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诊治新进展_第1页
发热诊治新进展_第2页
发热诊治新进展_第3页
发热诊治新进展_第4页
发热诊治新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诊治新进展治疗诊断病因发病机理概念一、概念1、正常小儿体温:肛温36.9~37.5℃

舌下温度36.4~37.2℃

腋下温度36.0~37.0℃2、发热: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

肛温>37.8℃

舌下温度>37.5℃

腋下温度>37.4℃3、高热:>39℃低热:37.5~38℃

长期高热:>4~5天/7天长期低热:>2周(发热待诊)4、高热的影响:

正面效应: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防御反应。(1)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2)白细胞内酶的活力↑(3)肝脏解毒功能↑负面效应:

持续高热引起(1)营养素代谢↑氧耗↑消化功能障碍→腹泻脱水→代谢障碍

(2)高热→产热↑→散热↑→加重心脏负担(3)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烦躁、高热、惊厥大脑皮质过度抑制→谵妄、昏睡、昏迷(4)消化道功能↓→酶分泌↓活力↓蠕动↓→纳差、腹胀、便秘(5)防御感染能力↓→不利于恢复

所以,退热是一个重要措施,但高热就像火上的热水,关键是灭火,就是要寻找造成热水的原因,首先介绍一下发病机理。二、发病机理

(一)感染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细菌,病毒,肿瘤,外伤,坏死物质等)→单核-吞噬系统→内源性致热原(IL-1,TNF)→体温调节中枢

(二)非感染性发热1、产热过多2、散热障碍3、体温调节功能异常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热常见病因分析

(一)感染性疾病(40%)

1、细菌:全身感染:败血症、结核病等局部感染:化脑、肺炎、心内膜炎、伤寒、布病、骨髓炎、深部脓肿等2、病毒: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肺炎、病毒性肝炎、脑炎等3、支原体:支原体肺炎4、寄生虫:疟疾,黑热病5、真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6、螺旋体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病(二)非感染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20%):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皮肌炎、结节性红斑、风湿热、川崎病等

2、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病等3、神经系统疾病(10%):中毒脑病、颅脑损伤、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等4、其他(10%):药物热

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等夏季低热等血肿骨折烧伤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有下列情况考虑PID:1年内感染次数≥8次1年内严重呼吸道感染≥2次抗生素治疗2月效不佳1年内肺炎≥2次婴幼儿体重不增或生长发育异常反复深部皮肤及组织脓肿1岁后口内或皮肤持续鹅口疮需要静点抗生素清除感染灶深部感染败血症、脑膜炎、蜂窝织炎≥2个有家族史

发热的病因虽极为复杂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绝大多数的发热病因可以查明治疗诊断病因发病机理概念详细采集病史的重要性

?是否发热热型热程与热度病史线索伴随症状1、一般特点:

⑴发病年龄婴幼儿:败血症、肺炎、原发性肺结核、白血病、川崎病等儿童: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各种传染病⑵季节:冬春季—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1~5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10月及10~1月—流行性出血热夏—伤寒、副伤寒

(一)病史

夏秋—疟疾、乙型脑炎8~10月—地方性斑疹伤寒晚秋初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⑶地区性:华东、长江以北、四川—黑热病长江流域、江南—血吸虫病南方沿海—登革热内蒙古—布氏杆菌病⑷接触史:传染病接触史(尤1岁以下)⑸接种史:卡介苗⑹药物服用史:抗生素激素等

2、发热的缓急高低类型规律发展过程

(1)常见热型:稽留热:发热持续在39℃以上,每日体温波动在1℃

以内,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见于—伤寒、副伤寒、鼠伤寒沙门氏菌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每日体温波动在2℃以上见于—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感染、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间歇热:发热39℃以上,经数小时下降至正常,经一至数天又再次发热见于—间日疟、三日疟等

双峰热:在24小时内有2次波动,形成双峰见于—脊髓灰质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等。

不规则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波动较大;见于—脓毒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渗出性胸膜炎、恶性疟疾、风湿热等。波浪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达到高峰后又渐降至正常,经过一段时间间歇后再次上升,反复多次呈波浪式;见于—布鲁菌病、霍奇金病、周期热等双相热:发热持续数天后,仅一至数天热退期,然后又发热数天,再次退热见于—麻疹、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等

⑵慢性感染:结核病扁桃体炎等→低热急性感染:败血症粟粒型肺结核等→高热⑶免疫缺陷病:急性高热平时低热

动态观察热型的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勿滥用退热药应注意:3、伴随症状:

