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第1-2节反切、《切韵》系韵书_第1页
chapter2第1-2节反切、《切韵》系韵书_第2页
chapter2第1-2节反切、《切韵》系韵书_第3页
chapter2第1-2节反切、《切韵》系韵书_第4页
chapter2第1-2节反切、《切韵》系韵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韵书为主的时期1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一种倾向——重书面语而轻口语字(词)义、字形文字三要素: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明代语音形、音、义2第一节反切的兴起第二节《切韵》系列韵书

第三节《中原音韵》系列韵书第四节声母研究与等韵学第五节文字学第六节训诂学主要内容3第一节反切的兴起4一、反切产生之前的注音方法(一)读若法勼,聚也。从勹九声。读若鸠。(《说文·勹部》)觭,读为奇伟之奇。(《周礼·春官·大卜》郑玄注)汉时人未有反切,故于字之难知者多注云读若,赵宦光《说文长笺》凡例曰:古无音切之法,音声之道无边,而同音者甚少,故许氏但有读若,若者犹言相似而已。可口授而不可笔传也。(顾炎武《音论》)5(二)直音法毕音必畔音叛读若——相近直音——相同6局限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则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清·陈澧《切韵考·通论》)7二、反切的原理和方法反切——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8冬dōng——都d(ū)十宗(z)ōng冬都宗切被切字反切下字切语反切上字反切示例9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风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锋出。(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应劭时已有反语。(章太炎《国故论衡·音理论》)三、反切产生的时代

101.起源于西域说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谘叡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高僧传》载宋《释慧叡传》)四、反切的起源112.起源于中国说反切之语,自汉以上既已有之。宋沈括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愚尝考之经传,盖不止此。如《诗•墙有茨》传:茨,蒺藜也。蒺藜正切茨字。八月断壶,今人谓之葫芦。……以此推之,反语不始于汉末矣。(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123.较为公允的观点

上古已有二合音汉字存在,但不能说那就是反切,因为那时候并没有大量运用这种方法注音,不能算是注音方法。来源于西域也不太恰当。在反切产生过程中受过拼音文字的启发是肯定的,但不一定是照搬。拼音文字的拼音和反切在原则上有相似,但有不同:拼音文字用字母拼音,反切用两个汉字拼音;拼音文字直接拼音,反切则是间接拼音。古人创造反切时,受了梵文拼音原理启发,从汉语固有的双声叠韵现象中发现了可以用两个汉字来拼一个字读音的注音方法。13第二节《切韵》系列韵书14一、韵书的产生与兴起(一)什么是韵书韵书——将同韵的汉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的工具书。韵书产生于魏晋,兴起于南北朝。15(二)韵书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几千字反切,推测声和韵有多少类。把上万常用字分成若干组,每组字音相同,前头加一个“○”,第一字下注上反切。若干组音节后半发音相同,放一处叫一个“韵”。每韵用第一字作代表。例如:所有某些组后半发-ong音的字抄到一起,用第一个字“东”作代表,就叫东韵。若干个韵总结集成一部书——韵书。条件:反切注音法16原因:适应诗赋的需要莫友芝《韵学源流》:“今韵者,隋唐以来历代诗家承用之谱也。”

17(三)韵书的兴起

最早的韵书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晋·吕静《韵集》六朝,“诸家音韵锋出”。《隋书·经籍志》等文献的记载,陆法言《切韵》之前音韵书已经多达十几种。随着《切韵》问世,以前这些音韵著作都消亡了。18《切韵》的问世,标志着汉语音韵学的成熟。第一次全面研究了汉语的音韵结构。可惜现在也见不到它的原本,它也被后来的韵书所取代。后来韵书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大而成,因此,它的大致面貌可从后来的经扩大了的韵书中了解。

19《切韵》系韵书——中古汉语语音系列《切韵》《唐韵》(唐·孙缅)《广韵》(宋·陈彭年、丘雍等)《集韵》《五音集韵》

平水韵20二、《切韵》六朝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隋代,为全国各地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字音。陆法言《切韵》——第一部系统归纳共同语标准语音的韵书,是前代韵书的继承总结。21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鱼(语居切)、虞(遇俱切),共为一韵;先(苏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沟切),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隋·陆法言《切韵·序》22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该)颜(之推)多所决定。魏著作(渊)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要,博问英辩,殆得精华。

