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A组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a表示TRH,属于多肽类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B.TRH与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C.如果切除垂体,则a含量会增加,b和c含量均减少D.呆小症患者如果服用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解析:图示过程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机制,能够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A正确;TRH化学本质为大分子,特异性受体位于垂体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甲状腺激素是小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错误;如果切除垂体,无法分泌b(TSH),进而导致c(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减少,由于反馈调节机制的存在,又会导致a(TRH)分泌量增加,C正确;呆小症患者如果服用过多的甲状腺激素,由于反馈调节机制的存在,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D正确。故选B。2.(2023·河北巨鹿中学校联考三模)下图表示某激素分泌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定向作用于垂体B.若靶腺为甲状腺,则激素c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C.若激素c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则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D.若激素c可以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则靶腺为肾上腺髓质解析:在动物体内,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定向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A正确;若靶腺为甲状腺,则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其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B正确;若激素c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则靶腺为性腺,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C正确;已知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可以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若激素c可以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则靶腺为肾上腺皮质,D错误。故选D。3.(2024·山西省忻州市名校高三联考)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能分泌一系列促激素刺激相关靶腺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激素,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神经垂体不能合成激素,只能储存激素(如抗利尿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液中由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B.阻断神经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动物甲状腺萎缩C.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调节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以参与维持血糖平衡D.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多,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血液中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A错误;神经垂体不能合成激素,故阻断神经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正常,不会导致动物甲状腺萎缩,B错误;胰岛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不受垂体的调节,C错误;严重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使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D正确。故选D。4.(2021·福建卷)下列关于健康人体中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D)A.胰岛素直接参与肝糖原的合成B.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消耗能量D.胰岛素的形成过程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解析:胰岛素只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自身并不参与代谢,A错误;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B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形成过程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正确。故选D。5.激素在调控人体稳态中起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B.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脏重吸收水,以调节渗透压C.性激素通过调节细胞膜上受体传递信息,发挥生物学功能D.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可对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反过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其作用于下丘脑时,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错误;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二者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作用相抗衡,D正确。故选C。6.(2024·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期末)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血糖急剧升高时,短时间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会迅速增高后又快速下降。研究发现,胰岛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支配,还与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有关,当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时,能引起胰岛B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A.血糖急剧升高后,胰岛B细胞能快速将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入血液B.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使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升高C.胰岛B细胞质膜上的K+通道磷酸化进而开放,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D.电位变化导致Ca2+内流,促使囊泡的形成及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解析:结合图示可知,当血糖急剧升高后,胰岛B细胞能快速将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入血液,进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A正确;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使ATP合成增加,进而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升高,从而促进了胰岛素的释放,B正确;据图可知,胰岛B细胞质膜上的K+通道磷酸化进而使钾离子内流受阻,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进而促进钙离子内流,C错误;图中显示,钾离子外流受阻,引发电位变化导致Ca2+内流,促使囊泡的形成,进而促进胰岛素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D正确。故选C。7.(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图中K+进入细胞后除了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还具有促进包含胰岛素的囊泡的形成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此时的ATP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信息分子C.