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论1.1项目由来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沟镇蓬莱化工产业园泰和新材蓬莱产业区,项目新建年产7500吨间苯二胺提纯装置、中控室、变配电室原料及成品罐区、装卸站、液氮汽化系统、管廊、道路及厂区给排水工程等。项目购置间胺结晶箱、馏分槽、脱色蒸馏釜、学冷凝器、储罐等设备共计103台(套)。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中表1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本项目间苯二胺、导热油等有毒可燃的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需设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本项目的Q>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中表1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的建设项目需要设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因此本项目需编制环境风险专章。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的有关要求,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为准则,编制了《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烟台泰和化学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间苯二胺绿色提纯项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专章》。本专题报告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调查、环境风险潜势初判、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及风险预测和评估,了解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1.2.编制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施行);(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2019年10月30日修订);(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起施行);(1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起施行);1.2.2.地方法规及政策(1)《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9-01-01实施);(2)《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修正版)》(2018-11-30实施);(3)《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环境安全预警水质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2011-01-24实施);(4)《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3-01-01实施)。1.2.3.技术导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1.3.评价目的及评价重点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可能性。环境风险评价应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环境风险监控及应急建议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可燃的间苯二胺及导热油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火灾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1.4.评价工作程序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的要求,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1-1。图1-1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1.5.评价工作内容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调查、环境风险潜势初判、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风险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管理等。基于风险调查,分析建设项目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环境敏感性,进行风险潜势的判断,确定风险评价等级。风险识别及风险事故情形分析应明确危险物质在生产系统中的主要分布,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风险事故情形,合理设定事故源项。各环境要素按确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分别开展预测评价,分析说明环境风险危害范围与程度,提出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提出环境风险管理对策,明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综合环境风险评价过程,给出评价结论与建议。1.6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6.1评价工作等级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及简单分析。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间苯二胺、导热油,本项目所用机油存放于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内;产生的废机油、废导热油及废机油桶均存放于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危废间内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根据资料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见下表,详见本专题第4章。表1-2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环境要素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分级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风险潜势评价工作等级大气P4E2Ⅱ三级地下水P4E3I简单分析地表水P4E3I1.6.2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要求: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距厂界边界5km的区域。1.7环境敏感目标概况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以事故源为中心、半径5km范围,据现状调查,站场周围人口分布情况见表1-3,风险评价范围见图1-2。图1-2风险评价范围表1-3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表类别环境敏感特征厂址周边5km范围内环境风险序号敏感目标名称相对方位距离/m属性人口数1栾家村NE4590居住区15602王格庄村NE4810居住区10563北林院村NE3730居住区9524孙徐村NE4250居住区3265西城小学NE3440学校4626渤海花园NE4140居住区9607环峰碧海豪庭NE3550居住区22338北王绪村NE2770居住区23529南王绪村NE2590居住区168710北沟第一中学NE2250学校100811聂家村N680居住区126712北沟一村E1950居住区247213北沟二村E1640居住区77214北沟三村E1170居住区95015三十里店村SE4250居住区110016北唐村SE4660居住区94317南唐村SE4820居住区68218孙陶村SE4850居住区88519刘家村SE4980居住区56120西吴家村SE4930居住区63021和润村SE4560居住区47122大姜家村SE4430居住区71223辛家村S3110居住区46924苏家沟村S2420居住区56825诸由北村S4650居住区51126诸由南村S4830居住区71227观张家村S4920居住区89328东台村SW3100居住区91029丛林小区SW4530居住区45530东河阳村SW4900居住区81831西河阳村SW4960居住区163232庄头村SW4870居住区98333后柞杨村SW4030居住区74034唐格庄村SW2860居住区53535冶基村SW3890居住区73936唐家集村SW2280居住区73637东尚家村SW1190居住区51638李程杨村SW2880居住区51839福苑社区W3840居住区210040小河口村W1820居住区47841福海社区NW900居住区66842海沿李家村NW1080居住区865地表水项目周边无地表水体地下水项目周围6km2范围内浅层地下水噪声项目边界外50m