23於是更涉余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调。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部析毫厘,分别黍累,可烦泣玉,未得县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

24从《切韵·序》看出编写过程编写目的: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用韵;审音编写原则:捃选精切,除削疏缓

——从分不从合(一)编写过程、目的和原则

25(二)《切韵》的内容和体例据文献记载、留存残卷

四声分卷,共5卷:平声分上、下2卷,上、去、入各1卷。收字12158个,分韵193:平声54韵(上平26韵、下平28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26韵目平声一东,德红反二冬,都宗反三钟,职容反四江,古双反五支,章移反……上声一董,多动反二肿,之陇反三讲,古项反四纸,诸氏反五旨,职雉反……去声一送,苏弄反二宋,苏统反三用,余共反四降,古巷反五窒,脂利反……入声一屋,乌谷反二沃,乌酷反三浊,之欲反四觉,古岳反五质,之日反……27注释格式注释比较简略先释义,后出反切。如果是小韵的领头字,就注明这个小韵内共有的字数。

混:流,一曰混沌,阴阳未分。胡本反。八。

鲧:禹父。古本反。四。28(三)《切韵》的音系《切韵》所代表的音系不是一时一地的方言音系。《切韵》音系虽不是一时一地的音系,但也不是各地方言和古今语音的随意拼凑混合。它是一部有系统、审音从严的韵书,它的语音系统是严整的,有体系的。《切韵》的音系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共同语读书音系统。29(四)《切韵》的地位和影响“时俗共重,以为典规。”30(五)《切韵》缺陷

“苦其字少,复阙字义。”(王仁煦)收字12158个,比《说文解字》多出2806个。注释太过简单,一般不注明出处,有的根本没有解释,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加字、补训、增注31三、唐代的韵书(一)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1.内容

“刊谬者,谓刊正谬误;补缺者,谓加字及训。”蕃:草盛。陆以为蕃屏,失。(平声二十一元)广:虞俺反。陆无此韵目,失。(上声韵目五十一)322.版本流传

三种唐写本“王一”。现藏在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敦煌出土,被法国人伯希和劫走。“王二”。藏在故宫。“王三”。宋濂跋。1947年发现,是一个最完整的本子。33(二)《唐韵》唐开元年间,孙愐撰。原书已佚失。《切韵》的增修本,成书之后至《广韵》之前影响颇大。范镇《东齐记事》:“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增加11个韵

增加注解,注解中引用古书

34(三)李舟《切韵》

韵目排列次序更为科学合理。他把入声与平、上、去三声一一相配。35四、宋辽金时代的韵书(一)《广韵》

陈彭年、丘雍等编。编成于公元1008年。景德四年十一月戊寅,崇文院校定《切韵》五卷,依九经例颁行。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六月五日改为《大宋重修广韵》。(明王应麟《玉海》)361.《廣韻》的性質和體例(1)《廣韻》的性質①《廣韻》與《切韻》語音系統相同②《切韻》的語音系統以隋唐時期的读书音爲基礎,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37①

《廣韻》與《切韻》語音系統相同(一)《廣韻》比《切韻》韻數多的原因⑴《切韻》《廣韻》歌哿箇(開合)歌哿箇(開)戈果過(合)真軫震質(開合)真軫震質(開)諄凖稕術(合)38①

《廣韻》與《切韻》語音系統相同(二)《廣韻》比《切韻》韻數多的原因⑵《切韻》《廣韻》寒旱翰末(開合)寒旱翰曷(開)桓緩換末(合)嚴平○上○去業入嚴平儼上釅去業入39②《切韻》的語音系統以隋唐時期的读书音爲基礎,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一)一種語音系統可以少量增加別的成分如:北京語音系統可以增加聲母:

