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简介陈独秀_第1页
历史人物简介陈独秀_第2页
历史人物简介陈独秀_第3页
历史人物简介陈独秀_第4页
历史人物简介陈独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陈独秀有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宣讲人:某某某时间:20XX.XXearly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arly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arlyleaders陈独秀的简介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早期的主要。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经历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陈独秀出生,他2岁时父亲陈衍中因瘟疫死于苏州怀宁会馆,先后由祖父陈章旭以及长兄陈庆元抚养成人,在家中学习《四书》、《五经》。1896年,17岁的陈独秀通过院试成为秀才,但在次年赴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試落榜,未能考中举人。1897年,考入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法文和造船。同年与高晓岚完婚。1898年,陈独秀赴东北嗣父陈昔凡处,1899年年底,义和团在山东起事,于是陈独秀回到安庆。留学与办报1901年10月,陈独秀首次留学日学习日语。1902年3月返回,组织青年励志社。9月,陈独秀再次赴日,读东京成城学校陆科。陈独秀在日本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1903年3月31日夜,陈独秀、张继、邹容3人强行剪去湖北陆军学生监督姚昱的辫子,因而被遣送回国。留学与办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月刊《青年雜誌》,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创刊号上提出6个原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大力鼓吹“德先生”(指“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激烈攻击儒教和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响很大。1904年3月31日,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创办白话文《安徽俗话报》。“让安徽人通达时事,长点见识”他担任所有编辑和发行工作。报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发行量从1000份增加到3000份,成为最受欢迎的白话文报纸之一。这份报纸从1904年到1905年共出刊23期,每期有40页,大约15000字。自第16版以后,该报又增加了16个话题,包括事、中国哲学、卫生学、天文学等。这些增加的话题几乎都是他自己所写,他使用三愛这个笔名,至少发表了50篇文章。后来由于受到政治压力而停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表《研究室与监狱》,提出入监狱和入研究室,是青年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6月11日,陈独秀在城南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9月16日保释出。创立中国共产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开始宣传。1920年8月,成立中国共产上海发起组。8月22日,俞秀松、罗亦农等人在陈独秀家中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中国共产1921年7月,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被缺席选为局书记。陈后被选为党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都路召开“二大”。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与共产国际的关系1922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孙中山和中国国民合作,陈独秀和几乎所有中共领袖最初都表示反对。他也日益对莫斯科的意志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指挥感到不满。但是到了同年8月20日,陈独秀主持西湖会议,终于勉强表示服从马林传达的共产国际指示,同意加入,并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与共产国际的关系1927年3月21日,当北伐占领龙华时,中共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暴动。,陈独秀發表《告世界工人阶级书》和《告中国工人阶级书》。4月4日,陈独秀与刚从国外回来的汪精卫发表《汪、陈联合宣言》,并随汪去武汉。4月12日,工人纠察队和蒋介石直接冲突,发生四一二政变,国共分裂。7月12日,鲍罗廷遵照斯大林的指示,重新改组中共。陈独秀被停职,于是给临时中央发了一封辞职信。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事变,共产国际和中共在中国的势力中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8月7日,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在汉口主持八七会议,禁止陈独秀参加,在会议上公开批判陈独秀对国民妥协退让,犯有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独秀认为共产党和都是吸收了中国当时最优秀青年的总汇。与中共分道扬镳1929年11月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被开除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开信。陈独秀是少数经过30年代还幸存下来的中共领袖之一,但对自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何影响。1933年4月,陈被南京政府“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判处有期徒刑13年。在南京狱中,陈利用国民的优待条件,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潜心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孔子道家学说等,完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论著。1936年3月,在《火花》发表了《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指出“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称“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斯大林不懂得这一点,抛弃了民主主义,代之于官僚主义,乃至于把党,把各阶级苏维埃,把职工会,把整个无产阶级政权,糟蹋的简直比考茨基所预言的还要丑陋。”晚年爆发后,陈独秀于1937年8月提前出狱他曾向中国共产表示支持,他曾向中国共产党表示支持,中共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可以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周恩来曾多次托人劝说陈独秀去延安均被拒绝,他拒绝出任劳动部长,拒绝蒋介石出钱让他组织“新共党”拒绝胡适的邀请去,拒绝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难出其右者。鲁迅对陈独秀的评价鲁迅说:“假如将韬略比做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陈独秀的性格就如这长江,百折不回,愈挫愈奋,且光明磊落。

陈独秀离开人世,他的思想品德,人格,学识曾影响过中国老一代的革命家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一页,功过是非,至今仍被人们评说,庆幸的是,在纪念中国共产诞生八十周年时,中共研究室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已将强加在陈独秀头上的巫魔之词做了改正,研究室的负责人并公开表示,今后要把陈独秀当做正面人物来宣传。小组成员感悟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陈独秀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读陈独秀有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演示完毕感谢您的观看early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arly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arlyleaders唐太宗·人物生平介绍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诗人TOP-PPT20XX.X.X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01人物简介02为政举措03主要作品04历史评价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PART01人物简介ENTERTHETRANSLATIONOFTHEDIRECTORYHERE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1、人物简介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诗人。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PART02为政举措ENTERTHETRANSLATIONOFTHEDIRECTORYHERE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2、为政举措政治举措任用人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从谏如流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河清海晏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为政举措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公元628年6月3日(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事举措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2、为政举措贞观初年,李世民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并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以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等著名学者、硕学之士相继为秘书监,主管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事业,选五品以上工书者为书手,又在弘文馆设立检校馆藏的官员,将缮写、整理、校勘图书,藏于内库,以宫人掌管。官府藏书机构除“弘文馆”外,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晚年因连年用兵,营造宫殿,杂税日益苛重。文化举措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PART03主要作品ENTERTHETRANSLATIONOFTHEDIRECTORYHERE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3、主要作品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书法作品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3、主要作品李世民诗词《赐房玄龄》《饮马长城窟行》《帝京篇十首》《正日临朝》《幸武功庆善宫》《过旧宅二首》《还陕述怀》《入潼关》《辽城望月》《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出猎》《冬狩》《春日望海》《临洛水》《咏司马彪续汉志》《首春》《初晴落景》《度秋》《望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