2、风险调查2.1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本项目涉及输送、储存间苯二胺,且生产装置内储存导热油,本项目使用机油存放于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内;产生的废机油、废导热油及废机油桶均存放于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危废间内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间苯二胺、导热油属于主要风险物资,危险类别为危害水环境物质。主要风险类型为间苯二胺泄露以及火灾等突发性事故产生的二次污染,本项目间苯二胺及导热油存储位置及存储量见下表。表2-1建设项目风险物质情况一览表原材料名称储存位置最大储存量(t)间苯二胺罐区间苯二胺装置内导热油装置内项目间苯二胺最大储存量为t。导热油加热装置内导热油循环量为t。2.2环境敏感目标调查根据危险物质在事故情形下的环境影响途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D确定建设项目各要素环境敏感程度(E)分级见表2-1,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见表2-1。表2-1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表类别环境敏感特征厂址周边5km范围内环境空气序号敏感目标名称相对方位距离/m属性人口数1栾家村NE4590居住区15602王格庄村NE4810居住区10563北林院村NE3730居住区9524孙徐村NE4250居住区3265西城小学NE3440学校4626渤海花园NE4140居住区9607环峰碧海豪庭NE3550居住区22338北王绪村NE2770居住区23529南王绪村NE2590居住区168710北沟第一中学NE2250学校100811聂家村N680居住区126712北沟一村E1950居住区247213北沟二村E1640居住区77214北沟三村E1170居住区95015三十里店村SE4250居住区110016北唐村SE4660居住区94317南唐村SE4820居住区68218孙陶村SE4850居住区88519刘家村SE4980居住区56120西吴家村SE4930居住区63021和润村SE4560居住区47122大姜家村SE4430居住区71223辛家村S3110居住区46924苏家沟村S2420居住区56825诸由北村S4650居住区51126诸由南村S4830居住区71227观张家村S4920居住区89328东台村SW3100居住区91029丛林小区SW4530居住区45530东河阳村SW4900居住区81831西河阳村SW4960居住区163232庄头村SW4870居住区98333后柞杨村SW4030居住区74034唐格庄村SW2860居住区53535冶基村SW3890居住区73936唐家集村SW2280居住区73637东尚家村SW1190居住区51638李程杨村SW2880居住区51839福苑社区W3840居住区210040小河口村W1820居住区47841福海社区NW900居住区66842海沿李家村NW1080居住区865厂址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数小计0厂址周边5km范围内人口数小计39887大气环境敏感程度E值E2地表水受纳水体序号受纳水体名称排放点水域环境功能24h内流经范围/km1无无无内陆水体排放点下游10km(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最大水平距离两倍)范围内敏感目标序号敏感目标名称环境敏感特征水质目标与排放点距离/m1无无无无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E值E3地下水序号环境敏感区名称环境敏感特征水质目标包气带防污性能与下游厂界距离/m1无F3S3D2无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E值E3

3、环境风险识别3.1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所涉及的储存物质、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均说明其物理化学和毒理学性质,危险性类别等,并按其危险性或毒性结合相应的评价阀值进行分类排队,筛选风险评价因子。项目主要危险化学品物质种类见表3-1。表3-1危险化学品种类序号物质名称主要成分储存形态危险性类别火灾危险性危规号1间苯二胺间苯二胺液态可燃,有毒/617892导热油矿物油液态可燃//项目主要风险物质为间苯二胺、导热油。项目涉及到的主要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和危险特性参见下表。表3-2间苯二胺理化性质一览表标识中文名:间苯二胺UN编号:1673英义名:m-Phenylenediamine危险化学品编号:61789分子式:C6H8N2分子量:108.141CAS号:108-45-2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针状结品。熔点(°C)63相对密度(水=1)1.14相对密度(空气=1)3.7沸点(°C)282-284饱和蒸气压0.08kPa(100℃)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和水泥的促凝剂。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甲醇、氯仿、丙酮,微溶于乙醚、四氯化碳。毒性及健康危害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LD50:650mg/kg(大鼠经口)2.刺激性家兔经眼:100μl,重度刺激。3.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菌10μg/皿。DNA抑制:小鼠经口200mg/kg。4.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5.其他大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o):375mg/kg(30d,雄性),引起胎死。生态学数据:1.生态毒性LC50:0.028mg/L(96h)(黑头呆鱼);3.9mg/L(96h)(虹鳟鱼);5.74mg/L(48h)(金鱼)EC50:3.9mg/L(48h)(水蚤)2.生物降解性好氧生物降解(h):168~672厌氧生物降解(h):672~26883.非生物降解性水中光氧化半衰期(h):31~1740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0.278~2.78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有毒。闪点(°C)无意义爆炸上限/引燃温度(°C)560爆炸下限/建规火险分级/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酸、强氧化剂、酸酐、酰基氯灭火方法无资料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注意事项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②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③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表3-3导热油理化性质一览表化学产品中文名称导热油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琥珀色室温下液体气味矿物油特性初沸点及沸程>280°C闪点216°C燃烧上下极限1%-10%(V)蒸气密度(空气=1)>1密度890kg/m3(20°C)自燃温度>320°C危险性概述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应会成为健康危险源。长期或持续接触皮肤,而不适当清洗,可能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油脂性粉/毛囊炎等疾病。用过的油可能包含有害杂质。油脂性粉刺/毛囊炎征兆及症状可能包括曝露的皮肤出现黑色包及斑点。若摄入,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及/或腹泻。未被评为可燃物,但会燃烧。未归类为环境有害物。急救措施吸入: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要求求助医生。接触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请求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情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接触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如刺激持续,求医。吞食:不要催吐,用水漱口并就医。医生须知:对症治疗。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长期或反复暴露可能造成皮炎。高压注入伤害需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丧失。消防措施特定的危险:危险燃烧物品可能包括:气载固体与液体微粒及气体(烟)的复杂混合物。一氧化碳。未被识别的有机、无机化合物。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洒水或喷雾。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的呼吸装置。泄露应急措施保护措施: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使用合适的防扩散措施,以免污染环境。