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大学毕业设计2-参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目录TOC\o"1-2"\h\u7425参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 112618摘要 2320851前言 2318551.1研究背景 270691.2文献综述 3220311.2.1体育活动文献综述 3221391.2.2宿舍人际关系文献综述 379051.2.3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 476441.3问题提出 6145471、参与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 6324872、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729932.方法 872792.1研究对象 821352.2研究工具 8245542.2.1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8261762.2.2宿舍人际关系量表 8202892.2.3主观幸福感量表 8303742.3数据收集与统计 956162.3.1数据收集 94042.3.2数据统计 911023、结果 1011783.1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1076743.2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10102393.3宿舍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1022712见表2宿舍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1098914讨论 12305424.1大学生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 1215314.2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 1320714.3体育活动与宿舍人际关系 1399245结论 14摘要主观幸福感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研究旨在探析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以及社会交往、身体健康状况、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其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效果与调节效果结果显示: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越高,获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人际关系在参与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调节参与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为考察影响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内在机制,该研究采用体育活动量表、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以及Campbell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68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宿舍人际关系与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宿舍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表明体育活动既能直接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又能通过改善宿舍人际关系进而间接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关键词: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1前言1.1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身体的健康,更加越来越重视自己在生活中的幸福体验。主观幸福感,又称“SWB”,作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准的重要指标,指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所处形成的情感性和认知性评价,也就是人们主观上所产生的幸福体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会影响到个人的主观情绪于思维意识,从而直接影响到主观幸福感的认知和感受。二、工作学习。工作学习是压力来源,这是影响个人情绪的主要因素。工作压力大或学习压力大,那么情绪就会相对消极,主观幸福感不强。三、家庭因素。四、人际关系。根据相关学者研究,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主观幸福感更强。而人家关系不佳的人,主观幸福感就薄弱一点。同时国家越来越关注“全民健身”问题,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对于大学生来讲,繁忙的学习,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压力,体育活动有明显缓解压力的作用,同时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园的“家”,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两者能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1.2文献综述1.2.1体育活动文献综述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活动对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体育活动指休闲时间的体育活动,能够改善身体的心肺、肌肉、灵活性等组织功能(Puetz,O'Connor,&Dishman,2006)。关于体育活动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体育活动对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疲劳等的影响上(Bosscher,1993;Roth,1989)。张凯随机抽取了大四新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得出结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动机,项目选择和活动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Acosta.R.Vivian和Carpenter以及LindaJean(2000)研究发现体育活动的性别差异,揭示了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弱势地位。与人际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参与体育活动是同其他学生群体,形成更为亲密的,其世纪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就越强(BrawleyLR,1979)。张勇(2006)研究指出在体育活动时,由于不受年龄,性别,地位,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结交新的朋友。另外,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令人堪忧(唐海英,2015;张云华,赵健,2009),大学生群体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近些年更是持续下滑(Lietal.,2015)。1.2.2宿舍人际关系文献综述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张灵等,2007)。关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张妍萃(2007)在其研究中指出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对男大学生而言较为和谐,并指出大三年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最不理想。刘星光(2013)指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男生与女生层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经过深入比较发现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其宿舍人际关系好于男大学生、文史类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好于理工类大学生。所以,前人的文献研究看,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好于男大学生。丁剑(2010)在其研究中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不同世界观差异、人际竞争(竞选班干部、入党、奖学金等)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这些都可能是宿舍人际关系不良的导火线,另外经过分析指出个体的性格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学校管理体制及形式、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等,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宿引起宿舍矛盾的主要冲突源。Sue
Ann
Ludwig
Burchill指出,如果宿舍有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这个宿舍整体人际关系和谐状况可能会较低,患抑郁症的学生会比较封闭自己且很少跟他人进行交流。吴连海(2007)在其研究中指出,通过团体咨询干预,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并有助于大学生对室友形成正确的认知及判断。另外指出团体咨询能够有效促进团体成员人格的培养、降低成员的孤独感,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Matthew
M.
Martin,Carolyn
M.
