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探究10000字(论文)】_第1页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探究10000字(论文)】_第2页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探究10000字(论文)】_第3页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探究10000字(论文)】_第4页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探究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研究摘要:面对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快,持续时间长,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探究影响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因素。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并结合目前养老机构现状分析被调查者对养老服务需求及医养结合供需状况。分析得出增加社会养老机构普及、放低养老机构进入标准、完善相关医保政策等相关对策,有助于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养老的多样化需求,从而给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模式 目录摘要 Ⅰ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2(一)国外研究现状 2(二)国内研究现状 2(三)研究简评 3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4(一)相关概念界定 41.医养结合 42.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4(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演进 41.需求现状 42.供给现状 6四、医养结合养老需求调查的实证分析 7(一)描述性分析 7(二)交叉分析 13(三)相关分析 15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6(一)研究结论 16(二)政策建议 17参考文献 19 21一、引言我国已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快,持续时间长,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人口在60岁以上有25388万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对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加深。导致短期内缺乏可用的医疗资源,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完全满足,而医疗服务与养老金结合模式改变了单一的养老模式,缓解了一部分医院资源紧凑求医南的的问题,因而积极投入建设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为目前阶段努力的方向,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重灾拥堵城市地区资源问题。这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实施,让部分老人居家就医,解决了出行不易的困难。由于传统的老年护理需求较低,卫生服务被认为是普通大众的次要服务。保健服务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现有资源的满足,但这些资源不能充分满足我们社会中与照顾养恤金领取者有关的各种需要。因此,对社会资本资助的护理服务的特殊目的和自愿投资被视为通过提供这些服务来减轻卫生设施资源负担的重要途径。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向居民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并对进行SPSS22.0统计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户籍类型、受教育水平、家人医疗保险类型、家里老人的自理情况、家里老人经济来源、选择养老方式的主要原因、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影响选择服务机构的首要因素、养老模式是否符合目前养老现状、家中老人是否愿意选择医养结合养老、倾向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养老费用由企业、居民政府分担等,考虑现阶段或将来选择或期望医养结合模式具备的优点。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有助于完成养老事业的推进,对老年人养老满意、安度晚年,提升社会幸福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Baozhong,Su,LiYuheng,andZhengXiaodong(2020)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确定并分析了农村居民养老社会化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观察到:农村居民普遍有支付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意愿,但受自身经济条件、传统观念和外部供给条件的制约[1]。Zhou,Y(2021)回顾了中国的医疗和养老一体化模式,以及在中国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实施ICOPE的机遇与挑战[2]。Yuewei,K.A.N.G(2013)搜集了北京市城市居民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养老保险的参与率应该提高。养老服务还不完善需要改进[3]。Fuchs,VictorR(1984)预期,随着人口老龄化,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的比例以及治疗费用将会上升,对卫生保健资源的需求会增加,医疗需求将增长[4]。Denton,FrankT.,andByronG.Spencer(2010)预计75岁以上的人口中至少有40%在晚年需要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公众对养老院的安置有负面的看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研究证实通过将项目客户与在养老院中具有类似敏锐度的居民以及接受标准社区支持服务的类似客户进行比较,来评估“老年到位”项目[5]。(二)国内研究现状从城镇养老服务发展分析,刘宇,唐亚阳(2018)得出农村养老体系面临家庭和政府供给、市场供给中断等挑战[6]。刘远风,伍飘宇(2018)发现存在养老服务需求还没有全部发掘与社会给老年人提供的养老资源还不够之间的对立问题,不断完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7]。马思婷,付航,李国红,沈洁(2019)等人得出结论,医养结合研究热点为养老与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居家与智慧养老、PPP模式与财力可持续性、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社会保障等[8]。,王萌(2019)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发展乡村旅居养老[9]。萧子扬,刘兴达(2020)从疫情防控和养老服务等层面入手,明确医养结合的定位,重新调整战略布局,推动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工作发展[10]。