用沙、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来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清除方法: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额外建议:应将无法处理的严重溢漏事件通知地方当局。一般预防措施:若存在吸入蒸汽、喷雾或烟雾的危险,请使用局部气通风系统。为防起火,应适当地处置任何受其污染的拭抹布料或清洗材料。将本资料单所含的信息包括进本地情况风险评估中,将有助于为本品的搬运、储存及弃置制订有效的控制系统。搬运:避免长期或持续与皮肤接触。避开吸入其蒸汽和(或)烟雾。装卸桶装产品时,应穿保护鞋,并使用恰当的装卸工具。储存:密闭容器,放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适当加注标签及可封闭的容器。储存温度:长期储存(3个月以上)-15~50℃:短期储存-20-60℃。推荐使用的物料:对于容器或容器内衬,应使用软钢或高密度聚乙烯。不适用的物质:PVC。3.2生产系统危险识别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施工期工艺流程:图3-1施工期生产工艺流程2、运营期工艺流程图3-2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二、危险识别项目在工艺过程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间苯二胺及导热油泄露项目导热油主要泄露途径为加热装置破裂,间苯二胺储存在密闭储罐内由中温水进行保温保证液体状态,经管道输送,主要泄露途径分别为管道破裂及罐体破裂泄露。项目设置有报警器,并在罐区与工艺区交接点设有应急关断阀,管道泄露易于控制泄露源,且泄露出的间苯二胺常温下凝固,间苯二胺储罐全破裂可能性较低,一般为焊缝、管道等发生泄露,因此主要泄露危害为泄漏后清洗地面产生的间苯二胺水溶液及生产装置内的导热油。(2)火灾由于本项目间苯二胺在密闭储罐内储存,正常生产情况下不具备发生火灾的条件,但通过上述物料危险性分析可知,间苯二胺属于可燃物质,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本工程中主要生产装置如间苯二胺储罐等,贮存大量的间苯二胺,且导热油装置内存储的导热油具有易燃性,决定了本工程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生产场站内容器及其附属设施均可能成为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危险源。项目储罐及设备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不具备火灾的条件,因此最大可能火灾事故为导热油及间苯二胺泄露或间苯二胺管道破裂泄露时遇上火源从而引起火灾事故,项目配备有报警器及视频监控,可通过阀门及时控制管道破裂导致的泄露。因此,最大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为储罐破裂泄露时引起的火灾事故。项目环境风险单元分布详见下图。图3-3环境风险单元分布图3.3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途径识别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途径主要有两类:(1)环境空气扩散间苯二胺及导热油引起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项目废气收集或处理装置非正常运转,导致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超标排放,污染环境。(2)土壤和地下水扩散项目间苯二胺泄露后对地面进行冲洗过程中高浓度间苯二胺水溶液及泄露的导热油遇裸露地表,则直接污染土壤。在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下渗等作用,进而污染地下水。3.4风险识别结果综上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汇总见下表。表3-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表序号危险单元风险源主要危险物质环境风险类型环境影响途径可能受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1罐区储罐间苯二胺物质泄漏、火灾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周围居民2装置放置区输送管道、加热装置间苯二胺、导热油3装卸区输送管道间苯二胺

4.环境风险潜势初判4.1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4.1.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项目风险物质主要为间苯二胺及导热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间苯二胺储存量为625t,导热油为5t,项目Q值计算详见下表。表4-1建设项目Q值计算表序号危险物质名称最大储存量/t临界量/tQ值1间苯二胺1002导热油2500Q值总计项目Q值为,位于1≤Q<10区间。4.1.2.行业及生产工艺(M)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按照表1-3评估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将M划分为(1)M>20;(2)10<M≤20;(3)5<M≤10;(4)M=5,分别以M1、M2、M3和M4表示。表4-2行业及生产工艺(M)行业评估依据分值石化、化工、医药、轻工、化纤、有色冶炼等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套无机酸制酸工艺、焦化工艺5/套其他高温或高压,且涉及危险物质的工艺过程a、危险物质贮存罐区5/套(罐区)管道、港口/码头等涉及危险物质管道运输项目、港口/码头等10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含净化),气库(不含加气站的气库),油库(不含加气站的油库)、油气管线b(不含城镇燃气管线)10其他涉及危险物质使用、贮存的项目5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

b长输管道运输项目应按站场、管线分段进行评价。间苯二胺提纯工艺生产工艺温度小于300℃,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小于10MPa,行业属于“化工危险物质贮存罐区”,M值为5,属于M4。4.1.3.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按照下表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P),分别以P1、P2、P3、P4表示。表4-3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P)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行业及生产工艺(M)M1M2M3M4Q≥100P1P1P2P310≤Q<100P1P2P3P41≤Q<10P2P3P4P4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P)为P4。4.1.4.环境敏感程度(E)的分级(1)大气环境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4-4。表4-4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敏感程度类型大气环境风险受体类型1(E1)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5万人以上,或企业周边500米范围内人口总数1000人以上,或企业周边5公里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类型2(E2)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或企业周边500米范围内人口总数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类型3(E3)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1万人以下,且企业周边500米范围内人口总数500人以下项目所在地周边5km范围内人口总数39887人,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属于E2。(2)地表水环境依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与下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4-5。其中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别见表4-6和4-7。