Anderson就同宿含成员在交流方面的相似性特征与成员对室友表现出来的满意度与亲和力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当整体宿舍成员存在相似的亲社会行为时(即当宿舍成员都愿意与人交流、宿舍成员都有较高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宿舍成员很少有语言攻击性),他们将对宿舍成员有较高的满意度及联系”。程悦(2014)通过研究指出小组工作介入可以有效促进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创建,并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改善。曹太甫(2016)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可以以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及宿舍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并强调要重视以人际关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Li,Yi、Guo,
Guang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同伴影响取决于倾向、性别及行为,并进一步明确,对于那些倾向于给定行为的个体,他们同伴效应的影响往往大于那些没有这种倾向的个体,并指出在侵略行为的影响方面,男生比女生更明显。有关的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知:张洁(2018)研究得出高校女生宿舍人际交往现状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宿舍人际交往现状较好,其主观幸福感体验较高。黄桂仙(2014)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研究生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毕晓燕、李浩(2020)宿舍人际关系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情绪智力起到了中介调节作用。卢敏,殷恒婵和郭建富(2008)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体育活动可降低人际关系困扰,并从降低“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际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陈作松和季浏(2006)对高中生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是显著的中介变量。1.2.3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主观幸福感是评估个体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在整体上作出的评价,主要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成分(Diener,Oishi,&Lucas,2015)。早在1967年,一篇名为《自我幸福的相关因素》拉开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序幕,作者WayneWilson概括了有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Camobell。Coonverse和Rodgers(1976)的研究发现,内在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被大多数的研究学者所认可:“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同时我国的刘次林(1999)认为,“幸福是主观感受,是基于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标准的主观心理体验”。苗元江(2002)认为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的全面评价后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表1主观幸福感的内涵结构(彭抬,陈红,2010)学者主观幸福感的内涵维度表现特征Bradburn人们对积极情感平衡的一个结果Denier,Duh,具有比较广阔的范围Lucas,&涉及到了人们的情绪Smith变化、生活环境的认可Gutierrez,程度还有对生活的认Jimenez,可程度的综合评判Hernandez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最终产生的效果Pensacola个体以正面向上的态度去看待自己之前,现在,Brittle以后的生活,并且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一定认可,并且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到快乐Christopher&个人有积极也有消极Hsee的生活享受体验积极情感、消极精神性为主,暂时情感体验情绪变化、生活物质性和精神性环境的认可程度短期体验和长期还有对生活的体验双重结合认可程度正面情绪,负面精神性占主导地位情绪短期体验为主导物质性为主导,长期体验和短期体验认可生活都发挥作用积极情绪、负面精神性占主导地位情绪短期体验为主导由表1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包括了个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同时众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Lox,Mcaulcy和Tucker(1995)的实验发现,锻炼干预后HIV-1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都有显著的提升;尽管锻炼原因不同,但积极进行闲时锻炼对中年男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均有促进作用(You&Shin,2017),而久坐不动行为与较低的主观幸福感相关(Panza,Taylor,Thompson,White,&Pescatello,2017)。Carter研究表明,伴随有经常体育活动的人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相比,前者幸福感更高,且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正相关,相关西蜀为0.27。然而,锻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尚有不足,如今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重点仍然在探究何种类型、频率、强度或维度的体育活动与更高的主观幸福感相关,相比之下,关于两者关系内在机制的探究还较少(Zhang&Chen,2018)。因此,进一步探究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关系存在的内在机制,对更好地指导人们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一项关于成人的研究表明不论是自主类体育活动还是受控类体育活动,特质自我控制都在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起中介作用(Briki,2016)。大学生处于青年后期,完成社会化、拥有和谐的自我是该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田万生,2012),对于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很有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社会关系和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该关系产生的原因,为高校贯彻素质教育课题提供参考资料的同时,也为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有效的实践途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张灵等,2007)。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是青年个体社会适应情况的重要预测因素(李艺敏,李永鑫,2015)。1.3问题提出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陈作松和季浏(2006)对高中生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是显著的中介变量。卢敏,殷恒婵和郭建富(2008)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体育活动可降低人际关系困扰,并从降低“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际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可见,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功能,进而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有中介作用(张菲倚、蒋利娇、许克松,2021)因此,故本研究采取宿舍人际关系作为中介作用进行衡量,并提出假设:1、参与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体育活动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参与体育活动作为人们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方式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参与体育活动与未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相比,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同时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显著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健康水平。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故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越高,获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2、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相互往来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常发生在个体或群体之间,主要包括语言交流、社会网络关系等媒介和载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活动参与者通过交流体育活动方法、效果及经验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水平和主观幸福感。Downward等研究发现基于社会互动的体育运动给体育参与者带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会更高,此外Gatab等选择8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经实验发现参与体育运动能够降低社交障碍,促进体育参与团队的友谊,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增加学生的幸福感。基于以上理论与文献,本研究认为通过参与体育活动等体育参与方式可能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间过程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故提出以下假设。假设3:宿舍人际关系在参与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2.方法2.1研究对象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168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无效问卷为10份,收回有效问卷为158份。被试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男性被试51名,女性被试107名。大一学生为7名,大二为16名,大三为23名,大四及以上为102名。文科类为102名,理科类为52名同学。