以某一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长春市为代表,刘泉圣(2020)对长春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问题进行分析,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促进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11]。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科学分析,王长青,毛鹏远,陈娜(2016)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提出进行医养资源多重整合以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12]。王召青,邢亚男,曲婧,裴瑞娟,闫雯鑫,孙欣然,李莉(2018)总结出从政府角色转变改革我国医养结合型市场供给[13]。江世银(2019)阐述了加快金融服务养老发展、完善社会投融资体系[14]。陈如丹(2020)分析供给侧改革下社区养老,论述从政策、市场分析城市社区养老的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5]。张元珺(2020)分析安徽省供给结构失衡,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养老财税政策体系[16]。道靖(2020)根据供给侧改革结构性矛盾提出建立健全养老财政投入长期稳定调节机制[17]。(三)研究简评综上所述,有些学者研究居民养老社会化支付意愿对养老服务的影响,机构养老与医疗相结合起到社会养老资源节约,并且探讨养老保险的参保对养老起促进作用;大多数学者在城镇养老服务发展视角下分析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结合社会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新发展方向;还有一些学者直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整合医养资源、政府角色改变、融入金融服务养老以及建立完整的养老财税政策体系以实现目的。文献研究仍留在理论层面,内容大多是“医养结合”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这几个方面,目前进行医学理论探讨偏多,实证部分较少。居民十分重视“医养结合”研,被调查者自身对养老模式需求相关文献很少,缺少实证分析以及与其他方式养老模式的对比分析。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一)相关概念界定1.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是指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治疗和日常的看顾照顾结合起来,形成不同于单一的治疗看病、康复训练和简单的养老院式一日三餐饮食提供、生活照料等。也就是养生+治病一种全新的养老环境。医养结合的方式包括养老院等机构与医院组织起来运行。医养结合基础是医,核心是养。2.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此是将养老问题、医保问题、卫生保健合为一种服务方式。也是看病医疗和养老生活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果效达到最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运行的基础是保障老人在家养老、结合社区提供便利以及机构出售养老服务项目。相当于养老院里住了医院,养老院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可以随时去检查老人的健康状态,24小时营业及时看顾每一位老人健康变化,,是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供给1.需求现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大,因为老人年龄较大,导致行动缓慢、身体机能弱化,不得不选择养老服务保障生活美好持续,目前可看到的时远远不断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增多,享有的服务形式、花样、类型变多了,要顺应时代需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388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万人,不难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占60周岁以上的一大半。老年人口抚养比已升至17.8%,说明越来越多的劳动主力需要负担越多的高龄老人。如图1所示,2015年以后,60岁及以上人口每年都在增加,2015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大体是22200万人,到2019年增加至25388万人,其人口比重由2015年的16.1%增加到2019年的18.1%,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老年人口及其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折线呈右上方增长,老年人养老需求进一步扩大。图12015-2019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20)图22013-2019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20)如图2所示,老年人口抚养系数逐年增大,意味着适龄的劳动人口将要承担比以前多的老年人,养老任务进一步加剧,如图向右上方倾斜,老年抚养比随时间递增趋势变化,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加深,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养老行业,年轻一代背负的使命加重,对养老的发展事业起促进作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加。2.供给现状目前养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庞大的老年人口数远远超过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数、现存的养老床位数、养护人员数,而且养老机构配置也不尽相同,绝大部分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康复机构功能单一,仅仅起到看护作用,不能及时解决突发状态患病问题;各大医院等主要提供医疗救助治疗。这几大部分组织机构专项不一,去了养老院就不能随时随地享受到医院便捷完整的医疗诊断,对于突发情况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资源没有整合到一块,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图32009-2019年社会服务机构床位及增长率数据来源:民政部、智研咨询整理(2019)如图3所示,2009年到2013年社会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每年呈递增趋势,说明投入社会养老行业资金逐年递增,2013年到2015年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呈递减趋势,2015年到2019年社会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大幅度增加,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养老床位的供给也增多。