表4-5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S1E1E1E2S2E1E2E3S3E1E2E3表4-6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F1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Ⅱ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一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的较敏感F2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二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省界的低敏感F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表4-7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级环境敏感目标S1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区;或其他特殊重要保护区域S2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S3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拟建项目位于蓬莱化工产业园,该园区为山东省人民政府认证的化工园区(鲁政办字[2018]185号),园区内配套设施齐全。拟建项目配套建设的事故水池有足够容积,已建立完善的三级防控体系;此外,拟建项目生产废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因此本项目事故废水可以做到控制在本厂界内。项目周边无地表水体,因此本项目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不会对地表水水质产生影响。本项目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为低敏感(F3),环境敏感目标分级为S3。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环境低度敏感区(E3)。(3)地下水环境依据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4-8。其中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别见表4-9和表4-10。当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G分区或D分级及以上时,取相对高值表4-8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包气带防污性能地下水功能敏性G1G2G3D1E1E1E2D2E1E2E3D3E2E3E3表4-9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G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G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G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表4-10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D3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20.5m≤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Mb≥1.0m,1.0×10-6cm/s<K≤1.0×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1岩(土)层不满足上述“D2”和“D3”条件Mb:岩土层单层厚度。K:渗透系数。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为G3,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D2。由此确定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E3。4.2环境风险潜势划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按照表4-11确定环境风险潜势。表4-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轻度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E1)Ⅳ+ⅣⅢⅢ环境中度敏感(E2)ⅣⅢⅢⅡ环境低度敏感(E3)ⅢⅢⅡⅠ注:Ⅳ+为极高环境风险。综上所述,项目大气环境环境风险潜势为Ⅱ,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为Ⅰ。4.3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4-12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表4-1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综上所述,项目大气环境环境风险潜势为Ⅱ,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均为Ⅰ,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4.4风险事故情形分析4.4.1风险类型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类型主要是火灾和泄漏两种类型,表6-1列出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情形、危险物质向环境好转移的可能途径。表4-13建设项目风险事故情形设定汇总环境风险类型风险源危险单元主要风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泄漏罐区、设备放置区、装卸区输送管道、生产装置间苯二胺、导热油泄露的导热油及处理泄露的间苯二胺时产生的地面清洗废水渗透至地下水火灾后产生的消防废水输送管道间苯二胺、导热油火灾发生后的消防水通过雨水管或因收集不及而外排到外环境的地表水中、消防废水下渗到地下水中。火灾时产生的未充分燃烧废气输送管道间苯二胺、导热油火灾时产生的未燃烧充分的CO通过空气扩散到周边的村庄。4.4.2最大可信事故确定本工程建成后最可能发生泄露的是厂区输送管道及生产设备中间苯二胺、导热油的泄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E泄露频率表”,见下表。表4-14泄露频率表(单位:次/年)部件类型泄漏模式泄漏频率75mm<内径≤150mm的管道泄漏孔径为10%孔径全管径泄漏2.00×10-6/(m·a)3.00×10-7/(m·a)泵体和压缩机泵体和压缩机最大连接管泄漏孔径为10%孔径(最大50mm)泵体和压缩机最大连接管全管径泄漏5.00×10-4/a1.00×10-4/a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指:是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由表4-14可知,本工程储存区泄漏事故的发生概率均不为零,储存区发生泄漏,短时间内很难发觉,因此,贮存单元的泄漏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要远远大于生产单元。4.5风险预测与评价4.5.1大气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主要原料为间苯二胺以及生产装置内的导热油均为可燃物质,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火灾事故;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导热油为可燃液体,一旦发生泄露,遇到明火就会火灾事故。一旦发生泄露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控制阀门或检修设备,采用有效的堵漏方式,完全可以将影响控制在源头,避免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建设单位应及时按照应急预案安排求援和疏散,并及时佩戴呼吸器,以免烟雾损害健康。发生火灾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主要是燃烧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由于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释放量难以定量,本次评价主要定性分析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空气的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及氢、氛、臭氧、氮、氩和尘等,而火灾所产生烟雾的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种物质约占所有烟雾的90%~95%;另外还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氯化氢、硫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等,约占5%~10%,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是CO、NO、烟尘等有害物质。一氧化碳产生量相对较大,危害也较大,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使人室息或死亡。一般情况下,火场附近的一氧化碳的浓度较高(浓度可达0.02%),而距火场30m处,一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0.001%)。因此,近距离靠近火场会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据以往报道,在火灾而造成的人员死亡中,3/4的人死于有害气体,而且有害气体中一氧化碳是主要的有毒物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无论对植物还是对人类均没有危害作用。