⑴寒战:细菌感染、疟疾、急性溶血无寒战:类风湿性关节炎⑵多汗:风湿热、疟疾(热退后大汗)、结核(盗汗);少汗、无汗:暑热症⑶结膜充血:麻疹、咽结合膜热、流行性出血热等⑷咳嗽、气急、紫绀:呼吸系统疾病⑸尿频、尿急、尿痛:泌尿系慢性感染及先天畸形

⑹头痛、呕吐、惊厥、昏迷: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感染、肿瘤、出血)化脑后硬脑膜下积液⑺关节痛:结核性、风湿热

类风湿性、布氏菌病、化脓性关节炎等(8)骨痛:白血病骨髓炎骨髓瘤等(9)面色苍白:白血病肿瘤结核

(10)皮疹:充血性皮疹:出疹性传染病出血性皮疹:白血病、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脑等风湿热:环形红斑(皮温高处)类风湿性关节炎:红色斑疹全身(尤躯干、四肢近端)时隐时现高热明显热退减轻川崎病: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发热一周后出现脱皮勒雪氏病:小丘疹结痂(细胞堆积阶段)结核病:结节性红斑

(11)

淋巴结肿大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原因免疫相关:风湿病结节病等淋巴结固有肿瘤:何杰金病等组织细胞增生正常小儿可在颈部、腋下、腹股沟、扪及绿豆大小,质软,活动度好,无压痛的淋巴结全身淋巴结肿大:感染—败血症粟粒性结核布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颈为主)结缔组织病—类风关川崎病(颈为主)白血病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

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外耳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颈部)川崎病(13)腹痛:腹腔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型何杰氏病类风关(全身型)右上腹痛:肝脓肿胆囊炎(胆道蛔虫史)(14)巩膜、皮肤黄染:肝胆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15)肝脾肿大:

肝脾大随热程进展而逐渐明显者,多为败血症、伤寒、副伤寒、疟疾等肝脾大合并淋巴结肿大时,多见于布氏杆菌病、白血病、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肝大为主者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脾大为主者见于慢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16)口腔、鼻腔、粘膜溃疡:恶性肿瘤、药物过敏(二)体格检查(详细全面)

各系统要全面注意有无贫血、皮疹、出血点、淋巴结大小、肝脾大小注意症状与体征的比例(三)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1、初筛实验:血、尿、便常规胸片PPD

血培养(用抗生素前)便培养(注意特殊培养基)中段尿培养

ESR(明显增高:结缔组织疾患恶性肿瘤川崎病重症炎症严重肝病等)

2、结缔组织病系列:

CPR(急性相反应蛋白)粘蛋白抗核抗体免疫系列蛋白电泳狼疮细胞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阴性不除外)

3、血清学检查:4、体腔液:胸水腹水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诊断

5、组织活检:淋巴结活检肿物活检

6、特殊检查

7.PID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外周B细胞、IgA、IgM、IgG、IgE嗜异凝集ASO疫苗抗体体液免疫反应外周T细胞延缓皮肤超敏反应体外T细胞功能检验细胞免疫功能血清总补体外周中性粒细胞计数、形态观察NBTCD11abcX线淋巴结骨穿总而言之:1、寻找诊断依据,做出初步诊断

2、寻找与初步诊断不符之处,列出需排除的疾病一一除外

3、诊断性治疗

4、尽量用一元论来解释治疗诊断病因发病机理概念退热剂的应用

退热剂会改变热型,影响诊断与预后的判断

可高热所致的病理反应和损害退热剂降温应审慎,体温骤然下降伴大量出汗时,可导致虚脱或休克。

物理降温也可作为紧急降温措施

抗菌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用于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疾病用作退热药无预防用药的适应证选用的抗生素不当手术前后用药时间长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治疗疗程长盲目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了解患者的过敏体质滥用抗菌素治疗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

抗生素的使用将使细菌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大为下降

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导致药物热、二重感染等情况并不鲜见

疑为感染性发热且病情严重时,可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培养标本采取后,予经验性抗菌治疗

小儿感染性发热应用抗生素时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严格准确地掌握抗生素应用指征;早期诊断,早期给药;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在一般情况下,一种抗生素至少连续应用三日,如果效果不佳方可更换另一种抗生素;要给充足的剂量,以维持血中的有效浓度,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退后2~3日方可考虑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