表12009-2019年提供住宿的民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情况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床位数(万张)326.5349.6396.4449.3526.7482.3393.2414.0419.6408.1467.4增长率%13.317.2-8.4-1.714.5数据来源:民政部、智研咨询整理(2019)2018年养老床位数为408.1万张,2019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养老床位467.4万张,比上年增长了59.3万张,但每个老年人还不能拥有一张床。其中:可以在官网上查阅到的养老机构有3.4万个,比上年增长19.9%,床位438.8万张,比上年增长15.7%;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6.4万个。17年和18年养老床位数基本没有变化,到19年养老事业发展迅猛,增长率由18年的1.7%发展到19年的14.5%,此阶段社会民政服务机构发展快,全国对养老服务发展扶持力度大,以及养老问题日益加剧,国家对此发布了新的政策,社会各个部门以及民间投入增多。四、医养结合养老需求调查的实证分析为了深入研究影响居民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通过查找文献设计问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通过向居民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并对进行问卷统计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所选取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修改变量标签,分析居民的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或期望,分析影响居民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行为的各种因素,对医养结合养老需求调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居民、企业机构、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一)描述性分析 1.被调查者性别分布情况表2性别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男9244.944.944.9女11355.155.1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2调查显示,可以看到被调查者共205名,被调查者男生比例为44.9%,女生比例为55.1%。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大体相同,说明调查样本在性别类型不存在偏向问题。2.年龄分布情况表3年龄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30岁以下15830-40岁167.87.884.941-50岁2210.710.795.651-60岁62.92.998.560岁以上31.51.5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年龄分布各个区间。年龄分布在30岁以下的居民比例比较大,占总共调查人数的77.1%,说明样本年龄段居民较年轻,均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主题产生极大关注,由于目前较年轻不需要解决自己以及父母养老问题但是养老问题均存在,故反馈自己对未来养老服务需求的意见;年龄在41-50岁的被调查者占总共被调查人员的10.7%,说明这部分被调查者目前所处状况为既考虑家中老人养老问题又要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此部分对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极高。3.户籍分布情况表4户籍类型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城镇居民70农村居民13565.965.9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4调查显示,养老服务需求受居民户籍类型影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情况不同。在被调查的205名居民中,城镇居民占比比较少,占总共调查人数的34.1%,被调查者为农村居民的人数占大部分,占总调查者的65.9%。4.受教育水平分布情况表5受教育水平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3本科或大专14570.770.793.2研究生及以上146.86.8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5数据显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受居民受教育水平影响,即观念影响选择方式。被调查者中本科或大专的比例比较大,占总人数的70.7%,大部分居民受教育水平在高中或中专的调查者占一部分,所占比例为15.1%;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研究生及以上的占比均为7.3%、6.8%。说明被调查者学历分布情况:本科或大专学历高于高中或专科高于初中高于研究生及以上。5.家人医疗保险类型分布表6您家人医疗保险类型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城镇职工3416.616.616.6城镇居民5627.327.343.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244.944.988.8商业保险104.94.993.7优抚对象31.51.595.1无104.94.9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6数据显示,不同被调查者的医疗保险类型不同。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所占比例为44.9%,说明与被调查者农村居民占大多数的情况一致;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参加的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占总共调查人数的27.3%;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家人医疗保险类型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占总共调查人数的16.6%;商业保险、优抚对象医疗保险所占比例分别为4.9%、1.5%。6.可接受的每月养老机构费用分布表7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1000元及以下351001-3000元1173001-5000元4321.021.095.15001-8000元52.42.497.68000元以上52.42.4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7数据显示,养老机构的费用会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1001-3000元养老机构,所占比例为57.1%,说明半数的居民选择养老机构费用趋于1000-3000元;选择3001-5000元养老机构的占总数的21.0%;说明一部分的居民对养老机构等级有一定要求;选择1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17.1%,说明少数的居民可接受的服务机构费用低于1000元,这跟自身的收入有一定关系。选择价位在5001-8000元、8000元以上的居民均占总数的2.4%,这部分可接受高费用的养老机构。7.分担养医养结合养老费用的主体分布情况表8哪些主体分担养医养结合养老费用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以自己缴费为主,财政补贴和企业分担为辅助6以财政补贴为主,自己缴费和企业分担为辅助9847.847.878.0以企业承担为主,自己缴费和财政补贴为辐助167.87.885.9由财政补贴和企业分担,自己只缴很小一部分费用2914.114.1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8数据显示,医养结合养老费用的最理想的是由企业、财政、自己等主体共同分担。