但是,当空气中的氮被转化成氮氧化物和氮氢化物(如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氨气等)时,其危害作用显著增加。二氧化氮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哮喘、支气管炎、肺水肿等多种疾病。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0.05%时,就会使人致死。在火场之外的开阔的空间内,由于烟雾扩散,二氧化氮的浓度被迅速稀释,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烟尘是燃烧的主要排放物,烟尘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危害越大。烟尘可使大气能见度显著下降,烟尘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吸入效应上。烟尘微粒可吸附有害气体,引起人的呼吸疾病。在火场之外的空间内,由于新鲜空气与烟雾之间的对流,烟的浓度被稀释,对人体的伤害较小。因此,火灾发生时将不可避免的对人员安全与生产设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本项目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完备的应急疏散体系,远离火源,杜绝事故的发生。4.5.2地表水环境风险分析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同生产废水送至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达到蓬莱市北沟镇综合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标准后排入蓬莱市北沟镇综合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生产装置及储罐储存间苯二胺,泄露后会凝固成固体,在地面冲洗时冲洗废水可能进入地表水环境,且项目涉及的间苯二胺及导热油均为可燃物质,发生火灾产生消防废水若不及时处理同样可能进入地表水环境。故地表水主要环境风险为泄露产生的地面冲洗废水及发生火灾事故时灭火过程产生的消防废水,地面冲洗废水中含高浓度间苯二胺,消防废水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等污染物若直接通过市政雨水或污水管网进入纳污水体或市政污水处理厂,含高浓度的消防排水势必对水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进入污水厂则可能因冲击负荷过大,造成污水厂处理设施的停运,导致严重污染环境的后果,项目储罐区有设围堰及集水坑,可有效收集消防废水,可减少泄露产生地面冲洗废水及消防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4.5.3地下水环境风险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低于一级的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执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项目为Ⅳ类项目,无对应的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地面均已做硬底化处理,事故产生的消防废水不存在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具体防渗措施见下表。表4-15污染途径及应采取的防制措施防渗分区污染途径污染环节污染防治措施重点防渗区地面、池体、池壁、管线渗漏生产设备放置区、罐区、装卸区从下到上依次为:①基土夯实,夯实系数≥0.97②60mm厚C15混凝土垫层③最薄处30厚C30细石混凝土找坡层,强度达标后表面打磨或喷砂处理④0.15厚环氧打底料两道⑤1厚环氧玻璃钢隔层⑥5厚水泥砂浆初期雨水池、雨水监测池、废水收集池①自然地基采用粘土夯实硬化;②池体建设应采用高标号防渗混凝土;③池底及池壁防渗及防腐处理。如采用土工布膜衬垫、塑料树脂夹层等;④池体内衬防腐、耐高温材料;⑤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相关防渗规定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⑥按照水压计算,设计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简单重点防渗区地坪裂隙下渗控制室、配电室一般地面强化4.5.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项目主要风险单元为罐区、设备放置区及装卸车区。环境风险主要是危险化学品泄漏及泄露引发的火灾事故的次生污染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危险源主要是间苯二胺及导热油,间苯二胺及导热油发生泄露,会污染地表水环境,若引起火灾事故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CO、NOx),火灾事故灭火过程产生的消防废水可通过储罐区围堰及集水坑截留,减少对地表水环境污染。建设单位应采取必要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减轻事故发生时的污染物对周边村庄居民的影响。在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采取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后,环境风险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小,项目环境风险可控。5、风险管理强化管理是防范风险事故的最有效途径。从重大事故原因来看,重大事故发生多为违反操作规程,疏于管理所致。提高全员职工安全意识,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控措施,使出现风险的概率降至最低。企业在工程设计阶段认真检查,将涉及到的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设施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审核,项目所选定的设备管件、阀件和生产装置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以确定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建议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劳动卫生安全预评价。企业在设计、施工及开车前进行综合分析,整个运行期进行综合性的自我审查及监督,及时处理装置的不安全因素,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有关的安全规定,确保装置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制定有关工艺规程和配备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在生产运行前强化工艺、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人员培训要求,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置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工作服、空气呼吸设备、便携式吸气设备、防护眼镜、耳塞和手套等。加强对储罐泄漏事故的防护,对储罐法兰、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对泄到围堰的物料应使用临时抽吸系统尽快收集,减少蒸发或引起爆炸和着火的可能。一旦发生火灾、爆炸,要尽快使用己有的消防设施扑救,组织救助人员,疏散周围群众远离事故区。5.1风险防范措施图5-1项目逃生路线图5.1.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拟建项目厂区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总平面布置按照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装置之间设置环形通道,并与厂外道路连接,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并将散发可燃气体的罐区、装卸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避免布置在避风地带,场所做好排放雨水措施:对于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储罐,设置自动检测仪器、报警信号及紧急泄压设施,以防措作失灵和紧急事故带来的设备超压。按规定设置建筑物的安全通道,以便紧急状态下保证人员的疏散。生产现场有可能接触有毒物质的地点设置安全淋浴洗眼设备。设置必要的生产卫生用室、生活卫生用室、医务室和安全卫生教育室等辅助用房,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服等。5.1.2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范措施(1)危险化学品贮存拟建项目的罐区布置需要通风良好,保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迅速稀释和扩散按照规定划分危险区,保证防火防爆距离,罐区设集液池,储罐周围设置防火堤和围堰。围堰的设置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和要求进行。