2.2研究工具2.2.1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采取陈作松(2005)综合考虑体育活动维度的建议,使用由梁德清等(1994)编制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该量表包含体育活动的强度、每次锻炼时间及锻炼频率三个方面。体育活动量的计算方法:体育活动量=强度×频率×(时间-1)。其中强度、频率、时间的计分为1~5分。体育活动量得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小于等于19分为体育活动低参与者,20~42分为中等参与者,大于等于43分为高参与者(陈作松等,2006)。重测信度为0.822.2.2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该量表由杨荣改编,分为四个维度: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和室友支持,共计28题,宿舍人际困扰越严重者得分越高2.2.3主观幸福感量表Campbell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由Campbell等(1976)编制,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两个分问卷。总体情感指数量表8题,生活满意度量表1题,采用7级计分,总体情感指数的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得出总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越幸福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根据姚春生(1995)等人的资料,此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849(p<0.001)2.3数据收集与统计2.3.1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根据前人们的量表,登录问卷星绘制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微信、QQ等互联网方式准发到学校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其中不仅仅包含本校学生,也有外校同学。最后在问卷星下载问卷数据,进行筛选,删除无效问卷。2.3.2数据统计使用SPSS26.0及spssau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及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其中对宿舍人际关系进行统计时,采用了反向计分法。
3、结果3.1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对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结果进行整理,根据分数高低分为三种参与水平。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参与水平低(0~19分)的学生87人,占总人数55.06%,中等参与水平(20~42分)的学生39人,占总人数24.68%,高等参与水平(43~100分)的学生32人,占总人数20.25%。3.2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对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水平与宿舍人际关系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表1各研究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量间相关分析结果(N=158)变量MSD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体育活动24.4923.5201.00宿舍人际关系119.0516.5890.228**1.00主观幸福感51.0012.4800.191*0.521**1.00注:*p<0.05,**p<0.01,下同。3.3宿舍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表1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涉及的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和宿舍人际关系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具备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采用温忠麟、侯杰泰、张雷的三步检验程序来检验自我控制在空虚感与手机依赖间的可能中介作用。第一步,将大学生体育活动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得到路径c;第二步,将体育活动为自变量,宿舍人际关系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得到路径a;第三步,将体育活动和宿舍人际关系同时作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得到路径系数b和c’,见表2宿舍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检验步骤自变量因变量βFt调整的R²1(路径c)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0.1915.8962.4280.0302(路径a)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0.2288.5892.9310.0463(路径c’)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0.07629.7491.0790.268宿舍人际关系0.5047.189表2看出,第一步,大学生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体育活动越多,主观幸福感越高;第二步中,体育活动对宿舍人际关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体育活动越多,宿舍人际关系越好;第三步,引用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后,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调整的R²值变大,说明宿舍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表3中介作用检验结果项c(总效应)aba*b(中介效应)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 0.101* 0.161**0.379**0.061*
p<0.05**
p<0.01由表3可知:c表示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时的回归系数(模型中没有中介变量宿舍人际关系时),即总效应;a表示体育活动对宿舍人际关系时的回归系数,b表示宿舍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时的回归系数,a*b为a与b的乘积即中介效应。表4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汇总项a*b((95%BootCI))c’(直接效应)检验结论体育活动=>宿舍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0.037~0.2070.040完全中介*
p<0.05**
p<0.01由表4可知,95%BootCI表示Bootstrap抽样计算得到的95%置信区间,如果区间不包括0则说明显著;c’表示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时的回归系数(模型中有中介变量宿舍人际关系时),即直接效应。因为a和b显著,且c’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
4讨论4.1大学生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以往有关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些研究非常丰富,无论是以老年人、中年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群体为被试,均证实体育活动能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作用。该研究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口号,支持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这为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充足的论据。事实表明处在最年轻活力年龄段的大学生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力而且能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增加主观幸福感。而本研究反映出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水平总体偏低,在本研究可以得出体育活动参与水平低(0~19分)的学生87人,占总人数55.06%,中等参与水平(20~42分)的学生39人,占总人数24.68%,高等参与水平(43~100分)的学生32人,占总人数20.25%。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与前任众多学者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明白体育活动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参与锻炼情况并不好,认识与行动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纪群,何大海,2017;王亚男,牛同舟,2010)。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经常参加与人互动的锻炼项目对幸福感的提升更有效果,对于学校组织来说,开展更多集体性体育活动比赛,购进更多团体式参与的体育活动设施不失为促进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收获幸福的有效途径这相对于中小学时代,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缺乏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更为自由,并且体育课也不会那么严格,大学生有自主选课的权力,课外生活更丰富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大学上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部分因素是“晒、累、运动器械不充足”。研究结果看男生体育活动要比女生更多,由于先天生理差异,大多数女生更偏向于室内运动。这同时提醒着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加大体育活动的投入,不仅要丰富体育硬件设施,也要开发新的室内体育项目比如:游泳池、健身房。当今大学生学业并不是很轻松,心理压力也大,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体育活动是不可缺少的,体育活动的“移情”作用:“用身体锻炼来解决忧虑情景的个体可以变得放松,注意力得到转移或心境得以改善,身体锻炼为应对应激提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放大学教育介绍
- 正文的制作方法
- 静脉营养液的输注护理
- 华为资产评估企业
- 路径图制作方法
- 锐器伤预防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新执法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caac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方便的(精校版)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中国建筑科技管理手册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中考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GB/T 28885-2012燃气服务导则
- GB/T 21709.16-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
- GB/T 19492-2020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 预算绩效管理课件讲解课件
- 二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二年级安全教育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