某药物可以关闭K+通道,则该药物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D.胰岛素释放后,会持续使血糖水平降低解析:图中K+进入细胞后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a2+促进包含胰岛素的囊泡的形成,A错误;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故图中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B正确;“某药物”可抑制K+通道活性,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错误;激素作用完成以后就失活,所以胰岛素释放后,不能持续使血糖水平降低,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8.(2024·辽宁营口高三期末)持续性的抑郁刺激会激活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下丘脑过度分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通过GC(糖皮质激素)影响海马区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浓度以及下丘脑相应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激活HPA轴,使患者出现各种抑郁表现。现利用正常大鼠和抑郁大鼠为材料,进行8周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如下:组别p(Glu)/(mg·L-1)c(GABA)/(μmol·L-1)NR1/(OD·μm-2)NR2B(OD·μm-2)GABAAa2(OD·μm-2)CRH(OD·μm-2)正常对照组(C)12.537.293.5717.7144.065.13抑郁对照组(DC)26.733.9612.1342.0927.4614.70抑郁运动组(DE)22.415.876.8527.5235.317.43注:表中信息为不同组别大鼠海马区Glu质量浓度、GABA浓度及下丘脑区内Glu受体(NR1和NR2B亚基)、GABA受体(GABAAa2亚基)、CRH阳性表达检测结果。(1)GC作用的靶器官有海马区、下丘脑、垂体,它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其生物学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运动干预可通过降低Glu的浓度、抑制下丘脑区内Glu受体的表达,同时提高GABA的浓度、促进下丘脑GABA受体的表达,降低CRH的分泌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据此推测Glu可以促进(填“抑制”或“促进”)CRH的分泌。(3)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CRH定量测量仪、注射器。简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思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大鼠不作处理;B组大鼠用一定剂量的药物处理8周;C组大鼠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D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不作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8周后检测4组大鼠中CRH阳性表达情况。解析:(1)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GC(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影响海马区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浓度以及下丘脑相应受体的表达,因此GC作用的靶器官有海马区、下丘脑、垂体。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根据题意“GC(糖皮质激素)影响海马区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浓度以及下丘脑相应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激活HPA轴,使患者出现各种抑郁表现”,比较表格中抑郁对照组和抑郁运动组可知,抑郁运动组Glu降低、下丘脑区内Glu受体的表达减少,同时提高GABA的浓度、促进下丘脑GABA受体的表达,Glu降低和下丘脑区内Glu受体的表达减少会抑制HPA轴过度激活,因此可推测Glu可以促进CRH的分泌。(3)若要验证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则实验自变量为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为大鼠中CRH阳性表达情况,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思路为: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大鼠不作处理;B组大鼠用一定剂量的药物处理8周;C组大鼠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D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不作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8周后检测4组大鼠中CRH阳性表达情况。B组一、单选题1.(2024·辽宁锦州高三期末)为了研究血糖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将正常鼠的胰岛的某一部位作相关处理,得到了甲、丙两种类型的模型鼠,乙为正常鼠。现对甲、乙、丙鼠作进食不运动和进食运动处理,同时测量出了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进食但不运动,甲鼠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糖转化成了糖原和非糖物质B.甲鼠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失调,丙鼠可能是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失调C.甲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丙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低D.进食且运动后,丙鼠的血糖浓度持续下降,可能导致休克解析:进食但不运动,甲鼠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形成尿糖,随尿液排出导致血糖浓度下降,A错误;由图可知,与乙鼠相比,甲鼠在进食后血糖浓度较高,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失调,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模型鼠丙进食后血糖浓度始终偏低,可能是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失调,胰高血糖素偏少,B正确;由于甲、丙两种模型鼠是处理胰岛的某一部位得到的,根据甲血糖浓度偏高,可推知甲鼠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可能低,丙鼠血液中血糖偏低,其胰高血糖素含量低,胰岛素的含量不一定低,C正确;进食且运动后,丙鼠由于血糖浓度持续下降,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表现为休克,D正确。故选A。2.(2023·北京大兴校考三模)斑马鱼如果看到同类遇险,自己也会感到恐惧。这种“共情”由神经元分泌的催产素所调控,缺乏产生催产素相关基因的鱼无法察觉同类的情绪。催产素对小鼠有同样的作用,也会影响人类的社会性反应。关于上述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C)A.被敲除催产素合成基因的斑马鱼会成为“不合群”的鱼B.无法察觉情绪的鱼注射催产素后能恢复“共情能力”C.催产素引起女性的子宫收缩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D.这种机制可能演化于鱼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解析:被敲除催产素合成基因的斑马鱼,无法察觉同类的情绪,会成为“不合群”的鱼,A正确;“共情”由神经元分泌的催产素所调控,无法察觉情绪的鱼注射催产素后,能恢复“共情能力”,B正确;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而子宫收缩和胎儿对产道的刺激又进一步加强催产素分泌,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意义是加快分娩的进程,C错误;催产素对小鼠有同样的作用,也会影响人类的社会性反应,因此这种机制可能演化于鱼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D正确。故选C。3.(2024·江苏南通届高三期末)2022年1月,科学家宣布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胰岛素之外的第二种快速降糖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该激素可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进而降低血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血糖平衡调节只有体液调节,需多种器官和系统共同参与B.血糖浓度降低可能抑制FGF1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C.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抗衡作用D.脂肪细胞膜上只存在胰岛素和FGF1的受体,体现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解析:血糖平衡调节不仅有体液调节,还有神经调节,A错误;根据题意,FGF1可以降低血糖,血糖浓度降低可能抑制FGF1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促进血糖升高,B正确;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脂肪细胞膜上也存在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受体,D错误。