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在事故泄漏时,有毒物质能及时得到控制。易燃介质储罐的排气管安装阻火器。(2)危险化学品运输由于间苯二胺具有可燃性和毒性,在运输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委托有运输资质和经验的单位运输,确保安全。为此,采取如下运输管理措施:A合理规划运输时间,避免在车流和人流高峰时段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应避开人流高峰期。夏季运输应尽量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B间苯二胺装运应做到定车、定人。定车就是要使用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定人就是要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驾驶、装卸,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装卸管道与槽罐车有可靠密闭的连接方式,槽车充装环节,宜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不得使用塑料管。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充装前对危险品运输“三证”(危化品运输、经营许可证、危化品运输押运员证、槽车检验合格证)及槽车外观和各附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一不准充装严禁超装。C各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明显位置应有规定的危险物品标志。D在各物料的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在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和环保等有关部门,必要时疏散群众,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和消防人员抢救伤者和物资,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E应对各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和检修,防患于未然,保持车辆在良好的工作状态。F充装车辆停放要远离热源,地势开阔平坦,防止阳光曝晒。厂区车辆行驶要限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并按指定路线行驶。G装卸区应有防撞、防滑、防溜车设施。汽车装卸区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装卸区内应设回车场;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3)厂区内间苯二胺输送及安全控制措施A间苯二胺储罐附近应设有消防喷淋水雾和排水等防范设施。B间苯二胺管道严禁穿过办公室、控制室及与其无关的房间。间苯二胺的输送管道应标出明显的颜色,并对管内介质流向作出明显标志,以利操作和事故处理。C间苯二胺管道、阀门、法兰、垫片及紧固件等材质、压力等级应符合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的要求。按照SHB-S01《石油化工常用法兰垫片选用导则》中规定选用对应的垫片。D间苯二胺的装卸应有安全措施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E应必须保证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熟练、安全的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各个参数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5.1.3储罐区风险防范措施(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应符合《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的要求,同时应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6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文中可燃液体储罐按单罐单堤设置防火堤或防火隔堤的要求;(2)储罐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的要求;(3)储罐区防腐设计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18)的要求,储罐、管道、输送泵均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用适宜的防腐材质。储罐外壁须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定期进行壁厚测试,防止腐蚀穿孔造成突发泄漏事故;(4)储罐必须罐体完好,不渗不漏,罐座正立坚固;(5)严格把好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关,确保储罐的材质、焊接、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6)储罐灌装系数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规定值下,不得超装。储罐顶部设置液位远传装置,防止液位失真、溢罐发生;(7)可燃液体储罐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贮罐的安全设施要齐全。所有储罐的金属本体、管道、泵机均应可靠接地,运输车辆卸料区应设置等电位静电接地端子,确保运输车辆先接地、后卸料。建议罐区入口处设人体静电导除装置,罐区地面应采用能导除静电的不发火地面,罐区应采取防雷击保护设计措施;(8)储罐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的高危储罐应采取如下安全对策措施;储罐设液位、温度指示、超温和超液位报警、紧急切断控制系统、自动进出罐系统,气体泄漏检测报警和火灾报警系统。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防雷接地设施、消防设施及防静电设施等。5.1.4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除联锁控制系统外,间苯二胺储罐单元还根据工艺需要,在其他设备和管道上设置有温度、压力检测、报警设施。在有可能发生间苯二胺泄漏的地方设置有相应的报警仪。罐区应设置紧急备用储罐或良好的紧急物料排放处理系统,用于收集排出的物料。企业应充分考虑停开车、正常生产操作、异常生产操作及紧急事故处理时的安全对策措施和设施,并制定操作规程。当操作中需要改变工艺参数时,应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实施。5.1.5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采取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对生产和贮存系统采取集中检测、显示、连锁、控制和报警。设施连锁和紧急停车系统,并独立于监视和控制系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装置根据工艺介质特性和规范要求设置报警系统,其信号引至控制室的DCS系统进行显示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对间苯二胺储罐的液位和输送系统实行联锁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小因生产和操作对人员造成的危害。5.1.6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采取双电路电源供电。仪表负荷、消防报警、关键设备等按一类负荷设置,采用不间断电源装置供电,事故照明采用带电池的应急照明。根据装置原料及产品的特点选用电器设备。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如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采取相应防静电接地措施。防静电,凡生产装置及其管道,生产及输送、贮存可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及管道均设置防静电设施,并将防静电接地与安全接地连接在一起。各装置、设备、设施、贮罐及建构筑物设计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雷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所有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和外壳、避雷设施生产中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管道均可靠接地,接地极的布置与接地电阻要求将按照国家标准设计。5.1.7大气环境风险防范(1)大气环境风险防范、减缓措施和监控要求防范措施及监控要求:①在施工及检修等过程中,应在施工区设置围挡,严禁动火,如确需采取焊接等动火工艺的,应向公司总经理,经总经理批准、并确保与储罐相关联的其他生产装置停产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应远离车间内的生产设备,如反应等;远离物料输送管线、廊道等设施,防止发生连锁风险事故。②)在贮罐和贮槽周围设计符合要求的围堰。