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医养结合养老费用以财政补贴为主,自己缴费和企业分担为辅助,30.2%的被调查者希望医养结合养老费用以自己缴费为主,财政补贴和企业分担为辅助,由财政补贴和企业分担,自己只缴很小一部分费用的占少数,所占比例为14.1%,其余7.8%的被调查者期望以企业承担为主,自己缴费和财政补贴为辐助去负担养老费用。8.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看重的因素分布情况如表9数据显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考虑因素不同,被调查者有不同的选择。快一半的居民看重管理和服务质量,说明这部分人看重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服务态度质量,比较注重条理;对医护人员专业化水平和技能比较关心在乎的占到总人数的24.9%,说明这部分人对专业要求有一定的标准,关心养护人员实战技能;14.1%的人对生活环境有关注,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助于舒缓放松心情;养老服务费用也是很重要的,占总人数的10.7%,说明价格会影响这部分人选择养老模式;其余的人选择模式时会考虑娱乐设施和交通的影响。表9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看重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养老服务费用2210.710.710.7生活环境29管理和服务质量8943.443.468.3医护人员专业化水平和技能5124.924.993.2娱乐设施52.42.495.6交通便利21.01.096.6其他73.43.4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9.最期望的养老方式分布情况如表10所示,养老方式种类很多,不同的人考虑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选择医养结合模式的居民占总体的52.7%,说明一半的被调查者意识到医养结合的优势,省去单独跑医院的麻烦,养老同时看病,达到有病看病,无病养老。37.1%的被调查者选择家庭养老,说明这部分人喜欢自家生活居家养老不用支付养老机构费用或者家人可以帮助做好养老事宜;去养老机构养老的占总人数的7.8%,说明这部分老人家中环境不适合养老,或者生活需要护工帮助照料,身边离不开人需要实时看顾。表10最期望的养老方式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医养结合10852.752.752.7家庭养老76养老机构养老167.87.897.6其它52.42.4100.0合计205100.0100.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二)交叉分析 1.户籍类型与个人月收入交叉分布情况表11户籍类型与个人月收入情况交叉分布表类型个人月收入情况合计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城镇居民312114470农村居民9134100135合计12255244205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11所示,被调查者户籍类型与个人收入情况。在个人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农村居民数量远远比城镇居民的多;个人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的数量略高一些;在5000-10000元的个人月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数量差不多;个人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只有城镇居民。对比发现农村居民的月收入低占很大一部分,月收入增多人数反而越少,说明城镇或农村居民对个人月收入有一定的影响。2.户籍类型与家里老人经济来源交叉分布情况表12户籍类型与家里老人经济来源交叉分布表户籍类型家里老人经济来源合计劳动收入退休金社会保障和救济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其他城镇居村居民472117437135合计625327558205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12数据显示,户籍类型与家里老人经济来源存在一些关系。城镇居民家庭中老人经济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占拿退休金人数的60%,其次是劳动收入占24.2%、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占21.8%、社会保障占37%。农村居民家庭中老人经济来源主要为劳动收入和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分别为75.8%、78.2%,其次是退休金占39.6%、、社会保障占62.9%。对比可见,农村居民老人经济来源主要靠劳动所得,而城镇居民家庭中老人就相反,城镇居民老人主要是退休金。3.养老方式满意度与养老模式是否符合目前养老现状交叉分布情况表13养老方式满意度与养老模式是否符合目前养老现状交叉分布表养老方式满意度养老模式是否符合目前养老现状合计十分适合比较适合基本适合不适合非常满意71614239基本满意1880294131不满意386320不清楚354315合计311095312205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13数据所示,被调查者对养老方式有不同的满意程度,以及目前养老模式是否符合养老现状。近一半的居民认为养老模式比较符合目前养老现状,大部分的居民对养老方式基本满意,被调查者中有80人对养老方式基本满意以及比较符合目前养老现状;极少数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养老方式不清楚、不满意,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养老模式并不适合目前养老现状。3.户籍类型与了解医养结合程度交叉分布表表14户籍类型与是否了解过医养结合交叉分布表户籍类型是否了解过医养结合合计从未听说听说过但不是特别了解基本了解十分清楚城镇居民14467370农村居民3190131135合计45136204205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14数据显示,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听说过但不是特别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21.9%的被调查者从未听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其中从未听说的人数中大部分为农村居民;在听说过但不是特别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三分之二的为农村居民,其余三分之一为城镇居民。4.