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ài)国殇(shāng)悄然(qiāo)杳无消息(yǎo)B.仲裁(zhòng)飞漱(sù)颔首(hàn)眼翳(yì)C.黝黑(yǒu)娴熟(xián)滞留(zhì)轩邈(miǎo)D.遁形(dùn)粲然(càn)绯红(fěi)炽热(chì)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B.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D.在本届世乒赛上,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3)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4)髙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A.比喻引用排比夸张B.拟人夸张比喻比喻C.比喻比喻比喻夸张D.拟人引用排比夸张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早春,芦芽破土而出,密密麻麻,亭亭玉立,粉里透红,红里含青,给大地铺上一层无处不在的淡淡新绿。②那种壮阔之美,奔放之美,让人为之震撼。③七里海茫茫苇海,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不同季节变换着不同颜色。④随着气温升高,万千枝干拼命疯长。⑤新枝舒展,绿叶绽放,瞬间又变得郁郁葱葱,流碧滴翠。那种纤尘不染、如水如苔的绿,是那样富有韵味。⑥置身期间,如入迷宫。阵风吹过,绿浪翻滚,连绵起伏,直通天际。A.②⑥①⑤④③B.④⑤①⑥②③C.①④⑤⑥③②D.③①⑤④⑥②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子衿》)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③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④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⑤时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⑥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略无阙处(2)林寒涧肃(3)襄陵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D.文章第四段作者引用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原文有则改)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2、叶子时期的梅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⑪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1.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2.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_____梅到_____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3.文章第③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4.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5.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意义?四、写作题(40分)请以“第一次”为题,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语言连贯,叙述清楚。要求:①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CDDCD(1)青青子佩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浮云游子意但余钟磬音缥缈孤鸿影零落成泥碾作尘(2)以其境过清长夜沾湿何由彻二1.(1)同“缺”,空隙、缺口(2)肃杀、凄寒(3)冲上、漫上2.(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3.D三1.文中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是:①引出说明对象“墨”。②数发读者阅读兴趣。2.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3.不能删去。“多”表范围,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就成了都用于绘画,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和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1.(1)最安宁的阶段(2)最年轻富有的辰景(3)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4)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2.找赞(或寻、懂)3.“我的心事”所指的是——我是特意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