围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根据储罐的具体尺寸确定;安装液位上限报警装置和可燃气体报警仪,按规程操作;安装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罐区内电气装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格按照存储物料的理化性质保障贮存条件;储罐区设置自动探测装置,若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超过允许浓度,则开启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和故障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或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③罐区均设置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火灾消防装置并与水喷淋系统连锁。若发生泄漏时触发了报警装置和连锁装置,附近的管道阀门会自动关闭,切断物料泄漏源。减缓措施:①储罐发生泄漏等突发环境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应及时修补,以防污染物更多的泄漏。②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时,应使用水、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灭火过程同时对邻近储罐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对扩散至空气中的未燃烧物、烟尘等污染物进行洗消,以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③对涉及可燃物料的储罐等设备区域设置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与消防水喷淋装置,一旦泄漏的物料触发了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连锁装置,装置附近的管道阀门会自动关闭,切断物料来源。中控室同时可显示报警位置,应急人员对报警地点进行事故应急处置。若泄漏的物料发生了火灾事故,连锁的消防水喷淋装置会自动开启进行消防喷淋。(2)事故状态下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分析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根据监测到的最大落地浓度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当出现居住区浓度超标时,应注意超标范围内居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尤其注重对距离项目较近的居民的防范。日常工作中也应注重与周边村民的联系,在发生事故时做到第一时间通知撤离,减轻事故的不利影响。(3)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呼吸系统防护:疏散过程中应用衣物捂住口鼻,如条件允许,应该佩戴自吸式防毒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尽可能减少身体暴露,如有可能穿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根据泄漏影响程度,周边人员可选择在室内避险,关闭门窗,等待污染影响消失。(4)人群疏散方式、方法事故状态下,根据气象条件及交通情况,选择向远离泄点上风向风向疏散。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交通情况,有序疏散,防治发生交通事故及踩踏伤害。①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散通道出口通畅,应急照明灯能正常使用。②明确疏散计划,由应急指挥部发出疏散命令后,应急消防组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③应急消防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公安消防大队)进行疏散工作,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④事故现场有被困人员时,疏导人员应劝导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⑤正确通报、防止混乱。疏导人员首先通知事故现场附近人员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对下风向毒性终点浓度-2范围内的企业员工进行疏散。⑥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应使用镇定的语气,劝导员工消除恐惧心里,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疏散。⑦广播引导疏散。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家,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⑧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应急消防队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又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⑨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友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⑩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为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被困人员,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方位、数量。(5)紧急避难场所①选择厂区大门前空地及停车场区域作为紧急避难场所。②)做好宣传工作,确保所有人了解紧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功能。③紧急避难场所必须有醒目的标志牌。④紧急避难场所不得作为他用。(6)周边道路隔高和交通疏导办法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为配合救援工作开展需进行交通管制时,警戒维护组应配合交警进行交通管制。①设置路障,封锁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防止车辆或者人员再次进入事故现场。主要管制路段为陆集路、孔连路,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②配合好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小队,确保应急救援小队进出现场自由通畅。③引导需经过事故现场的车辆或行人临时绕道,确保车辆行人不受危险物质的伤害。5.1.8事故废水环境风险防范1、单元防范措施拟建罐区设置围堰、导流沟和集液井。罐区围堰面积为463.14m2,围堰高度为1.5m,泵区围堰面积为40.59m2,围堰高度为0.15m,装置区围堰面积为766.36m2,围堰高度为0.15m。物料一旦发生泄漏,尽可能切断泄源并迅速将泄漏的物料进行转移;泄漏物料用专门收容器具收集回用或作危废处置;当发生火灾时用水对罐体进行冷却,消防下水排入事故水池。2、厂区防范措施事故废水防范体系:拟建项目涉及的物料为可燃、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会形成事故消防废水以及厂内污染雨水,拟建项目厂内事故废水防范措施如下:一级防控:拟建罐区设置围堰、废水切换阀截断措施。事故状态下,罐区排水可通过截断措施收集至厂区事故应急池内:二级防控:厂区雨水排口设有切断闸阀系统及容积为243m3的初期雨水池,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和控制规范》(OSY08190-2019)进行事故收集池有效容积符合性分析。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计算公式如下:V总=(V1+V2-V3)max+V4+V5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取其中最大值。V总—事故排水储存设施的总有效容积(即事故排水总量),m3;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V2—火灾延续时间内,事故发生区域范围内的消防用水量,m3;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a、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算,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储罐区考虑成品储罐泄漏作为一个罐组泄漏,装置区考虑最大灰品储罐容积400m3。b、V2:生产区最大消防用水量根据设计资料,设计厂区消防用水量最大处为储罐组,火灾类别为甲类,消防用水为室外消防用水及事故吸收用水,最大设计流量137.8L/s,最长延续时间2h,消防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为992.16m3。c、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项目对储罐设置围堰,罐区围堰V=694.71m3,泵区围堰为V=6.09m3,装置区围堰V=114.95m3,合计V3=815.75m3。