未来选择医养结合养老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倾向交叉分布表表15未来选择医养结合养老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倾向交叉分布表您未来是否愿意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您更倾向于那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合计居家养老购买医疗服务公立医院设立养老病房社会资本办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是74513121177否8116328合计82623724205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如表15数据显示,未来愿意选择医养结合养老的调查者占绝大部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购买医疗服务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30.2%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公立医院设立养老病房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18.1%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社会资本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其他选择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三)相关分析 如表17所示,户籍类型、受教育水平、个人月收入情况、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养老方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户籍类型与受教育水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与个人月收入情况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说明城镇居民每月个人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与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说明城镇居民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比农村居民与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要高。个人月收入情况与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说明居民每月个人收入与居民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呈正相关,每月个人收入越高,居民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就越高。表17相关性户籍类型受教育水平个人月收入情况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养老方式满意度户籍类型Pearson相关性1-.244**-.289**-.298**.064显著性(双侧).000.000.000.359N205205205205205受教育水平Pearson相关性-.244**1.115-.004-.052显著性(双侧).000.100.957.460N205205205205205个人月收入情况Pearson相关性-.289**.1151.173*-.043显著性(双侧).000.100.013.541N205205205205205选择养老机构可接受的每月费用Pearson相关性-.298**-.004.173*1.104显著性(双侧).000.957.013.139N205205205205205养老方式满意度Pearson相关性.064-.052-.043.1041显著性(双侧).359.460.541.139N205205205205205**.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一)研究结论1.医养结合程度不够,信息资源差异大。尤其是地域偏僻的区域,一部分的农村居民从未听过或只听过或不清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一些偏僻的农村居民只知道养老院或者医院,有一部分老人去养老院养老或者居家养老,生病就去医院很少不方便,而养老院也没有医院,老人如果生病还需要去专门的医院进行治疗,紧急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及时救治。2.养老机构供给不均衡,养老床位数少。全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人数量增加,对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市场机构数和床位数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在各个区域范围农村城市养老机构供给明显发展不均衡,各个养老机构配置也不一样,城市的养老服务机构生活环境、文化娱乐设施、交通便利、管理方式、医疗设备、康复服务、精神慰藉都和农村地区的要先进一些。资源包括养老机构医疗资源、医疗护工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技能以及临终关怀服务。3.老年人的社会保险问题薄弱。全国老年人数量增多,养老需求问题必然必不可少,而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出现过大过小问题,社会养老支出费用也将增多,对大多数老人自身家庭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减轻家庭养老经济负担也将有助于社会发展。(二)对策建议1.增加社会养老机构普及。对于中国地域差距问题不可避免,而南北经济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对一些偏远地区来说存在就医难养老难,定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普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知识,定期组织保健服务(如定期体检健康监测)、心理健康教育。下乡镇入村宣传优势,在家看病,在养老机构看病,集中解决一小部分看病问题,节约社会医疗资源。2.放低养老机构进入标准。放低标准不是无标准,是有条件准入标准。社会养老压力大,对养老机构需求和养老医疗护工需求也大,而各种养老方式层次不齐,以高标准严格准入原则确实会筛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医养结合机构。但目前现实确实是医院疗养满号,一床难求,要确保一部分中标准的符合国家养护机构进入市场,以缓解大环境需求压力。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引导民间创办多样化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减免创办养老机构费用,给做的不错的机构发放奖金证书,带动起民间力量,缺啥补啥实现共享医疗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比如出售医疗服务项目给附近养老院、专门培训相关技能养护人员出租给社区中心等。3.完善相关医保政策。针对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一些长期处于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免费提供相关医疗治疗并且由相关医保支付,改善民生,减轻家庭相关支出,缓解社会养老问题,实现社会医保功效,老所依有所养,轻松养老。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信息与社会医保搭建通道,缓解医院就医难的压力,节省医疗资源、社会资源,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Baozhong,Su,LiYuheng,andZhengXiaodong."WhoaretosupporttheagedinruralChina?Thestudyofpeople'swillingnesstopurchasesocializedcareserviceanditsinfluencingfactors."

JournalofRuralStudies

(2020).[2]Zhou,Y.,etal."MedicalandOld-AgeCareIntegrationModelandImplementationoftheIntegratedCareofOlderPeople(ICOPE)inChi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