色表示航带内像点,品红色表示航带间像点,黄色表示控制点,淡绿色表示检查点,红色三角形表示预测但没有量测编辑的控制点。图SEQ图1\*ARABIC59控制点示意图9.5合区方法若是分区编辑完毕,则通过点击合区按钮,将分区点进行合并,退出后在此打开该界面,则可进行整个测区点位的量测。图SEQ图1\*ARABIC60测区合并界面10输出成果点击『自动空三』→『输出成果』,弹出对话框点击OK。在Adjustment文件夹下的产生<.pht>、<.pts>成果文件。图SEQ图1\*ARABIC61输出成果界面11更新元数据文件点击『更新元数据文件』,将空三结果写入新的元数据文件中。图SEQ图1\*ARABIC62更新元素据文件12平差结果分析点击『质量检查』→『平差结果分析』,弹出平差结果分析界面,主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3平差结果分析主界面1)菜单说明『文件』『文件』→『打开文件』:打开需要进行平差结果分析的工程文件。『残差查看』:可以对主界面中需要显示的项目进行选择与设置。其中可以勾选的残差项主要包括:平面残差、高程残差、控制点残差、检查点残差。其他设置包括,是否显示点名、相片覆盖范围、摄站控制点连线、摄站检查点连线、摄影中心、影像名称等。2)按钮说明表SEQ表格\*ARABIC10平差结果分析按钮说明图标说明图标说明选择打开的工程图形放大图形缩小显示全图窗口放大拖动图像锁定图形打开像点残差文件打开方位元素文件显示方位元素格网统计误差显示显示IMU观测残差显示GPS观测残差显示像点分布显示加密点计算公共点较差计算模型误差加密点三维显示(出现DPGrid)外方位元素三维显示(出现DPGrid)2.1)单击打开方位元素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择外方位元素文件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4打开外方位元素文件2.2)单击打开像点残差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择像点残差文件,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5打开像点残差文件得到像点残差结果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6像点残差结果图彩色线段代表残差的大小与方向。其中红色代表高程残差大于0,绿色代表高程残差小于0,蓝色代表平面残差。2.3)单击格网统计误差显示按钮,弹出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7格网统计误差显示界面选择『文件』→『打开像点系统误差文件』,结果图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8像点残差格网统计其中黑色角点代表影像原始点位,绿色代表纠正后点位,红色短线连接相对应的原始点位与纠正后的点位。2.4)单击打开GPS观测残差文件按钮,弹出显示界面,如果开始未打开proj文件,则此处选择『打开文件』,弹出对话框,选择GPS观测残差文件,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69打开GPS观测残差文件得到效果图,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GPS参数,纵轴为该GPS参数的残差。图SEQ图1\*ARABIC70GPS误差显示2.5)单击打开IMU观测值残差文件按钮,弹出显示界面,如果开始未打开proj文件,则选择『打开文件』,弹出对话框,选择IMU观测值残差文件,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71打开IMU观测值残差文件得到效果图,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72IMU观测值残差2.6)单击显示加密点按钮,弹出显示界面,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73加密点精度显示2.7)单击加密点三维显示按钮,对其进行三维显示。如下图所示:图SEQ图1\*ARABIC74加密点三维显示2.8)单击公共点较差按钮,检查公共点在所在各影像上的较差。弹出计算航带间公共点校差对话框图SEQ图1\*ARABIC75计算航带间公共点校差对话框【输入spt文件】:匹配点物方坐标文件,后缀为spt。【输入航带间公共点文件】:航带间公共点的点号文件,后缀为txt。其数据格式如下图所示,第一行为连接点个数,第二行起,左列表示一点在第一条航带上的点号,右列表示该点的同名点在下一条航带上的点号。图SEQ图1\*ARABIC76航带间公共点文件【公共点校差文件】:输出结果保存为公共点校差文件,后缀为txt,保存在Adjustment文件夹中。格式如下图所示,第一行为公共点个数,第二行起为每个公共点的三维坐标及其在XYZ方向的坐标差值的平均值。最后记录了所有公共点在XYZ方向的坐标差均值及在XYZ三个方向的方差。图SEQ图1\*ARABIC77公共点校差文件2.9)单击模型误差计算按钮,弹出提示如下:图SEQ图1\*ARABIC78模型误差计算生成Models_Residues.txt与Pts_ModelResidues.txt文件为统计结果。存放在Adjustment\temp文件夹中。Models_Residue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