故选B。4.(2024·山东滨州高三期末)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在婴儿期主要由肝脏合成,具有保护大脑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EPO可通过保证大脑对氧气的需求来保护大脑B.由图可知,EPO作用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早产儿出现缺氧症状时可以通过口服EPO来改善症状D.镰状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都可使用EPO来治疗解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够增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活动,从而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增强,促进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A正确;EPO作用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不存在分级调节,B错误;EPO是糖蛋白类激素不可口服,若口服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分解,C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而缺铁性贫血是缺铁造成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不足,所以都不能用EPO来治疗,D错误。故选A。5.(2023·山东滨州一模)噻嗪类降压药一方面通过抑制Na+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减少起到降血压作用;另一方面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血压。但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释放和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类药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该类药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C.该类药对血压的影响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相同D.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发低血糖等症状解析:根据题意,噻嗪类降压药抑制Na+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减少起到降血压作用,而抗利尿激素促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血压升高,因此两者作用效果不同,A错误;根据题意,噻嗪类降压药会抑制Na+的重吸收,根据机体的反馈调节作用,机体会增加分泌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可以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因此该类药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B正确;根据题意,该药物起降压作用,而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所以动脉血压会升高,该类药对血压的影响与交感神经兴奋时不相同,C错误;根据题意,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释放和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发高血糖等症状,D错误。故选B。6.(2024·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期末)夏天的持续高温引发多地森林火灾。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救援人员身体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A.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以减少产热B.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C.肝糖原水解速度加快,以保证细胞能量供应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减少水分散失解析: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救援人员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旺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A错误;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由于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因而散热量也增加,此时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B正确;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由于细胞代谢增强,此时血糖水平下降,由于血糖平衡的调节,机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因而肝糖原水解速度加快,进而可以保证细胞能量供应,C正确;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细胞代谢增强,同时由于机体分泌汗液增多,因而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减少水分散失,D正确。故选A。7.(2024·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期末)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和其他多重因素的调控。部分调控途径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下丘脑分泌的GHRH和SS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B.GH含量升高促进SS神经元分泌SS,属于正反馈调节C.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D.GHRH和SS对GH的双向调节能更精准地调控生长解析: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分泌的GHRH和SS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垂体,进而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A正确;GH含量升高促进SS神经元分泌SS,但SS的分泌对垂体分泌GH起着抑制作用,因而不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充足的睡眠能促进GHRH神经元分泌GHRH,进而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因而有利于生长,即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C正确;GHRH和SS对GH的双向调节能保证GH含量的稳定,进而能更精准地调控生长,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8.(2024·山东滨州高三期末)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高血脂密切相关,会使肝细胞受损导致血液中转氨酶过高,患病后期常并发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的2型糖尿病。(1)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初期,患者胰岛素含量常常较高,原因是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对葡萄糖摄取效率下降,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2)辛伐他汀是治疗NAFLD的常用药物,但存在加重肝脏负担的风险。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有效组分,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为了研究黄芪多糖对NAFLD的疗效和机理,某研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40只,黄芪多糖提取液,辛伐他汀溶液,蒸馏水等。实验步骤:①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10只,其中甲组饲喂普通饲料;乙、丙、丁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6周,构建NAFLD模型大鼠。②甲、乙组大鼠灌喂蒸馏水5mL/d;丙组大鼠灌喂辛伐他汀溶液5_mL/d作为条件对照组;丁组大鼠灌喂黄芪多糖提取液5_mL/d,连续灌喂4周。③在7、8、9和10周各测一次血脂浓度和转氨酶浓度,统计结果并分析。(3)实验结果显示,丙、丁两组大鼠的血脂浓度相当且都明显低于乙组,丁组转氨酶浓度明显低于乙组,而乙组和丙组转氨酶浓度差异不大。同时统计10周时肝细胞的脂滴数目和脂滴面积(反映肝组织脂肪沉积程度),结果如图。综合分析上述结果:相比辛伐他汀,黄芪多糖在改善NAFLD的同时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判断依据是辛伐他汀和黄芪多糖都能降血脂,但黄芪多糖降低血液中转氨酶浓度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