d、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本项目新增废水依托污水收集池,因此事故时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废水量每日污水收集池水量V4=0m3。e、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V5。初期雨水量为Qs=qψF式中:Qs—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m²);ψ—综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²。q暴雨强度取304.83L/(s.hm²),ψ综合径流系数取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9,F汇水面积取生产装置区、罐区、环保设备、装卸区及雨水收集池面积和即0.17hm²计算得初期雨水流量为46.439L/s,降雨时间按照GB/T50483-2019规定,取15min计算得初期雨水量为41.795m3。本项目事故废水最大量为V事故废水=(V1+V2-V3)max+V4+V5=(400+992.16-815.75)+0+41.795=618.205m3。本项目事故应急池应不小于618.205m3,故本项目依托的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容积为3200m3的事故应急池,能够满足本项目事故应急需求。事故状态下,厂区水排口闸阀处于关闭状态,打开事故应急池闸阀,将进入雨水排放系统的事故消防废水收集至事故应急池,在极端情况下,亦可将事故消防废水收集至初期雨水池,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不会通过雨水系统排出厂外。待事故应急解除后,事故废水分批分量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如污水处理站不能处理,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三级防控:厂内雨水总排口设有切断闸阀系统,发生火灾事故时,将事故废水收集在厂区内。拟建项目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确保事故废水控制在厂区内,降低事故状态下对地表水风险受体的污染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当所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超出企业防控能力,产生的事故废水超过消防事故水池存储能力时,为确保事故废水不外流出园区,避免对园区外水环境造成污染。蓬莱化工产业园已建设一座5000m3事故池,作为蓬莱化工产业园区的事故废水防控措施。拟建项目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三级防控示意见如下图所示。图5-2事故状态下厂区排水与切断措施示意图图5-3雨污导排图5.1.9火灾风险防范措施(1)控制和消除火源A、工作时间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罐区。B、动火必须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C、使用防爆性电器。D、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掷。E、安装避雷装置。F、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G、物料运输使用专用的设备进行。(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A、储罐、泵、管道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选用合格产品。B、管道等有关设施应按要求进行试压。C、对设备、管道、泵等定期检查、保养、维修。D、电器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3)加强管理、严格纪律A、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B、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通风、管线是否有问题,消防通道、地沟是否通畅等。C、检修时,做好隔离,清洗干净,分析合格后,要有现场监护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动火。D、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工作。(4)安全措施A、消防设施要保持完好。B、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本项目:间苯二胺贮存场所,均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C、要正确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D、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E、厂区要设有卫生冲洗设施。F、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5.1.10其它安全防范措施(1)设置完善的消防报警系统,设置紧急救援站。(2)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注意传动设备的润滑,防止摩擦起电。(3)罐区及附近场所要提醒人员注意的地点应按标准设置各种安全标志,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及防止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要求涂安全色。安全色执行《安全色》(GB2893-2008)规定,安全标志执行《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3-2008)规定。(4)厂内危险陵物必须设置专门的收集容器和场所,做好防雨、防渗、防泄漏措施,决不允许工业固废流失。(5)一旦发生事故,可将消防水和工艺废水收集,待事故解决、生产正常后,再将废水接入废水处理装置处理。(6)若发生泄漏,则所有排液、排气均应尽可能收集,集中进行妥善处理,防止随意流动。企业应经常检查管道,定期系统维护。管道施工应按规范要求进行。(7)在最高建筑物上设立风向标。如有泄等重大事故发生,根据风向对需要疏散的人员进行疏散至安全点。(8)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事故抢救演习。企业应开展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规定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的安全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5.2事故应急预案5.2.1应急响应制度(1)应急响应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重大(I级响应)、较大(I级响应)、一般(I级响应)三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I级应急响应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I级应急响应由阜阳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m级响应在园区管委会协调下,由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2)应急响应程序事故状况下,应按以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①开通与突发环境事件所在地市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系统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②)立即向园区管委会、阜阳市临泉县生态环境分局、临泉县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③及时向阜阳市生态环境局、阜阳市人民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④组成专家组,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地方或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⑤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根据需要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5.2.2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是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是针对危险源制定的一项应急反应计划。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部令第3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能力的编制单位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为了在一旦发生间苯二胺泄漏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