N

—艾熬翺偶岸昂韻母:

io

—角覺雀卻約岳401.《廣韻》的性質和體例(1)《廣韻》的性質(2)《廣韻》的體例41(2)《廣韻》的體例①分卷、韻和小韻②又音③四聲相配④獨用和同用42①分卷、韻和小韻(一)《廣韻》層次:卷韻小韻韻韻小韻小韻………………43①分卷、韻和小韻(二)分卷:方式聲調→卷→平上去入上平聲卷下平聲卷上聲卷去聲卷入聲卷44①分卷、韻和小韻(三)分卷:《廣韻》標示卷45①分卷、韻和小韻(四)韻:標示上平聲卷各韻目錄韻目反切東韻46①分卷、韻和小韻(五)韻:東韻東韻47①分卷、韻和小韻(六)小韻:東韻中的小韻⑴東小韻48①分卷、韻和小韻(七)小韻:東韻中的小韻⑵同小韻中小韻東小韻49①分卷、韻和小韻(八)小韻的含義音節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韻小韻50①分卷、韻和小韻(九)小韻:聲母不同東:德紅切通:他紅切同:徒紅切蒙:莫紅切uN平uN平uN平uN平ttÁdm切下字表示韻母和聲調切上字表示聲母51①分卷、韻和小韻(十)小韻:韻頭不同蒙:莫紅切瞢:莫中切uN平iuN平mm52②分卷、韻和小韻(十一)小韻:《廣韻》小韻數量

《廣韻》有3830多個小韻。

每一個小韻就是一個不同於其他小韻的音節,因此,《廣韻》的語音系統有3830多個音節。531《廣韻》的性質和體例(2)《廣韻》的體例①分卷、韻和小韻②又音③四聲相配④獨用和同用54②又音又音的表示551.《廣韻》的性質和體例(2)《廣韻》的體例①分卷、韻和小韻②又音③四聲相配④獨用和同用56③四聲相配(一)四聲相配的含義

《廣韻》韻母相同而僅僅聲調不同的各韻可以匹配起來去宕平唐上蕩ANuANANuANANuAN57③四聲相配(二)匹配方式⑴

《廣韻》沒有匹配。因此不能根據序碼,不能根據韻目今音。去四十一漾四十二宕平十陽十一唐上三十六養三十七蕩上十姥十一薺去十遇十一暮如果按《廣韻》序碼匹配:如果按韻目今音匹配:

58③四聲相配(三)匹配方式⑵

韻圖配出了《廣韻》的四聲:唐韻系陽韻系平上去入59③四聲相配(四)入聲韻只與陽聲韻相配(中古)唐ANuAN蕩ANuAN宕ANuAN鐸AkuAk平上去入60③四聲相配(五)入聲韻不與陰聲韻相配(中古)幽i«u黝

i«u幼

i«u平上去61③四聲相配(六)入聲韻只與陽聲韻相配的原因

入聲韻與陽聲韻韻尾相近,而與陰聲韻韻尾不太相近:陰聲韻-·-i-u零、元音陽聲韻-m-n-N輔音入聲韻-p-t-k輔音雙脣舌尖中舌面後621.《廣韻》的性質和體例(2)《廣韻》的體例①分卷、韻和小韻②又音③四聲相配④獨用和同用63④獨用和同用(一)“獨用”和“同用”的標示64④獨用和同用(二)“獨用”和“同用”的含義“獨用”的韻只能單獨使用,“同用”的韻可以合併使用。東韻獨用冬韻鍾同用單獨使用合併使用鍾韻65獨用例:

杜甫《客亭》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聖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

∆④獨用和同用(三)東韻東韻東韻東韻66同用例:

盧綸《送黎兵曹往陝府結親》

郎馬兩如龍,春朝上路逢。

鴛鴦初集水,薜荔欲依松。

步帳歌聲轉,妝台燭影重。

何言在陰者,得是戴侯宗。

∆④獨用和同用(四)鍾韻鍾韻冬韻鍾韻鍾韻672.《广韵》的贡献

收字26194个,注解191692字,保留了大量中古语音、语义方面的材料。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上推上古音,下推近代音68《集韵》1037年宋祁、郑戬:“彭年、雍所定多用旧文,繁略失当”贾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